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图教你认识五大名窑

合集下载

中国陶瓷鉴赏2宋五大名窑

中国陶瓷鉴赏2宋五大名窑
王 德 翁
识 者 尤 疑 之
其 色 莹 润 如 旧 造
质 细 虽 新
一 香 鼎
市 哥 哥 洞 窑 器 者
在 杭 州 时
乙 未 冬
元 末 孔 奇
哥窑鱼耳炉 现藏故宫博物院 高9 cm,口径11.8cm,足径9.6cm
鱼耳炉因两侧置鱼形耳且可用来焚香而得名, 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 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此件 属于清宫旧藏品,乾隆皇帝颇为赏识,曾拟诗一 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外底,诗云: 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 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 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后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哥窑菊口盘
哥窑碗
北、南宋官窑的区别
都有紫口铁足 南宋不明显 都有开片 规律不一 北宋厚重 南宋轻薄
以 地 名 也 —— 嘉 靖 《七 修 类 稿 续 稿 刻

为 龙 泉
章 生 二 所 陶 者
以 名 故 也
为 哥 窑
生 一 所 陶 者
弟 兄 各 主 一 窑
章 生 二
南 宋 时 有 章 生 一
皆 此 处 州 龙 泉 县
清明上河图
宋 官 窑 琮 式 瓶
历史上五个收藏热时期
北宋 晚明 康乾盛世 晚清到民国 当代
直 把 杭 州 当
《题 临 安 邸 》
暖 风 熏 得 汴 州 醉 游 人 休 时 几 舞 歌 湖
西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 林 升
【 官 窑 青 瓷 葵 花 式 洗 】
哥 窑 与 龙 泉 窑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国家博物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国家博物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国家博物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国家博物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古董艺术品回报率达到1560%——才是保值升值最佳的传家之物!太养眼了,大英博物馆藏明宣德极品瓷器欣赏!(高清图)140000000港元天价:赏析明宣德青花龙纹大罐!收藏瓷器的理由:九件中国瓷器,件件过亿!国家鼓励收藏政策大门已开:新一轮收藏高潮即将到来中国大批企业家:正悄悄收藏古董艺术品保值财产收藏古代瓷器,龙泉青瓷是一座“金矿”!杭州博物馆里“修复”了一堆“烂瓷器”|修内司官窑,残瓷收藏的最高境界!太迷恋宋代“五大名窑”会误导收藏、“八大窑系”也有精品!梅瓶,天下第一器型,美轮美奂!未来的天价中国文物是什么?高古玉工痕详解,了解后,再收藏高古玉也不迟。

高古玉是艺术收藏中的顶级奢侈品真正的精品古玉:故宫博物院馆藏古玉精品展!赵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政局得以安定,经济迅速恢复,文化日趋繁荣,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宋朝时期文化源远流长,既注重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又勇于法古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代文化。

石训先生在《回眸宋代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开封大学学报》1999年3期)阐述有:“宋代文化的确是多彩,底蕴丰厚,新意迭出,思想深邃。

”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文化也更加昌盛。

宋代瓷器生产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专为皇宫王室生产用瓷;民窑生产民间百姓用瓷。

宋代瓷器生产在唐五代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民办作坊蓬勃发展,官办窑场竞相争辉”的繁荣局面,窑场激增,烧造品种丰富。

陶瓷考古调查发现,古代瓷窑遍及全国各地,而宋代窑址分布达一百三十多个县、市,星罗棋布、遍地开花。

宋代瓷业兴旺昌盛,不仅反映了宋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

入宋以来,赵宋王朝非常注重海外贸易,宋代瓷器也作为商品大量输出。

《宋史·食货》及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有明确的记载,而且也为国外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出土的器物之多、地区之广,已远远超过了唐代。

五大名窑的介绍

五大名窑的介绍

五大名窑的介绍聊起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那可真是让人心生敬仰,每一只窑出的瓷器,都像是艺术品里的明星,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咱们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瓷器之旅,不带包袱,就图个轻松自在。

先说说汝窑吧,这窑啊,就像是瓷器界的大家闺秀,端庄又内敛。

它的颜色,是那种天青色的,就像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清新脱俗,让人看了心情都跟着好起来。

汝窑的瓷器,轻薄得跟纸似的,但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特别有分量,这就是传说中的“釉厚如堆脂”了。

每一件汝窑瓷器,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的,美得让人心动。

再来说说官窑,这家伙可是皇家御用的,气派非凡。

官窑的瓷器,颜色多为粉青和米黄,看起来温润如玉,摸起来更是细腻光滑。

官窑的工匠们,那手艺可是绝了,他们能在瓷器上做出各种精美的纹饰,看得人眼花缭乱。

而且啊,官窑的瓷器还特别讲究对称美,每一件都是那么的和谐统一,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接下来是哥窑,这窑出的瓷器啊,有个特别的名字——“开片瓷”。

为啥叫这个呢?因为哥窑的瓷器表面会有一种自然形成的裂纹,这些裂纹就像是瓷器上的纹身,给它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哥窑的裂纹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金丝铁线”,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吧?这裂纹其实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哥窑独有的特色。

然后咱们聊聊钧窑,这窑出的瓷器啊,颜色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钧窑的瓷器以红釉为主,但它可不是单一的红,而是红中带紫,紫中透蓝,就像是天边最绚烂的晚霞,美得让人窒息。

钧窑的工匠们还喜欢在瓷器上做一些独特的装饰,比如釉画、釉斑等,让每一件瓷器都像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最后说说定窑,这窑出的瓷器啊,以白瓷为主打。

定窑的白瓷啊,白得那叫一个纯净无瑕,就像是初冬的第一场雪,清新脱俗。

定窑的工匠们还特别擅长在瓷器上刻花、划花等装饰手法,让白瓷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而且啊,定窑的瓷器还特别实用耐用呢,无论是用来装茶还是装酒都是极好的选择。

这五大名窑啊每一窑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它们不仅是中国瓷器史上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一、官窑紫口铁足话官窑宋徽宗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的御用瓷器,称为官窑,所制器物,有鼎、有炉、瓶、觚(饮酒器)等仿古铜器器形,另有陶瓷文具用品如笔筒、水滴、印泥盒等,均属佳品。

图:冰裂纹小茶壶官窑的特色是土质细腻,胎釉俱薄如纸。

色有月白、粉白、粉青、大绿、油质等,当时最受重视为月白,粉青次之。

开片,以冰裂纹为上品,梅花片次之,细碎纹最下。

其中器面有釉斑的。

以鳝血为上,黑纹次之。

可见北宋官窑的制作水准极高。

因金的入侵,汴京破灭,官窑随着北宋消失。

康王高宗在杭州建都是为南宋,宋高宗奠都后,即命邵成章在杭州凤凰山,仿官窑旧朱,建窑烧瓷,称为「内窑」,即是南宋官窑。

内窑比北宋官窑更成熟更精致,釉色以粉色为主,晶莹澄澈,足以比美青瓷,所用瓷土坯,略带亦色,所以露胎处烧成后颜色如铁,烧制时,器口向上釉下,口上的釉极薄,赤土隐隐透出,所以当时称「紫口铁足」。

两京官窑,因温度控制不善,釉中的铁质,氧化不均而产生窑变,呈现出紫红或褐色的斑点,古代民智末开,将窑变瓷器视为鬼怪作崇,不予保留,故迄今窑变传器不多。

故宫这一季展示了宋代文物特展,精品尽出,其中有粉青水仙四方盘号称故宫之宝,另有冰裂荷花器皿也极精美,展期至六月三十日,盼同仁都能拨空参观。

二、汝窑我国青瓷器从魏晋有瓷器以来,就是主要产品。

它釉中所含氧化铁是经过还原焰烧成的(氧化焰与还原焰是烧结过程中的空气控制,让空气氧完全燃烧称氧化,注入新空气称还原)。

若是烧得太过,就会呈现深众绿色,若烧的不过,就呈灰青色,所以氧化与还原是青瓷制造历史上两大技术。

到了宋代,这项技术被充份掌握,它是陶瓷发展史的重大成就,最著名的就是河南窑瓷器,河南生产青瓷的窑址,遍及临汝四乡,而以临汝县为集散地,宋代并在此设汝州窑务以抽税捐。

汝窑青瓷贵重当代,士大士尤其喜欢视为珍品。

有印花、刻花、素面三种,以素面为贵,釉色有天青、粉青、鸭蛋青、虾青、茶青等不同。

纹片有牛毛黄纹,细碎冰裂纹、蟹爪纹等,釉中气泡比官窑稍大,有如满天星斗,清澈度在宋代诸中,堪称第一。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最辉煌时期,中国五大名窑的出现,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而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大名窑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一、钧窑背景: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今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

窑址:河南省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器形:钧窑烧制器形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

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特点:1.窑变,宋瓷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

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构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2.蚯蚓走泥纹,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天然活动以加添裂纹,出窑后构成有规则的活动线条,十分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镂空斗笠碗美誉: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落日紫翠忽成岚”赞赏之。

传世作品: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二、汝窑背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窑址: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器形: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多拷贝古代青铜器样式,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中国五大名窑PPT课件

中国五大名窑PPT课件
•中国五大名窑
课题组长:张 雷 141014157 组员:敦利波141014156 胡永生141014159 黄雪玉121014155
1
汝窑瓷
官窑瓷



哥窑瓷



钧窑瓷
位置 器型 胎 釉色 烧成 位置 器型 胎釉 位置 器型 胎 特征 釉色 底足 位置
胎 釉色
定窑瓷
烧成 位置
器型
胎釉
装饰
技术
2
16
南宋官窑虽”袭故京遗制”, 但因自然条件变化,出现了” 紫口铁足”的特征。
南宋 官窑洗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修内司官窑粉青尊 台北故宫博物院
17
官瓷的特点
釉色: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 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 庄重大方。 特征: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 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 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11
汝窑盘 宋 故宫博物院
汝窑碗 宋
汝窑瓷 台北故宫博 物院
椭圆形水仙盆
12
一、位置
官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南开封。
其目前存世 的代表作是 “琮式瓶”。
13
二、器型
器形有碗、盘、洗和各式瓶、炉等,仿古铜、玉器造型较多见。
官窑圆洗 宋 故宫博物院
官窑大瓶
官窑弦纹瓶 北宋 故1宫4 博物院
冠”的美誉。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 清凉寺,宋时属汝州, 故名。
4
二、器型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

宋代五大名窑简介

宋代五大名窑简介
● 北京故宫藏有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1]
● 出戟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 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 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定窑
● 简介 ●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
阳。 ● 艺术特征 ●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
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 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 白”。 ● 传世代表作 ● 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定窑白釉刻花渣斗、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等 [1]。 ● 文化历史
●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官窑
● 简介
●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 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 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 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 艺术特征
●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 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 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 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张图教你认识五大名窑
五张图教你认识五大名窑
定窟
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灵山镇附近),故名定窟。

在在唐代这里以烧白瓷,宋代有较大发展。

定窟除白瓷外,还有紫定、红定、黑定、绿定等品种。

定窟瓷器胎质坚细,器体很薄,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

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如泪迹。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

对各地瓷窟均有一定影响。

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

现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定窟孩儿枕,即使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瓷塑珍品。

2
汝窑,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是宋代北方著名的青瓷窟。

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了宫廷用品,筛选剩余的瓷器也在市场出售。

汝窟瓷器釉料稠润清莹,天青色,胎薄,底有细
小支钉痕。

早期素面无装饰,高雅古朴。

晚期印刻花,隐现于釉汁下,别饶韵致。

宋人评青瓷以汝窟为第一。

汝窟烧制时期较短,所以传世作品较少。

汝窟
4
钧窟
因在钧州(今河南禹县)。

钧瓷原属青瓷系统,其色釉呈乳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结合的成分。

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诗人曾用“夕阳紫翠乎成岚”来形容。

使青釉打破一色釉的单调,这是陶瓷工艺上的一种革新。

这种色斑的变化,被称为“窟变”。

5
官窟
北宋末年设于开封,专烧宫廷用瓷。

官窟是在汝窟的影响下产生的另一种青瓷窟。

胎土呈铁色,釉色以粉青为代表,往往有蟹爪纹的自然开片,口沿及足部因釉汁较薄而露胎色,
称为“紫口铁足”,在匀净优雅中显示色质的对比和变化。

6
哥窟
南宋时浙江一带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窟,兄所烧者曰“哥窟”,弟者曰“弟窟”。

哥窟多仿先秦铜器式样,釉开片如冰裂,纹片有“百圾碎”、“鱼子纹”、“毛牛纹”之分,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

裂纹现象是由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产生。

但这种纹理却使瓷器古朴优雅,别具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