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3章课时分层作业16 乙酸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中化学必修2作业:第3章第3节乙酸作业2含解析

2018年高中化学必修2作业:第3章第3节乙酸作业2含解析

1.(双选)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弱酸,不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B.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C.乙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解析:选BD。

乙酸虽然是弱酸,但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能与CaCO3反应放出CO2,A错;乙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错;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上的氢可以电离出H+,其他氢不能电离,故CH3COOH 为一元酸,D正确。

2.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球是碳原子,白色球是氢原子,灰色球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选B。

由填充模型可知,该物质是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3.下列物质不可用来鉴别乙醇溶液和乙酸溶液的是()A.金属钠B.CuO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解析:选A。

常温下,CuO和Na2CO3只与乙酸反应,不与乙醇反应;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乙醇不能。

4.食醋是一种生活必备的食品调味剂。

好奇的小明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食醋,他不会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锌粉B.小苏打粉末C.食盐粉末D.滴加了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解析:选C。

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乙酸可与锌、小苏打反应放出气体,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使滴加了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颜色变浅或退色。

5.苹果醋(ACV)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

苹果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1)苹果醋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1 mol 苹果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___L。

(3)苹果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A.与NaOH溶液反应B.与石蕊试液作用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解析:(1)由ACV的结构简式不难看出其分子式是C4H6O5。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乙酸[基础过关]题组1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2.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题组2 酯化反应及酯的性质3.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了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了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了答案C解析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A错误;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B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D错误.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六)3.3.2 乙酸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六)3.3.2 乙酸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醋可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吸收,还可杀菌消毒、预防疾病。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是四元弱酸C.乙酸的官能团是酸基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选A。

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项对;乙酸中只有羧基中的氢原子才能电离,是一元弱酸,B项错;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C项错;乙酸是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错。

2.炒菜时,加入少量的酒和醋,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酸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酯类物质生成解析:选D。

酒中含乙醇,醋中含乙酸,二者反应生成少量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3.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A.金属钠B.CuOC.石蕊溶液D.碳酸钠溶液解析:选A。

CuO遇乙酸会溶解,而遇乙醇不溶;Na2CO3遇乙酸产生气泡,遇乙醇无明显现象;石蕊遇乙酸变红,遇乙醇不变色。

金属钠在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反应都较剧烈,无明显差别。

4.关于实验室制备溴苯和乙酸乙酯的两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加热B.反应类型不同C.产物都难溶于水D.必须用催化剂解析:选D。

实验室中制取溴苯需要FeBr3作催化剂,制取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

制取溴苯时不用加热,两个反应都是取代反应,生成物溴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而生成物HBr易溶于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解析:选C。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A正确。

乙醇和乙酸的分子间都存在氢键,致使它们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和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B正确。

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3.3.2 乙酸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食盐②乙醇③氢氧化铜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全部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之一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后,乙酸全部反应生成酯4.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 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 .①④ B .只有⑥ C .只有⑤D .④⑥5.可用来鉴别乙烯、甲苯、乙酸乙酯、乙醇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 .溴水、氯化铁溶液 B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溴水、碳酸钠溶液D .氯化铁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③CH 3COOH +CH 3CH 2OH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7.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 3COOH ―→,是①②键断裂A .仅(1)(2)(3)B .(1)(2)(3)(4)C .仅(2)(3)(4)D .仅(1)(3)(4)8.将含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 ,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 ,并回收到未反应的A 1.3 g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 .98B .116C .158D .2789.下列物质与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共热时,不能使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酸 B .乙醇 C .乙酸乙酯D .丙酸10.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 反应得到V 1L 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 3反应得V 2L 二氧化碳,若V 1=V 2≠0则有机物可能是( )11.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3.3.2 乙酸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3.3.2 乙酸

课时作业16乙酸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由比例模型如,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答案】 B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飘香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酯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酸类物质生成【解析】酒和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酯类物质。

【答案】 B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 C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 C5.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取代反应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uC.2CH3CH2OH+O2――→2CH3CHO+2H2O;取代反应△浓硫酸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解析】C中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 C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 C7.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3.3.2 乙酸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食盐②乙醇③氢氧化铜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全部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之一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后,乙酸全部反应生成酯4.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 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 .①④ B .只有⑥ C .只有⑤D .④⑥5.可用来鉴别乙烯、甲苯、乙酸乙酯、乙醇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 .溴水、氯化铁溶液 B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溴水、碳酸钠溶液D .氯化铁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③CH 3COOH +CH 3CH 2OH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7.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 3COOH ―→,是①②键断裂A .仅(1)(2)(3)B .(1)(2)(3)(4)C .仅(2)(3)(4)D .仅(1)(3)(4)8.将含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 ,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 ,并回收到未反应的A 1.3 g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 .98B .116C .158D .2789.下列物质与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共热时,不能使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酸 B .乙醇 C .乙酸乙酯D .丙酸10.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 反应得到V 1L 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 3反应得V 2L 二氧化碳,若V 1=V 2≠0则有机物可能是( )11.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分层练习(全册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分层练习(全册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A.第七周期0族B.第八周期第ⅠA族C.第六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ⅦA族B[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八周期第ⅠA族,故正确选项是B。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所在的族序数。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32B[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即共有16个族,A错误;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B正确;若是相同短周期中第ⅡA族、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第四、五周期中由于中间有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存在,故同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数差为11;第六周期,其中由于有镧系元素的存在,两者相差25,C错误;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且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等于上一周期的元素种数,故相邻的同一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或18或32,D错误。

]4.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共有18个纵行。

第1纵行(除氢以外)为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是第18纵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元素位于第3纵行B.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占10个纵行C.第18纵行所有元素的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D.第16纵行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B[第18纵行中氦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第16纵行中的(Po)为金属元素,铝位于第13纵行,从第3纵行到第12纵行共10个纵行为过渡元素。

新编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_第三节_第2课时作业

新编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_第三节_第2课时作业

第2课时乙酸一、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2.3.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下列几个问题均能体现乙酸的酸性,请按要求完成问题: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色;②乙酸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酸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乙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②特点:a.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____________作催化剂并加热。

b.反应是______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______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与醇分子中________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形成C—O键,在乙醇中可用18O 原子作示踪原子,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④酯化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

二、酯1.概念酯是羧酸中的______被—OR′(R′表示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成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或______。

2.性质(1)物理性质酯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__________,密度:比水____,气味:具有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乙酸(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上的H可以电离出来形成H+,所以乙酸为一元酸。

]2.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大理石反应B.与Zn反应C.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D.与CaCl2反应D[该有机物为乙酸,有酸的通性和酯化反应。

]3.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酯化反应的是()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在铁粉存在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反应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A[A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酯化反应,A正确;B项,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C 项,在铁粉存在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错误;D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错误。

]4.枸椽酸乙胺嗪可用于驱除肠道虫病,其结构简式为,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枸椽酸乙胺嗪反应的是()【导学号:43722186】A.乙酸B.乙醇C.碳酸钠溶液D.溴水D[枸椽酸乙胺嗪中所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OH,故能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5.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 mL,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和乙酸D.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D[A.因为乙醇、乙酸都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杂质,正确;B.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就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正确;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醇与乙酸,正确;D.紫色石蕊处于中间位置,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使石蕊变红色,所以上层为红色,中间为紫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下层为蓝色,错误,答案选D 。

]6.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和与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B .1 mol 该有机物能与H 2发生反应,消耗H 2 4 mol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D .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 被溴原子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A [该有机物中含有和—COOH ,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二者原理不同。

]7.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 ,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 ,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导学号:43722187】A .98B .116C .158D .278B [设化合物A 为R —OH ,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为M(10-1.3) g =M +60-1811.85 g 解得M =116。

]8.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

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种分子式为C 6H 13OH 的物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B.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C.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D[酯化反应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可逆反应,由此可知,酯的水解需要催化剂。

]9.某有机物m g,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V L H2,另取m g该有机物与足量碳酸氢钠作用生成V L CO2(同一状况),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可能为()A.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B.两个羟基C.一个羧基D.两个羧基A[能跟金属钠反应生成H2的官能团有—OH和—COOH,且1 mol—OH 或—COOH与钠反应只能生成0.5 mol H2;能跟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的官能团只有—COOH,且1 mol—COOH与碳酸氢钠作用能生成1 mol CO2。

由于同质量的该有机物生成H2与CO2的体积(同一状况)相等,则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的数目相同。

][教师独具]丙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该物质可以由丙酸(CH3CH2COOH)与烧碱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酸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丙酸与烧碱的反应不是取代反应C.丙酸与乙酸互为同系物D.丙酸存在多种羧酸类同分异构体D[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正确;丙酸与烧碱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不是取代反应,B正确;丙酸与乙酸是只相差一个CH2的羧酸,互为同系物,C正确;丙酸不存在羧酸类同分异构体,D错误。

]10.苹果醋(ACV)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

苹果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导学号:43722188】(1)苹果醋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苹果醋的分子式为________;(3)1 mol苹果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___L;(4)苹果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A.与NaOH溶液反应B.与石蕊溶液作用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5)写出苹果醋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苹果醋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ol ACV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1.5 mol。

它含有—COOH 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乙醇反应。

它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1)羟基羧基(2)C4H6O5(3)33.6(4)ABCD11.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导学号:43722189】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

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

(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只要熟悉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就比较容易答好第一个小题。

对于第(2)和(3)小题,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

粗产品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

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

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答案】(1)碎瓷片防止暴沸(2)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萃取、分液蒸馏蒸馏(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冲A挑战练]12.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①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③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是①②键断裂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B [乙酸电离出H +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 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 正确。

]13.1 mol X 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 CO 2(标准状况),则X 的分子式可能是( )A .C 5H 10O 4B .C 4H 8O 4 C .C 3H 6O 4D .C 2H 2O 4D [由题中信息可知X 结构中应有2个羧基,饱和二元羧酸的通式应为C n H (2n -2)O 4(n ≥2),各选项只有D 符合题意。

]14.已知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 、D 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 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 中碳原子数是D 的两倍。

现以A 为主要原料合成F 和高分子化合物E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导学号:43722190】(1)A 的结构式为________,B 中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实验室怎样鉴别B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F,乙中所盛的试剂为________,该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物质是乙烯,根据框图,B为乙醇,C为乙醛,E为聚乙烯,F为某酸乙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