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系统及水质控制指标介绍

合集下载

循环冷却水主要控制指标影响及处理

循环冷却水主要控制指标影响及处理

循环冷却水主要控制指标影响及处理(一)浊度1、影响浊度变化的因素⑴泥沙与扬尘通过冷却塔进入循环水影响浊度,空气中扬尘越多,循环水浊度越高,工艺介质的泄漏也影响浊度。

⑵补充水中浊度越高,补水浊度、空气含尘量愈高,循环水浊度愈高;补水浊度、空气含尘量不变,若排污量减少,即浓缩倍数升高或浓缩倍数不变而运行时间增长,则循环水浊度增加。

⑶循环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产生的粘泥和胶体会增加浊度。

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所产生的色度因能引起光的散射亦会影响浊度分析。

⑷循环水池液位过低,因池水搅动加剧,引起了池底污泥翻动,而浊度增加;循环水流量突然大幅增加或循环水泵短暂停止和再启动,因水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会引起循环水浊度的变化。

⑸循环水pH值、碱度、Ca2+等严重超高限时,引起难溶盐类结晶析出,浊度增加;⑹油类进入循环水系统与水产生乳浊而浊度增加;腐蚀产物如铁﹥1mg/L时,易与氧作用而产生浑浊现象。

⑺系统热负荷突然大幅增加,管壁上随温度升高而溶解量增加的盐类溶解时,再汇同管壁上的其它污物进入水中,浊度亦增加。

⑻循环水旁滤池故障或停运会增加循环水浊度。

2、浊度偏高的解决措施⑴排放置换,加大排污量循环水浊度降低。

⑵降低补充水浊度和改善冷却塔周遍环境,有利于循环水浊度的降低。

⑶选好药剂配方、严格控制各项水质指标、搞好杀菌灭藻,保持系统运行稳定,能较好地控制循环水浊度。

⑷改善旁滤池过滤效果,可以降低循环水浊度。

(二)pH值1、pH值是关系到循环冷却水结垢或腐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水质指标。

其一规律是,pH值高时结垢趋势增加,腐蚀减少;pH值低时腐蚀增加,结垢减少。

2、影响pH值的主要因素⑴浓缩倍数在不调pH值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状态下循环水浓缩倍数越高、碱度越高、pH越高,因pH值与lgM成直线关系。

若浓缩倍数降低而碱度、pH随之降低。

⑵酸性物质(如CO2、H2S、NO X等)或碱性物质(如NH3等)漏入或由冷却塔进入循环水系统,引起pH下降或升高。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1、PH:7。

0—9.2在25℃时pH=7.0得水为中性,故pH=7.0-9.2得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得范围;冷却水得腐蚀性随pH值得上升而下降;循环水得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得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得腐蚀;循环水得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得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得结垢。

2、悬浮物:≤10mg/L悬浮物会吸附水中得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得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得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得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得电导率相当于0。

55-0。

90mg/L得含盐量;在含盐量高得水中,Cl-与SO42-得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得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得水中,如果Ca2+、Mg2+与HCO3-得含量较高,则水得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得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mg/L从腐蚀得角度瞧,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得角度瞧,钙离子就是循环水中最主要得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得情况下,钙离子浓度得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镁离子也就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得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得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得不易用酸除去得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1、PH:在25℃时pH=的水为中性,故pH=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mg/L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 或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1、PH:7.0-9.2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 mg/L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6、铝离子浓度≤0.5mg/L天然水中铝离子的含量较低,循环水中的铝离子往往是由于补充水在澄清过程中添加铝盐作混凝剂而带入的;铝离子进入循环水中后将起粘结的作用,促进污泥沉积;循环水中铝离子浓度不宜大于0.5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一、水质指标
1、水质总离子含量
水质总离子含量是指水中各种物质的合计,包括全量离子(包括电荷不同的正负离子)和活性离子(自由离子)。

它是考察水质污染、水质质量及反应性等指标的重要参数以及供水水源综合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

2、钙、镁离子含量
钙和镁离子是中性离子,影响水性质及水的特性。

它们在水的气味、清晰度、电离性、催化及抑菌中起决定性作用。

钙和镁离子含量过高,会影响水中鹽分子的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纯化质量。

3、水中硫酸根及氯化物含量
硫酸根和氯化物是水中的重要离子,其含量多少及其分布对水质有重要影响。

硫酸根及氯化物的多少是考察水的电离性,并反映了水的强度,这是对水质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若水中硫酸根及氯化物含量过高,将会影响到水的清澈程度,影响水的质量。

4、水中生物及有机物含量
水中的生物及有机物含量是重要的考察水质的指标,它反映了水的组成物,它们还可以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一般来说,水中的生物及有机物含量越高,表明水的污染程度越大,反映出水的质量不佳。

二、水质的控制
1、科学施水
工业冷却水要求用水量少,水质要求高,因此,控制用水量,改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GB50050-199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11)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指标异养菌 < 5×105 个/ml 2次/周真菌 < 10个/ml 1次/周硫酸盐还原菌 < 50个/ml 1次/月铁细菌 < 100 个/ml 1次/月2)冷却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铜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小于0.005 mm/a3)冷却循环水系统污垢热阻★敞开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2×10-4 ~ 4×10-4 m2hc/kcal★密封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1×10-4 m2hc/kcal4)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粘泥量<4 ml/m3 (生物过滤网法) 1次/天<1 ml/m3 (碘化钾法) 1次/天冷却水中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藻类。

在新鲜水中,细菌和藻类都较少。

但在循环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富集,水温的升高和光照,给细菌和藻类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经生产造成了大量的危害,因而对冷却水杀生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氧化性杀生剂1.1氯气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廉价、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

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长,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

另外,氯气在高pH(>8.5)的条件下杀菌活性差的缺点也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开发出氯的替代物,如ClO2、溴类杀生剂等。

1.2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特别适合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

国外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

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不宜运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用现场发生ClO2和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措施克服了这一难题。

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和循环水水质指标

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和循环水水质指标

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和循环水水质指标
水中的杂质很多,不同用途的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为了进行水质控制,可按各自的控制要求把水中杂质含量列成水质分析表。

水质分析表是了解水中杂质含量,研究水质变化过程和进行水质控制的必要工具。

水质分析表也简称水质表。

和冷却水水水质控制有关的杂质含量主要是盐度、硬度、碱度和浊度,以及氯离子、硫离子、总铁量、铜离子、铝离子、二氧化硅、油污和细菌总数含量。

对每种杂质要了解它的控制要求和控制不好带来的问题。

在冷却水水质控制过程中,按照处理过程可分为4种水质:即原水水质、补充水水质、循环水水质和排放水水质。

这4种水质既是互相关联又是密切联系的,有其独立的控制要求。

因为每一处理过程都将使水质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杂质含量发生变化,并使之达到控制要求。

处理是否达到要求可以从水质分析表上看出。

下表是一张典型的地表水水质表和经过不同处理后的变化。

摘自:徐寿昌等.工业冷却水处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摘自:徐寿昌等.工业冷却水处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04
CATALOGUE
循环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与澄清
通过自然沉淀或机械加速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 颗粒。
过滤
通过砂滤、活性炭等介质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
离心分离
利用离心力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油污。
化学处理技术
药剂投加
向水中投加药剂,如混凝剂、消毒剂等,以改善水质。
氧化还原
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应小于50 mg/L,以控制生物滋生 和腐蚀。

循环冷却水中的磷应小于1.5 mg/L,以防止 藻类滋生。
循环冷却水的控制方法
物理法
01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化学法
02
通过添加药剂,如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等,控制水质指标

生物法
03
通过添加微生物抑制剂,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水质稳定。
膜分离设备维护
定期清洗和更换膜组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分离 效果。
06
CATALOGUE
水质监测与检测
水质监测的方法
1 2
物理法
通过观察水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物理性质判 断水质。
化学法
利用化学分析手段测定水中的溶解氧、pH值、 重金属离子等化学成分。
3
生物法
利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如细菌总 数、大肠菌群等。
培训与交流
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判 断水质状况,合理设置监督周期。
03
CATALOGUE
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水质超标的判断
化学指标
有毒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作用的碱性物质的含量 。天然水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是HCO3-,而循环冷却水中 的碱性物质则主要是HCO3-和CO32-。碱度的单位可以用 mmol/L(以H+计)或mg/L(以CaCO3计)。 测定碱度时,根据所使用的指示剂的不同,可将碱度分 为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后者又称为总碱度。 甲基橙碱度是表征循环水中产水碳酸盐垢的成垢阴离子 数量和结垢倾向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冷却水中若不投加阻垢分散剂,则碱度不宜大于 3mmol/L,若投加阻垢分散剂,则应根据所投加药品的 品种、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一般不宜超过10mmol/L (以H+计)或500mg/L (以CaCO3计) 。


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 大于60mg/L或2.5mmol/L。 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 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 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 关系式[Mg2+]*[sio2]<15000
6、 铝离子


天然水中的铝离子含量较低,循环水中的 铝离子往往是由于补充水在澄清池过程中 添加铝盐作混凝剂而带入的。铝离子进入 循环水中后将起粘结的作用,促进污泥沉 积。 循环水中铝离子浓度不宜大于0.5mg/L。

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水分不断蒸发,循环水 中的溶解盐类不断被浓缩,含盐量不断增加,为 了将循环水中含盐量维持在某一个浓度,必须排 掉一部分冷却水,增加补充新鲜水,新鲜水的含 盐量和经过浓缩的冷却循环水的含量是不同的, 他们的比值称为浓缩倍数:N=S循/ S补,在实际中 往往选择循环水中不易消耗而又快速测定的离子 浓度或电导率来代替含盐量进行浓缩倍数的计算 。提高浓缩倍数不但可以节水,而且也可减少随 排水而流失的药剂量,因此节约了药剂费用。
2、 悬浮物浓度与浊度




悬浮物是颗粒较大而悬浮在水中的一类杂质的总称。由于这类杂质 没有统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很难确切地表示出它们的含量。 一般采用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 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 在水质分析中,也常用浊度的测定值来近似表示悬浮物和胶体的含 量。它的单位是mg/L。 循环冷却水中的悬浮物通常由砂子、尘埃、淤泥、黏土、腐蚀产物 和微生物等组成。它们往往是由补充水带入的,但也可以由空气或 风沙带入,而有些则是在循环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它们往往 沉积在循环水流速较慢或流速突然降低的部位,例如冷却塔集水池 的底部、换热器的水室和壳程一侧的折流板的下部,形成淤泥,从 而影响换热器的冷却效果和造成垢下腐蚀。悬浮物还会吸附水中的 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因此,对补充水和循环水的浊 度应该加以监测和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 ,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管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 不宜大于10mg/L。
循环冷却水系统 及水质控制指标介绍
2012.2.27
目 录
一、装置概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二、循环冷却水取样点说明 三、循环水的监测和控制 四、制度及规范中对循环水水质监 测的有关要求
一、装置概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其由 换热器.冷却塔.水泵.管道等构成。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 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又分为封闭式冷却水系统和敞开式冷却水 系统
一、装置概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1、工艺流程:循环水场冷却水经循环水泵送到用水装置 ,经换热升温后带压回到回水管网,除4%的水量去旁滤 外,其于水量全部上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进入冷却塔塔底 水池,从连通槽流出,经格栅过滤后,流入吸水池,由循 环水泵再次送往用水装置。 2、循环水旁滤:将4%的循环水量通过旁滤过滤,是为了 降低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以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浊度低 于20mg/L,旁滤后的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塔底水池。其中 ,第一、四、五循采用双阀过滤器进行旁滤过滤,第二、 三循采用AGF-40过滤器进行旁滤。 3、补水说明:为节约用水,除一循补水为直补水单水源 补水外,其余循环水场均采用回用水和直补水双水源补水 ,回用水补水量占总补水量的70%左右。
1、PH


循环冷却水运行的PH值通常被控制在7~9.2这一范围内 。在25℃时,PH=7的水为中性,故PH=7~9.2的水大体 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一般地讲,在上述的PH范 围内,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 在循环冷却水的运行过程中,如果不加入硫酸,则冷却 水的PH值会逐渐上升到其自然平衡PH值,因此,如果冷 却水需要在低于其自然平衡PH值的条件下运行,则该循 环冷却水系统的PH值需要通过加酸来控制。
4、钙离子浓度


从腐蚀的角度来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 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的低限 不宜小于30mg/L。 从结垢的角度来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 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 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 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 镁离子浓度
ONCE - THROUGH SYSTEM
Cooling - Water Inlet
Heat Load Outlet
CLOSED RECIRCULATING SYSTEM
T o Cooling T ower
Makeup
Heat Load
Surge T ank From Cooling T ower Heat Exchanger
一、装置概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第三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40000 m3/h,供给丁辛醇、顺 丁橡胶、乙二醇等装置用水,装置边界处供水压力为不小 于0.45 MPa(G),循环冷水温度为32℃。 第四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30000 m3/h,主要为自备电站 提供循环用水,供水压力为不小于0.3 MPa(G),循环冷 水温度为32℃。 第五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30000 m3/h,供给常减压、合 成气/制氢、芳烃抽提(乙烯部分)、硫磺回收、连续重 整PX、凝结水站、空压站、渣油加氢脱硫、蜡油加氢裂化 、柴油加氢精制、PSA、重油催化裂化、气体分馏、余热 回收等装置用水,装置边界处供水压力为不小于0.35 MPa (G),循环冷水温度为32℃。
水冷器生物粘泥
3、含盐量




含盐量是指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浓度。含盐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 项重要指标,其单位常用mg/L表示。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的绝大部分盐类都是 强电解质,根据强电解质理论,在低浓度时,它们在淡水中会全部 电离成离子,所以可以利用离子的导电能力(电导率)的大小来了 解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us/cm。 对于同一类天然淡水,以25℃时为标准,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 比关系。其比值为1u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mg/L的含盐量 。 含盐量高的水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 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的 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因此,循环冷却水中含盐量高时 ,水的腐蚀倾向或结垢倾向将增大。 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 2500mg/L。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采样点说明
1、循环水回水上塔管、循环水排污管 2、补充水界区主管道
三、监测与控制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可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 、结垢和微生物生长与冷却水的水质——水的化学组成和 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大多数的循环冷却 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PH在7~9.2之间。如果加酸过多,循 环水的PH值降低到<4.5时,则冷却水系统将发生严重的腐 蚀。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使用的水处理剂是否能发挥 其最佳的作用,也与冷却水的水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许多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是地面水,他们的组成往往随季 节而变化。夏季时由于雨量充沛,故水的含盐量低;冬季 时则由于地面降雨稀少,故水的含盐量增加,有些地方甚 至可以增加2~3倍。如果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水处理方案 ,在夏天时可能效果很好,但冬天时可能会结垢。因此, 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对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和循环水的化学 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监测和控制。
7、 铜离子浓度

循环水中的铜离子会引起钢和铝的局部腐 蚀,因此,循环水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宜大 于 0.1mg/L 。投加铜缓蚀剂时,则应按试 验数据确定。
8、 总铁(Fe2+、Fe3+)



循环水中的铁离子既可以是由补充水带入的, 也可以是由循环水系统中钢设备腐蚀所产生的 。它是循环水中的一种污垢生成物质。 根据经验,可把循环水中的总铁浓度作为估计 钢铁设备腐蚀情况的依据。循环水中的总铁浓 度为0.1~0.2mg/L时为正常;总铁浓度为 0.5~1mg/L时为过高;而总铁浓度>1mg/L时则 为腐蚀的信号 《设计规范》中要求,循环水中总铁含量一般 宜小于0.5mg/L。



根据公司各生产装置循环冷却水用水需求,循环水场设计 规模为195000 m3/h。按照分质供水和分压供水的原则, 全厂循环水系统分为五个循环水场。五个循环水场的具体 情况如下: 第一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65000 m3/h,供给乙烯、中间 罐区、丁二烯、MTBE等装置用水,装置边界处供水压力 为不小于0.45 MPa(G),循环冷却水温度为32℃。 第二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30000 m3/h,供给高密、低密 和聚丙烯等装置用水,装置边界处供水压力为不小于0.45 MPa(G),循环冷水温度为32℃。
10、氯离子浓度




氯离子是一种腐蚀性离子,它能破坏碳钢、不锈钢和铝 等金属或合金表面的钝化膜,引起金属的点蚀、缝隙腐 蚀和应力腐蚀破裂。研究的结果表面,在充分充气和未 添加缓蚀剂的淡水中,当铝离子浓度从0增加到 200mg/L时,碳钢单位面积上的蚀孔数随氯离子浓度的 增加而增加;当氯离子浓度增加到500mg/L时,碳钢表 面上除了孔蚀外,将还有溃疡状腐蚀。 当投加缓蚀剂进行冷却水处理时,对于含不锈钢换热设 备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氯离子浓度不宜大于300mg/L; 对于含碳钢换热设备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氯离子浓度则 不宜大于1000mg/L。 加氯或加次氯酸钠去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同时,会使循环 冷却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升高。 氯离子也是通常用于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的一个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