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三年级需掌握的国学经典名句

合集下载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学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孩子就要从小做起,从各方各面做起,做到最好。

下面给大家推荐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0.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一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一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头号周刊# #国学经典名句#
一年级(下)
每学期背诵30句国学经典名句,一年60句,小学六年就是360句。

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7.见义不为,非勇也。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学然后知不足。

10.学无止境。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言必信,行必果。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7.忍者无敌。

1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2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3.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

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

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集锦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译文】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1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释义: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虽然人的本性相近,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不同,人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2.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释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 释义: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1.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

2.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释义: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三、古诗。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赏析:这首诗开篇连用三个“鹅”字,生动地表现出鹅的声响美。

“曲项向天歌”描写鹅弯曲着脖子朝天鸣叫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了鹅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的画面,色彩鲜明,充满童趣。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由耕种的辛苦联想到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孩子必学会的100句国学经典名句

孩子必学会的100句国学经典名句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小学生必背的48句国学经典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唐颜真卿)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至三年级国学经典名句
(一年级)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
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

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译文】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6、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8、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意思: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意思:一年中最关键的时间是春天,一天中最关键的时间是在黎明;一个家庭最宝贵的东西是和睦,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东西是勤奋。

要善于把握关键时间,抓住关键的东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译】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万理之遥;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万件事之多。

【记】不干,永远也不会成功。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离不开艰辛地劳动,成功和失败都是长期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

(三年级)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 【译文】有子
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1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意思: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