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填空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一)1.生物学是研究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
(4)生物能对。
(5)生物能和。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
(7).生物都具有和的特性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 ,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和等,还可以按照,将生物分为,,,等。
4.地球上所有的与其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5.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
可见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7.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某种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的影响。
8.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和着环境。
9. 在生物与环境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生物也在不断,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10. 在一定的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叫生态系统1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因而叫做。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的关系。
1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它们彼此,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和流动的。
14.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不断。
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很多生物,最终威胁。
15.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节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16.地球的直径长达一万多千米,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这这一薄层叫做。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填空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填空(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b、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植物落叶、人出汗)。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
)2.调查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是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影响生物生活的两类因素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2. 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3、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条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4、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可影响生物生物可__适应__和影响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1、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2、生态系统生物动物:消费者的组成部分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生物中考七年级上册填空基础知识附答案

中考七年级上册填空基础知识答案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2.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的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等。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
它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等。
5.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6.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和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_综合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有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观察(1)观察的概念:观察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 ,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感知和考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观察的工具: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内眼,也可以借助于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要求:明确观察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记录及时;有计划、有耐心地长时间观察;观察时要积极思考,与别人交流观察结果等。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共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其营养方式为异养微生物通过分解吸收腐烂的动植物遗体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
生物不断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生物进行呼吸氧化分解体内有机物所释放的。
呼吸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植物也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进行呼吸。
(3)生物能动物产生的废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可以通过呼吸、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植物也能产生废物,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叶的气孔排出体外,树木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不属于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制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制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
如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会合拢;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将手立刻缩回等。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性物都具有应激性。
一般情况下,生物越高等对刺澈作出反应的能力越强,越灵敏。
应激性的意义: 。
(5)生物能生长: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这是由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造成的。
繁殖:指生物体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下一代。
生物中考七年级上册填空基础知识附答案

中考七年级上册填空基础知识答案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2.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的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等。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
它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等。
5.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6.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和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填空版

七年级上册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2.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
3..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呼出二氧化碳。
4.植物能通过将废物排出体外。
5.含羞草叶片受到触碰会合拢,说明生物对外界环境能做出反应。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答案:2.光合作用 3.氧气 4.落叶 5.刺激 6.细胞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时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这种调查叫。
2.对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
答案:1.样本,抽样调查 2.植物,动物,微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和两类。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
3.探究的过程:1 23456。
4.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单一变量)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还有关系、关系。
6.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环境的适应, 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子: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 ,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 ,动物粪便改良、蚯蚓松土。
7.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8.生物的和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答案:1.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光、水分、温度 3.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5.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6.①干旱缺水、寒冷、大风②空气湿度、土壤肥力、土壤 7.适应、影响 8.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2、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3、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4、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5、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6、油桃是大家熟悉的水果。
油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由油桃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A.子房和胚珠B.胚珠和子房C.胚珠和子房壁D.子房壁和胚珠7、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A.碘液、清水、清水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8、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A.呼吸B.生长C.繁殖D.应激性9、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10、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12、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13、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14、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15、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
最新有答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填空题复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填空题复习1.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能量生物能进行呼吸(例:雨后见到蚯蚓),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蜻蜓点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1)调查(2)观察(3)实验(或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4)收集和分析资料。
3.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
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一定的生存空间。
宇航员在太空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氧气、营养物质、水分。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是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蝗虫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
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沦为荒漠,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松土6.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举例:一片树、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生产者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食物链(食物网):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的消费者。
食物链中的箭头是从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 显微镜:(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左;(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物镜;(3)光线: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4)用擦镜纸拭擦物镜和目镜;(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7)视野要调亮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视野要调暗用(小光圈、平面镜)(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9)视野看到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如何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物镜上;(10)如何区别气泡和细胞: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边缘暗而中间亮,挤压会变形;(11)显微镜的物镜20×,目镜为10×,像长5cm,实际物体长为0.025 cm(12)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细胞在左上角,要将它移到中央,标本将向左上角移动(13)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14)玻片标本种类:装片、涂片、切片;(1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取材------盖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滴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1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0.9%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大小)----用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几次-----盖盖玻片------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吸10.植物细胞的结构:⑥细胞壁-----支持、保护;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⑤细胞核------含遗传物质;③细胞质;⑦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②液泡内含细胞液(切西瓜)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填空(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b、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植物落叶、人出汗)。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
)2.调查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是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影响生物生活的两类因素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2. 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3、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条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4、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可影响生物生物可__适应__和影响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1、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2、生态系统生物动物:消费者的组成部分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这些物质就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毒物质越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并最终影响到_人类_ 4.请在右图中画出食物链该图中有食物链条农药在蛇动物体内含量最多,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若要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5.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
6.食物链起始环节是从生产者开始。
食物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7、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湿地_____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单一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地球表层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为海平面上下10千米左右的厚度,包括大气圈底部、__水圈大部__和岩石圈表面。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还有细真菌等微小生物。
岩石圈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包括各种植物、昆虫、飞禽走兽及细菌、真菌等,还有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请填出右图中的相关结构:1 目镜 4 物镜 3 转换器 7 遮光器 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1)将物象放大的是[ 1 ]和[4]所示的部分。
(2)转动[ 11 ],使镜筒下降到距载物台2厘米处;转动[ 3 ],使低倍(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7 ],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3、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装片向左移时,物像应向右方向移动;将视野的右上方要观察的物像移至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方向移动。
遵循同向移动原则。
4、目镜与物镜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使用显微镜观察,除了会对光、安放、调节焦距、和移动玻片外,还必须使可见光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楚物象。
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如草履虫、水螅、青霉等)。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做成永久装片(可长期保存)或临时装片(不能长期保存)。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可以把制作方法概括成:准备(滴、撕、展) →染色(碘液)→观察。
注意: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用滴管滴加的则是生理盐水。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其中起到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是细胞膜,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
细胞质里有液泡,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有较多的糖分与动物细胞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植物的光合作用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各种结构虽然不同,但都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4.完成下列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并简略写出各部分功能:5.回忆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一滴清水“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一滴生理盐水(2)“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两个实验中染色使用的染料都是稀碘液(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这类物质叫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核酸、蛋白质、脂质等,这类物质叫有机物。
一般来说,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2、能量有不同的形式。
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阳光中的能量属于光能。
物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属于热能。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细胞能够进行能量的转变。
植物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同时,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它则使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3、细胞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亲代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5、细胞核中被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它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DNA上有遗传信息是。
DNA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分不开的。
生长是指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
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的细胞壁。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分,此时,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这就保证了同种生物在遗传上的相似性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在发育过程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
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并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观察如下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甲图为动物细胞结构图。
甲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②〕细胞核。
丙图的名称:上皮组织。
a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b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
其中,动物体的四大组织分别为: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4.人体的系统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其中,根、茎、__叶__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保护组织(保护内部器官)、输导组织(如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能运输水和无机盐)、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机械组织等。
第四节单细胞的生物1、生物圈中的生物按细胞数目的多少可以分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前者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2.请在下图中分别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在旁边简略写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