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综述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影响铁路线路正常运行的路基损坏现象,其病害类型多样,如铁路道基沉降、路堤决败、路基侧滑、路基积水、路基塌方等。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设计不当:铁路路基的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若设计不当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地基不稳定,从而导致路基病害的发生。
2. 施工质量差:铁路路基的施工涉及到很多工序,若施工质量不合格,如填筑不夯实、过于急躁等,会导致路基的不平整,从而诱发路基病害。
3. 维护不当:铁路路基建成后需进行经常性维护,如保持路基排水畅通、修补路面破损等,若维护不及时,则会对路基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针对以上的铁路路基病害原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整治措施:
1. 设计科学合理:强化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和掌握,并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
2. 坚持质量第一:高标准、严要求,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 维护有为:加强路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路基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有问题的部分。
4. 技术提升:不断加强对铁路路基及相关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及时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来。
通过有效的整治措施,可以避免铁路路基病害的发生,它还可以提升铁路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
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综述

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综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综述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线路的基础设施,其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正常。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因为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导致的损坏或者变形,严重影响了铁路的畅通和使用。
其造成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由于施工缺陷、设计不当和养护不当等原因。
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对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自然因素1.地貌因素:我国是一个地貌多样化的国家,因此地貌对铁路路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在山区,由于地貌起伏比较大,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现象,进而严重损害铁路路基;在平原地带,虽然没有山体滑坡的问题,但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仍然可能发生。
2.气候因素:气候也对铁路路基产生影响。
在我国北方,冰雪封闭的情况下,铁路路基容易受到冰雪的压力,导致路基塌方;而在南方,高温多雨的环境更容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
二、由于施工缺陷施工缺陷是指在铁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规范、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病害。
具体表现为:路基高差大、路肩塌方、路堑淤积、桥墩沉降等。
三、设计不当如果在设计铁路路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地质和气候等因素,很容易造成铁路路基的病害,如山坡上的路基,如果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路基和山体之间的水分容易聚集在路基上,导致路基松动,塌方等病害。
四、养护不当如果长期没有对路基进行养护,就会存在开裂、沉降、塌方等各种路基病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路肩塌方、坡脚冲刷、路堑淤积等。
以上四种原因都会导致铁路路基病害的发生,因此也需要有相应的整治措施:1.加强自然环境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线路,防止自然灾害对路基的影响,如山洪、滑坡、崩塌等。
2.加强施工时候的监管,建立规范的施工流程及评价标准,确保技术合理、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的工程。
3.对前期设计的规划和设计,应当考虑到环境因素和地理特点等,加强规划,科学设计,确保建造工程质量。
4.加强路基的养护工作,保持路基的干燥及排水良好,及时修复路肩塌方等问题,确保铁路的安全使用。
通过加强整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减少铁路路基病害的发生,其重要性是显然的。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是铁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铁路路基的病害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分析和整治。
本文将从原因和整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环境因素:气候因素是导致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温的变化会引起土壤的膨胀和收缩,进而导致路基的下沉和破坏。
降雨量的增加也会导致路基土壤的湿润程度增加,进一步加剧路基的病害问题。
2.设计和施工问题:铁路路基病害还与设计和施工问题密切相关。
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规范会导致路基强度不足、坡度过大等问题,进而引发路基病害。
3.车辆荷载:铁路车辆的长期运行会对路基产生较大的荷载,超过路基强度的承载能力时,会导致路基的沉降和破坏,进而引发病害。
4.排水问题:铁路路基病害与排水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
若铁路路基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比如排水不畅或者没有适当的排水设施,会导致路基土壤水分过多,加剧路基的病害。
1.加强防治措施:根据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可采取加强监测、防治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治。
对路基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修补和加固。
2.优化设计和施工:要提高铁路路基的抗病害能力,需要优化设计和施工。
设计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合理确定路基的强度和坡度等参数;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路基的质量。
3.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铁路路基的排水系统是保障路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设良好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井和管道等,保证路基及时排水,减少水分对路基的影响。
4.加强养护管理:定期对铁路路基进行养护,包括路基表面的清扫、修补和加固等,提高路基的耐久性和抗病害能力。
5.科学合理利用资料:通过对铁路路基病害的分析和整治,总结经验,形成及时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今后的铁路路基建设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设计和施工问题、车辆荷载以及排水问题等。
为了有效整治铁路路基的病害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防治措施、优化设计和施工、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加强养护管理以及科学合理利用资料等措施,提高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发生的各种损伤和病害,包括路基下沉、路基滑移、路基塌陷、路基冻胀等。
这些病害给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1. 土壤性质铁路路基的土壤性质对病害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一方面,土壤的可塑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直接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
如果土壤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水分等,也容易导致路基的不稳定。
2. 水分问题水分是土壤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如果水分过多或者长期浸泡在水中,就容易导致路基的软化和液化,从而引发路基下沉、滑移等病害。
3. 动、静荷载铁路列车的行驶和停靠都会对路基产生动、静荷载作用,长期以来,这些荷载对路基的影响不可忽视。
尤其是大型货物列车,其荷载更是巨大,对路基的影响更为严重。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都有可能对铁路路基造成破坏。
特别是在某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自然灾害对路基的危害更为突出。
二、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措施1. 加强路基保护在铁路设计施工中,应首先进行严格的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并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路基的影响。
2. 优化路基设计在路基设计中,应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选择路基的填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使路基在承受列车荷载的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3. 加强排水系统铁路路基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在雨水冲刷和地下水位变动的情况下,路基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 强化检修管理要定期对铁路路基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健全的检修管理制度。
一旦发现路基存在病害,应立即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
5. 创新应用新技术在路基的维护和整治中,可以适度应用新技术,如激光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无人机巡查技术等,以提高对路基病害的监测效率和整治效果。
6. 科学合理的复合材料使用在路基的整治中,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复合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网格布等,用于增强路基的抗压、抗渗和抗冻融能力。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在铁路运行过程中,由于土基变形、沉降、地质灾害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路基出现的损坏现象。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质问题:路基的土质不均匀、强度低、水分含量过高等问题都会导致路基的病害。
比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会导致土质松软,易于发生沉降和侵蚀;土层中含有易溶解的盐类,会引起路基结构松散和沉降。
2. 地基问题:地基不稳定是导致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的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原地基质量不好,或者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震等外力作用导致的。
3. 沉降问题:沉降是路基病害中常见的问题。
沉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路基所在的土层因为长期压实或者地下水位改变导致土层沉降;二是土层中存在易溶解的盐类,在水分作用下溶解结晶会引起土层沉降。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整治措施来解决铁路路基病害问题:1. 路基改良:通过加固路基的土层,提高土质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填筑合理的骨料,进行松土、碾压、固结等工艺来改善土层的性质。
采用加固材料,如灰木,砂石等进行填筑,增加路基坚实度。
2. 排水处理: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以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施来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采用加固材料,如水泥、胶结土等进行地基加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4.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路基的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病害,防止其扩大,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
5. 加强监测: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路基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可分为土质问题、地基问题和沉降问题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采取路基改良、排水处理、地基处理、定期维护和加强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铁路路基病害问题,确保铁路的安全和运行的畅通。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列车、货物和人员的重量和冲击力。
铁路路基的状况对列车行驶安全和轨道几何形状控制及运输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铁路路基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病害,影响了运输效率和安全。
本文将对铁路路基出现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进行分析。
1. 天气条件气温的变化、定期降雨、洪水等都会给路基带来不利影响,不仅会引起土层流失,还会加速土壤的老化和土壤侵蚀。
在荒漠地区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区域,铁路路基会因为温度的变化和干旱引发病害。
2. 土质条件铁路路基建造在地下土层之上,土质的特性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如果土质质量不稳定或者存在滑动层,路基就会产生病害。
3. 铁路运输的冲击力列车行驶引起的震动会对路基带来损害,长时间的振动会破坏路基的结构,轨道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轨道的几何形状变化,引起路基病害。
4. 路基施工和维修路基的建造和维护也会对路基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施工或维护不当或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就会导致路基病害,比如路基地基层不够坚实和路基过度压实等。
土质条件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土质质量管理。
对于路基处于土壤条件不稳定区域的路段要进行特殊的加固措施,比如采用加宽土基、加厚路基、加装防渗层等方案。
2. 采用轨道吸振器如果路基病害是由于列车震动产生的,可以采用轨道吸振器,减少轨道的振动,从而保护路基。
轨道吸振器可以根据路段情况挂载在轨道和路基之间,降低轨道对路基和铁路系统的冲击力。
铁路路基的维护和修缮要按规定程序,避免施工或维护不当导致更多的路基病害。
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地基加固、路肩修复、路表修整等工作。
4. 成立病害监测机构建立科学的路基病害监测机制,做到尽早发现路基病害的出现,利用各种检测手段,比如激光技术、图像技术、声波技术等进行诊断和分析,实现对路基病害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响应。
综上所述,路基病害可能是由天气条件、土质条件、铁路运输的冲击力以及路基施工和维修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是承载铁路线路和列车荷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可靠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运营过程中,铁路路基容易遭受各种病害,如路基塌陷、路基侧移等,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
在此,本文将分析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一)土质条件土壤稳定性较差是引起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还会导致土体的塌陷或裂缝等各种问题,进而引起路基塌陷、土体侧移等病害。
(二)施工质量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施工失误,比如土方工程超限开挖、挖掘中发现积水未及时排除等,都会给路基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路基出现严重病害。
(三)非自然因素铁路路基病害还可能与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关。
例如,铁路沿线树木过多或灌木丛生,根系容易侵蚀路基;防护设施缺失,容易导致路基边坡被车辆碾压冲毁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一)强化路基基础作为铁路线路的基础设施,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来加强路基基础。
可以采用加固加筋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鉴定病害铁路路基病害的识别和分类非常重要。
在日常巡查中,铁路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检查铁路路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避免铁路路基病害的扩大和加重。
同时,建立强大的病害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记录路基病害情况,实现早期预警和快速处理。
(三)加强管养管理对于铁路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治理,更需要加强科学的管养管理。
在日常的铁路维护中,要严格按照维护计划进行针对性维护,确保路基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
这样才能在路基病害预防和整治中取得真正的成效。
综上所述,铁路路基病害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威胁,需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所有铁路从业人员应该了解路基病害的形成原因,积极加强管养管理,提高铁路路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中铁北京局一公司
作者岳飞
公章:
负责人:年月日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1、铁路路基病害类型特性-----------------1
2、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3
3、铁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4参考文献--------------------------------6
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摘要】对铁路路基中存在的病害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铁路路基病害发生的机理,介绍了路基病害的检测方法,指出明确各种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形成机理,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预防铁路路基病害并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机理;检测
铁路是线状工程,决定了要通过各种地质条件及气候环境不同的地区,而不少地区都存在膨胀土、红黏土、软岩风化残积土等各种不同工程性质不良的土,并且受到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年变化影响,加之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铁路路基设计通常采用较低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往往要求不严,从而导致各种铁路基床病害成为一种分布广、治理难、多发性强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行。
研究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发生机理,并能对其进行实用的检测,对路基的防治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1、铁路路基病害类型特性
铁路路基病害主要有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变形、边坡溜坍、边坡冲刷、陷穴、滑坡、水浸路基和冻害9类,具体类型和发生原因如下:
1.1翻浆冒泥。
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水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
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
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安全。
翻浆冒泥分为土质基床翻浆、风化石质基床翻浆和裂隙泉眼翻浆。
1.2下沉。
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
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
但有时因荷重增加或水的作用使沉降速率加大。
局部下沉也会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
下沉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
1.3挤出变形。
基床内的土经常处于软塑状态,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床上发生剪切破坏,发生外挤变形。
外挤是因为基床强度不足引起,在基床内的影响深度较大。
外挤分为路肩隆起、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
1.4边坡溜坍。
黏土质边坡表层受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影响,使表层土含水饱和失去稳定而形成的边坡浅层溜滑或坍塌。
边坡溜坍对于路堤溜坍范围不超过轨枕端部,对于路堑地段边坡的溜坍不影响到基床的稳定性。
1.5边坡冲刷。
指较高大的土质路堑、路堤边坡、岸坡(滨河、河滩、海滩和水库(塘)的路堤边坡)或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受到水流的冲蚀、冲刷作用而形成冲沟或冲坑为边坡冲刷。
边坡冲刷分为边坡淘刷和边坡冲沟。
1.6陷穴。
指路基下及其附近存在洞穴,其坍塌可引起基床和道床突然沉落,轨道悬空,中断行车,
甚至造成列车颠覆。
陷穴病害分为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
1.7滑坡。
指影响路基稳定的土(岩)体滑动。
分为边坡的深层滑动、路基滑移及山体滑坡。
1.8水浸路基。
指实际浸水超过设计水位的路基,被水浸或淹没,引起一定的沉降或局部坍塌,当路堤缺乏足够的防护和加固设备时,导致路基稳定性受到影响或破坏。
1.9冻害。
发生在寒冷地区,如路基土为透水性较差的细粒土,当含水量较高或基面积水,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重新分布和聚集形成冰块,又引起不均匀的冻胀现象。
尽管路基病害表现形式多样,但产生路基病害的原因则主要是土质不良,压实密度不足和排水不畅等。
2、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
铁路路基病害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且每一种病害都有自己特殊的病理。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病害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地质环境;②病害的发生与相应的气候变化和列车振动荷载息息相关。
前者是病害发生的内因。
后者是病害发生的外因。
对某一具体的线路来讲,其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虽然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基本上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路基病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将取决于气象水文条件和列车长期重复振动荷载的影响,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是各项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
观测表明,在列车轮轴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路基的渐进破坏主要表现为过大的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使路基填土产生塑性流
动,并产生路基病害。
研究表明:产生这些病害(破坏)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路基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特性,而后者与土的饱和度密切相关。
随着饱和度的增大,土的动强度(即经过若干次循环加载后仍处于稳定状态的最大偏应力比)将显著降低。
处于轨道下方的路基土因反复受到挤压和固结而产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谓的道碴坑以及枕木下方的积水坑。
尤其是在雨季,基床填土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动强度显著减小,从而使道床工作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线路产生严重的不平顺而影响行车安全。
3、铁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对路基病害进行合理整治,必须准确检测病害状况,分析病害成因。
根据铁路既有线的特点,路基检测应不干扰行车或少干扰行车,为此采用的检测手段应力求准确、可靠、快速,从而为将来的整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可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地质雷达、瞬态面波法和取土试验等多种手段对线路进行试验检测,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3.1典型地段开挖横沟,了解地基的几何特性。
3.2采用探地雷达法和瞬态面波法对试验区段内
的路基进行大面积的扫描检测。
探地雷达法具有直观反映道床几何形态、表层分辨率高的优点,可以探明路基结构的分层;探测路基病害类型、程度和具体位置,用于分析道床的电性参数,而无法给出路基的力学特性。
而瞬态面波法表层状况由于石碴的散射和高频信号的限制不能精确的反映,探地雷达方法可弥补瞬态面波法的不足。
瞬态面波方法对在土中频散曲线比较平滑,能够准确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测试的深度也比较深,也正好弥补了探地雷达方法不能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和测试深度浅的不足。
在路基病害测试中,最关心的是路基表层和其下路基土的承载能力,所以两种方法结合,优势互补,正好能够达到路基的测试目的。
3.3对路基强度、刚度等参数方面的分析。
重型动力触探主要反映路基土的力学性能,是以击数×10c 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击数越高说明土质性能越好,强度也越高,可以从不同深度位置来测试出不同深度下土的力学性能以分析路基状况。
轻型动力触探与重型动力触探原理相似,只是后者以击数×30c 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
针对既有线路的特点,对既有路基测试应遵循原位(动力触探)和区段测试(地质雷达、瞬态面波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这样可对既有路基的状况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为路基病害的处理提供基础
资料。
铁路路基病害的发生是其特定的地质环境与其
相应的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搞清楚各种路基
病害的类型及发生机理,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预
防铁路路基病害并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三秀,杨成.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07, 15(7):93-95.
[2]龙泉,文武.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及化学加固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铁道科学,2006,26 (8):61-63.
[3]牛中将,艾海.铁路路基病害灰色预测系统的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25(3):57-58.
[4]江南才,鲁智.铁路粘土路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6):111-113.
[5]江山,刘柱.岛状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4(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