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完整版
电梯流量分析(Schindler)

– Defined HC5 Requirement ? 确定5分钟运载能力要求? – Defined WT Requirement ? 确定候梯时间要求? – Define Number of Elevators 确定电梯数量 – Define Car Speed 确定电梯速度 – Define Car Load 确定电梯载重
Recommended Values for Travel Time 行程时间推荐值 - 20 sec for top requirement (example beside) 顶级标准为20秒(假设左侧例子如是) - 25 sec for medium requirement 中档标准为25秒 - 32 sec basic requirement 普通标准为32秒
Rule of Thumb & Schindler Benchmark. 基本原则和迅达基准 Introduction & Guidelines. 相关介绍和指引
Rule of Thumb. 基本原则
A Methodic of best guess of the Elevator Configuration needed. 对电梯配置进行有条理和最有 效预估的要素
Interval INT (example): 间隔时间INT(举例说明): Required waiting time WT = 24 sec 候梯时间要求WT=24秒 Interval = (WT/80)x100 = 30 sec 间隔时间 = (WT/80)x100 = 30秒 Car Load 电梯载重 P = Ar x INT = 0.3733 persons/sec x 30 sec. P = Ar x INT = 0.3733人/秒 x 30秒 = 11.2 persons considering 80% car load = 11.2人,80%轿厢满载率 = 14.0 persons considering 100% car load = 14.0人,100%轿厢满载率 GQ [100%] = 14 persons x 75 kg / person = 1050 kg => choose 1250Kg
电梯流量分析

交通流量分析一、计算标准参数设定: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交通流量分析是考虑一般乘客的上下班及午饭时间等高峰时的运输能力,因此只考虑客梯,不计算消防梯(服务梯)。
2. 额定人数:载重量÷75Kg/人(国标GB7588-2003规定)5分钟输送率:11~15%(写字楼的理想参数);4~6%(公寓的理想参数)5%(酒店的理想参数)平均运转间隔时间:30~40秒(写字楼);60~90秒(公寓);40秒以下(酒店)3.载客占有率:考虑到写字楼客梯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将实际载客人数定位额定人数的80%。
4.人口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贵司提供的办公楼的楼层建筑面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层楼的人口:楼层建筑面积×80%=楼层有效面积楼层有效面积÷20m2/人=每层楼的人口因此1600㎡÷20m2/人=80人/F●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电梯服务人口:P1-2:38F-42F为80人×5 F=400人P3-4:1-37F为80人×17F=1360人P5-8:1-20F为80人×20F=1600人5.特别说明尽管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分析不考虑消防梯(服务梯),但是鉴于消防梯的相关规定,消防电梯必须满足运行时间不大于60秒(地上首层到顶层)。
(一)P1-2注:群控、速度统一。
(二)P3-4注:群控、速度统一。
(三)P5-8三、交通流量分析结果:以上的得出结论:P1-2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不足(2-37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3-4 服务楼层应设为1,21-37F(2-20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5-8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和五分钟输送率均不稍差(20层以上不停)。
自用可以满足,零租不够用。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入输出,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在进行电梯配置时,电梯台数、额定速度及载重的确定依据,并通过实例介绍电梯流量分析的计算过程。
关键字:电梯交通系统;电梯配置;高层建筑物;流量分析1 引言在电梯行业把大楼配置电梯这一过程称为“流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大楼的类型、建筑面积、楼层高度、楼层数等一些信息,依据相关公式,科学的计算出该大楼合理的电梯配置数据。
通过“流量分析”来配置电梯,可以保证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从而保证大楼的服务质量。
2 电梯配置原理2.1 电梯交通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包括建筑物性质、电梯自身特性以及电梯运行模式在内的系统称为电梯交通系统。
电梯系统是由很多输入和输出组成,总共具有三十多个。
输入量指的是对整个系统有影响的变量。
一般情况下,从整个系统的整体出发,我们通常把以下4个变量作为输入量是比较合理的。
(1)建筑物的类型m1;(2)建筑物的规模m2;(3)电梯的服务方式m3;(4)轿厢门宽j。
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出量指的是该系统对外界有影响的变量,通常也指开发商与乘客关心的信息,也是衡量电梯配置性能指标的参数。
该系统主要的输出量有以下4个:(1)5min载客率CE;(2)平均间隙时间AI;(3)平均候梯时间AWT;(4)平均行程时间AP。
2.2 电梯交通系统配置流程图1 电梯配置过程流程图3 实例分析3.1 工程概况假设有一栋办公楼的,总楼层为21层(地面上层数),单层高为4.2m,每层建筑物的面积为2304m2,现对其进行电梯配置。
3.2 流量分析对电梯进行流量分析时,首先作以下假设(1)办公楼上班时间固定(即存在上班高峰);办公楼的有效利用率为0.75;每人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 办公楼总的出勤率为0.9(即每天上班人数占总上班人数的比例);由于办公楼具有高峰期,计算过程中电梯的负载因为为0.8(即占电梯额定载重的80%);假设每位乘客的体重为75kg;电梯加速度为0.65m/s2 ;电梯开门宽度为1000mm,其对应的宽度修正系数为0.9;电梯的基站在第一层。
电梯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a)根据办公楼的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了0.7,b)出勤率为了85%c)电梯加速度为了0.8米/秒,电梯损耗时间为了运行一周的5% (每家电梯厂家数据都不同,但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d)每次停站开门时间为了5.4s,每位乘客平均进出时间为了1.2se)每位乘客体重为了75KG 1000KGM乘13人;(2)计算一,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根据设计估算,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10-15平方米/人;本工程一号厂房地上面积为了30000 平米,使用系数为了0.7 ,出勤率为了85%公司在二层、四层设置为了仓库(约6000平米),故总人数约*(30000-6000 ) *0.7/15 *85% 约1000-1500 人二,确定电梯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30000平米/5000=6台;每台电梯效劳约250人;一号厂房配备了4台客梯、2台消防电梯、2台人货两用电梯(1-4层)三,电梯的效劳方式客梯采用群控模式,提升了电梯的运行速度.四,电梯载重量设计院设计客梯、消防电梯载重量为了1000kg,速度为了1.75米/秒的电梯,活体为了2000kg,速度为了1.00米/秒的电梯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效劳层站所需的时间, 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 ; 10-20层1.75-2 m/s ; 20-30层2.5-3 m/s ; 30-40 层4 m/s ; 40-50 层5 m/s ; 50-60 层6 m/s.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丁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根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 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 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 计算的平均运行问隔略有不同.电梯运行一周的时« (HIT)脂电拂到达婿发站开门费向开始计算,直到电却下一次到达始发站开门舞间所绶过的时间:它包含乘客进出电梯的时闾T1、电梯开门的时间TL电棉运行的时间T3、损>6时RJT4B fifl RTT-T1+T2+T34-T4O电梯平均间隔时间(INT):是粗算一铤电禅群控状态下到达基站的相邻轿箱的时向间隔,电梯间隘附向等于iM=RnTN (电梯群数、平均候梆时间(AWT):从乘客在厅站墨记呼神信号直至包拼轿膈开始启动离开这一楼唐的平均时叽该畚数对乘容的耐心和情绩有重大塔肩,是H电探眼多水平的最直接指标口一般对干甲皱写字楼AWT要小于30孔AWT = KxINT P K为了姓验值选敢见表翥景3有关写字检理论运行及平均间隔时间标!K阊表L *4经测算:电梯运行一周时间RTT=135.5s (1.75 m/s )RTT=114.5s (2.5 m/s )本工程电梯平均间隔时间为了INT=33.88s (1.75 m/s)INT=22.58s (2.5 m/s )平均候梯时间(本工程4台客梯群控)AWT=33.88*0.7=23.7s (1.75 m/s )AWT=22.58*0.7=15.8 (2.5 m/s )五分钟总输送水平5*60/33.88*13*0.8=92 人(1.75 m/s)5*60/22.58*13*0.8=138 人(2.5 m/s )此测算未包含两台消防电梯及两台货梯总的评估电梯1.75 m/s设计运载水平不是很好,如需优化电梯运载水平,可以提升客梯的运行速度(设定为了2.5米/秒),配置上下班顶峰运行效劳机能,或根据后期公司对上部空间的租凭情况设置上下区.。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电梯流量分析(仅供参考)任何一座建筑物其基本功能多是为满足人们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的需求,毫无疑问,楼宇的通行流量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面积和人流密度,它主要涉及如下的几个方面:一、公共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二、紧急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三、公共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四、紧急疏散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五、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其中,第五项的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极为重要,它的设计合理性将决定楼宇的运行和使用效率,主要设备包括电梯、扶梯、人行道等,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方法。
迄今为止,电梯的流量计算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全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或理论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在楼宇选用电梯设备时,预先根据楼层面积和功能尽可能合理的估算人流数,和实际相比总是有一些出入,再加上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为此,电梯设备流量计算的结果也是大致的,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那么,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依据那些数据或经验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括号内数字为经验系数)1、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可说是用途,如酒店、机场、商场、办公、写字楼、住宅、专用等;2、建筑物的总客流量人数,是指可预先合理估算的整栋建- 1-LN FUJI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筑最大的客流人数;3、单位时间内最大的流动人数,一般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4、高峰时最大的流动人数,是指每天上班、中休、下班时间段内,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5、单楼层平均流动服务人数,是指每一楼层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人数;6、人流结构系数,是指老人、儿童、妇女、青壮年等年龄性别结构系数;7、电梯的载重量;8、层高及提升高度;9、集选模式;10、群控模式;电梯的流量分析的目的是达到最合理的选择配置电梯的数量、载重量、速度等指标,在尽量满足运输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设备资源,它涉及到经济效率比这个概念,理论上,电梯的数量愈多、速度愈高、载重量愈大,楼宇的运输效率越高,但经济性不佳,造成资金和电梯资源的浪费。
电梯流量分析参考标准

流量分析的参考标准垂直运输手册(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Handbook)
日本电梯协会标准(Japan Elevator Association)
术语说明:
(1)5分钟处理能力(%/5min) 百分比:
5分钟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服务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
它测算在客流峰值的5分钟内一组电梯可以从大厅运输走的乘客数,一般用5分钟内运送人数占需要电梯服务的人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为了合理的安排电梯,需要的处理能力被假设等同于客流高峰5分钟的客人到达率。
(2)平均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间隔。
它测算同一组电梯中平均到达首层大堂的时间间隔,可衡量等候时间。
(3)上行高峰模式:
上行高峰模式指的是客流主要是从建筑物外部集中在首层大堂向建筑各层上行的交通模式。
办公楼属于此交通模式。
(4)双向交通模式:
双向交通指的是当进入建筑物内部和从建筑物内离开的客流大致上平衡时的一种交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公寓酒店和宾馆的情况,客流的进出建筑物基本是平衡的,很少集中上行或下行的情况出现。
电梯选配时的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选配时的交通流量分析电梯选配时的交通流量分析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简介: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关键字: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客流计算:客流计算是基于建筑物的数据。
即楼层数、楼层间距、不同楼层的功能,以及一天当中客流密度的有关资料。
根据用户提供的原始资料,可采用计算机进行客流分析,然后给确定出电梯配置的建议。
计算是运用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者的丰富经验,所以,按照下述的建议一定能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
初步设计:建筑设计中,在规划第一个楼层时,就应该把电梯系统及其井道规划好。
否则以后就会引起建筑设计的修改。
如果到时候修改建筑设计已经不能了,那么电梯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也就实现不了。
因此,建议客户尽可能早地与厂方或就近的中迅公司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下述资料可供客户粗略地确定电梯的主要数据,电梯数量、载重量、速度及空间需要。
但是,使用图表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地面上部层站数 =最高20层2.一个主楼层 =在上行高峰时,所以乘客需要的楼层3.平均楼层间距 =3.0~3.6米。
楼内如有车库、咖啡馆、饭店或大型休息室,请及时与厂方或当地中迅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在运输客流方面,电梯的特性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1)轿厢从地面楼层到顶层的理论运行时间(不考虑加减速度)。
2)高峰运行时(例如早晨上班时),主楼层的发车间隔。
3)在5分钟内必须运走的楼内人数的百分比(缩写为:PQ5)。
PQ5的标准值:12.5%~16%为楼内无上述高峰异常客流,例如,在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或多个公司,但上班时间不一样。
再如,旅馆。
16%~25%为楼内有高峰异常情况客流,例如,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统一的上下班时间;再如,医院有一定的探视时间。
在不能提供楼内人数的情况下,下述因素可用于初步估算:办公楼一人占用净办公面积为10平方米。
旅馆占用系数为0.85~1。
“理论运行时间”与“间隔”特性,决定了电梯输送客流的能力。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写字楼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电梯交通流量是衡量一个写字楼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青岛天泰金融大厦电梯优化配置的设计实践为例,阐述了电梯的流量分析和选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电梯系统流量分析选型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office building of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quality, the elevator traffic flow is the measure of a office building quality important index. This paper to Qingdao day financial building’s elevator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levator traffic analysis and selection, hope to be helpful to you.Keywords: elevator system flow analysis selection以下结合青岛天泰金融大厦工程实践着重分析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优化配置的问题:1工程概况青岛天泰金融广场项目是一座高品质写字楼,设计为30层(地上层数),层高为3.6m,每层建筑面积为1800m²,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4000m²;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推算:以5000m²每台估算,可知每部核心筒电梯设计配置数量为11台,其中客梯10部,消防梯1部,分别均匀布置在核心筒内。
2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①办公楼为多租户,不固定上班时间;按照办公楼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0.7,本工程使用面积15平方米一个人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
算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
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 1.5m/s;10-20层 1.75-2m/s;20-30层 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下表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第七步,计算
5分钟输送能力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
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下表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