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关于端午节的自创诗歌三篇

【导语】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有很多,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个。
下⾯是由⽆忧考为⼤家整理收集端午节⾃创诗歌,欢迎⼤家阅读!篇⼀:关于端午节的⾃创诗歌 有⼀个声⾳,在轻轻的呼唤着、呼唤着。
这呼唤声,把我从梦中牵到岸边。
听,那天籁之⾳,从悠远的天边⾛来。
从群燕环抱的⾬帘中的古塔⾛来, 我睁开眼帘,静静的看着窗外。
⼀股艾荻的芳⾹,从门缝中扑⾯⽽来。
并携带着清晰的⾬⽓—— 我久久的看着窗外,窗外已然亮⽩。
透过窗帘,依然能看见那阴阴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唤声就在⾝边,就在我⼼⾥。
更悠、更长。
我轻轻的叫醒妻⼉, 撑开伞出了家门。
门外到处散发着诱⼈的艾⾹。
我很懒,懒的从来没有早早出过家门。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风、云飞扬。
我在⾬中寻找着,寻找⾃⼰的灵魂, ⼩⾬细细的,我摸着,嗅着,吻着。
已然感到⼼中振颤的弦律。
环抱古塔的⼩燕⼦, 随着舞曲在飞翔,就像⼀只长号⽽悠长。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脚步,展开双臂拥抱着⾬魂, 忽然,⼀种悟性由⼼⽽⽣。
⼈⽣如⾛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来,这就是⾬魂的呼唤。
篇⼆:关于端午节的⾃创诗歌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求索, 舞⼀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艾草⾹熏过的⾓⿉, 伴随着九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事。
那是诗⼈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 ⼀曲豪壮的悲天悯⼈的⾳律, 在中华⼤地上数千年荡⽓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发聩的⿎声催动龙⾈, 让屈⼦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篇三:关于端午节的⾃创诗歌 在⼩年和⽼年⼀同闻到粽⼦⾹⼀同串起 凤尾⽵的绿裳 池塘和海洋能屏住呼吸吗 快乐的风 可否让绝望的痛苦者的青春有⼀次摇头 海洋哭泣已是千呼万唤千⼭万岭 谁能阻⽌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谁能阻住它不要越过地中海不要越过⾼加索 不要跨过怀王视野中的⽟门不要 在地平线孤单独⽩ 汉界与楚河 ⼼中的江⼼中的河 ⽣于斯亦⽌于斯 汨罗你⾝边⼀条凄风苦⾬的⽊船与界碑 载你⼼中的不系之⾈ 国⼤⼤不过海基 ⼼宽宽不过四肢与五官围砌的⼀⽅炊烟⼀⽅炉⽕ 城墙宽宽不过楚园的⽅楚园的圆 宽不过⾪属楚城⾥约定俗成的脑壳⽅与圆 加微信吧 我们谈论柏枝苦艾⾦钱草蒲苇 谈论童年时声声母亲唤⼉归 还能屏住呼吸吗 说楚楚如⽟⽣海内 海内存知已。
关于端午节的诗七绝

关于端午节的诗七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相传,端午节最初源自中国古代的龙舟竞赛和踏马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为了纪念这个节日,许多诗人都写了关于端午节的诗七绝,以下让我们来一起欣赏。
1. 端午寄远烟波江上使人愁,五月天时轻细舟。
闲倚栏杆江岸上,不知何处度端午。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烟波和船只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思念的心情。
在传统的端午节日里,许多人都会远离故乡,来到江边赛龙舟,这样一来便不能够陪伴亲友,让人难忘。
2. 端午岸上芦花一万条,借问酥饼几许微?莫道春来犹有雪,鱼儿何处不闲游?这首诗表现出端午节的生活气息,诗人提到了池塘边的芦花、酥饼和游动的鱼儿,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
3. 端午节日长离离小山头,人语不知灯火流。
蓝墙画燕飞来去,鱼藻新洲宴客游。
这首诗歌写的是端午节前夕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小山头、灯火以及蓝墙画燕等细节的描写,成功的营造出了端午节前夕的浓郁氛围,诗中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为节日做准备,期待这个美好的日子。
4. 端午节次日赴许刘公庙绕阶题古诗,重阙对穿针。
神灵降世助,熏苑食肆添。
人喜龙舟赛,江清花目迎。
平生园林好,何日过高堂?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后一天去庙里拜神的风景,许刘公庙是一个祭祀著名文人许询和刘方平的庙宇。
诗人通过题诗、穿针以及赴庙拜神,成功地描述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5. 端午日登岳阳楼昔日龙舟战九江,今宵楼上看灯火。
垂柳作波千百度,夜郎自舞十三衢。
不辞长作岳阳客,世恨甘来此解禚。
这首诗歌是写游人端午节夜晚登上岳阳楼的情景,诗人用明清时期的端午娱乐活动——赛龙舟,以及当时的风俗——品赏灯火来勾勒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6. 郎歌闹端午青竹幽居话端午,端午社里起玲珑。
山东摇一摇,闽南高举举。
九龙江上乐悠悠,舞旋鼓欲把人裹。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民间文化活动——儿童们在端午节玩耍的情景。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很多的习俗和风俗,比如说吃粽子、龙舟竞渡、挂艾草、赛鸭子等等。
古人们也对端午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诗意,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十首五言绝句的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古人的智慧和诗意。
1. 端午(唐)白居易艾花香里说丰年,信是龙舟向北边。
五月谁知道,大雨不曾闲。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在写作中通过艾草的香气、龙舟竞渡、五月的雨水等意象来描绘传统习俗,展现出端午节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2. 车过山溪(唐)高骈这里草原多竹叶,五日蒲江许马蹄。
多少水边飞锦翅,整衣归去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以及比赛结束后人们整装归家的情形,比较符合端午节的古风古韵,也深深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龙舟竞渡的热爱和追求。
3. 长沙草堂(唐)刘禹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首诗歌描述了端午节的采莲活动,顺便提到了莲花和莲子,这是端午节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之一,也说明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4. 山行(唐)白居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是其中的“枫林晚”和“霜叶红”等自然描写,把我们带到了秋天和端午节,让人感到一阵淡淡的意境。
5. 端午日作(唐)郑谷雄樯断樯愁不展,孤帆半帆飘荡。
赤壁平江风雨中,一日三度过楚疆。
这首诗歌中的“雄樯断樯”、“孤帆半帆飘荡”等词句,画面感比较强烈,描绘了端午节上汹涌澎湃的江河和舟楫竞渡的景象。
6. 端午日赏荷(唐)杜牧荷叶风吹翻作舟,石榴裙带自相留。
芦花深处鸿声起,散入蒹葭望渡头。
这首诗歌中出现了“荷叶”、“石榴裙带”等象征端午节的元素,以及江南特有的风景和鸟鸣之声,颇有地方风味。
7. 稻田风光(唐)白居易平稳扉情洒涟漪,半亩禾场半亩移。
绿蔬迎风单不损,红稻开花亦未稀。
这首诗歌不是单纯描绘端午节的场景,而是通过“禾场、绿蔬、红稻”等良种画面,表现出了祥和、丰收的节日气氛,让人倍感温馨。
与端午节有关的七言绝句诗

与端午节有关的七言绝句诗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有一种很重要的庆祝形式是赏诗、赏诗句。
在这一天,人们会合唱歌谣、吟诗作文,表达对节日和家国情怀的赞颂。
在这些诗歌中,七言绝句是常见的一种形式,下文将介绍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七言绝句诗。
1.《端午》——王之涣斗转星移百度穷,三杯无人共祭龙。
云生结海楼高阁,愁绪纷纷九重中。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绝句。
诗中通过对斗转星移百度穷的描绘,表现出人们对端午节的期盼和赞美。
在传统的端午节庆典中,人们要举行各种祭祀和活动,而这首诗则通过无人共祭龙和愁绪纷纷九重中等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思考与情感。
2.《庐山谢端午》——杜甫端午未到重阳钟,白雪苍苍绿水中。
北风严厉正难驾,谁能轻骑探先风。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名篇,诗中描写了一幅草地上飞驰着轻骑的图画。
这幅图画使人想到了端午节的场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会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感受那种振奋人心的气氛。
3.《端午》——李白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李白的这首诗,更多地表达了一个人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他经历了长途跋涉,来到异地度过了一个冬天,到了端午节,他却不敢再次向来人询问家乡的情况,这正是其中所蕴含的一种遗憾和感慨,也是端午节这个节日所带来的特殊情感体验。
4.《夏至》——朱敦儒芒种南风爽献篇,红日炎炎马上天。
白帝城头一鹰舞,黄鹤楼下万人仙。
这首诗的篇名是夏至,虽然与端午节有所不同,但它在描述一年中的时令时,同样带来了一些应景的气息。
在诗中,作者将夏至、芒种等不同的时间节点和具体的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呈现了一个热情洋溢的生命场景。
5.《端午》——苏轼眼穿黄蒿碧茫茫,雁过穿芦带雨凉。
金谷园中朝思久,杜公亲自种桂芳。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为端午节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人性的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气氛与特色。
端午节朗诵诗歌精选7篇

【导语】伫⽴河畔,是否隐隐听到遥远传来的擂⿎声,那是端午节将要到了的声⾳。
远远地听到,那个从远古传来关于美德的声⾳。
下⾯⽆忧考给⼤家分享端午节诗歌朗诵的短⽂。
1、《端午节遐思》秋野居⼠ 有⼥⼈的地⽅就有⽔, 谁清谁浊? 只放⼀个个清脆的粽⼦,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字⾥凝固。
⼥⼈与⽔都在沸腾,⼀唱三叹。
⽽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头,你怀中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夜守望,在秭归的梦⾥。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张炽热的。
打捞,在这⿊了⼜⿊的夜空。
在这⽇夜奔腾的江⾯, 为语⾔作⼀次清洗, 为⽬光作⼀次长久的铺垫。
2、《端午的⼼情》鲲鹏紫藤 绿⾊的粽叶, ⾹糯的⽶,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的⼩船, 升起绿⾊的⼼帆, 依着⼀个软绵思念。
乘五⽉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湖, ⾛向你的⼼岸。
3、《话端午》⽜洪亮 离骚笑, 江⽔涛。
千年⼼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岁⽉⽆情催颜⽼。
艾蒿到, 健康抱。
平安⼈⽣万家要。
粽⼦吆, 龙⾈闹。
端午⽂化乐逍遥? 4、《端午节遥想》黄叶斌 ⼀条龙⾈,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声中, 就多了⼏分悲壮⽽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永存。
⼀粒粽⼦,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
打捞⽂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对话⼀次吧。
美⼈啊,请重新展⽰你清纯的诱惑。
⾹草啊,请及时绽放你⾼洁的奇葩。
⼀条龙⾈,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5、《端午节旧事》岷州浪⼦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挑选了⼗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个住在我⼿机⾥的⼈。
有关端午节的七绝诗歌

有关端午节的七绝诗歌汨罗江诉说着神奇的故事,苇叶糯米融入无限的敬意,龙舟承载着古老的传说,端午节日蕴含民族的品格。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端午节的七绝诗歌,欢迎大家阅读!1、《已酉端午》——元代: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2、《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唐代: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3、《和端午》——宋代: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4、《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5、《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导语:端午节这个佳节,有什么歌曲是歌颂它的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文章,仅供参考!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1、《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7、《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9、《端午节追忆》又是一年的端午节,空气中弥漫着香囊和青蒿的气息,还有家家窗口飘出地粽叶的清香。
让人回味……记得小时侯的端午节,都会早早的起来,和父亲一起去家前面的小土坡上,采摘青蒿,然后听父亲讲述为什么在端午节挂青蒿的原因。
一边听,一边先是挑选最精致的挂在耳后,再挑选最茂盛的挂在房门角上,接着就开始期待母亲揭开锅盖捞粽子。
小学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朗诵稿

小学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朗诵稿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端午节的知识,不仅可以了解我国的文化,更能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
本文将提供一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朗诵稿,希望对小学生们朗诵学习有所帮助。
1. 《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阳节。
龙舟竞渡,划水追逐。
粽子香甜,武夷饱舞。
祭屈原,忆往昔。
中国传统,代代相承。
2. 《儿童诗篇-纪念屈原》
白浪滔滔荡无垠,江南沃土郁葱茵。
屈原遗作千古留,心系故土思万千。
忠臣祠堂雨蒙蒙,悬挂黄绫几泪零。
纪念屈原屈指成,国士之风永铭心。
3. 《武汉长江大桥》
长江大桥临万山,龙舟竞渡浓情绕。
飞跃大江傲慢歌,揽水荡漾驾云合。
五月初五端阳节,屈原思乡祭灵退出。
粽子芳香润如玉,江南好友祝福语。
4. 《端午味儿浓》
端午节到了,口感玉润,食粽佳节,负盈载愉。
糯香馥郁,细丝嫩滑,入口轻松,魅力无刹。
冬糖甜蜜,五色炫丽,芝麻松香,咬起韧劲。
端午味儿浓,心细志坚,中国文化,你我传承!
以上这些诗歌作品都代表了小学生对于端午节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既有对于端午节习俗的歌颂,也有对于屈原精神的弘扬,更有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敬爱。
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诵这样的诗歌作品,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更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总之,我们希望小学生们不仅能够盼到这样的节日,更要在学习中懂得保护传统文化,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爱国爱家,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7、《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9、《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10、《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宋·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