椭圆和双曲线综合
专题17 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问题 微点4 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综合训练

24.已知椭圆 ,双曲线 与椭圆 共焦点,且与椭圆 在四个象限的交点分别为 ,则四边形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2022·吉林·希望高中高二期末)
25.椭圆 与双曲线 有公共焦点 ,设椭圆 与双曲线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 ,椭圆 与双曲线 的离心率分别为 为坐标原点,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022·陕西·交大附中模拟预测)
22.如图, , 是椭圆 与双曲线 的公共焦点, , 分别是 , 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 ,且 ,则 与 的离心率之积为_____.
(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与双曲线C2共焦点,双曲线C2实轴的两顶点将椭圆C1的长轴三等分,两曲线的交点与两焦点共圆,则双曲线C2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18.已知椭圆 和双曲线 有相同的焦点 ,P为椭圆与双曲线的一个公共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 ,且 ,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2022·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高二月考)
19.已知椭圆 与双曲线 有相同的焦点 ,椭圆 的离心率为 ,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点 为椭圆 与双曲线 的第一象限的交点,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6.已知 , 分别是具有公共焦点 ,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 是 的中点,且 ,则 ______.
A. B. C. D.
(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三月考)
6.设 、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 与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则 的值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2022江苏·高二单元测试)
高二数学选修椭圆、双曲线综合能力测试

椭圆、双曲线综合能力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椭圆x 23+y 22=1的焦点坐标是( )A .(±5,0)B .(0,±5)C .(±1,0)D .(0,±1)2.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 220-y 25=1,那么它的半焦距是( )A .5B .2.5 C.152D.153.平面内两定点的距离为10,则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12的点的轨迹为( )A .双曲线B .线段C .射线D .不存在4.设P 是椭圆x 2169+y 225=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等于4,则|PF 2|等于( )A .22B .21C .20D .135.以x 24-y 212=-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方程为( )A.x 216+y 212=1B.x 212+y 216=1C.x 216+y 24=1D.x 24+y 216=1 6.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等于( ) A .-14B .-4C .4D.147.双曲线的虚轴长为4,离心率e =62,F 1、F 2分别为它的左、右焦点,若过F 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且|AB |是|AF 2|与|BF 2|的等差中项,,则|AB |等于( )A .8 2B .4 2C .2 2D .88.已知动圆P 过定点A (-3,0),并且与定圆B :(x -3)2+y 2=64内切,则动圆的圆心P 的轨迹是( )A .线段B .直线C .圆D .椭圆9.3<m <5是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的图形为双曲线的( )A .充分但非必要条件B .必要但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0.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20,短轴长为16,则椭圆上的点到椭圆中心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6,10]B .[6,8]C .[8,10]D .[16,20]11.双曲线与椭圆x 216+y 264=1有相同的焦点,它的一条渐近线为y =-x ,则双曲线方程为( )A .x 2-y 2=96B .y 2-x 2=160C .x 2-y 2=80D .y 2-x 2=2412.(2010·辽宁文,9)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3+12D.5+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与双曲线x 29-y 216=1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3,32)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14.双曲线x 24-y 23=1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______.15.若椭圆x 25+y 2m =1的离心率为e =22,则实数m 的值等于________.17.(本题满分12分)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与椭圆x216+y225=1共焦点,且过点(-2,10)的双曲线;(2)与双曲线x216-y24=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的双曲线.18.(本题满分12分)方程x2sinα-y2cosα=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求α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先将条件方程化为标准式,得到关于α的关系式,再求α的取值范围.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动圆M与⊙O1:x2+(y-1)2=1和⊙O2:x2+(y+1)2=4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点A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短轴位于x轴下方的端点,过A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B点,P点在y轴上,且BP∥x轴,AB→·AP→=9.(1)若P的坐标为(0,1),求椭圆C的方程;(2)若P的坐标为(0,t),求t的取值范围.21.(本题满分12分)设F1、F2是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若PF1→·PF2→=0,且|PF1→|·|PF2→|=2ac,其中c=a2+b2,求双曲线的离心率.22.(本题满分14分)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P在x轴上的射影恰为椭圆的左焦点,P与中心O的连线平行于右顶点与上顶点的连线,且左焦点与左顶点的距离等于10-5,试求椭圆的离心率及其方程.1[答案] C[解析]∵a2=3,b2=2,∴c2=1.又焦点在x 轴上,故选C. 2[答案] A[解析] ∵a 2=20,b 2=5,∴c 2=25,∴c =5. 3[答案] D[解析] 设两定点为A 、B ,则平面内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这两定点的距离.4[答案] A[解析] 由椭圆的定义知,|PF 1|+|PF 2|=26,因为|PF 1|=4,所以|PF 2|=22. 5[答案] D[解析] 将x 24-y 212=-1化为y 212-x 24=1,易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焦点为(0,±4),顶点为(0,±23),所以椭圆的a =4,c =23,因此b 2=16-12=4,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216=1.6[答案] A[解析] 双曲线mx 2+y 2=1的方程可化为: y 2-x2-1m=1,∴a 2=1,b 2=-1m ,由2b =4a ,∴2-1m =4,∴m =-14. 7[答案] A[解析] ∵c a =62,2b =4,∴a 2=8,a =22,|AF 2|-|AF 1|=2a =42, |BF 2|-|BF 1|=2a =42,两式相加得|AF 2|+|BF 2|-(|AF 1|+|BF 1|)=82, 又∵|AF 2|+|BF 2|=2|AB |,|AF 1|+|BF 1|=|AB |,∴|AB |=8 2. 8[答案] D[解析] 如下图,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M ,则动圆的圆心P 到两点,即定点A (-3,0)和定圆的圆心B (3,0)的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即|P A |+|PB |=|PM |+|PB |=|BM |=8.∴点P 的轨迹是以A、B 为焦点的椭圆,故选D.9[答案] A[解析] 当3<m <5时,m -5<0,m 2-m -6>0, ∴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双曲线.若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双曲线,则(m -5)(m 2-m -6)<0, ∴m <-2或3<m <5,故选A. 10[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 =10,b =8,设椭圆上的点M (x 0,y 0),由椭圆的范围知,|x 0|≤a =10,|y 0|≤b =8,点M 到椭圆中心的距离d =x 20+y 20,又因为x 20100+y 2064=1,所以y 20=64⎝⎛⎭⎫1-x 20100=64-1625x 20,则d =x 20+64-1625x 20=925x 20+64,因为0≤x 20≤100,所以64≤925x 20+64≤100,所以8≤d ≤10.故选C.11[答案] D[解析] ∵椭圆x 216+y 264=1的焦点(0,±43)为双曲线焦点,又它的一条渐近线为y =-x ,∴双曲线方程为y 2-x 2=24.12[答案] D[分析] 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及如何用a ,b ,c 三者关系转化出离心率 [解析] 设F (-c,0) B (0,b )则K FB =bc与直线FB 垂直的渐近线方程为y =-ba x∴b c =ab,即b 2=ac 又b 2=c 2-a 2,∴有c 2-a 2=ac 两边同除以a 2得e 2-e -1=0∴e =1±52∵e >1,∴e =1+52,选D.13[答案] y 22-8x 29=1[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x 29-y 216=λ(λ≠0)又点(-3,32)在双曲线上,∴λ=-18.故双曲线方程为y 22-8x29=1.14[答案]3[解析] 双曲线x 24-y 23=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32x ,焦点F (7,0)到该渐近线的距离为:3×73+4= 3.15[答案] 10或52[解析] 若m <5,则e =22=5-m 5,解得m =52;若m >5,则e =22=m -5m,解得m =10.16.F 1,F 2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POF 2是面积为3的正三角形,则b 2的值是________.16[答案] 2 3[解析] 由题意可知12×c ×32c =3,∴c =2,故P (1,3)在椭圆x 2b 2+4+y 2b 2=1上,即1b 2+4+3b2=1,解得b 2=2 3.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析] (1)∵椭圆x 216+y 225=1的焦点为(0,±3),∴所求双曲线方程设为:y 2a 2-x 29-a 2=1,又点(-2,10)在双曲线上,∴10a 2-49-a 2=1,解得a 2=5或a 2=18(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5-x 24=1.(2)∵双曲线x 216-y 24=1的焦点为(±25,0),∴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20-a 2=1,又点(32,2)在双曲线上,∴18a 2-420-a 2=1,解得a 2=12或30(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12-y 28=1.18[解析] ∵x 2sin α-y 2cos α=1,∴x 21sin α+y 2-1cos α=1.又∵此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1sin α>0-1cos α>01sin α<-1cos α,即⎩⎪⎨⎪⎧sin α>00<-cos α<sin α,∴2k π+π2<α<2k π+34π(k ∈Z ).故所求α的范围为⎝⎛⎭⎫2k π+π2,2k π+3π4(k ∈Z ). 19[解析] 设动圆圆心M 的坐标为(x ,y ),半径为r , 由题意得|MO 1|=1+r ,|MO 2|=2+r , ∴|MO 2|-|MO 1|=2+r -1-r =1<|O 1O 2|=2,由双曲线定义知,动圆圆心M 的轨迹是以O 1、O 2为焦点,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的上支, 双曲线方程为:4y 2-43x 2=1.(y ≥34)20[解析] (1)A (0,-b ),l 的方程为y +b =x ,P (0,1),则B (1+b,1), AB →=(1+b,1+b ),AP →=(0,b +1),又∵AB →·AP →=9,∴(1+b,1+b )·(0,b +1)=9, 即(b +1)2=9,∴b =2,∴点B (3,1)在椭圆上,∴9a 2+14=1,∴a 2=12,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12+y 24=1.(2)P (0,t ),A (0,-b ),B (t +b ,t ),AB →=(t +b ,t +b ),AP →=(0,t +b ),AB →·AP →=9, ∴(t +b )2=9,∴b =3-t ,B (3,t ),代入椭圆9a 2+t 2(3-t )2=1,∴a 2=3(t -3)23-2t, ∵a 2>b 2,∴3(t -3)23-2t>(3-t )2,∴0<t <32.21[解析] 由双曲线定义知,||PF 1|-|PF 2||=2a , ∴|PF 1|2+|PF 2|2-2|PF 1|·|PF 2|=4a 2, 又|PF 1|2+|PF 2|2=4c 2,∴|PF 1|·|PF 2|=2b 2, 又|PF 1→|·|PF 2→|=2ac ,∴2ac =2b 2,∴b 2=c 2-a 2=ac ,∴e 2-e -1=0,∴e =1+52,即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52.22[解析] 令x =-c 代入x 2a 2+y 2b 2=1(a >b >0),得y 2=b 2(1-c 2a 2)=b 4a 2,∴y =±b 2a .设P ⎝⎛⎭⎫-c ,b2a ,而椭圆的右顶点A (a,0),上顶点B (0,b ). ∵OP ∥AB ,∴k OP =k AB ,∴-b 2ac =-b a,∴b =c ;而a 2=b 2+c 2=2c 2,∴a =2c ,∴e =c a =22.又∵a -c =10-5,解得a =10,c =5,∴b =5, ∴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10+y 25=1.。
高考数学中的椭圆形与双曲线

高考数学中的椭圆形与双曲线椭圆形和双曲线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而在高考数学中,也是经常被考察的难点。
这些曲线形状各异,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和联系。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椭圆形和双曲线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椭圆形和双曲线的基本概念。
椭圆形是一个闭合曲线,通常可以看做一个长方形的两个顶点之间的点集。
这个长方形的长短轴分别为a和b,其方程一般写作(x²/a²)+(y²/b²)=1。
而双曲线则是两个分离曲线连成的一个形状,一般来说,它可以看做平面上所有离定点F1和F2距离之差等于2a的点的集合。
它的方程一般写作(x²/a²)-(y²/b²)=1。
二、椭圆形和双曲线的公共特征虽然椭圆形和双曲线的形状差别很大,但是它们在数学理论中是非常相似的。
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一类称为“锥体曲线”的曲线。
锥体曲线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们是由一个截面与一个两端都有点的圆锥相交而形成的。
具体来说,椭圆形和双曲线都可以看做锥体曲线中的一种,它们的方程都可以写成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的标准式。
此外,它们也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都具有对称性等等。
三、椭圆形和双曲线的不同特征虽然椭圆形和双曲线有不少共性特征,但是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形状就不同,椭圆形是一个闭合的几何形状,而双曲线则是一个开口向两侧的形状。
另外,它们的方程也有差别,椭圆形的方程是一个含有加号的二次函数,而双曲线的方程则是一个含有减号的二次函数。
这就导致它们的奇点也不同,椭圆形的奇点在轴的两端,而双曲线的奇点则是在焦点F1和F2处。
四、高考数学中的应用在高考数学中,椭圆形和双曲线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经常会被考察到。
这时候,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相关方法和技巧,比如化简方程、求极值、求导数等等。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考到一道关于椭圆形的题目,比如给出某个椭圆形的方程,要求求出其长短轴长度或者离心率等参数,学生需要使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总结(附答案)

又椭圆过点 ,则 ,(1)式代入上式,解得 , ,椭圆方程为 。
(Ⅱ)设 ,弦MN的中点A
由 得: , 直线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即 ………………(1)
由韦达定理得: ,则 ,
直线AG的斜率为: ,
由直线AG和直线MN垂直可得: ,即 ,代入(1)式,可得 ,即 ,则 。
由 消y整理,得
由直线和抛物线交于两点,得 即
由韦达定理,得: 。则线段AB的中点为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y=0,得 ,则 为正三角形, 到直线AB的距离d为 。
解得 满足 式此时 。
思维规律:直线过定点设直线的斜率k,利用韦达定理法,将弦的中点用k表示出来,再利用垂直关系将弦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写出来,求出了横截距的坐标;再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高是边长的 倍,将k确定,进而求出 的坐标。
解:(I)∵a2=2,b2=1,∴c=1,F(-1,0),l:x=-2.∵圆过点O、F,∴圆心M在直线x=-
设M(- ),则圆半径:r=|(- )-(-2)|=
由|OM|=r,得 ,解得t=± ,∴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 .
(II)由题意可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k≠0),
本题解决过程中,有一个消元技巧,就是直线和抛物线联立时,要消去一次项,计算量小一些,也运用了同类坐标变换——韦达定理,同点纵、横坐标变换-------直线方程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其实解析几何就这么点知识,你发现了吗?
题型三:过已知曲线上定点的弦的问题
若直线过的定点在已知曲线上,则过定点的直线的方程和曲线联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类一元二次方程),考察判断式后,韦达定理结合定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另一端点的坐标,进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例题领略一下思维过程。
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点集合

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点集合椭圆和双曲线是平面内的两种点的轨迹。
椭圆是指与两个定点F1和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这两个点被称为椭圆的焦点。
双曲线是指与两个定点F1和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且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这两个点被称为双曲线的焦点。
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中,参数2a的范围限制符号不同。
对于椭圆,焦点在x轴上或y轴上,有P={M||MF1|+|MF2|=2a}(2a>|F1F2|);对于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或y轴上,有P={M||MF1|-|MF2|=2a}(0<2a<|F1F2|)。
标准方程是表示椭圆和双曲线的一种方式。
在求标准方程时,一定要考虑焦点位置,即焦距|F1F2|=2c。
椭圆和双曲线的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关系为a2=b2+c2和c2=a2+b2.几何含义是|x|≤a,|y|≤b,或者|x|≤b,|y|≤a,或者|x|≥a,y∈R。
椭圆有4个顶点,双曲线有2个顶点,椭圆没有渐近线,双曲线有两条渐近线。
椭圆和双曲线的顶点和长轴、短轴的长度可以通过求解标准方程得到。
长轴和短轴分别被称为实轴和虚轴,实轴的长度为2a,虚轴的长度为2b。
离心率是描述椭圆和双曲线形状的一个参数,其取值范围为c∈(0,1)和c∈(1,∞)。
离心率越大,椭圆或双曲线越扁,离心率越小,椭圆或双曲线越圆(椭圆)或开口越小(双曲线)。
在平面内,对于一个点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这是第一定义。
第二定义是,对于平面内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e<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其中F在l外。
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而l是焦点F对应的准线。
同样地,当常数(ee1)时,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F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而l是焦点F对应的准线。
焦点可以在x轴上或y轴上。
椭圆的准线在两侧,而双曲线的准线在两支之间。
准线方程如下:左准线x a2/c,右准线x a2/c下准线y c2/b,上准线y c2/b左焦半径|PF1|a ex,右焦半径|PF2|a ex下焦半径|PF1|a ey,上焦半径|PF2|a ey左焦半径|PF1||a ex|,右焦半径|PF2||a ex| 下焦半径|PF1||a ey|,上焦半径|PF2||a ey| 焦准距p b2/c焦半径公式是焦半径取值范围[a-c,a+c]左焦点弦|AB|2a e(x1x2),右焦点弦|AB|2a e(x1x2)下焦点弦|AB|2a e(y1y2),上焦点弦|AB|2a e(y1y2)左|AB||2a e(x1x2)|,右|AB||2a e(x1x2)|下|AB||2a e(y1y2)|,上|AB||2a e(y1y2)|焦点弦为长轴时最长,长为2a;焦点弦为通径时最短,长为2b2/a;同侧焦点弦为通径时最短,长为2b2/a;异侧焦点弦为实轴时最短,长为2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共36分)1. 椭圆221259x y +=的焦距为。
( ) A . 5 B. 3 C. 4 D 8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106x y -= D 221610x y -= 3.双曲线22134x y -=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等于 ( ) A .67 B. 37 C. 185 D 1654.椭圆22143x y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y 轴的距离为 ( ) A . 1 B. 2 C. 3 D 45.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230x y ±=,(0,5)F -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22149y x -= B. 22194x y -= C. 2213131100225y x -= D 2213131225100y x -= 6.设12,F F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A ,使1290F AF ︒∠=且123AF A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2B. 102C. 152 D 57.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A .y 2=±4B .y 2=±8xC .y 2=4xD .y 2=8x8.已知直线l 1:4x -3y +6=0和直线l 2:x =-1,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P 到直线l 1和直线l 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 .2B .3 C.115D.37169.已知直线l 1:4x -3y +6=0和直线l 2:x =-1,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P 到直线l 1和直线l 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10.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经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 ,AK ⊥l ,垂足为K ,则△AKF 的面积是( )A .4B .3 3C .4 3D .8二.填空题。
椭圆与双曲线综合测试题

椭圆与双曲线综合测试题椭圆与双曲线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以x2/412+y2/16=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方程是()。
A、x2/16+y2/4=1B、x2/4+y2/16=1C、x2/9+y2/16=1D、x2/16+y2/9=12、已知双曲线x2/9-y2/4=1上的一点P为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设P到F2的距离为3,到F1的距离为2,则三角形F1PF2的面积是()。
A、12B、63C、123D、2433、已知以x2/20+y2/16=1为焦点的椭圆C与直线L:x+3y+4=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C的长轴长是()。
A、32B、26C、27D、424、已知双曲线C的对称中心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一条渐近线方程是3x+4y=0,双曲线C过点P(2,1),则双曲线C的方程是()。
A、9x2/25-4y2/9=1B、4x2/9-9y2/25=1C、9x2/16-4y2/25=1D、4x2/25-9y2/16=15、已知椭圆E:9x2/4+y2/16=1的左右焦点是(-5,0)和(5,0),点P为E上一动点,当∠EPF2为钝角,则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A、(-3,3)B、(-5,3)C、(-5,5)D、(3,5)6、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1/MF2=2,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下列的选项()。
A、(2/3,1)B、(1/2,1)C、(1,2/3)D、(1,1/2)7、已知椭圆x2/5+y2/4=1(n>2)和双曲线-3y2/5+x2/9=1有相同的焦点F1、F2,P(7,2)是两条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且PF1⊥PF2,则△PF1F2的面积是()。
A、1B、1/2C、2D、3/28、如果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在左支上过F1的弦AB的长是5,若半轴a=5,则三角形ABF2的周长是()。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综合检测(含答案)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综合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已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a 的值为 ( ) ABD .123.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A .y 2=±4xB .y 2=±8xC .y 2=4xD .y 2=8x4.椭圆2249144x y +=内的一点(3,2)P ,过点P 的弦恰好以P 为中点,那么这弦所在的直线方程A. 32120x y +-=B. 23120x y +-=C. 491440x y +-=D. 941440x y +-=5k 适合的条件是A .2k <-或25k <<B .22k -<<或5k >C .2k <-或5k > D.25k -<<6.已知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P 在x 轴上的射影为M ,点A的坐标是 ( )(A)8 (B)(C)107 A 、0 B 、1 C 、2 D 、38(0,0>>>b m a )的离心率之积大于1,则以m b a ,,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9.已知P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F 1PF 2=900,则△F 1PF 2的面积为___________;10.如图,双曲线的两顶点为,,虚轴两端点为,,两焦点为,. 若以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切点分别为. 则(Ⅰ)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菱形的面积与矩形的面积的比值 . 11.过点)2,2(p M -作抛物线)0(22>=p py x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 线段AB 中点的纵坐标为6,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12.对任意实数k ,直线y kx b =+与椭圆,则b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题型注释)13.(本小题满分12分) 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双曲线. (Ⅰ)求抛物线的方程;(Ⅱ)求抛物线的准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4.已知1F )0,1(-、2F )0,1(为椭圆的焦点,且直线 (Ⅰ)求椭圆方程;(Ⅱ)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2ABF 的面积S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直线的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椭圆和双曲线综合练习卷1. 设椭圆12222=+ny m x ,双曲线12222=-n y m x ,(其中0>>n m )的离心率分别为12e ,e ,则( ) A .121e ,e > B .121e ,e < C .121e ,e = D .12e ,e 与1大小不确定 【答案】Bm n m e 221-=,mn m e 222+=,所以114424421<-=-=m n m n m e e ,故选B.2. 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作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H ,点P 在双曲线上,且3FP FH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D【答案】C 设H 在渐近线b y x a =-上,直线FH 方程为()a y x c b =+,由()b y x aa y x cb ⎧=-⎪⎪⎨⎪=+⎪⎩,得2a x c aby c ⎧=-⎪⎪⎨⎪=⎪⎩,即2(,)a ab H c c -,由3FP FH =,得233(2,)a ab P c c c -+,因为P 在双曲线上,所以2222222(23)91c a a a c c--=,化简得22413c a =,2c e a ==.故选C . 3. 已知0,>b a ,若圆222b y x =+与双曲线12222=-by a x 有公共点,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1(C .)3,1(D .)2,2(【答案】A 由圆及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当a b ≥,即1≥ab时,圆222b y x =+与双曲线12222=-b y a x有公共点,则离心率c e a ==≥A . 4. P 为双曲线1322=-y x 的渐近线位于第一象限上的一点,若点P 到该双曲线左焦点的距离为32,则点P 到其右焦点的距离为( )A .2B .3C .2D .1 【答案】A 由题意,知1a =,b =2c =,渐近线方程为y =,所以不妨令()(0)P a a >,则有222(2))a ++=,解得1a =,所以P ,所以点P 到其2=,故选A .5. 设21F F 、分别为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与双曲线222112211:1(0,0)x y C a b a b -=>>的公共焦点,它们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M ,︒=∠9021MF F ,若椭圆的离心率3=4e ,则双曲线2C 的离心率1e 的取值为( )A.92B.2C.32D.54【答案】B 由椭圆与双曲线的定理,可知121212,2MF MF a MF MF a +=-=,所以11MF a a =+,21MF a a =-,因为︒=∠9021MF F ,所以222124MF MF c +=,即22212a a c +=,即22111()()2ee +=,因为34a =,所以12e =B .6.若圆22((1)3x y +-=与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相切,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 B.2C .2 D【答案】A由题意得||23a c a c b e c a =⇒=⇒=⇒==,选A.7.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顶点为12,A A ,虚轴两端点为12,B B ,两焦点为12,F F ,若以12,A A 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1122F B F 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D【答案】C 直线12B F 方程为1x yc b +=,即0bx cy bc +-=a =,变形为42310e e -+=,∵1e >,∴2e =,e =.故选C . 8. 已知双曲线22:13x C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过点2F 的直线与双曲线C 的右支相交于,P Q 两点,且点P 的横坐标为2,则1PF Q ∆的周长为( )A..3 C..3【答案】D 易知2(2,0)F ,所以PQ x ⊥轴,a e ===,222233PF QF e a ==-=⨯=,又12233PF PF a =+=+=,所以1ΔPF Q周长为2(333+=. 9. 若点F 1、F 2分别为椭圆C :22143x y +=的左、右焦点,点P 为椭圆C 上的动点,则△PF 1F 2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A .22103627x y (y )+=≠ B .224109x y (y )+=≠ C .2243109x y (y )+=≠ D .224103y x (y )+=≠ 【答案】C10. 过双曲线1222=-y x 的右焦点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 |=4,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 有( )A .4条B .3条C .2条D .无数条 【答案】B ∵双曲线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2,小于4, ∴过抛物线的焦点一定有两条直线使得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4,当直线与实轴垂直时,有2312y -=,∴2y =±,∴直线AB 的长度是4, 综上可知有三条直线满足|AB|=4,故选B .11. 在区间[]1,5和[]2,6内分别取一个数,记为a 和b ,则方程22221()x y a b a b -=<表示离心率小于)A .12 B .1532 C .1732 D .3132【答案】B 因为方程22221()x y a b a b-=<2,0,2a b b a a b <∴>∴>>>.它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则方程22221()x y a b a b -=<S P S =阴影距形1144423315224432⨯-⨯⨯-⨯⨯==⨯,故选B.12. 已知双曲线2213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若双曲线上一点P 使2112sin sin PF F e PF F ∠=∠,则221F P F F ⋅的值为( )A .3B .2C .3-D .2-【答案】B 由双曲线方程2213y x -=得1,2a c ==,由双曲线定义得212PF PF -=,因为2112sin sin PF F e PF F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122PF PF =,可解得124,2PF PF ==,由知124F F =,根据余弦定理可知211cos 4PF F ∠=,22112211cos 4224F P F F PF PF PF F ⋅=∠=⨯⨯=,故选B. 13. 已知点(1,0)M ,,A B 是椭圆2214x y +=上的动点,且0MA MB •=,则MA BA•的取值范围是( )A .2[,1]3B .[1,9]C .2[,9]3D .3【答案】C 设1122(,),(,)A x y B x y ,则11221212(1,),(1,),(,)MA x y MB x y BA x x y y =-=-=--,由题意有1212(1)(1)0MA MB x x y y •=--+=,所以21121121112112(1)()()(1)(1)MA BA x x x y y y x x x x y y y •=--+-=---+-[]22221111212111111(1)(1)(1)114x x y x x y y x x x x x =-+---++-=-+--+221111334222(),[2,2]4433x x x x =-+=-+∈- 所以,当2x =-时,MA BA •有最大值9,当43x =时,MA BA •有最小值23,故选C. 14. 椭圆22:143x y 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点P 在C 上且直线2PA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那么直线2,1PA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A.1324⎡⎤⎢⎥⎣⎦,B.3384⎡⎤⎢⎥⎣⎦,C.112⎡⎤⎢⎥⎣⎦,D.314⎡⎤⎢⎥⎣⎦,【答案】B15. 已知21,FF分别是双曲线12222=-byax的左、右焦点,过1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BA,两点,若2ABF∆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221,1 B.⎪⎪⎭⎫⎝⎛+∞+,221 C.()21,1+ D.()+∞+,21答案:C16. 过双曲线22115yx-=的右支上一点P,分别向圆()221:44C x y++=和圆()222:41C x y-+=作切线,切点分别为,M N,则22PM PN-的最小值为()A.10 B.13 C.16 D.19【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切线,可有22221241PM PN PO PO-=--+()()()121212323PO PO PO PO PO PO=+--=+-,12128PO PO OO+≥=,所以22PM PN-最小值为15.17. 过点(1,1)P作直线与双曲线2212yx-=交于A,B两点,使点P为AB中点,则这样的直线()A .存在一条,且方程为210x y --=B .存在无数条C .存在两条,方程为()210x y ±+=D .不存在答案:D18. 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19. 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正三角形12AF F 的一边1AF 与双曲线左支交于点B ,且114AF BF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答案】【解析】设11||4||=4m AF BF =,则2222222||||||2||||cos6013BF AF AB AF AB m =+-=,所以212,24,a BF BF m c m e =-=-===20.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0,,0F c F c -,,A B 是圆()2224x c y c ++=与C 位于x 轴上方的两个交点,且12//F A F B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答案】34+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得2222,22AF a c BF c a=+=-,因为12//F A F B,所以2112cos cos F F A F F B∠=-∠,再利用余弦定理得22222244(22)4(22)424422(22)c c a c c c a c c c c c a +-++--=-⨯⨯⨯⨯-,化简得22310,1e e e e --=>⇒=21. 已知双曲线2213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点Q 的坐标为(23)-,,则1||||PQ P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7【解析】由双曲线定义可知2||||21+=PF PF ,故1||||PQ PF +2||||21++=PF PQ ,可知当2,,F P Q 三点共线时,1||||PQ PF +最小,且最小值为7252||2=+=+QF .22. 如图,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有一点A ,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点F 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且满足AF BF ⊥,设ABF α∠=,且,126ππα⎡⎤∈⎢⎥⎣⎦,则该双曲线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2,31⎡⎤⎣⎦【解析】设1F 是左焦点,由对称性得1AF BF =,设1AF BF =x =,AF y =,则2x y a -=,又OA OB OF c ===,因为AF BF ⊥,2222(2)4x y c c +==,又22()(2)x y a -=,则222()xy c a =-.又2ABFOAF S S ∆∆=,2112(sin 2)22xy c α=⨯,∴222sin 2c a c α-=,22211sin 2c e a α==-,再由ππα⎡⎤∈⎢⎥⎣⎦,得221)]e∈,即1]e∈., 12623. 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①设A 、B 为两个定点,k 为正常数,||||PA PB k +=,则动点P 的轨迹为椭圆;②双曲线221259x y -=与椭圆22135x y +=有相同的焦点; ③方程02522=+-x x 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④和定点)0,5(A 及定直线25:4l x =的距离之比为54的点的轨迹方程为221169x y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_______ 【答案】②③【解析】①中需要对k 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定;②中有公式可知两个曲线的焦点分别是(34,0);③中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2和12;④中直线的方程应该是165x ;故答案为②③. 24. 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顶点为A ,上顶点为B ,右焦点为F .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若022≥+•,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13,0(-25. 过点(1,1)M 作一直线与椭圆22194x y +=相交于A .B 两点,若M 点恰好为弦AB 的中点,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答案】013-94=+y x【解析】设),(),,(2221y x B x x A ,分别代入椭圆22194x y +=的方程中,可得:,1492121=+y x ①,1492222=+yx ②,由①-②可得,4)((9))((21212121)y y y y x x x x -+-=-+,因为点M 是弦AB的中点,∴2,22121=+=+y y x x ,∴942121-=--x x y y =k ,又因为直线过点M (1,1),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1941--=-x y (,即013-94=+y x .26. 设F 1,F 2分别为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过F 2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F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2 3. (1)求椭圆C 的焦距;(2)如果AF 2→=2F 2B →,求椭圆C 的方程. 解:(1)设焦距为2c ,则F 1(-c,0)F 2(c,0)∵k l =tan60°= 3 ∴l 的方程为y =3(x -c ) 即:3x -y -3c =0 ∵f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2 3 ∴|-3c -3c |(3)2+(-1)2=23c2=3c =23 ∴c =2 ∴椭圆C 的焦距为4(2)设A (x 1,y 1)B (x 2,y )由题可知y 1<0,y 2>0 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2)⎩⎪⎨⎪⎧y =3(x -2)x 2a 2+y 2b2=1得(3a 2+b 2)y 2+43b 2y -3b 2(a 2-4)=0由韦达定理可得⎩⎪⎨⎪⎧y 1+y 2=43b23a +b2 ①y 1,y 2=-3b 2(a 2-4)3a 2+b2②∵AF →=2F 2B →∴-y 1=2y 2,代入①②得⎩⎪⎨⎪⎧-y 2=-43b23a 2+b2 ③-2y 22=-3b 2(a 2-4)3a 2+b2④③2④得12=48b 4(3a 2+b 2)2·3a 2+b 23b 2(a 2-4)=16b 2(3a 2+b 2)(a -4) ⑤ 又a 2=b 2+4 ⑥由⑤⑥解得a 2=9 b 2=5 ∴椭圆C 的方程为x 29+y 25=127. 已知双曲线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e =虚轴长为2. (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y kx m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均异于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双曲线C 的左顶点D ,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答案】(1)2214x y -=(2)10,03⎛⎫- ⎪⎝⎭试题解析:(1)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 -=>>,由已知得5,22,c b a ==又222a b c +=,解得2,1a b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4x y -=.(2)设()()1122,,,A x y B x y ,联立2214y kx m x y =+⎧⎪⎨-=⎪⎩,得()()222148410k x mkx m ---+=,有()()()2222122212264161410801441014m k k m mkx x k m x x k ⎧⎪∆=+-+>⎪⎪+=<⎨-⎪⎪-+⎪=>-⎩,()()()2222121212122414m k y y kx m kx m k x x mk x x m k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双曲线C 的左顶点()2,0D -,1AD BD k k ∴=-,即()()2221212121222212414161,240,4022141414m y y m k mky y x x x x x x k k k -+-=-∴++++=∴+++=++---,22316200m mk k ∴-+=,解得2m k =或103km =.当2m k =时,l 的方程为()2y k x =+,直线过定点()2,0-,与已知矛盾;当103k m =时,l 的方程为103y k x ⎛⎫=+ ⎪⎝⎭,直线过定点10,03⎛⎫- ⎪⎝⎭,经检验符合已知条件,所以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10,03⎛⎫-⎪⎝⎭. 28. 已知椭圆x 22+y 2=1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解 (1)由题意知m ≠0,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1m x +b .由⎩⎪⎨⎪⎧x 22+y 2=1,y =-1m x +b ,消去y ,得⎝ ⎛⎭⎪⎫12+1m 2x 2-2b m x +b 2-1=0.因为直线y =-1m x +b 与椭圆x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Δ=-2b 2+2+4m 2>0,①设M 为AB 的中点,则M ⎝ ⎛⎭⎪⎫2mbm 2+2,m 2b m 2+2,代入直线方程y =mx +12 解得b =-m 2+22m 2.② 由①②得m <-63或m >63.(2)令t =1m ∈⎝ ⎛⎭⎪⎫-62,0∪⎝⎛⎭⎪⎫0,62,则|AB |=t 2+1·-2t 4+2t 2+32t 2+12,且O 到直线AB 的距离d =t 2+12t 2+1.设△AOB 的面积为S (t ),所以 S (t )=12|AB |·d =12-2⎝⎛⎭⎪⎫t 2-122+2≤22,当且仅当t 2=12时,等号成立.故△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29. 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0)F c -,,点M 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FM 被圆422+4b x y截得的线段的长为c ,334=FM(1)求直线FM 的斜率; (2)求椭圆的方程;(3)设动点P 在椭圆上,若直线FP,求直线OP (O 为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答案】;(II) 22132x y += ;(III) 22,,⎛⎛-∞ ⎝. 【解析】(I) 由已知有2213c a =,又由222a b c =+,可得223a c =,222b c =,设直线FM 的斜率为(0)k k >,则直线FM 的方程为()y k x c =+,由已知有22222c b ⎛⎫⎛⎫+= ⎪ ⎪⎝⎭⎝⎭,解得k = (II)由(I)得椭圆方程为2222132x y c c+=,直线FM 的方程为()y k x c =+,两个方程联立,消去y ,整理得223250x cx c +-=,解得53x c =-或x c =,因为点M 在第一象限,可得M的坐标为c ⎛⎫ ⎪⎝⎭,由FM ==,解得1c =,所以椭圆方程为22132x y += (III)设点P 的坐标为(,)x y ,直线FP 的斜率为t ,得1yt x =+,即(1)y t x =+(1)x ≠-,与椭圆方程联立22(1)132y t x x y =+⎧⎪⎨+=⎪⎩,消去y ,整理得22223(1)6x t x ++=,又由已知,得t =>解得312x -<<-或10x -<<, 设直线OP 的斜率为m ,得y m x =,即(0)y mx x =≠,与椭圆方程联立,整理可得22223m x =-. ①当3,12x ⎛⎫∈-- ⎪⎝⎭时,有(1)0y t x =+<,因此0m >,于是m =,得m ∈ ②当()1,0x ∈-时,有(1)0y t x =+>,因此0m <,于是m =,得23,3m ⎛⎫∈-∞- ⎪⎝综上,直线OP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3223,,333⎛⎫⎛⎫-∞-⎪ ⎪⎝ 30. 已知椭圆:E 22221x y a b+=(0a b >>)的半焦距为c ,原点O 到经过两点(),0c ,()0,b 的直线的距离为12c . (1)求椭圆E 的离心率;(2)如图,AB 是圆:M ()()225212x y ++-=的一条直径,若椭圆E 经过A ,B 两点,求椭圆E 的方程.【答案】(I )32;(II )221123x y +=.【解析】试题分析:(I )先写过点(),0c ,()0,b 的直线方程,再计算原点O 到该直线的距离,进而可得椭圆E 的离心率;(II )先由(I )知椭圆E 的方程,设AB 的方程,联立()2222144y k x x y b⎧=++⎪⎨+=⎪⎩,消去y ,可得12x x +和12x x 的值,进而可得k ,再利用10AB =可得2b 的值,进而可得椭圆E 的方程. 试题解析:(I )过点(),0c ,()0,b 的直线方程为0bx cy bc,学优高考网则原点O 到直线的距离22bc bcd ab c ==+, 由12dc ,得2222a b a c ,解得离心率32c a . (II)解法一:由(I )知,椭圆E 的方程为22244xy b . (1).精品 依题意,圆心()2,1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AB |10. 易知,AB 不与x 轴垂直,设其直线方程为(2)1y k x ,代入(1)得 2222(14)8(21)4(21)40k x k k x k b 设1122(,y ),B(,y ),A x x 则221212228(21)4(21)4,.1414k k k b x x x x k k 由124x x ,得28(21)4,14kk k 解得12k .从而21282x x b . 于是12|AB |||x x =-== 由|AB |10,得22)10,解得23b .故椭圆E 的方程为221123x y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