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名称:能源与环保领域代码:085274一、专业类别(工程领域)简介工程博士以培养高层次、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工程类博士生的科学精神、战略眼光、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本工程博士授权领域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和石油石化行业重大工程技术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科学与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开展,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优秀师资领衔组成高水平的校企联合指导团队,实行校企合作培养。

二、培养目标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政治觉悟高,道德修养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在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的创造性成果,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综合性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培养造就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

2.知识结构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基础设置简介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指通过研究和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以满足能源需求。

该专业的基础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在海洋油气工程领域中具备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1. 海洋工程测量•目的:介绍海洋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进行海洋工程测量的能力。

•内容:包括测量原理、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海洋工程测绘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等。

2. 海洋地质学•目的:了解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海洋地质环境的认识。

•内容:包括海洋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海洋地质的形成和演化、海底地形和地质构造、沉积物的成因和分布等。

3. 海洋生物学•目的:介绍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等。

4. 海洋工程力学•目的:介绍海洋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海洋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力学基础知识、介质力学、结构力学和波浪力学等,以及与海洋工程相关的力学问题分析和计算。

5. 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目的:介绍海洋油气开发的基本过程和技术,培养学生熟悉海洋油气开发的能力。

•内容:包括海洋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方法、油气田的评价和开发设计、海洋油气生产工艺和设备等。

6. 海洋环境保护•目的:介绍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包括海洋环境的特点和问题、海洋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等。

总结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基础设置涵盖了海洋工程测量、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工程力学、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海洋油气工程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本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海洋科学前沿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博士研究生,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海洋环境、海洋生态、海洋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变化规律。

2. 具有独立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在相关领域开展独立研究和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潜力。

4.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本培养方案设置以下课程:1. 海洋科学导论: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2. 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生物地理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

3.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化学组成、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

4. 海洋物理学:研究海洋波动、潮汐、海流等物理现象。

5. 海洋地质学:研究海底地形地貌、海洋沉积、海底矿产等。

6. 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海洋环境变化、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及影响等。

7. 海洋工程与技术:介绍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

教学安排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野外实习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鼓励学生选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本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具体措施如下:1. 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建立本科生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3. 与国内外知名海洋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合作研究的机会。

4. 设立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换生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5. 鼓励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机械工程学位授权点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二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青岛市重点学科。

建有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

具有海洋油气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已成为我国油气机电装备领域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本学位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铜奖和优秀奖,入选英国玛丽居里学者和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香江学者等。

二、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和石油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围绕现代机电装备的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出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具备瞄准机械工程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能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主持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探索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四、培养方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设5个培养方向:海洋油气装备工程、石油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深入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2.具备研究工作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具备扎实的实验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科学观点和理论;5.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二、课程设置1.学位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学术研究方法课程等。

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学术研究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学术会议报告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写作能力。

3.科研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实践,进行实验室工作和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三、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在入学时将分配一名导师,导师需具备博士学位和一定的科研经验,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

导师与学生需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讨论和指导。

四、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价值,能够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学术交流和合作学生需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等,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学校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术资源供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六、培养方式1.学术研究导向的培养模式:学生需深入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工作,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

2.导师指导的培养模式:学生需与导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讨论,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七、学习周期通常情况下,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4年。

学生需完成学位课程、学术研究课程和科研实践课程,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最终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总之,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

影 响力 , 中 国石 油 大学 ( 华东 ) 2 0 1 1年开 始 申请 增 设 海 洋 油气 工程 专业 并 获 审批 , 2 0 1 2年 开 始 招 生 。 当 前, 如 何办 好 海洋 油 气 工 程 这一 本 科 新 专 业 是 摆 在
石 油 高校工 作 者 面 前 的 一 个新 课 题 。为 此 。 本 文 拟
2 0 1 3年 1 0月
中国石油 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d i t i o n o f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s )
牵头 , 中石油 、 中石化也加快 了向海洋发展 的步伐。 中石 油于 2 0 0 4年 1 1月成 立 了海 洋石 油工 程 有 限公
司 。作 为 中石 油进入 海 洋油 气 领域 的 “ 先行 官 ” . 该
公 司 已将海 洋作 为其 找 油找气 的新 平 台 。中石化 上 海 海洋 油气 分公 司 以东海 西湖 和平 湖两 个油 气 田开
具有重大意义 。 也是石 油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海洋油气工程本科专业人 才的培养必须确定本专 业 学 生应 具 有 的人 文、 科 学和 工程 三 方 面 的 综合 素 质 , 并在 此基 础 上 构 建海 洋油 气 工程人 才培 养方案。应加强该专业的教材、 实验 室建设 , 加 强师资培养、 人才引进 , 加大在 资金和政策上的 支持 力度 , 以 实现 该 专业 的建设 水 平在 国 内高校 中处 于领 先地 位 。 [ 关键词]海洋油气工程 ; 培养方案 ; 支撑条件 [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3 — 5 5 9 5 ( 2 0 1 3 ) 0 5 — 0 1 7 3 — 0 4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海洋油气工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海洋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获得海洋油气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以及解决海洋油气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海洋油气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科技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需具有人文、科学和工程三方面的综合素质。

学生主要学习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海洋油气集输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受到必要的海洋油气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获得科学运算与科学实验、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海洋油气工程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力学基础,并具有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理论和专业技术,包括海洋钻井与完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海洋油气集输工程以及油气田开发工程等理论与技术,并了解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趋势、应用前景。

(4)接受海洋油气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海洋油气工程设计、解决海洋油气工程实际问题和从事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

(5)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具有工程质量和效益观念以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我国海洋油气工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工作适应能力。

(8)具有良好的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意识。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程序设计语言(C)、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油田化学、油藏工程、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海洋平台工程、海洋油气集输。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简介海洋油气工程是应用于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生产和储存的一门工程学科。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海底地质调查能力的提高,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的相关信息,包括专业特点、学习内容和职业发展前景。

专业特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考研方向主要着重于研究海底资源勘探、海底工程建设、海洋油气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这个专业的特点在于涉及到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极限条件下的工程设计与管理,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此外,在考研方向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为许多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

学习内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底地质学海底地质学是海洋油气工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和沉积物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地球科学的基础概念和方法,了解海洋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海底勘探技术海底勘探技术是海洋油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声学勘探、电磁勘探、地震勘探等技术。

学生将学习各种勘探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解释和处理技术。

3. 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是海洋油气工程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和油气输送等技术。

学生将学习油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工艺技术。

4. 海洋工程设计与管理海洋工程设计与管理是海洋油气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它主要涉及海洋平台设计、海洋结构物设计和海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软件和技术工具。

职业发展前景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考研方向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的石油公司、海洋工程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从事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工程设计工作。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深海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就业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油气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0Z1
(所属一级学科: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

3.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对海洋油气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数理化分析、科学实验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善于运用计算机、实验条件及现场实录信息资料等综合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与作业中的技术难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4.应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读、写、听、说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向:
1.海洋油气钻采工程
2.水合物开发理论与技术
3.海洋油气工程装备与结构物工程
4.海洋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一般为5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3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

跨学科培养的博士生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2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