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土石方工程安全控制 1)挖掘时土方应从下而上施工,禁止用挖空地脚的操作方法。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候,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当采用 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米,并应 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米,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 加可靠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3)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填料、停置机具。 4)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得施工安全防护。5)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下坑(洞)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 面上有监护人。人员上下必须从专业爬梯上下,严禁沿坑 (洞)壁或乘运土具上下。 7)人工提土需用垫板应宽出空口每侧不小于1米,板宽不小于30厘米,板厚部小于5厘米,孔口大小1米时孔上作业 人员应系安全带。 8)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米,且

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米,坑(洞)口边不得对方任何物料。预防机械事故的控制 1)加强机械安全管理 A.各级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 法制观念,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坚决纠正违章指挥,认真加强机械管理。 B.为了加强日常机械管理,公司、工程处或项目经理部应配备 专职机械管理技术人员,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C.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操作、使用、保 养规程和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责任制。多班作业时,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D.施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 转正常,各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凡失灵、失保或“带病” 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E.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者发给操作证,持证才能上岗,凡无机械操作者,一律不得上机操作或进行维修工作。 F.新购入的机械及经过大修、改造的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 按技术标准和HSE管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G.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机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或 工作条件危及机械或人身安全时,机械人员有权拒绝操作,现场指挥人员和机械管理人员有权制止使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目录 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清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围 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 a)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c)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d)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e)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 f)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 g)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 a) 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 b)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 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d)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c)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a)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 b)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 c)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④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 a) 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 b) 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c) 将来可能出现危险源。 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预测和评价。 3、危险源的辨识时间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职业活动或有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由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具体事故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也不同,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的分类划分如下: 一、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按经济损失程度分: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具体计算方法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所有统计火灾应包括下列火灾:(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2)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3)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4)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三、船舶交通事故分级标准 1990年6月16日交通部发布的第16号令《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造成财产和营业员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 四、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本项目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本工程项目的一般风险因素,制定以下控制措施。措施制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施工措施两个方面严格加以控制,已达到最大下限度的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 一、安全管理制度 1.1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2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①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②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1.3制度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必须制定齐全的安全保证制度,并严格执行。 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③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⑤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⑥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⑦工人职员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⑧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⑨特种作业及外协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1.4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分别为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我单位的安全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每次生产会、调度会、协调会布置生产任务先强调安全生产,对本工程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和行为尽量做到事先提醒,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高度警觉,防止不安全因素滋长,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对基层单位领导、工地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开展的安全业务培训。在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进一步学习《建筑法》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条例,使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把“安全第一”变成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并不断介绍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提高管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三是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每一批工人进场,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由安全部门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抓好岗位培训,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以有效地提高职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防范各种隐患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41797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核工业南京建设有限公司田湾核电项目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确保XX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有效的运行,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XX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项目经理 3.1.1负责本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制定工作。 3.1.2负责审批项目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3.2质量安全部 3.2.1负责本项目部施工区域危险源的辨识、评价。 3.2.2定期对《危险源辨识及主要控制措施明细表》进行更新。 3.2.3编写制定《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4工作程序 4.1工作步骤 4.1.1选择确定危险源区域。 4.1.2辨识区域内的危险源。 4.1.3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4.1.4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4.2危险源辨识 4.2.1各部门、施工队根据施工作业特点辨识相关的危险源。 4.2.2、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班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2.3质量安全部负责编写《危险源辨识及主要控制措施明细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4.3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为:物理性危害危险、化学性危害危险、生物性危害危险、心理生

理性危害危险、行为性危害危险、其它危害危险共六大类。 4.4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4.4.1 询问和交流; 4.4.2 现场观察; 4.4.3 查阅有关记录; 4.4.4 获取外部工作任务分析; 4.4.5 安全检查表; 4.4.6 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 4.5危险源评价的方法 4.5.1对危险源评价时考虑危害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以及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情况下的危险,通过直接经验法和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害的大小。 4.5.2直接经验法是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 4.5.3定量危险性评价法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其简化公式是:D=LEC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值为1,在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事故实际不可能性的分数值定为0.1,而完全可能预料要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10。介于两者之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用工风险控制及措施

用工风险及防控措施 企业用工的风险存在于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履行和劳动关系的调整等不同阶 段,可以说企业劳动风险贯穿于企业用工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且危害严重,企业必须善用各种资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防范与规避,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办案体会,谈一些常见用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招聘过程的常见问题、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可能招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 对求职者进行必要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招聘过程中,很多单位因急于用工,往往疏 忽了对求职者的审查,因此往往在用人的第一步上就给企业买下了隐患。一些常见的疏忽主要有:(1)不审查劳动者证件(如学历证书、身份证等),使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由此可 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还有可能招入未成年人; (2)不审查求职者求职证、失业证或与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导致招用与其他用人 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因此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 (3)不留存和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件、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致使在 遭遇学历、资质欺诈时无法举证,遇有职工涉嫌盗窃、侵占、伤害、诈骗等违法犯罪而逃窜 时无法报案和抓捕。 (4)不审查劳动者是否负有保密义务,以致招用负有保密义务或在竞业限制期内的劳动者。 (5)不审查求职者的相关背景,如招用了在逃人员。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条防控措施供用人单位参考: (1)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 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 (2)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如身份证明、学历证明、技能证明、从业经历,要求 劳动者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 (3)要求劳动者进行声明(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 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2、忽略了对职工入职时的体检。 现在,很多企业在用工的时候,都会要求职工进行体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将体检 结果作为不符合录用的条件予以使用。我们认为:(1)如果不在录用条件中明确列明身体 存在什么情况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则职工在试用期间被查出身体存在疾病或肝炎等问题 时,企业是不能够依据这种情况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2)未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导致身体不健康的员工进入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 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 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即便医疗期届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受到严格限制;(3)若检出职业病且不能证明不是本单位造成的, 还要承担造成职工职业病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在招聘时不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 用人单位事后将要付出很大的用人成本(职业病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职工必须进行入职前、 工作中、离职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 对于该风险的防控,可采取下列措施:人力资源应当在职工应聘时填写个人身体状况、是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的说明并让职工签字。同时在企业的《应聘须知》规定,“如果提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轻微事故,死亡0人,重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元,上报县级,企业处理。 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 以上各条件为或的关系。符合一项即可定性。 其它不同行业还有相应标准: 一、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具体计算方法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所有统计火灾应包括下列火灾:(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2)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3)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4)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二、船舶交通事故分级标准 1990年6月16日交通部发布的第16号令《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造成财产和营业员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 三、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根据公安部修订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各类的标准如下: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为保证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我公司制定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审前报告制度》、《建设工程预(结)决算审核(核)验证办法》、《员工职业道德准则》和《员工个人风险基金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审核风险的防范、审核人员的廉政执业、审核质量的保障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同时建立了定期学习、交流、宣传工程造价咨询风险防范的机制,现将上述管理制度中有关审核风险防范及质量控制措施的要点归纳如下: (一)审核风险的评估 我们认为,审核风险是指被审核项目的相关送审资料存在重大的错误或漏报,而审核人员审核后未能发现而发表不恰当审核意见的可能性。审核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部分。 固有风险是指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时,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因此,在审核工作中我们要求审核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性,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核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审核程序,以将审核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们多年的审核经验,我们将采取以下审核风险防范措施:

1、在接受审核任务后,项目组应充分调查、分析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资料的形成过程,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的当事人了解证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对项目实行“多沟通、多了解”的理念。 2、在进行上述了解并做出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后,根据审核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必须降低检查风险,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审核工作检查的量,获取更多的审核依据,才能发表审核意见。 (二)加强对审核人员的管理 1、根据受托项目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配置具备相应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执业资格及专业技术,有经验、稳定且执业能力突出的专职人员开展审核工作。 2、严格保守在审核工作获知的秘密,当委托单位有特别的保密要求时,即时对审核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3、要求我单位审核人员在与被审核单位有亲属或利害关系时,予以声明,实行回避。 (三)复核及审核成果文件的签发制度 1、切实履行三级复核程序,即对审核报告及相关工作底稿(工程量计算书)履行审核组长、审核组所在部门及中介审核机构质量管理专职部门(通常为业务指导部)三级复核程序,且三级复核程序须贯彻在审核工作全过程中,复核过程将形成必要的工作底稿供委托单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 (1)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头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 孔口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 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

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1、设计风险的内涵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 质量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生产、市场销售一直到最终从市场消失的全部过程。 2、设计质量风险的识别 设计质量是设计院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很多导致设计质量风险的风险源很多,主要分以下四种: (1)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 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主要类型有:未经规划批准进行深入设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进行施工图审查的情况下甲方以进度为理由要求设计院出图、未得到有效的地质勘察报告即出图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设计院为此委曲求全的情况并不鲜见。违反建设程序,导致设计准备不足,质量难以保障,严重的会导致政府处罚、影响设计资质。 (2)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其中重点是强制性条文的违规风险。国家指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重点审査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如果违反强制性条文,设计院将面临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除此之外,在国家一些导向性政策方面,导致甲方增加成本的,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不子考虑,规避法律法规。典型的如中水、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等,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忽略。如果施工图审查严格,无法通过,则会导致设计返工。 (3)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 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如结构计算错误、无地勘报告或者地勘报告有误、其他计算错误、制图错误、设备材料选用错误等,容易引起工程纠纷,严重的导致工程设计质量事故 (4)设计深度不足和设计水平不高导致的经营风险 主要表现在由于设计质量不高和深度不足引起甲方不满,导致工程设计收费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这就是对风险控制的解读。那风险控制措施有哪些呢?想必有很多人不清楚吧,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风险控制有四种基本方法: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风险控制存在于很多地方,那今天乔布简历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一般的风险控制措施。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位队伍。担保风险的高发性、离散性与不确定性,势必要求管理层员工有很高的业务素质。管理层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应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并具备财务、管理、法律、投资等专业知识与从业经营的员工队伍。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程序。担保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领导体制和决策程序,注意控制担保决策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要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内部组织机构之间要建立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外部约束和相互牵制机制。

3、每笔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可借助有关专业机构的人才、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的信用调查与分析能力和对担保风险的有效识别与控制能力。 4、在严格控制每笔担保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理技术进一步分散风险。对担保资产组合的信用质量、流动性、多样化、单一风险、地理分布、期限管理应当有明确的要求。 好啦,上述就是一些一般的比较普遍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相信大家也和乔布简历小编一样,一下对风险控制措施不再那么陌生了吧! 本文来源简历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0559576.html,/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鞍山新能实业有限公司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

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批准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编制单位:鞍山新能实业有限公司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 L E 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与100之间,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GB/T28001标准4.3.1各款提出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要求,这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正确理解和贯彻4.3.1条款对预防和降低风险、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在现场审核时,经常发现认证组织在4.3.1条款要素的实施上存在着种种误区,结果造成危险源辨识不充分、风险评价不准确、风险控制措施不明确等问题。 危险源辨识的误区及对策 认证组织在危险源辨识方面存在的误区,主要是危险源辨识靠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或是找一份同类组织的危险源清单,将其进行修补后作为本组织的危险源清单。结果出现的问题是危险源辨识不充分,不能真实反映本组织的危险源特色。如有一家洗煤企业现场查看生产线上配置有放射源和警示标识,而在企业危险源清单上却未列入。有一家建筑企业明明没有锅炉,可提供的危险源清单中却将锅炉爆炸列入清单等。 对此类问题,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一是危险源辨识要发动群众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生产一线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查隐患、找问题,不仅可使危险源辨识工作更加深入,同时还可使广大员工通过辨识受到培训和教育,为下一步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危险源辨识前要严格按标准 4.3.1条款的要求制定一套切

实可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程序作为指导依据。 三是危险源辨识要围绕本组织的产品作业活动逐道工序进行辨识,以防遗漏。同时,不仅要识别正常情况,还要识别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利的环境因素等。 四是危险源辨识要克服重安全、轻健康的倾向,注意识别噪声、粉尘、烟气、辐射等给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危险因素。 五是除辨识本组织的危险源外,还要辨识在本组织控制区域内劳务供方、相关方和访问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六是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本组织实际采取询问交谈、现场观察、安全检查表、工作任务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辨识、验证。避免单一方法所造成的偏差。 风险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认证组织在风险评价方面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评价方法的掌握存在偏差,导致对辨识的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偏高或偏低。二是评价时没有考虑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导致评价出的危险源风险等级与组织实际相差甚远。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清单中对辨识出的上班不戴工作帽、不穿工作服的风险等级评价为可忽略风险,而该厂安全操作规程上明文规定员工上班必须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尤其对女工还严格规定必须戴发罩。又如某电力企业连续保持千日安全无事故,多年被行业主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风险消除的原则,然后在考虑风险降低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的潜在的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措施做为最后的手段。? 二、对评价出的A级危险源,各单位要建立A级危险源(点)登记台帐,分析原因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公司及单位应列入当年或来年的管理方案进行整改。? 三、B级危险源要从改善风险控制效果出发,可考虑制定目标、管理方案,所在单位保安科建立B级危险源(点)登记台帐,报公司保安部备案。? 四、C、D级危险源(点)由所在作业区(班组)建立危险源(点)登记台帐,所属单位保安科备案。? 五、危险源(点)的编号和标志? 编号:(一)A级危险源为:WA1,WA2,......。? (二)B级危险源为:WB1,WB2,......。? (三)C级危险源为:WC1,WC2,......。? (四)D级危险源为:WD1,WD2,......。? 标志: (一)以标牌为标志,A、B级危险源必须设立醒目的危险标志并悬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提示。? (二)标志内容及要求:?

1、标牌内容要有名称、编号、级别、危险因素、监控单位、负责人、监控标准,要有必要的警示标志和相应的补充标志,并写清注意事项(提示)。? (一)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首先要针对危险源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控制措施。?(二)A、B级危险源由各单位分管安全领导组织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测定和评价,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并将检查情况报公司保安部。? (三)C、D级危险源由各作业区(班组)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并向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汇报。? (四)公司每季度对B级以上危险源(点)检查一次;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单位D级以上危险源(点)每月检查一次;各车间、部门组织对本区域内的危险源(点)每周检查一次;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危险源(点)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模板

宝钢大厦(广东)项目重大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 (一)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 孔口与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钢结构安装与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 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督促施工单位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铁路交通责任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01 号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30 号令),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重伤或经济损失的,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一、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等级标准铁路交通事故等级标准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级标准。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30 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3、造成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 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小时以上。 5、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 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小时以上。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造成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18 辆以上。 5、货运列车脱轨60 辆以上。 6、客运列车脱轨2 辆以上18 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

24 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 小时以上。 7、货运列车脱轨6 辆以上60 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 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 小时以上。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 1、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 3、造成1 000 万元以上5 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2 辆以上18 辆以下。 5、货运列车脱轨6 辆以上60 辆以下。 6、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6 小时以上。 7、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10 小时以上。 (四)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 类事故、一般B 类事故、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 1、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较大以上事故的,为一般A 类事故: A1 .造成2人死亡。 A2.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A3.造成500万元以上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A4.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140-15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危险源的分类、分级及辨识方法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构成。 危险源便是范围包括: (一)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人员。 (二)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技术状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二、危险源的分类 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及服务管理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运输、作业场所、设施设备。

危险源分级,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一般危风险是指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 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立列为一般危险源。 (二)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三、重大危险源分级 作业活动场所类分为三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评价时应考虑现有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手册》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手册》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手册 目录 一.通用类危险源目录 T1 触电7-8 T2 高处坠落9-10 T3 工器具使用11 T4 工作票办理12-13 T5 异常天气作业14 T6 着装.防护装备15-16 T7 潮湿处作业17 T8 车辆驾驶及保养18 T9 职业伤害19-20 T10 火灾21-25 二.机务工作危险源目录 J1 管阀大修危险源26-29 J2 管阀小修及维护危险源30-32 J3 锅炉本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3-34 J4 锅炉制粉系统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5-38 J5 锅炉转机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9-40 J6 锅炉风烟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1-42 J7 锅炉电除尘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3-44 J8 汽机本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5-46 J9 汽机调速.水泵维护及小修危险源47-49 J10 汽机调速大修危险源50-52 J11 汽机水泵大修危险源53-56 J12 压力容器大修危险源57-60 J13 煤粉仓检修危险源61-62 J14 化学作业危险源63-66 J15 天然气管道及设备检修危险源67 J16 氢气管道及设备检修危险源68-69 J17 循泵房加氯装置设备检修危险源70 J18 井下检修及维护危险源71 三.电气工作危险源目录 D11000KVA以上变压器大修作业危险源72-75 D21000KV以下变压器大修作业危险源76-77 D3 低压电机大.小修及缺陷处理作业危险源78-79 D4 低压配电装置检修作

业危险源80-81 D5 电动机大.小修及消缺.试验作业危险源82 D6 电缆大.小修作业危险源83 D7 电缆敷设作业危险源84 D8 发电机大修作业危险源85-87 D9 发电机大修试验及预防性试验作业危险源88 D10 发电机及高低压电动机仪表以二次回路检修作业危险源89 D11 高压电机大修作业危险源90-91 D12 高压电缆大修试验作业危险源92 D13 高压配电装置检修作业危险源93-94 D14 继电保护检修.校验及调试作业危险源95-96 D15 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大修试验作业危险源97 D16 主变压器.高低压厂用仪表及二次回路大修作业危险源98 D17 电气除尘器检修及电气试验作业危险源99 四.热工工作危险源目录 R1 压力流量仪表大修危险源100-106 R2 温度设备大修危险源107-112 R3 自动设备大修危险源113-119 R4 程控保护设备大修危险源120-126 R5 压力流量维护危险源127-130 R6 温度维护危险源131-134 R7 自动设备维护危险源135-139 R8 程控维护危险源140-143 五.燃料 RL1燃料电气检修 RL1-1办理工作票及安全交底 RL1-2低压配电装置检修 RL1-3电动机检修 RL1-4低压电缆检修RL1-5二次回路检修工作 RL1-6照明检修 RL1-7卸船机.斗轮机电气回路检修 RL1-8犁煤机.三通电动挡板检修 RL1-9传感器检查RL1-10输煤程控检修 RL1-11电动葫芦检修 RL2燃料机务 RL2-1办理工作票及安全交底 RL2-2斗轮机检修 RL2-3推土机检修 RL2-4卸船机检修 RL2-5输煤皮带检修 RL2-6碎煤机检修 RL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