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1、装饰画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2、中国画的工具有笔、墨、纸、砚。

3、墨色分为:焦、浓、重、淡、清。

墨的方法:蘸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4、中国画的种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表现的形式:工笔、写意。

5、列举三种暖色:红、橙、黄;三中冷色:蓝、绿、紫。

6、民间剪纸基本类型:单色、染色、套色、阴文剪纸、阳文剪纸。

7、工艺美术品分为五个方面来欣赏评价: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工艺美、装饰美。

8、中国画中的笔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

山水画的技法:点、染。

9、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10、色彩的三要素:纯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属性。

11、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

12、渐变的基本规律:骨式的渐变;基本形的渐变;方向的渐变;位置的渐变;基本形规律的渐变。

13、年画色彩的特点:色彩明艳、明快、强烈、宋代出现明朝盛行。

14、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15、色彩的冷暖倾向称为色性。

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过视觉对色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6、点、线、面是造型艺术中三种基本元素。

17、写生直接以实物为对象,分为: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动物写生。

18、在色彩中,最冷的是紫色,最暖的是橙色。

19、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20、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的民俗艺术品。

21、列举几种邻近色(黄与橙、蓝与紫、橙与红、黄与绿、紫与红、绿与青、青与紫)。

22、油画作品《阳台上》,作者是法国的雷诺阿。

23、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24、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种类之一。

25、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经过加工制作制成印版,敷以油墨或色彩印制出的艺术品统称为版画。

26、儿童画是儿童对周围世界理解的一种印象表现方式。

27、形有序的逐渐变化被称为渐变。

28、极暖色和极冷色是橙和紫。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美术知识:1.色彩基础: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如主色、次要色、互补色等。

学习色彩搭配原理,如冷暖色调、对比色搭配等。

2.线条基础:了解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式,如实线、虚线、曲线等。

学习线条在构图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3.形态基础:学习不同物体的形态特点,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了解不同形态在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4.明暗基础:掌握明暗关系,学习如何使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

5.透视基础:了解透视原理,学习如何通过透视来正确表现远近和空间感。

6.构图基础:学习作品的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倾斜等。

了解如何安排元素以达到平衡、和谐和重点突出。

7.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的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表现等。

了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8.色彩基础:掌握调色技巧,学习如何调配不同色彩。

了解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力。

9.人体结构基础: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比例,了解人体各部分的构造和特点。

10.静物表现基础:学习如何用绘画手法表现不同材质的静物,如金属、玻璃、布料等。

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1.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学习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2.欣赏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夜》等,了解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

3.学习分析艺术作品的要素,如主题、构图、色彩运用等,培养独立的艺术品鉴能力。

4.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等,了解各个流派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5.学习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三、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1.掌握各种绘画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学习绘画技巧,如遮罩、描边、涂抹等,提高绘画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3.练习速写和写生,锻炼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学习创作思维,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美术知识点(一)1、国画的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2、三间色:绿、橙、紫三原色:红、黄、蓝。

3、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4、一般小板报均有报头,题图、栏目、插图、期号、编报者等内容,可适当加上花边等进行装饰,使版面更美观。

5、一幅完整的花鸟小品,包括:画面内容、题款、压印三部分。

美术知识点(二)1、不同图像象征寓意,蝙蝠:幸福,月季+瓶子:四季平安,桃子:长寿,鱼:年年有余。

葡萄、葫芦、石榴:多子多孙。

2、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相貌,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3、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4、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

美术知识点(三)1、中国彩陶最早用于生活,制陶的过程分为:练泥、制胚、晾干、施釉、烧制。

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主要颜色有:红、黑。

2、泥塑的基本手法有:捏、团、搓、拉、接、压、印等,泥塑成型的方法有,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泥球成型。

3、活字印刷发明者北宋毕昇,活字印刷的流程:1、刻字模,2、排版,3、印刷,4、揭起美术知识点(四)1、漫画是一种用简练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

漫画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是:夸张、变形。

代表作《三毛》作者:张乐平2、正负图形,常常被应用在标志、招贴等的设计中。

3、《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西安市。

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能区分将军俑、武士俑、跪射俑,认识铜车马。

4、荷花也叫莲花。

“莲”与“连”谐音,民间美术作品中有《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荷”与“和”谐音,因此常借荷花象征和合如意。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美术基础知识复习一、素描知识1、透视分平行透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当方行物的一面与画面平行时,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主点”,这种透视叫做“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方形物所有的面与画面都不平行,所有能见的面都形成向左右延伸的两组消失线,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两个点集中消失,这两个点被称为“余点”,这种透视叫做“成角透视”。

2、一个能看到三个面的方形物体,它的“三大面”是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也被称为黑、白、灰。

“五调子”分别是亮调、灰调、明暗交界线、暗调和反光。

3、线结构素描主要是用轮廓线和结构线来描绘表现对象。

二、速写知识速写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人物速写、风景速写、静物速写人物速写;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7个头长,坐约头长,席地坐约头长.三、国画知识科2、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类。

1、 花鸟画:工笔花鸟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2、山水画:前人总结出“石分三面”的画石要决,意在表现山石的立体感和阴阳向背、凹凸起伏的变化。

常见的皴法有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斧劈皴、米点皴。

古人画树讲“树分四枝”是指要画出树的立体感。

树枝的画法分“点叶”和“夹叶”。

云的画法分“空云法”和“勾云法”。

3、我国书法它融合实用和欣赏为一体,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传统上分为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体。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一、色彩基础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每种颜色呈现其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

(2)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类似色: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

对比色:产生强烈而灿烂色彩效果。

对比色如:黄对紫、红对绿。

4、明度推移(渐变):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变暗;或者逐渐加入白色变亮。

纯度推移(渐变):选择一个纯色,在纯色中不断加入灰色(黑+白)逐渐变低纯色的纯度。

5、通过光和影的表现,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形成互补色。

(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补色关系)6、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二、水墨画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3、画竹步骤:(1)干(2)节(3)枝(4)叶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三、纹样1、适合纹样:就是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

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图形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2、装饰纹样: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

3、线条的魅力: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也有色彩的变化。

四、设计1、设计作品要求:(1)外形构造新颖(2)功能多样(3)色彩和环境要协调2、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的内容:(1)布景(2)道具(3)背景(4)服装设计3、请柬的形式:单页式、双页式、异形式、一版成型4、漫画: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绘画作品。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二. 判断题1.唐代的王维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认为美的本质与理念有关的美学家有柏拉图、黑格尔。

----- 柏拉图、黑格尔——“美在理念说”三.名词解释1.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2.抽象表现主义 :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

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3形式美 :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中国部分一、填空(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

另一幅是 __人物御龙帛画____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___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 __吴道子______和__曹仲达___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_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徐熙野逸____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石涛__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杨柳青,__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形象性)。

填空1、“似与不似之间”是现代画家齐白石提出的绘画理论。

2、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3、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指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它们分别位于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和甘肃省境内。

美术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美术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中国画以独特的笔、墨、颜料、宣纸、绢等为工具,注重以线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民族特色极为鲜明,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成为东方绘画体系中的主要代表2.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相对两色的对比称补色对比,它是色彩对比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

3.结构素描结构素描是主要以线的形式突出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省去对象表面的光影和颜色的深浅变化的素描方法4.平行透视客观物象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一个中心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

因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也称之为一点透视。

基本规律: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都消失于这一点5.动态线动态线是指人体由于动向线与形体转折的变化所带来的形体外在形态外缘上的变化6.色彩构成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7.晕染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是中国画技法的一种。

将两只湿笔中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至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8.环境色光线、环境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称为环境色9.成角透视客观物象(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

由于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可称为两点透视。

10.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是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成11.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3、学习染纸时要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8、黄色很明亮蓝色暗得多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9、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10、什么叫纯度答色彩纯净的程度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1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5.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

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16.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20.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裱贴21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2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2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暧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2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2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2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18.单独纹样是指与四周无联系的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

左右上下四面相连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纹样。

28.角隅纹样是装饰边角的纹样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29.将一分形进行有秩序的反复排列称为重复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30.形有秩序的逐渐变化就叫渐变。

31.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两侧相同就叫做对称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和稳定的美感。

32成人的身高为7.5个头长,少年为6个头长。

3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34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35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36、色彩画通常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色彩画常用的笔有尖头笔、圆头笔、扁头笔。

37、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色彩的鲜灰程度称为纯度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称为色相。

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通过加白提亮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38、绘画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39、色彩的调配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40、补色红---绿黄---紫蓝---橙。

在色环中互成150----180度的色互为补色成强烈对比60度以内的色成柔和对比。

41、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42、设计一枚邮票首先要画上合适的图案再写上“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标明面值金额。

是纪念邮票的还要写上纪念标题。

43、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主要用墨方法有焦、浓、重、淡、轻。

44、色彩画根据内容分为静物画、人物画和风景画。

风景画通常可以分为远、中、近景物。

12、剪纸通常可以分为窗花和鞋花两类。

我国剪纸有南、北之分南方细腻北方粗犷。

45、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

46一切色彩都离不开光。

可以说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

47物体都有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的特征。

呈红色的是因为它有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的特性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48所有颜色相加为白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相加为黑色。

49高光离光源最近的一点在画面中就是最亮的一点。

美术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册⒈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间色是橙、绿、紫。

⒉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⒊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三年级下册⒈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⒉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就会形成一个图案。

⒊优美的曲线条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挺拔的直线条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处处可见,对称与均衡往往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⒌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称为均衡。

四年级上册⒈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红、橙、黄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蓝、绿、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⒉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

平等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⒊节奏原是音乐术语,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

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画面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重复出现就产生了节奏感。

如曲与直、大与小、粗与细、疏与密、长与短等。

⒋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⒌校徽设计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校徽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把所设计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

⒍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邮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邮票上表现的人、物、事,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方面。

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片”。

⒎邮票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组成;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⒏邮票的种类有三种:纪念邮票、普通邮票、特种邮票。

1878年7月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40年5月1日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

⒐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

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如意边在一起就开成了不同的星座。

人闪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它们依次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⒑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⒒拉伸、扭曲和翻转都是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四年级下册⒈聚聚散散是艺术表现常用的手法之一。

⒉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有不同的感觉。

在中间有稳定感,在上边有下落感,在下边有安定感,两个点在中间有相互吸引感,整齐地排列给人以线的感觉,从大到小,有移动感。

⒊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⒋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人或物作为主体,而背景就成了陪衬。

⒌当我们听音乐时,音乐的节拍由强而逐渐变弱,或由弱而逐渐变强,这就是渐变;色彩由淡而逐渐变浓,或由浓而逐渐变淡,这也是渐变。

①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②红橙黄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也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⒍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自然界中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

⒎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

它通常采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藏书、××之书、××珍藏等字样,并刻有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libris藏书票源于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

《刺猬》(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克那贝斯贝尔格)(德国)《英伟藏书》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作者是唐英伟。

⒏光有自然光,如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的制作也要依靠光,在光的映衬下,你的作品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⒐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丰富的艺术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城东出土,内有陶马、陶俑、陶车,其中陶俑又分为将军俑、士卒俑和军吏俑。

集中体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较高成就。

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圆雕。

五年级上册⒈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在配色时只要改变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变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用黑、白、金、银等色线把色块分离开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⒉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是红紫、紫、蓝紫等。

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⒊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⒋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

从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也体现在纹饰上,还体现在釉色上。

五年级下册⒈形一般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如我们徒手随意表现的各种形状。

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些物体是由立方体、球体、柱体、锥体等形体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