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
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 1999年3月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 Cochrance中心,开展了循证医学概念及 其系统评价方法的培训。2000年11月广 州成立了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 2001年出版了“循证医学”杂志。陆续 发表有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有影响 的文 章。
循证医学的实践
循证医学的实践
④医疗管理(Managed care) :医疗管理 是指对同类病人的治疗方法和方案进行 规范性的管理。对一群临床表现相似的 病人,确定一套规范的基本医疗方案, 用于指导医生的医疗实践,有助于提高 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这些方案的 确定依赖于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关系
• 1948年,在英国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随机 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肯定了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在这期间,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发展,运 用了随机分组技术控制了混杂因素,对于治疗 性研究的正确评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1969年,Ruffin的一项双盲RCT证实了胃冰冻 疗法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是无效的。
•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在循 证医学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在20世 纪80年代初期,在Sackett DL 和Fletcher RH等 人的努力下,创造性地将流行病学与统计学 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了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 1984年出版了阅读者指南(Reading Guides), 指导临床医生如何阅读医学文献,如何制定评 价病因、治疗、预后、诊断等文献的新标准 • 20世纪90年代,Sackett DL等对其加以改进, 制定了一套新的指南,陆续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上发表,着重于指导如何应用医学 文献中得到的证据来解决临床医生每天遇到的 临床问题,介绍了许多循证医学的重要概念。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3个方面: (1)同质性(homogeneity)检验 及其模型选择 同质性检验或称为异质性检验,是 对原始研究之间结果的变异程度进 行检验。
QIU Yul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4、文献的检索 制定检索策略、进行全面无偏的 检索。
QIU Yul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5、选择研究 选择研究是指根据事先拟定的入选 标准和排除标准,从收集到的所有 文献中检出能够回答研究问题的文 献资料。要求两人独立进行,若出 现分歧的情况,由双方讨论协商解 决或第三方裁定。
QIU Yul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定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依据: ❖ 研究设计方案 ❖ 研究对象 ❖ 研究因素,也即暴露因素或干预
措施
QIU Yul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QIU Yul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内容提要: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定义和意义, 与传统综述的区别;
系统综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meta分析中的统计模型选择,根据 效应测量形式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 法,偏倚的 的随机数字表产生的序列进行分配或未提到 随机隐藏。
循证医学的四大证据

循证医学的四大证据循证医学证据主要分为四类,即证据层次,包括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临床研究的结果以及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
1.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中最为重要的证据层次。
系统评价是一种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采用标准化方法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评估和归纳,并提供相应的结论。
Meta分析是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通过合并现有研究,确定某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和安全性。
2.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循证医学中进行治疗干预研究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控制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影响因素,并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优秀的循证医学证据层次,并广泛用于评估各种临床干预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指应用方法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医学研究,试图回答某些临床问题的研究。
该类研究包括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
临床研究虽然说明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 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是循证医学中最薄弱的证据层次。
专家意见主要是从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出发,对临床问题进行探讨和判断。
案例研究是以个别或少量病例为对象的临床研究,通过描述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探讨临床干预手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这类证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参考,但由于其缺乏更加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多样性的结果,因此需要非常谨慎和慎重地对待和应用。
总之,循证医学证据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和专家意见以及案例研究。
在运用这些证据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证据来源,并且需要考虑到证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5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Meta分析
(1)对效应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2)异质性检验:对原始结果的变异程 度进行检验。
(3)合并效应量:荟萃分析,结果合成
(4)敏感性分析:改变某些影响结果的 重要因素如纳入标准、研究质量的差异、 失访情况和统计方法等,同质性和合成结 果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判断结果的稳定性 和强度。
一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并不表示其 结论的绝对真实、可靠。
有人对86篇有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 评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仅28%合格。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 1.检索和评价证据的方法 2.所选证据的级别 3. 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 临床意义 1.临床疗效的大小 2.临床疗效的精确性 临床适用性
总描述; 4. 对效应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5. 进行异质性检验; 6.合并效应量估计; 7.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指在排除结果异 常的研究后,重新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 与未排除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该 研究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程度及结果可 靠性。
系统地数据提取
要列出一个详细的清单
准确的剂量 研究人数 年龄 治疗前后的 FEV1值 等
修整数据收集表 从每篇文章中提取相应的数据
结果的表达:表格
系统综述的步骤:
1. 提出问题,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选择文献 3. 评价文献质量 4. 收集数据 5.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6.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7.更新系统综述
合并效应量估计:
实际上是多个效应量加权平均值; 分两步估计: 第一步:单个研究的效应量及95%CI; 第二步:选用综合分析方法,合并效应
量及其95%可信区间。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循证医学meta分析

n 1976年英国心理学家Gene V. Glass最 先将这种针对多个独立的同类研究中 的统计量进行合并统计分析的方法称 为“meta-analysis”
meta分析的概念
n meta-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review that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ynthesize and summarize the results
什么情况下不做meta分析
n 研究间的异质性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n 多个研究的合并结果无临床意义 n 没有足够的、真实的相关研究结果
误导的结果比没有结果更糟! 宁愿没有结果,
也不要错误的结果!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Ø 计算各研究的效应值、方差和权重 Ø 对各研究结果的效应值进行齐性检验 Ø 计算合并的效应值
n 对有争议或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进行 meta分析可以得到更接近真实结果的 结论,对效应的估计更精确;
n meta分析考虑每个独立研究的质量及 其样本量,在合并结果时赋予其不同 的权重,克服了传统文献综述等权重 的弊端,得到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综 合性结论。
Systematic Review的基本流程
n 因此在进行meta分析之前必须进行异质 性检验,以判断其是否具有同质性,用 假设检验的方法检验多个独立研究的异 质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Q检验
n 无效假设为所有纳入研究的效应量均相同 H0: θ1 =θ2= …… =θk
n 其中wi为第i个研究的权重值,i为第i个研
究的效应量, 为合并效应量,k 为纳入的 研究个数。
n 提出科学问题 n 制定研究计划书 n 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收集研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

第十三章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第一节循证医学概述一、循证医学的定义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L. Sackett在2000年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二、循证医学的基础1、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实践循证医学的主体是临床医生,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而且还需要随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最佳的研究证据最佳的研究证据是指对当前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认真分析和严格评价获得的新近最真实可靠且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或证据。
3、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要想收集最佳证据,必然要分析其研究设计是否科学;要评价文献的质量,必须要掌握严格的评价标准,分析所报道的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偏倚的影响及其可被接受的程度;要评价文献的重要临床意义,必须分析研究终点指标的合理性、准确程度以及临床价值等,而这些因素正是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患者的参与及合作医生任何诊治决策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患者的接受和合作,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5、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创造和应用临床最佳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相应的硬件设施。
三、循证医学的特点1、证据的来源 EBM是个人经验和外部最佳证据的结合,强调证据尤其是证据的可靠性。
2、对研究方法的要求 EBM要求提供证据的临床研究一定要符合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原则,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将多种偏倚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3、对样本量的要求 EBM要求大样本。
4、结果评价的指标 EBM以结局终点指标(outcome end-point)为主要观察指标。
弥补了传统医学以适度疗效指标(surrogate end-point),为主进行评价的缺陷。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第一节循证医学的概述一、循证医学的产生的背景循证医学的实践,最早的记载于中国。
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考证”古代医书的做法(Woodhouse,1998)。
在欧洲,法国革命后期,Pierre Louis 医生通过系统观察病人,就反对权威人士提出的伤寒病人静脉放血疗法。
在近代,循证医学的名称于1992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Gordon Guyatt 博士正式提出。
我国从1995年起,也将循证医学的核心内容,融入到医学教学和实践当中。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疾病谱的变化、科技革命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革命,特别是在建立和发展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
首先,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旧的医学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一种新的医学实践模式”正在兴起。
某些权威、专家经验的失误以及大量医学期刊中眼花缭乱,相互矛盾的报道。
飞跃发展的依赖经验较少的现代医学技术,大大不同于依赖经验较多的传统诊疗技术。
我们平时日常医疗活动中,需要大量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预防方面的可靠信息。
还有临床经济学的发展对临床医疗实践提出新的要求,制药业的蓬勃发展给临床决策带来困惑。
其次,临床医学的不断的发展,对医生们的临床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临床医学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动物试验不能取代人的试验,因为人体远较动物复杂,并长期以来所认识的一些经验知识包括某些用来指导指导临床治疗现状的病理生理机制产生了疑问,许多学者认为随机对照试验在医学研究中的研究证据可以作为处理病人的依据。
再次,现代流行病学的蓬勃发展,临床流行病学异军突起,不断地产生出新临床科研方法,为循证医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新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对于我们的临床决策提出了需要有效查寻和评价科学依据的策略。
找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我们临床技能和不断知识更新。
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它应用流行病学的随机化分组方法,可以有效的地消除一些混杂因素。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ppt课件

Salmeterol喷雾治疗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相比 较…… …..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的肺损害? "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 比较,salmeterol喷雾治疗对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肺损害 的效果如何?"
步骤2 :证据的来源与检索
• 证据的来源
– 期刊、电子光盘检索 – 参考文献目录 – 与同事、专家、药厂等联系获得未发表的文献,
第四节 Meta分析
一、概述
• (一)定义
• Meta分析是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 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概述
(二)Meta 分析的目的
•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
平 •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 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一、概述
– 均可能存在系统偏倚和随机误差
(二)不同点
传统综述
系统综述
• 研究涉及的面较广 • 针对具体临床问题
• 缺乏统一的检索方法 • 收集所有的文献
• 筛选文献没有严格的统• 筛选文献有纳入和剔除标
一的标准
准
• 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考虑• 对文献质量加以严格评价
较少
• 将符合条件文章的结果加
• 作者的观点有一定倾向 以定量统计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可能搜集最大量的各种经验事实,并把这些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以最简单最全面的命题总结出来。
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采用归纳法。
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1858—1947)第二十章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是过去半个世纪中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最重要发展,而未来20年的最重要发展将是借助Cochrane协作网传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前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是为一线工作的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采纳证据和实施循证医学。
第一节循证医学简介一、循证医学的提出及涵义半个世纪前,英国Sackett教授首先开始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率先把严格的数理统计理论应用于临床研究中,此后英国流行病学专家Archie Cochrane教授于1979年提出各专业应将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并随着新的试验的出现随时更新,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这一观点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强烈反响,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跨国合作,对心血管、癌症、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的疗法进行系统评价,这些评价报告对改进临床实际工作和指导临床研究课题的方向,产生重大影响,被认为是临床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由此导致了循证医学的诞生。
那么什么是循证医学呢?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明的最佳临床研究为依据,谨慎、明确和确切地做出医疗决策。
在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基础上,同时注重结合医生个人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情况后做出的医疗决策,目的是更好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与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与改善预后以及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等内容。
循证医学将试验结果和结论应用到某个疾病的治疗中,使治疗方案更趋合理化。
它的最大特点是评价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时,以患者的“预后”为指标,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循证医学实践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病人,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对治疗决策是有影响的,因此病人需要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第二部分是医生,医生面临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正确诊疗疾病,除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已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因地制宜地解决病人的疑难问题,不断地更新知识以及掌握新技能;第三部分内容就是需要发掘和掌握当前研究的最佳证据。
这三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取得对病人诊治的最佳效果。
二、循证医学的一些特点循证医学是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病人的诊治决策,建立在最新、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基础上。
循证医学强调研究证据,但其不是片面强调研究证据,还需医生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病人的主动参与。
循证医学中所要求的证据是“最佳研究证据”,包括关于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和结论。
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可扩展到多种研究方法所提供的研究结论,但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由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所供的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对临床试验中随机对照研究的研究证据评价的要求是:在明确研究对象的纳入条件和排除条件的前提下,有足够大的样本,随机化分组,并有研究条件齐同的对照,实施中遵循盲法原则。
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多中心大规模的、前瞻性的并随机双盲的研究,而非传统的对药物疗效评价的方法,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需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一般多为跨国、数十甚至上百家医疗中心参加的研究,因此可以认为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更可靠。
临床医师的经验证据与循证医学的证据不完全相同,循证医学证据在取舍标准、方法及证据的社会含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既是一种临床研究最佳方法,也是评判一个临床研究的金标准。
最佳证据的来源,包括收集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对现代基础医学研究成就、专著和专辑等资料进行严格评价后获得。
同时,循证医学的基础学科----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以人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单个的人,更不是动物。
因此循证医学认为从临床试验中获取证据较动物实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循证医学十分重视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状态、病死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评价。
它尤其强调证据的可靠性,即证据必然来源于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结论可靠的临床研究报告。
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所获取的证据,被认为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最强的。
而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综合结论比单个的随机对照试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三、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开展循证医学的一条途径是对临床研究资料进行二次分析评价,即撰写系统评价,为循证医学实践者提供最佳研究证据。
在分析评价中,一种称做Meta分析(也称荟萃分析)的方法可将若干个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循证医学中临床研究证据的论证强度分级,按其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其可靠性依次降低。
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后所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
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
循证医学中,提供最佳研究证据的方法是撰写系统评价。
什么是系统评价呢?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它是用系统、明确的方法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鉴定、选择和严格评价,从符合纳入的研究中提取并分析资料,得出综合性的研究结论。
在系统评价中如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综合即为Meta分析,当资料不适合作定量合并时,也可对资料进行定性的综合,即不用Meta分析的方法,称为定性的系统评价。
因此系统评价有定量和定性之分,可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不完全等同,Meta 分析强调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的合并分析,但它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不系统的。
在进行综述时,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科研结果与数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者,进行Meta分析(一种定量合成的方法),以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称之为定量的系统评价。
那么什么是Cochrane系统评价呢?Cochrane系统评价是系统地对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获益和危险的可靠证据进行更新的概括,Cochrane系统评价旨在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决策。
其制作是通过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RevMan)软件进行的,在该软件的手册中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可供系统评价者使用。
Cochrane系统评价完成后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
医学实践中当某种疗法的多个临床试验显示疗效不一致时,或当单个的样本量都偏小不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时,或当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花费太大不可能开展及临床中计划开展新的临床试验时,可开展系统评价的研究。
以往的实践证明随机对照试验及Meta分析的许多研究结果,对改进临床实践及指导临床研究课题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前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发展迅速,已日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临床科研。
系统评价的制作成功使人们更确切地了解各种临床诊疗方法的应用场合及应用效果,帮助医生决定在不同的病人群体、不同的应用背景下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循征医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目前研究的领域涵盖着病因学、诊断试验、治疗性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疾病预后、临床经济学、卫生技术评估、临床决策分析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评价。
第二节Meta分析一、Meta分析的含义Meta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1976年由Glass命名,最初主要用于心理治疗的评价。
上世纪80年代后不断完善,现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
Meta分析的定义为对具有相同目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被称之为“分析的分析”。
它是一种对研究结果进行齐性检验并对其合并的一种统计方法。
1991年,Fleiss和Gross对其的定义如下:“Meta分析是一类统计方法,用来比较和综合针对同一科学问题所取得的研究结果。
比较和综合的结论是否有意义,取决于这些研究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
”这一定义不仅明确了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结果,而且明确指出Meta分析与其它统计方法一样,对资料也有一定要求,而不是不论什么研究的结果均能进行Meta分析。
二、发展概况19世纪30年代,人们研究开发了一些统计学技术来用于不同研究资料的合并,如Tippett 于1931年、Fisher于1932年及Cochran于1937年等均提出合并资料的方法,然而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Meta分析才被引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对干预效果的评价,其中有些例子见于1966年和1977年。
Meta分析由Glass1976年首次提出,Thomas C Chalmers 在1982年对该方法产生了疑虑,而正是Thomas C Chalmers和他的小组提出累积性Meta分析的概念。
累积性Meta 分析只需将每一项新的随机试验结果累加到已知的针对某病某干预的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果中。
这也是Cochrane协作网蕴藏的基本理念之一。
以此,用户和医疗卫生提供者能够以最新的干预效果对评价不断地进行更新。
三、应用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Meta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文献、评价研究过程和提取分析数据,撰写综述报告等基本研究过程。
完整的Meta分析研究,应包括下面几个步骤:(一)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的计划。
在医学科研中,开展一项研究前均需要做出详实的研究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的质量和研究的顺利完成。
Meta分析同样需要先做出一份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方案的首要内容是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此过程即文献复习过程。
Meta 分析课题一般来自临床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或有争议的问题,比如一些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一些预防干预措施的收益难以确定,众说不一;人群研究中对疾病病因的研究结论不明确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需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评价。
在研究目的中应明确提出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试验效应,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也为人们应用研究结果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收集文献收集的文献主要是原始研究文献。
全面系统和完整地收集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文献是Meta分析有别于传统综述的重要一点。
制定研究计划时就应初步确定检索策略,遗漏文献可能会对结果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收集文献的方法形式很多,如人工检索、光盘检索或互联网检索等。
下面是部分常用的医学数据库:1.Medline数据库:此数据库是检索国外医学文献的首选检索工具。
Medline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检索入口,特别是可以用规范化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有着较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在网上检索Medline数据库,其数据每周更新,且免费使用。
还可利用美国国立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检索系统PubMed网址为:/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