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偏旁部首及写法结构章法大合集
行书偏旁写法规律总结,很好,实用,值得收藏!

行书偏旁写法规律总结,很好,实用,值得收藏!风消水平 2018-08-17 11:05:311.“十”部这一部首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起笔方式、连带方式,以及横与竖的不同组合方式。
2.“丷”部这一部首的写法承接关系明显,书写时尤其需要注意两点位置的错落关系和笔画的轻重变化。
3.“乚”部这一部首在书写时,一是要注意长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笔动作。
4.言字旁这一部首这里呈现了4种不同的写法,不同的书写方式源于不同的搭配需求,书写时要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体会各自的妙用。
5.立刀旁这一部首这里基本呈现了2种写法,4种面貌。
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下笔方式、收笔方式,并探究不同的倾侧方式及其倾侧的好处。
6.两点水旁注意上下两点间的连带方式和出笔的方法。
7.提土旁注意起笔、转笔、出笔及其笔画的组合方式。
8.女字旁这一部首写法基本不一,书写时要注意交叉的方式和圆转与方折的妙用。
9.反犬旁这一部首的书写尤其需要注意牵丝引带的关系。
“独”字的反犬旁有别于其他3个字,类似于楷书的写法。
10.马字旁注意马字旁内部虚实的对比及长短笔画的处理。
11.示字旁注意示字作为独体字和偏旁的不同写法。
12.皿字底注意竖画的处理方式。
13.单人旁此4个字单人旁写法各异,注意体会每一种写法的用笔。
14.草字头注意行书草字头的特殊写法及其组合方式。
15.左耳旁注意竖画与“耳朵”的组合。
16.双人旁注意双人旁的特殊写法,行笔时注意笔画的摆动感。
17.宝盖头注意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行笔时体会方折与圆转的不同。
18.走之底走之底写法多样,书写时注意不同写法的行笔特点。
19.提手旁注意笔画翻转和提画的不同写法。
20.绞丝旁此四字绞丝旁写法各异,书写时注意笔画的转换关系。
21.竖心旁书写时注意左右两点的连接方式,体会竖画的摆动感。
22.反文旁书写时注意笔画的圆转和伸展。
23.三点水旁书写时注意三点的处理方式。
24.木字旁注意不同位置的木字旁的不同写法。
(完整版)偏旁部首200法

汉字楷书偏旁部首法则(1——100法)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第十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二十一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王羲之行书27个偏旁集字

王羲之行书27个偏旁集字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行书尤为出色。
在他的行书作品中,有不少偏旁集字的用法,下面列举了27个:
1. 丶(点字旁)
2. 亅(撇字旁)
3. 乛(勾字旁)
4. 丿(横折弯钩)
5. 乙(弯钩)
6. 乚(弯钩)
7. 人(立人)
8. 入(入字底)
9. 儿(儿字旁)
10. 勹(勾)
11. 匚(匣子)
12. 卜(卜字旁)
13. 厶(私字旁)
14. 又(右边)
15. 口(口字旁)
16. 囗(围字框)
17. 土(土字旁)
18. 夕(夜)
19. 大(大字旁)
20. 女(女字旁)
21. 子(子字旁)
22. 宀(宝盖头)
23. 寸(寸字旁)
24. 尸(尸字旁)
25. 屮(草字头)
26. 川(川字旁)
27. 广(广字旁)
这27个偏旁集字是王羲之行书中常用的,他的用笔技巧和造型处理能力使得这些偏旁集字更加美观、协调。
这些偏旁集字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字体的变化性和美感,还能够表现出王羲之行书的独特魅力。
(5)毛笔行书偏旁部首

横向取势强烈,党字头
较扁,以盖住下部结构,整
体向上斜
当
尝
四、字底
6、心字底: 左点与卧钩笔意相连,
卧钩末端顺势带入第二点。 注意卧钩中间留空。
7、走之底:
字形多取纵势,用笔轻
盈。走之底的点与下部隔较
远 平。
迁
述
五、作品中的章法
(一)成行成列式:排列 非常严整,如同排兵列阵, 纵成行,横成列。一般楷 书、隶书、小篆常常采取 这种章法。
(二)有行无列式:只有纵向的行列,左右之间错落,不形成列。 这样的章法显得轻松,上下连贯紧凑,字的大小、轻重、重心、 动势都有明显变化,因而节奏感较强。如行书、草书、大篆一般 采取这种章法。
(三)“乱石铺街”式:又称有行无列式,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 横无列的布局形式。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而有活力。
4、页字旁: 第一横露
锋入笔,下部 几横间距均 匀,笔笔势态 相连。
列
类
领
三、字头
1、人字头:
撇捺左右展开,捺画露 锋入笔,撇低捺高。内部结 构靠左。
2、草字头:
草字头 有多种 写法, 但都要注意笔画的连带关 系,且两竖向内收拢,横画 向上斜。
兰
3、宝盖头:
宝盖宜宽,点画大而 厚重,而横画较细,形成粗 细对比。
怀素 《食鱼帖》 原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四)空灵虚淡式:指章法上行列距离很开,字距较大,显得疏 朗、澹泊。是一种特殊的章法。
杨凝式 《韭花帖》
课堂练习
1.临摹《兰亭序》体会行书笔画、结构的 基本技法,要求每一名同学完成两张作业:
一张笔画练习作业、一张结构练习作业;
2. 临摹完成后,优秀作品展示,统一讲解。
精讲!楷书15个常用字,图解结构、技法总结,带你写好规范字

精讲!楷书15个常用字,图解结构、技法总结,带你写好规范字大家好,我是啸卿,今天我们继续分享1000个常用字中的第32-第46个字,本章共15个字,为大家分享楷体写法,内容:要、她、出、也、得、里、后、自、以、会、家、可、下、而、过;练习时可参考图中线条所示,可快速掌握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一手好字需要长期不断的坚持,掌握方法,系统练字,从笔画到偏旁先从基础入手,打牢基础!一.要1.要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窄下宽,上收下放,上下对正;②上方“西”字头三横间距基本相等,左右竖笔内收,整体勿宽;③下方“女字底”整体略扁;长横伸展,交叉点居中,下方撇高点低;④最高点上方短横末端,最低点撇点末端,最左侧长横起笔,最右侧长横末端;二.她1.她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左窄右宽②“女字旁”撇点撇长点短,撇尖超过右侧点的末端和上方转折处;提笔起笔靠左超过下方撇尖;③右侧“也”横折钩横笔扛肩较大,折笔内收,钩勿大;悬针竖起笔略高于左侧,末端略超过提钩处;竖弯钩起笔勿超右侧横折钩转折处(最多对齐),底端和左侧撇尖可对齐,提钩处超过上方转折处正下方;上方间距不白均匀(蓝圈处);④最高点悬针竖起笔处,最低点撇尖和竖弯钩底端,最左侧提的起笔,最右侧提钩处;三.出1.出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下宽度基本一致②两个竖折,竖短折长,折笔扛肩、平行,竖笔略向左倾斜;③右侧短竖起笔高于左侧竖的起笔,略向左倾斜,下方左右可对齐(最后一笔也可以用短竖)④中竖平分左右,起笔处为整个字的最高点四.也1.也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收下放②横折钩横略长,折略短,横笔扛肩较大,折笔内收,钩勿大;③悬针竖与钩不接,末端略超过提钩处,整体略偏右;④竖弯钩竖短横向笔画略长,起笔勿超右侧转折处,提钩处超过上方转折处,三个竖向笔画间距基本相等;五.得1.得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左窄右宽,左高右低②“双人旁”整体较窄,两撇间距勿大,竖笔可略向左倾斜,在撇的中间略偏上起笔,竖笔勿长;两个撇笔起笔处可对齐;③右侧四横间距相等(蓝圈处),上方左右竖笔内收,中间短横和右竖不接,上方最多和左侧对齐或略低;下方两横上短下长,间距稍大于上方间距,竖钩起笔偏右,点靠左上方书写;④最高点上方可对齐,最低点右侧提钩出,最左侧撇尖,最右侧横的末端(如图所示)六.里1.里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窄下宽,上收下放;②上方左右两个竖笔内收,中间短横左右不接,横笔平行等距(蓝圈处);③竖笔居中平分左右;④下方两横间距可略大于上方间距(上紧下松),上横短,下横长,下横左右伸展,起收笔处为最左侧和最右侧,横在最下方扛肩勿大;七.后1.后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首撇偏平勿长,下撇略长,略带弯曲度;②短横扛肩,起笔偏上,和上方短撇基本平行,末端超过上方撇的起笔正下方;③下方“口”左右竖笔内收,左竖末端略低于左侧撇尖,横折转折处可超过上方撇的起笔,勿超上方短横末端;上方间距布白均匀,下方“口”两横间距略大于上方;④最高点短撇起笔处,最低点短竖末端,最左侧撇尖,最右侧短横末端;八.自1.自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整体偏瘦高,勿宽扁,首撇勿长;②四横扛肩,平行、等距;③左右竖笔挺直,保持平行,左竖略短,右竖略长,左高右低;④中间两个短横左接右不接;九.以1.以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方左低右高②竖提竖笔勿长,提的末端勿超竖的起笔;上方右点起笔高于左竖起笔,末端勿超提的末端;右侧撇笔起笔高于左侧点的起笔,撇笔略带弯曲度,末端略超过提的起笔处;撇、点和竖提起笔处间距基本一致;最后一笔点起笔在撇的中间偏下,末端和左侧撇尖对齐,上方超过撇的起笔正下方;③最高点撇的起笔,最低点撇尖、点的末端,最左侧上下对齐,最右侧点的末端;十.会1.会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宽下窄,上放下收;②“人字头”撇尖低捺脚高,捺起笔偏上;③下方“云”上横短下横长,间距勿大;撇折起笔在短横中间偏左,折笔扛肩,转折处勿超上方横的起笔;最后右点末端略低于左侧转折处,右侧勿超上横末端正下方;④最高点撇的起笔,最低点右点末端,最左侧上方撇尖,最右侧捺角;十一.家1.家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窄下宽,上收下放;②上方“宝盖头”整体勿宽;③下方“豕”短横位于左点和钩尖的连线上,三个撇笔间距布置均匀,下撇略长超过上方宝盖头点的末端,弯钩弯曲度略大,提钩处和首点可对齐,右侧捺角略高于左侧撇尖,捺超过上方横钩转折处;④最高点首点起笔,最低点弯钩提钩处,最左侧撇尖,最右侧捺角;十二.可1.可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方长横伸展,略扛肩;②竖钩整体偏右,起笔在横的中间偏右,钩勿大;③里面“口”勿大,整体偏左上方,起笔在横的起笔右下方,左右竖笔内收,横笔和上方保持平行;④注意“口”和上方横、右侧竖笔之间的间距不可太近;十三.下1.下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横笔伸展,略扛肩;②垂露竖居中,从横的中间起笔,竖笔挺直,略长于横笔;③点、竖虚接,点起笔偏上,整体略平,末端勿超上方横的末端十四.而1.而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上窄下宽;②短横勿长、扛肩;短撇起笔略偏左,末端勿超上方横的起笔;③下方左右竖笔可略向内收,四个竖向笔画间距由小到大(左紧右松),横折钩横长折短,提钩处低于左侧竖笔末端;④里面两个短竖左短右略长,左竖起笔和上方撇尖对齐,右竖末端勿超最左侧短竖末端;十五.过1.过字书写示范:2.图解结构:3.书写要点及技法总结:①被包围部分向左靠②“寸”字首横勿长;竖钩穿过横的中间偏右,钩勿大;点偏左上方书写;③“走之”点横不接,点的起笔略低于右侧横的起笔,注意横折折撇,横勿长,下方撇不要撇出来,平捺起笔超过上方横折折撇的起笔正下方,末端超过上方短横末端正下方;结语:系统练字需从基本笔画入手,先掌握每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及在不同字中的不同形态,为学习偏旁部首打下基础,汉字中大部分为合体字,合体字的练习需先掌握偏旁部首的形态及书写方法,偏旁部首书写不规范直接影响单字的美观。
书法章法知识大全

书法章法知识大全一、书法章法基础知识1. 书法行书的章法原则:皴、点、勒、写、镂、含、发、雾。
2. 书法楷书的章法原则:立、领、开、开、开、开、开、开。
3. 书法草书的章法原则:连、撇、挑、点、结、折、横、竖。
4. 书法行楷结合的章法原则:行得便是楷,楷得忍是行。
5. 书法行楷草结合的章法原则:行、楷、草,变化各有道。
6. 书法章法的平衡与协调:字形平衡、布局协调。
二、字体章法知识1. 隶书章法:大隶、小隶、行隶。
2. 篆书章法:籀文、金文、小篆。
3. 楷书章法:楷书章法的基本布局和笔画构造。
4. 行书章法:洗笔行书和熏衣行书的章法原则。
5. 草书章法:草书的构图和字形变化规律。
三、布局章法知识1. 书法布局的三原则:上苍下地、左联右离、前实后虚。
2. 一行书法作品的布局:首末排法、开本摆法。
3. 多行书法作品的布局:四大四小、五大五小、八法五山。
4. 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气势宏伟、局部精彩。
四、笔画章法知识1. 书法笔画的形态分析:点、横、竖、撇、捺、折、钩、弯。
2. 书法笔画的顺序和力度:先细后粗、先弱后强、盈处用抑。
3. 书法笔画的连结与断续:不拘泥连,有节有序。
4. 书法笔画的遒劲和雅致:运笔慑人、意境深远。
五、笔法章法知识1. 书法的点画结合:点画相互渗透、点画相互呼应。
2. 书法的点画变化:纵向、横向、斜向、交叉点画。
3. 书法的点画衔接:内聚和外展、点画连续而不松散。
4. 书法的点画相互独立:点画各自有力、点画形成对比。
六、章法与创作知识1. 书法章法与创作的关系:约束与创新相结合。
2. 创作中的章法变化:灵活运用传统章法、突破传统章法。
3. 书法章法与个性表现:根据个人特点创造独特的章法。
4. 章法与作品气质:章法体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以上是书法章法知识的大致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书法章法大全

中国书法章法大全
中国书法章法大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是中国书法
艺术中的基本法则,涵盖了书写技巧、章法结构、字体特征等多方面
的内容。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中国书法章法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类型。
一、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是中国书法中最基本的章法规范之一,其要求每个字都需要
在书写时保持水平或竖直方向,以确保书写的清晰、稳定和规范。
横
平竖直要求书写时保持笔画的一致性和节奏性,以使整篇文章的章法
结构更加合理。
二、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中国书法章法中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要求每个字在句子
或篇章中都要有明确的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可以使文章具有讲述
和叙事的连贯性,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左高右低
左高右低是中国书法章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范,它表示在汉字的书
写中,左侧的笔画需要更高,右侧的笔画需要更低。
这种书写方法在
整篇文章中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富有变化和力度感的印象。
四、上短下长
上短下长是中国书法章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它要求在书写中,字符的上部分应该比下部分短一些,从而使整篇文章更加平衡合理。
这种章法结构方法通常被用于平实朴素的书法作品中。
总之,中国书法章法大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书法初学者还是高级书法爱好者,都需要非常注重这些章法特点的学习和体会。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1.上下结构:字体上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上头,下部分是下头。
2. 左右结构:字体左右分为两部分,左部分是左干,右部分是右干。
3. 中正结构:字体中心以竖直线为轴对称。
4. 右向结构:字体向右笔画多。
5. 左向结构:字体向左笔画多。
6. 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对称。
7. 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对称。
8. 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对称。
9. 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反对称。
10. 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平衡。
11. 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平衡。
12. 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平衡。
13. 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平衡。
14. 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平衡。
15. 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平衡。
16. 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平衡。
17. 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平衡。
18. 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平衡。
19. 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平衡。
20. 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平衡。
21. 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平衡。
22. 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平衡。
23. 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平衡。
24. 半上下结构:半上下结构,上下不分明。
25. 半左右结构:半左右结构,左右不分明。
26. 居中结构:居中结构,中间笔画多。
27. 圆顶结构:圆顶结构,上头像半圆。
28. 偏圆顶结构:偏圆顶结构,上头偏向一侧。
29. 方顶结构:方顶结构,上头像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旁部首
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ﻫ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
结构分析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
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
ﻫ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高低等等,还要注意二部分的联系,要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
二、上下结构
ﻫ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联系,使二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部分横列,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和三部分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由于呈三部分竖列,容易写得太长,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
ﻫ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将字写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
另外由于颜体结字开张,包围部分应该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
书法入门的路径:
1、择贴2、读帖3、摹帖
4、临帖与校贴5、记贴
6、默贴7、用贴
颜体楷书基本笔法
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ﻫ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ﻫ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ﻫ
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如。
ﻫ
皆不宜。
基本笔划之介绍(八1.点ﻫ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
下笔峻落,侧于一方,种)ﻫ
势足而收笔。
ﻫ 2.横ﻫ横划又称「勒」。
勒笔劲涩,亡其流滑。
逆
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划又称「努」。
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
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
4.撇ﻫ长撇又称「掠」。
笔涩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ﻫ
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之病。
ﻫ短撇又
称「啄」。
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
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ﻫ捺划又称「磔」。
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
重在含蓄。
6.挑
挑划又称「策」。
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划,贵紧而圆。
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ﻫ8.厥
厥划又称「趯」。
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运笔方法
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欲左先右,欲下先上,
无往不收。
提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