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认为制度不仅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也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变迁等。

交易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如搜寻信息、谈判、监督等成本。

产权则是指对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的界定和保护。

制度变迁则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和替代的过程。

二、案例分析例题案例:共享单车的兴起与发展共享单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制度方面的问题。

1、产权问题共享单车企业拥有单车的所有权,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用户的不当使用和破坏,导致单车的产权受到侵犯。

例如,一些用户将共享单车私自上锁、损坏二维码,甚至将其据为己有。

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影响了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2、交易成本共享单车的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用于车辆投放、维护、调度等。

同时,用户在寻找可用车辆、解锁使用、停放等环节也面临着一定的交易成本。

例如,用户可能需要花费时间在周边寻找可用的单车,或者因为车辆停放不规范而导致额外的费用。

3、制度环境共享单车的发展还受到城市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一些城市对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停放区域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享单车的普及和发展。

分析:1、产权明晰是保障共享单车企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手段,如智能锁、定位系统等,来减少产权被侵犯的情况。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监管,提高用户的产权意识。

2、降低交易成本是提高共享单车使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车辆投放策略、提高调度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等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投放和智能调度,减少用户的寻找时间。

家族制民办学校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的案例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家族制民办学校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的案例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优化 、 让渡部分产权给非 家族知 识骨干 员工 、 引进外部 战略投 资者等措施 改变产权主体 不合 理情况 , 实现产
权 主体 多元化 , 并从激励机制 、 约束机制和决策机制三方 面实现 内部 治理机 制的创新。
关键词 家族 制民办学校 ; 产权配置 ; 治理机制 ;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4 .1 文献标识码 68 7 A 文章编号 1 0 — 2 9 2 1 1— 0 1 0 0 8 3 1 (0 0)0 0 7 — 6
21 00年第 l 期 0
第 3 卷 1 总 6 8期 0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 0NAL AND T 1 EEHNI CAL EDUCAT 0N 1
No1 ,01 .02 0 V0.1 1 3
G n r lNo 6 8 e e a . 0
家族制 民办学校 产 权 配置 与 治理机制 的案例 分析


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 家族制 民办学校与许多家族制 企业 一样 , 来越 多 地表 现 出“ 越 一创 、 二守 、 三败 ” 或
1 . 历程 发展
握 控制 权 。对 家族 制 民办学校 产权 配置 与治理 机制 道路会越走越宽 , 于是想另选一项朝阳产业 自己创 的设 计 改进与 创新 , 意在解 决这 一 问题 , 家族成 员 业 。经过一番 比较和经朋友推荐 , 让 P先生决定举办
家族制 民办学校一般指学校在存续运作期 间, 控 制所 有 权 和表决 权 的前 提 下 , 过让 渡 部 分 收益 通 由同一 家族 中两名或两名以上 的成员直接拥有并 权来引进人才 , 提高家族制民办学校经营的竞争力 。 参与 经 营管理 的学 校 。家族 制 民办学 校 的控制 权一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困境与突破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困境与突破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困境与突破路径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5)2.1 “双一流”建设高校 (6)2.2 产教融合 (7)2.3 新制度经济学 (8)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分析 (10)3.1 政策梳理与分析 (11)3.2 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 (12)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 (14)4.1 制度化不足 (15)4.2 资源配置不均衡 (16)4.3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 (18)五、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产教融合的突破路径 (19)5.1 完善制度环境 (20)5.2 优化资源配置 (21)5.3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六、结论与展望 (23)6.1 研究总结 (25)6.2 研究展望 (26)一、内容描述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制度环境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主要困境,并探讨其突破路径。

制度化不足:现有制度安排未能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需求,导致高校在推动产教融合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资源配置不均:受限于传统科层结构的束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分配往往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沟通不畅: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双方难以及时了解彼此需求,从而影响产教融合的效果。

需求对接不精准: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针对以上困境,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完善制度环境: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高校产教融合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揭示了互联 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对线上购物的 影响和推动。
共享办公空间的兴起
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帮助我们理 解共享办公空间在满足企业灵活 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
讨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性与挑战
1 缺乏精确预测
新制度经济学注重描述和解释,但在精确预测经济行为和结果方面仍面临困难。
2 复杂性和变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制度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案例研究法
2
分析其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特定案例,揭示制度变迁
和决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3
实证经济学方法
利用统计数据和实证分析,验证新制度 经济学的假设和理论。
实证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应用
公司治理
实证研究揭示了不同公司治理 结构对公司绩效和股东权益的 影响。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使得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变得更加困难。
3 社会和文化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未充分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结Hale Waihona Puke 和总结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组织和制度对市场行为和经济结果 的影响。
市场竞争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了解 不同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对经 济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公共政策
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和 评估不同政策对经济行为和结 果的影响。
案例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成功案例
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政府激励措 施和产业组织对电动汽车市场的 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线上购物的兴起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介 绍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专注于对经济组织和制度的研 究,以及它们对市场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精选-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课后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选-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课后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袁庆明著,2011年版)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二、单项选择题BBBCDCB三、判断说明题1.错。

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

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错。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不同,前者强调均衡与理性选择,后者的核心是演化和演进观,所以它们不是“修正”关系。

3.对。

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理性选择观等。

•五、案例分析• 1.答:(1)常言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该制度扭曲了人的行为,使人们为了一点私利不惜视人类神圣的爱情、婚姻为儿戏,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2)说明人都是追求私利的。

任何制度下的人都是经济人,制度设计要立足于人的经济人本性。

2.答:(1)反设事实方法,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2)学术研究不能过于迷信既有的理论,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二、单项选择题CBACCBA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费用会上升,它会阻碍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答。

错。

高额的交易费用并非总是具有不利的影响。

对于有害的交易,如毒品交易、走私交易、野生保护动物交易、赌博交易等等,政府通过严厉的打击,以提高其交易费用,则具有减少和阻止有害交易发生的积极作用。

3.答:对。

有些技术进步会降低交易的信息费用,但有些技术进步会使商品更复杂,增加了解商品属性的交易费用。

•五、案例分析1.答:(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信息费用和谈判费用。

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

(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和机会主义。

宏观经济失衡条件下区域经济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框架、四个案例

宏观经济失衡条件下区域经济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框架、四个案例
a ode .I epa trs ac so eu aa c f a r c n v i d nt s e e r he n t nb ln e o c o e o omy pe pl l y o u e n t aeo c n my d v lp e ,bu tt n h h m , o e awa sfc s d o her t fe o o e eo m nt t of d no i
m c cnmy a eah vd Fo ev wo nwi tui a eoo is dt e i j , e i , h sa, hny s xm l , e ar eo o n b ci e . rmt i f e stt nl cnm c k a i S in S a hiC e gua a pe t o C e h e ni o n a a Tn n jg n e sh
h a s o t n e l n e so n t u i . n t u i a c a g s ae o ti . n y w e n t ui an e , h an e te c u e f m e itm a e d fte i si t n I si t n h n e r f mi t n o l h n t e is t t n i b a c d t e b a c d r h h t o t ol i ao h i o S l l
Ab ta t I e u b ln eo c oe o o . er t n e lv l f c n myd v lp n r et o ma n p o lmst a a o e s r c : n t n aa c f h ma Y c n my t ae a d t e o o o e eo me t et i r b e t n n t h h e e a h w h c b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这句话强调了产权明晰的重要性。产权明保障,这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市场效率。如果产权不明晰 或者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浪费。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这本书的精彩摘录涵盖了制度经 济学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和概念。这些摘录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现象和政 策制定,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来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是一本非常值得一 读的书。无论大家是经济学的研究者、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我相信 大家都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和收获。
目录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目录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是一本系统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理 论的著作。本书的目录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为读者深入理解新制度经济学提供 了有力的帮助。
这句话揭示了市场失灵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实现某些 经济活动的效率,这时就需要制度的干预来弥补市场的不足。然而,制度的存在 也会产生交易费用,因此,如何在市场失灵和制度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是经济学研 究的重要问题。
“科斯定理是一个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中的乌托邦。”
这句话指出了科斯定理的理想化性质。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 那么无论初始产权配置如何,通过市场交易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 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科斯定理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实世界。
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制度的变迁可以被视为一种交易过程。这种 交易过程的实质是权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在制度的变迁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会 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其 中涉及到的权力转移和重新分配必然会产生交易费用。因此,本书为我们理解制 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以案例说明四种生产要素重要性问题

以案例说明四种生产要素重要性问题

以案例说明四种生产要素重要性问题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渐进式改革,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各种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问题以及要素所有者的报酬问题。

理论来源生产要素,是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投入品。

自从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名言开始,各流派经济学家便把生产要素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

后在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认为基于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报酬。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应得到工资,资本应得到利润,土地应得到地租。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位一体”公式,他把“企业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种生产要素之中,认为企业家才能应获得企业利润。

经济学家J•A•熊彼特以其创新理论闻名于世。

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从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式进入经济学理论研究。

经济学发展至今,关于生产要素的理论更加丰富,也更加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等人提出制度也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即使在其他物质投入都相同的情况下,制度安排不同对经济效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现阶段四大生产要素作用我国关于制度、资本、技术、劳动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已成为共识(虽然参与分配的原则尚有争论)。

生产要素远远不止于上述四种,但我们认为制度、资本、技术、劳动和管理是新经济条件下四种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上述四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向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道格拉斯•C•诺思,1994年)。

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案例分析】
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制度的制度演进:缘起、消亡与再生
2002年注定会被载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史册,不仅是因为有QFII,而且还有外资直接并购的重新启动。

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中国长久以来主要依靠绿地投资来吸引外资的情形极有可能被早已急流暗涌的并购式投资所代替。

如果是这样,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形将注定有又一次的波澜壮阔。

问题是外资并购这一重要的交易制度在中国的出现、消失、再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一个制度会如此颠沛流离,而又再次出现得掷地有声让我们仔细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制度的演进过程吧。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利用外资水平持续拔高和证券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证券市场上通过直接并购来获取股权的交易方式早已经是蠢蠢欲动。

然而,中国资本市场上特有的情况是,少量的国有上市公司向外发行了吸引境外投资的B股,有的还发行了H股。

但是这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在A股流通股市场上可以收购大量股份,但是,一是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法律和实践完全拒绝其可行性。

于是在上市公司股权中占有大量比例的国有股、法人股成为外资并购的首要目标。

正是这样,在中国股市上一项新兴交易方式(制度)产生了……。

1995年8月9日,北旅汽车(600855)发布公告,日本五十龄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联合
协议受让公司未上市流通法人股40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5%),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由此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法人股向外资转让的先河。

之后,江铃汽车(000550)在1995年8月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协议,福特公司认购江铃亿B股,占江铃发行B后公司总股本的20%,成为江铃汽车第二大股东。

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这种交易方式一诞生,就迅速生成蔓延之势。

但在1995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5〕48号)明令禁止向外商转让国家股和法人股。

暂停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的通知无情地把外商打入了上市公司收购的“冷宫”。

1996年广华化纤(600672)曾试图“犯戒”。

公司在1996年1月公告拟将3500万国家股(占总股本的%)转让给美国凌龙,但中国证监会立刻宣布这一股权转让违规,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广华事件”进行严肃查处。

有了广华化纤的“前车之鉴”,外资并购彻底被隔离在上市公司并购门外。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蜜月期提前结束了。

眼看着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心中不甘的外资不得不采取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的方式间接收购上市公司,(如法国圣戈本集团1996年间接收购福耀璃(600660)),或者与上市公司进行产业合作,谋求共同利益。

而在证券市场的实践中,通过各种形式和外资沾边的上市公司早已经在几十家之上。

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颁布《外商并购国有企业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外商可以参与购买国有企业,但审批之复杂令并
购困难重重。

2000年11月,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外商投资有限公司涉及发行A股或B股问题和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受让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作了原则性规定。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

2002年10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出台。

2002年11月,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明确规定了相应原则、条件和程序。

暂停多年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得以重新启动。

外资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在暂停7年后由此再生。

在这一利好消息的支持下,沪深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反弹。

与之相辅相称的是2002年11月5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开启了外资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的大门。

2003年,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这些无不是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推波助澜。

正是在这样新条件下,入世前后,跨国公司并购活动开始活跃。

2001年以来,在中国内地出现了若干引人瞩目的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如阿尔卡特公司控股上海贝尔、艾默生电气收购华为安圣。

8月20日,以方向光电(000757)国有股转让获批为起点的国有股协议转让掀起“国退民进”的新热潮。

11月4日的外
资并购解禁无疑为国有股的退出打开了新道路。

12月6日,香港华润集团以2亿元的价格竞拍得到ST吉发(600893)万国有股,成为政策解禁后实施外资并购的首起案例,之后青岛啤酒(600600)、上工股份(600843)都有外资并购重大动作,等等。

从此,外资并购制度便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的交易制度。

试用你所学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
1.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制度这样一项重要的交易制度在中国为什么会
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2.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制度在中国再生,有无历史必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