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 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非人灵长类动物 自然宿主: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 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 已知黑猩猩也是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源之一
贰 埃博拉病毒病
一、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 二、诊断、治疗和防护
…… 5、登革热病毒。
…… 6、 马秋波病毒
……
流行情况
1976年6月-9月
在苏丹和扎伊尔 周边地区发现, 共379人死亡。
在科特迪瓦证实有一 例人类埃博拉病毒病 及数例黑猩猩感染病 例。
1994-1995年
2014年
埃博拉病毒爆发,波及几内 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 尼日利亚4个国家,疫情肆 虐西非,持续恶化,死亡人 数已超过1000人。
核酸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
ELISA等方法检测血液标本中病毒 抗原;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 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 毒抗原。
病毒分离培养
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 Vero 、 Hela 等 细 胞 进 行 病 毒 分 离培养,一般发病1周内血标本 病毒分离率高。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 实验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生物 安全4级实验室)中进行!
讲述结束,谢谢大家!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一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
电镜下丝状埃博 拉病毒正在从坏 死细胞上脱离
埃博拉病毒 侵入组织
眼部粘膜 出血
• 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受累
• 皮肤、粘膜、脏 器的出血
• 多器官坏死,以 肝、脾、肾、淋 巴组织最为严重
二 诊断、治疗和防护
诊断
流行病 学史

艾博拉病毒

艾博拉病毒

埃(艾)博拉病毒(英语: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来源简介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于1976年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病毒结构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

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

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

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

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

传染方式:体液传染。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4、Ebola的预防与控制
5、小结与展望
Ebola向我们展示了其强大的威力,虽然受制于 传播途径的原因,并没有造成同流感、SARS等病 毒的大范围传播,但其影响力丝毫不差。 由于其恐怖的威力,病发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病 发死亡,使其疫苗的研究进展受到阻挡,尚未制作 出通过临床试验的特效疫苗。 为了克服对Ebola的恐惧,疫苗的研发势在必行,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见到针对Ebola的特效药,为患 者带来福音。
Ebola
导师:张君诚博士
埃博拉病毒
第一组 肖巧聪(主讲) 郑得胜 刘炳跃 林家治
目录
1、什么是埃博拉?
2、Ebola的检测与抗体制备
3、各国对Ebola疫苗的研究现况
4、Ebola的预防与控制
5、小结与展望
1、什么是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Ebola)是一种 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 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 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埃博拉”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 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 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 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 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 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 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 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 官衰竭。
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 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 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Ebola检测试剂盒
2.2 抗体制备
鸵鸟蛋抗体
2014年11月23日,日本京都府立大学宣布,其研究小组开发 出利用鸵鸟蛋大量制作埃博拉病毒抗体的技术,一些机场计划在 12月中旬开始使用含有这种抗体的喷雾剂。 鸵鸟有很强的免疫力,这源于其身体强大的抗体生成能力。京 都府立大学教授冢本康浩及其团队一直研究鸵鸟的免疫力,开发 出了利用鸵鸟蛋大量提取抗体的技术。 在新研究中,研究小组首先研制出埃博拉病毒重组蛋白,将其 作为抗原注入鸵鸟体内。鸵鸟由此生成抗体并传给其所产的蛋, 将鸵鸟蛋的蛋黄部分取出后,可提纯抗体。研究小组目前计划使 用这种抗体制成可预防感染的喷雾剂,可喷洒在手、口罩以及门 把手上。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引言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病。

自从该病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爆发,对人类健康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预防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埃博拉病毒的特点,以及目前常用的控制措施。

埃博拉病毒的特点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Filoviridae科。

它经由野生动物(如果蝠、猴子等)传播给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该病毒可引发高热、出血症状,并在短时间内导致重症或死亡。

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可以有效对抗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直接接触: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密切接触,如护理患者、与患者共用生活用具等;2.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3.密切接触: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对病毒污染的表面进行接触等。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和预防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1. 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是控制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病例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医务人员的监督,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报告能力。

2. 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是培养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向公众宣传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症状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公众认识到病毒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隔离对于已经接触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人员,应追踪其行踪和接触情况,并进行隔离观察。

如果他们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应尽早就诊,并隔离治疗。

这样可以减少感染者接触他人的机会,从而遏制疫情的扩散。

4. 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改善医务人员在处理埃博拉病例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10月1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7157例,3330人丧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联盟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已投入人力和资金控制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病原体简介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致病原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

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

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埃博拉病病毒的源头及其影响介绍

埃博拉病病毒的源头及其影响介绍

埃博拉病病毒的源头及其影响介绍埃博拉病病毒我们对于这种病的我们知道的就是这种病死亡率很好,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那你们了解多少呢?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了解到许多,不要忽略这些情况,我们就必须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虽然视乎离我们比较远,但是我们了解多一点还是会不同,会更加好的,那么下面就和在这里一起具体的来看看吧!一、疫情源头1、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研究成果显示,此轮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很可能源于一名生活在几内亚,已经去世的2岁“小病人”,其生前曾被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

2、分析称,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2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黑色的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零号”病人,此名婴儿在发病4天后,于2013年12月6日死亡。

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

3、在这名婴儿死去后,孩子的母亲出现出血症状,并在2013年12月13日死亡。

然后婴儿的3岁姐姐也在12月29日死亡,并且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等。

婴儿的祖母后来也有同样症状,并于2014年1月1日死亡。

婴儿一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的边境地区。

而就在几名村庄外部的人员参加了婴儿祖母的丧礼后,陆续出现了感染症状。

由于埃博拉病毒随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越传越远,疫情范围越来越大。

二、经济受创2014年8月26日非洲开发银行总裁唐纳德·卡贝鲁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爆发导致了非洲西部地区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外资撤离、商业项目取消,预计西非经济将骤降4%。

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国刚从军事、政治危机中开始恢复,却又遭遇埃博拉疫情,各国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并可能导致一场粮食危机。

此外,边境的封闭将增加各国间贸易成本,钻石贸易也已经停滞,如整个非洲关闭边境的国家数量逐渐增加,长期来看将打击整个非洲经济。

在这里希望能给各位介绍埃博拉病病毒足够多,疾病不是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了解的就要多。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简介
前 言
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
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
-----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
居世界上最神秘的六种病毒之首!!! 第三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几种最可怕的病毒
1、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埃博拉病毒
爆发,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理化性质
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强度抵抗力,56℃不能 完全灭活,60℃30分钟能破坏其感染性 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其完全灭活 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 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 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其灭活
主要症状
发热、全身酸痛、极度乏力、头痛、咽喉痛 恶心、呕吐、腹泻、皮疹
脏器功能受损
体内、外出血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死亡率极高,可在流行地区迅速传播,发病后短时间
内即可死亡,至今无治疗特效药。

分 型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EBOV,1976年于扎伊尔发现) 苏丹埃博拉病毒(SEBOV,1976年于苏丹南部发现)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UNDIBOV) 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ICEBOV,1995年于瑞士科特 迪瓦西部一只死亡黑猩猩体内分离获得)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BOV,1989年于美国实验室猴 体内获得)
可能的宿主
狐蝠科锤头果蝠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可通过病人或被感染
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等。其他还
包括注射传播、性传播等方式。
高发地区
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
草原。

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

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

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发表时间:2020-12-22T14:52:21.8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作者:段云[导读] 埃博拉病毒,又被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恐怖的程度被称为是接触即死,无法治愈。

段云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200埃博拉病毒,又被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恐怖的程度被称为是接触即死,无法治愈。

我们一起来讲讲关于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一、什么叫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又译者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病毒感染,1976年在苏丹南边和圭亚那(金)(古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域发觉它的存有后,引起医疗界的普遍关心和高度重视,“埃博拉病毒”从而出名。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造成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造成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其造成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EBHF)是现如今世界最致命性的病毒性感染出血热,感染者病症与同是化学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其类似,包含恶心想吐、呕吐、腹泻、皮肤颜色改变、浑身酸痛、身体流血、身体之外流血、发烧等。

致死率在50%至90%中间,至死原因关键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流量休克或多发性肝功能衰竭。

埃博拉病毒,微生物安全级别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等比级数越大安全防护越严苛)。

病毒潜伏期达到2至21天,但一般在5天至10天内。

二、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早在1976年,埃博拉第一次爆发是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它的存在与出现当时就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病毒也是因此得名。

当时埃博拉病毒爆发过两次,荼害了不少生命,自那之后就被大家格外重视,之后的年月里也偶尔会出现几起感染,但是都会很快被控制。

直到近几年以来,埃博拉病毒还是会鲜有的出现几例,之后有研究标明,认为携带该种病毒的宿主可能是果蝠,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当时没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治疗,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艾滋病和sara均为3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 1人
6.埃博拉防控的困难
A 贫穷和落后
内战毁坏了全国卫生系统,公众对政府不信任。 文盲超过人口的一半以上,近50%人生活困难。
B 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
丧葬风俗(funeral) 丛林动物肉(bushmeat)
C 医护人员和防护物资缺乏
注册医生防控缺乏,领不到工资,士气低落。 隔离区食品饮水供应困难,防护用品短缺。
✓ 偶尔接触如握手、拥抱, ✓ 疫区者不会产生威胁你和家人。
✓ 用肥皂洗手 ✓ 远离埃博拉病人 ✓ 不食用野生动物肉尤其是蝙蝠肉 ✓ 勿接触病人血液、呕吐物及排泄物和分泌物等
12.Ebola在环境中能存活多久?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 60℃灭活埃博拉病毒需要30-60分钟; ✓ 室温下血液中的埃博拉病毒可存活1个月;
埃博拉
1 认识埃博拉病毒病

2 西非三国疫情及发展态势

3 埃博拉的相关科研进展
4 各国援助行动及意义
一、认识埃博拉病毒病
1.这是一种什么病?
1.What is Ebola?
一种由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以发热、出血、 多器官受损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病)。
D 恐惧和无知
不认为是疾病,是神的惩罚。 密接者逃离监测,病人隐藏于家中,患者逃离隔离 中心。 高死亡率和无药治疗事实又加剧了恐惧而低估了治 疗重要性。
三、相关研究的进展
1.检测与鉴定
0
5
病原学检测
10

15
19
✓核酸检测:L、GP 及NP 编码基因/日本-LAMP试剂;
适➢当追的消踪毒减(少prop第erly2d代isin病fec例ted tools) 科➢普留教育观(杜ed绝uca第tion3/代cor病rect例ly burials)
报告可疑病例(report any questionable illness
疫to 苗offic是ials)最好的预防手段!
DIC等,控制继发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
– 勿用阿司匹林(Aspirin) – 和布洛芬(Ibuprofen)
11.如何预防和控制埃博拉?
11.How to prevent/control?
做好个人防护(containment/PPE)
严➢格隔的隔离离发护现理第技术1代(s病trict例barrier nursing techniques)
宠物能感染/传播埃博拉?
Can pets get or spread Ebola?
目前认为不会传播埃博拉; 有狗感染埃博拉但不显症状的报道。
6.哪些人容易埃博拉?
6.What people are susceptible?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有: 医务人员(Healthcare Workers)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Family members) 参加葬礼的人(People attending funerals ) 常吃丛林动物肉(bushmeat)的人 猎人(hunter)
5.如何传播的?
5. How does it spread ?
Ebola is not airborne,but it might be spread through large droplets (splashes or sprays) only when a person is very sick.
埃博
非典
天花

百日咳
3S级mallpox 4级Purtussis 4级
麻疹 Measles
0.08% 13.5% 15%
40%
90%
Ebola:生物战剂之一
生物战剂清单
10. 有治疗药物和方法吗?
10.Is there a cure ?
治疗原则
– 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 对症治疗(ACT、PCM、ORS,控制出血,治疗肾、
对物理或化学消毒剂敏感
✓ 紫外线、-射线等可杀灭埃博拉病毒; ✓ 醇类、含氯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可灭活病毒 ✓ 家用漂白剂处理污染物10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
13.如果你有这些症状?
发热
疼痛
头疼
疲惫
Call:当地CDC电话
W呕a吐rning:勿让腹任泻 何人接皮触疹 你,尤其 是呕吐物等
口、鼻、皮肤出血
$ US 2012 (WHO)
$ 8895
$ 3484
245医生
$ 67 Guinea
$ 102
1医生
Liberia
$ 205
2医生
Sierra Leone
$ 960
185医生
China
OECD average
USA
3.Ebola疫情爆发史
4.西非三国的疫情
5. 埃博拉疫情的态势
in SiineSrirearraLLeennoonn
2.为何叫埃博拉?
2.Why is called Ebola ?
1976年 首次被发现
3.从哪里来的?
3.Where is Ebola from?
果蝠 黑猩猩、大猩猩、猴子和羚羊等 易感动物 人类。
4.埃博拉病毒是什么样的?
4. what does it looks like ?
丝状病毒科中单股负链RNA病毒,呈长丝状体, 病毒粒子呈多种形式如“U”字、“6”字形、缠绕、 环状或分枝形。
7. 有哪些临床表现?
7.What a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1天
出现 症状
有传染性 潜伏期
无传染性
2天
出现 症状
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
疲劳 结膜充血
咽喉疼痛 胸腹疼痛
血皮疹 腹泻、呕吐
出血 嗝逆 嗜睡、谵妄、昏迷
CFR:25-90% case fatality rate
二、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1.西非三国
609万人, 2013年GDP49亿美元
官方语言英语
弗里敦 100万
430万人, 2013年GDP约19亿美元
官方语言英语
220万 科纳克里
1174万人,2013年GDP 约62亿美元官方语言法语
蒙罗维亚 115万
2.年人均卫生医疗费用比较
Health spending per person Per year
8. 如何诊断埃博拉?
8.How to diagnose?

(病毒的抗体检测)


(病毒的抗原检测) 方

(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
(分(离病培原养学病检毒测))
9.为什么令人可怕?
9.Why is it so scared?
麻疹
Ebola SARS 1级HIV
HIV
2M级um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