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术鉴赏(一)
湘美版高一美术鉴赏1-1--什么是美术作品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 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 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 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 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 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 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 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 画人面鱼纹彩陶盆人 们通过均衡、对称、 交叠、连续、概括等 方式进行组合与再创 造,可以产生出满足 人们审美需求的形式 来。
彩陶鲵鱼纹瓶
▪ 鹳鱼石斧图
商代出现想想中的图案
▪ 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足鼎
什么是美术作品?
▪ 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 以称为美术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两点:
▪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 生活实践;
▪ 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应用到生活 与生产的实践制造中,便有可能创造出美 的物品。
▪ 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的产生,是人 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有的与实用 功能有关,有的则是精神活动。
人面鱼纹彩陶盆
▪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 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 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 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 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 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 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 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 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 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 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 主题。
竹院品古
谢谢
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
▪(羊、大) ▪(羊、人)
永
美术鉴赏《什么是美术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对不同历史时期、流派、风格的美术作品的识别和鉴赏。
-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深度兴趣和持久热情。
-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角度理解和尊重不同美术作品。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强化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作品的魅力,培养审美情感。
4.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5.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提升美术鉴赏素养。
2.情感方面: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充满兴趣,但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体验和感悟。此外,学生对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接受度存在差异,需要引导他们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
3.技能方面: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分析、比较、综合等鉴赏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有待加强。
3.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和建议。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作品的鉴赏心得。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提供几幅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独立运用鉴赏方法进行练习。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进行鉴赏。
3.学生完成练习后,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与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审美意识具有能动性。
在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乏美,我们缺乏的是审美的意识与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如果建立了审美意识,必然能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本课是美术常识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二是美术作品的含义;三是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让全体学生对“美”与“美术作品”有个大体概念,采用“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用具教具:教具——电子白板、图片、毛笔、陶罐、茶壶、小纸伞、团扇、折扇等。
学具——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彩色纸、石头、铁丝、颜料、彩笔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意识。
(2)过程: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
方法: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审美鉴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准备了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
(在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带了两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茶壶、水杯),还有这件仿制的陶器,请问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都是借鉴古代的艺术品演变而来的。
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1.1什么是美术作品课件(31张PPT)

文化 理解
美术作品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
纯 美 术作品:仅供观赏的独立艺术作品,如油画、国 画、版画、水彩画等。 实用美术作品: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陶瓷艺 术等。
图像 识读
美术作品的发展
实用功能→审美功 能
(商周青铜器,在明朝 仇英的《竹院品古》作品 中已变成了欣赏把玩的美 术作品)
思考 交流
生活中有如手提袋、券 等这些作品,你认为是 美术作品吗?试用本课 学到的知识简要分析它 们,以证明你的观点。
活动 建议
极限 (日本)池田亮司
当你看到一件美 术作品时,往往会关 注它的标签,作者、 作品种类、名称等, 我们可否进行一些基 础的美术分类?这件 作品属于什么哪一类?
总结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 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美的观 念和美的形式,同时非常注重营造美的 环境,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 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更要学会鉴 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故宫交泰殿隔扇门环 建筑
文化 理解
田间水车 广 西
运动中的静止、 静止中的运动,线 与点的照应、点与 线的对比,让人惊 叹劳动人民丰富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静止时,它与周遭 环境融为一体,极 具静态美;运动时, 水流随着水车翻转, 宛如运动雕塑般幻 化出各种流动的美 景。
文化 理解
现实意 义
“美”和“美术 ”的概念不断扩展与
通常指使人感术 表现
羊
从具象的羊头到抽象的文字“羊”的演变过程
我们天天在和抽象艺术打交
文化 理解
论“美”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佰世家》: “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有什么区别

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有什么区别"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是两个相近但略有不同的词汇,它们在艺术领域中有一些区别:
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更强调对艺术品的评价和分析。
鉴赏者会从艺术品的技法、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美术鉴赏通常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包括对艺术史、艺术理论等的了解,以更全面地评价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
鉴赏者可能会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等因素,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2.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更侧重于对艺术品的喜好、享受和感受。
欣赏者可能更注重作品给予他们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冲击。
美术欣赏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即使欣赏者并不具备专业的艺术知识,也可以通过直觉和感性的方式去体验和欣赏艺术品。
欣赏者可能更关注艺术品所传达的情感、情绪,以及作品对自己内心的触动。
虽然在一些语境中这两个词汇可能被交替使用,但总体上说,美术鉴赏更强调对艺术品的专业评价,而美术欣赏更强调对艺术品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共鸣。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课--什么是美术作品(共82张PPT)

材质、肌理
“肌理”是 指材料表面质地 或纹理。
不同的物质 材料本身就具有 不同的美感,我 们叫它“材质 美”。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湘美 版高中 美术鉴 赏第1课 --什么 是美术 作品( 共82张P PT)
金色的秋天
绘
(油画) 列维坦(俄)
这两幅画在
画
表现手法上有何
不同?
清明上河图局部(工笔) 张择端(宋)
斜卧像 亨利 ·摩尔(英)
雕
塑
这两件雕塑在造
型手法上有何不同?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一门让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的学科。
美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视觉语言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使观者产生美的共鸣和感受。
因此,美术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美术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艺术作品的细节,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从中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意图。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其次,美术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们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式、质感等艺术语言,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氛围,产生共鸣和感受,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能力。
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欣赏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获取灵感,发现自己的创作潜力,培养自己的独特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
最后,美术鉴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美术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培养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美术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分析能力、感知和情感体验、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加深对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欣赏机会,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才。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1
2
3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的社会功 能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即: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筛谷的妇女(油 画,131厘米 ×167厘米, 1854年,法国南 特美术馆藏) 库尔贝(法国)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所谓认识功能,就是我们通 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 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 历史、风俗、行为、器物、 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 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 这种认识即可以通过由美 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 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 形式本身来实现。
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 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 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 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 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 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 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 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所谓审美功能,就 是培养人们对美的 事物、美的形式的 辨别力、敏感性和 感受力。
秋瑾组画之一(木刻, 1980年)王公懿
不同的历史、 不同的文化背景, 产生出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北京 故宫博物院 香港 现代建筑
·收集各民族的服饰和民居图片,说说他们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
作业:
鉴赏《千年土地翻 了身》,可以写成观 后感的形式。
石麒麟 (齐武帝景安陵)
《照夜白图》
唐 韩幹、纸 本设色、 纵30.8cm、 横33.5cm 韩幹,陕西蓝 田人,生活在 唐玄宗时代, 画马名家。玄 宗时供奉内廷, “照夜白”是 唐玄宗李隆基 的坐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美术鉴赏(一)
什么是美术鉴赏(一)
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系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的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或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赏”,就是欣赏,接受者把鉴别美术作品所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基础,而鉴赏者的个人的创造性参与则是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时,面对风格各异、琳琅满目的美术作
品可能会产生疑问: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艺术家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法而不是那样的方法来创作这
些作品?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哪些作品是“有意义”的?怎样来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面对名作我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这么“有名”?对当代美术涌现出的新的艺术形式,我们会提问:这是艺术吗?“艺术”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涉及到的,就是美术鉴赏问题。
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最终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判断鉴赏。
分享到
法国米勒油画“拾穗”分享到
唐朝张萱的国画“捣练图”张萱“捣练图”
以上三幅都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却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我们鉴赏美术作品时,要遵循每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形式规范。
马克思说:“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鉴赏美术作品必须具备美术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别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性鉴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