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1.本方案为校内苗圃的规划设计图,占地约为6000平方米,
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学校育苗需求和学生实训。
2.以学校育苗,藏苗为导向,功能明确,布局简洁明朗。
既
充分考虑到育苗的方便实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3.瘾棚采用钢管结构支撑,上罩遮阴网;工作杂物间采用红
砖砌筑,屋面铁皮。
4.园林采用透水砖铺装。
5.水泥块砌砖五级阶梯,上可放置盆苗。
6.边线种植紫叶小糪(1m宽)。
7.空旷地方铺种草皮及栽种少量乔木,注意乔木栽种不能影
响苗木培育区的采光。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苗圃设计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达到优雅美观的园林效果。
设计师将以细致入微的规划和品质保证为目标,满足客户对于美丽园林的追求。
二、概述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创建一个绿意盎然的苗圃,包括各种树木、花草和其他植物,以及设计合理的步道系统和景观照明设施,从而打造一个优雅、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2. 场地分析针对不同种植植物的需求,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场地的土壤质量、水源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确定了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方案。
三、设计策略1. 植物选择考虑到苗圃的长期运营和维护,设计师选择了经济耐用、美观易养的植物品种。
同时,根据生长速度和互补性原则,合理搭配了各种绿化植物,以保持苗圃的持久美观。
2. 空间布局根据场地的尺寸和客户对功能的需求,设计师将苗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展示区、种植区和休闲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植物配置,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3. 建筑结构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选用了简洁、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结构。
如木质亭子、石头小径和自然形状的花坛等,以营造出具有温馨感的自然氛围。
四、施工方法1. 土地准备在苗圃建设开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土地准备。
包括除草、松土、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工作,以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2. 种植技巧根据植物的特性,采取合适的种植技巧。
例如,选择适合的季节进行栽培,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等,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环境建设苗圃的环境建设包括建造步道、设置照明设施和安装喷泉等。
设计师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养护与维护1. 定期修剪为保持植物的形态优美,设计师建议定期对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整理,以控制生长速度,并修剪出有艺术感的造型。
2. 病虫害防治为应对植物可能遭受的病虫害问题,设计师建议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保持苗圃的整体健康。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成都理工大学东区姓名:邹金成班级:园林2班指导教师:陈文德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该园圃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总面积为20公顷。
所在地位于居民区、校区、生活区三区结合的地带,四周交通便利,环境优异。
一、总论1.经营条件(1)苗圃地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是园林专业实验基地,学生在苗圃地实习,不仅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2)苗圃地四周设路,交通便利,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
(3)苗圃地电力充足,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机械化条件。
(4)苗圃地处于学校东苑住宅区,环境条件优异,周围没有污染源和化工厂等的存在。
(5)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成都市区绿化和学校绿化的需求,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园林苗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2.自然条件(1)该园圃地形简单,无较大起伏,是典型的平原地形。
(2)园圃地属于成都市,气候湿润,多雨少风。
周围无工业区和化工厂,无污染源,水质优良,纯净,利于苗圃生长。
(3)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土壤和轻黏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以及一定的酸碱度。
园圃周围应当植物茂密,种类繁多。
(4)该区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枯叶病、叶斑病等,而且该区域杂草繁多,不及时清除的话,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
3、客土:在自然土壤中所应添加的其他物质为:1)纤维材料,即可增加客土的有机质含量,又可防止土壤粒子散落;2)各类肥料(无机肥和有机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3)土壤改良剂(如保水剂、粘合剂和土壤稳定剂),提高客土保水性,增强团粒结构性和稳定性。
二、设计部分1.说明苗圃的面积和计算方法(1)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乔木类育苗面积为52000㎡;灌木类育苗面积为40000㎡;草本类育苗面积为32000㎡;竹类育苗面积为16400㎡;藤本类育苗面积为20200㎡。
(2)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为160600㎡。
苗圃设计

资料: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用地规划: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
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
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
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二、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
1、道路系统设置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
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2、灌溉系统的设置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依苗圃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
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
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3、排水系统的设置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
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
4、防护林带的设置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应设置防护林带,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2.自然环境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
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9.5摄氏度,1月平均温5.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9.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4637.5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MJ.m,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0.5km。
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亩。
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2.自然环境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
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9.5摄氏度,1月平均温5.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9.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4637.5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MJ.m,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0.5km。
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亩。
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标签:标题]篇一:苗圃建设规划方案苗圃建设规划方案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
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
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加盟康摹?/p>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贵州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贵州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贵州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林业绿化局水田苗圃1.1.3 项目法人: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1.1.4 项目法人代表:黄以黔1.1.5 项目主管单位:贵州省林业厅1.1.6 项目性质:新建1.1.7 项目建设目标:以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为目的,以能满足本省从境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隔离试种需要,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为目标。
1.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苗圃总面积105亩,按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分成综合管理区3.8亩,检疫除治区1.2亩,绝对隔离区33亩,一般隔离区67亩。
新建生产管理业务用房522m2、隔离试种温室998.4m2、隔离试种网室504m2、大棚912 m2,配套项目有道路、供电、给排水等附属设施建设,购置相关办公、隔离试种和检疫除治设备。
1.1.9 项目建设期及建设进度安排:1年,即2007年建设完成。
1.1.10 项目投资总概算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72.93万元,其中272.00万元由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安排解决。
其余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章基本情况2.1 位置拟建的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水田村的乌当林业绿化局水田苗圃。
水田镇地处黔中腹地云雾山簏,距省会贵阳约26公里,离乌当区政府所在地新添寨约16公里,南与东风镇、下坝乡相接,西接白云区牛场乡,北抵新堡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
2.2 交通乌当区城中心新添寨至贵阳市中心8公里,经东北绕城环线南行8公里至4D级国际机场——龙洞堡机场,东北方向距离都拉营铁路货运站6公里。
片区内已建成贵开路、航天路、高新路一级城市干道及东北绕城环线等高等级公路,西南出海通道经过该片区并设有新天出口,交通十分便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一、自然条件1经营条件:本苗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惠河村,占地19亩,拟建一个数学示范性苗圃。
1.1交通:温江位于成都市正西南,东临成都市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临郫县,都江堰市。
温江区交通发达,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东接成都市郊青羊区交家乡。
西靠柳城镇、南隔江安河,北与万春镇和水宁乡为邻。
面积21.5平方公里,离成都市中区13公里,距区城2公里。
公平镇区域内成温邛高速,芙蓉大道、温郫大道、和生态大道等主干路线纵横交错。
1.2水源:温江区是典型平原地,内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名将干流金马河及其支流江安河、清水河由西北向东南穿流过境,其中清水河流经东北,镜内流长32公里,河道宽30米,最大流量24.5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季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可负担本苗圃灌溉任务。
1.3居名点:全街道面积21.5平方公里,总人口33285人,辖8个社区、2个村。
95个村民小道。
惠河村常年以花卉种植、树苗批发为主要经济产物。
该村所处的公平镇居民是本苗圃主要劳动力来源。
本苗圃位于惠河村偏僻处,距城镇较远,且该土地专门开辟用以花卉植株栽种。
2.自然条件:温江占成都上风上水之位,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2.1.温度:年平均气温约16.4C;5~9月(植物速生期)平均温度约23.6C;最高温天气处于7月。
极端最高温38C,约两天。
基本无酷暑;最低温天气处于1月。
极端最低温为-2C。
约一天,基本无严寒;全年无霜期平均期282天。
平均初霜日为12月5日,平均冬霜日为2月27日。
2.2.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为759.1-1155.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43.1-356.6毫米;雨季在6-8月,8月降水量最多,为199.2-258.1毫米2.3.日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104.5小时/年,最多日照年为1168小时。
最少日照年为840.2小时;平均阴天时间约为253天。
2.4.灾害性天气:固体降水很少,冰雹在局部地区时有发生,同时伴有大风、雷雨。
3-11月都可能发生冰雹天气,持续时间短、破坏性大;夏季气温高,光照强,雨量集中,易产生洪涝,暴雨日数平均2-4天,7、8月最多;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暖多雾,降雪少,霜不严重。
3、地理条件3.1地形地貌:平地总面积约19亩。
3.2海拔:558米。
3.3土壤资料3.3.1 土壤类型:苗圃土壤为紫色土,从四川成土条件来看,其气候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这种生物与气候条件综合的作用下,土壤发生黄壤形成过程,故以黄壤为主,但由于母质及地形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土壤类型,如四川盆地内为丘陵地形,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一般富含钙质,虽然在亚热带高温多雨时淋溶较强,但由于母质能不断供给钙质,使土壤仍然保持中性反应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不至于发生黄壤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肥力较高的紫色土。
3.2.2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ph等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测得的土壤ph值,本地适用部分种植树木见下表:3.1.1土壤干湿度潮:湿度21-25%地下水位:高该地区土壤主要是有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为母质的紫色土,人为耕作熟化土壤宜种性、宜耕性好,质地属中壤,主要以水稻-大蒜轮作,亩产600-700公斤左右。
整个地区土壤为认为土纲水稻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潮田(灰潮油沙田)。
整个地区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犁底层厚度适宜,即托水托肥。
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适于植物生长。
二、有利及无利条件分析及解决办法1.有利:1.1交通便利:地处温江公平惠河村,温江东北区域内成温邛高速、芙蓉大道、温郫大道、生态大道等道路纵横交错,与温江市区距离约2公里,与国道G108相接的成温邛高速公路出入口直线距离约1公里,与双流国际机场相距约 25公里,而且道路宽广,沿途皆为高速公路或快速通道,因此交通十分便利,所以不管是苗木近销市内还是远销外省乃至国外交通都十分便利。
1.2劳动力丰富:此苗圃位于公平镇,公平镇总人口33285人。
除去无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在读学生以及有工作的成年人,约莫有1000人左右的劳动力。
对于苗圃的管理来说足够了。
1.3水源充足: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背靠江安河,并且温江与都江堰毗邻,因此水量来源十分充足1.4土壤肥沃:苗圃土壤为紫色土。
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富含钙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即托水托肥,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适于植物生长。
2.不利:2.1家畜人畜活动会殃及于此此苗圃位于公平镇惠和村,周围有农家户居住,并且基本每家每户都养了一定数量的家禽比如:猪、狗、鸡等,其中鸡和狗对苗圃有一定的破坏。
2.2日照时间不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104.5,平均每天仅为3.1小时,会导致某些苗木不能正常生长。
解决办法:1、由于人群活动会影响到苗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小伤害,让周围居住的农户远离此地,此方法成本过高,可实施性非常低,因此排除在外,那么不能让其离开只有采取一些自身保护措施,比如,在周围用围墙、篱笆墙、以及绿篱墙等。
2、对于日照时间不足,由于是自然原因,因此只有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措施,比如温室、大鹏等。
设计部分:总设计说明:此处苗圃位于温江公平镇惠和村。
此地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苗木,此次规划的苗圃面积约19亩,是一个小型的苗圃,因此要在有限的地域内合理的布置温室区、大棚区、大苗区、移植区、播种区、繁殖区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而且还要考虑到资金的重大问题,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三、苗圃面积计算此地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块,长为134米、宽约98米,东南边为一个近似四分之一的地块,半径约为40米,南北方向贯穿苗圃地的事一条主要通道,宽为4.3米,然后沿着主道路四周依此是温室区、大棚区、繁殖区、大苗区、移植区、播种区。
各规划区的总面积为:温室区总面积为1232m2大棚区总面积为1800 m2大苗区总面积为4850 m2移植区总面积为1276 m2播种区总面积为850 m2繁殖区总面积为1462 m2四、苗圃区域规划说明(一)各育苗区的配置1、播种区: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实施的关键地段,由于幼苗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管理复杂,因此选择了全苗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该区域面积为850 m2,地势较高而平坦,土质优良肥沃,避风向阳可减霜冻,在该区域中间设置沟渠引入水源,便于灌溉。
2、苗木繁殖区: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
地质要求与播种区相似。
土壤肥厚,地下水位较高,中间同样沟渠引水,采用间隔喷雾方法达到灌溉和保湿的作用,嫁接苗区主要为砧木苗播种区,要求地下害虫少,一方面危害接穗而造成嫁接失败,扦插苗区处于区域中央靠近沟渠位置,利于灌溉和遮阴:压条苗和分株苗因量较少,利用剩余零星地块育苗即可。
因此将繁殖区选在播种区东南方,站的1352米。
与苗圃外管理处相邻,方便随时检查管理。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
在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育成较大植株时所移入的区域。
由于植株生长的速度和生长的所需要求不同。
往往每隔2~3年需要再移植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
因此移植区需要地块大而完整。
本苗圃移植区位于苗圃南边,占地1276平方米,两条沟渠交错而过。
保证整个地块供水和掺水。
灌溉时采用均匀度较好的喷洒方式。
土壤条件一般,可根据苗木不同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种植区域。
4.大苗区:培育植株个体。
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耕作区,是苗圃的重要产区,在该区域继续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切培育年限较长,要求株行距大。
培育的苗木规格较高,根系发达,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满足园林绿化建设的特植需要。
采用集约化管理方式,认为定向培育,增高胸径,调整树冠和骨架枝的形态,生长成树冠形态。
干高、干粗等高标准大苗。
因此大苗区影响着整个苗圃的收益。
本苗圃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底且地块整齐的区域,同时有两条流向不同的沟渠穿过大苗区,便与排水,本区域占地4850平方米,位于苗圃西南区,与移植区相邻。
处于苗圃主干道旁。
保证出圃时运输方便。
5.温室设计:为喜温植物提供光照保温的环境条件的生产区,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
提供生育期和生长条件。
5.1总面积:35*32+7*16=12325.2根据地块设计了现代连动式玻璃温室连栋玻璃温室:(4*9)*30=1080该场地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风少。
因为整体苗圃规划地块不大,所以我们没有使用大规模的温室,而是设计的现代连栋式玻璃温室。
环境基本不受自然气候影响。
可自动化调控,能全天候进行园艺作物生产。
5.3材料现代连栋式玻璃温室的主要材料有:意柱、梁、拱、矩形钢管、塑钢、门窗、屋顶、顶部拉杆抗氧化处理过的铝合金型材、或薄壁型钢外度耐腐涂层(55%铝、43.3%锌,1.6%硅添加剂)6.大棚区设计:大棚可根据特定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人为调节棚内环境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
6.1总面积:50*36=1800单栋大棚:(5*10)*30=1500单体钢架大棚具成本低廉,连接件少,通风性好、装配和拆卸方便,方便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6.3 材料单体大棚主要材料:拱杆:25*1.2热镀锌圆管纵管:25*1.2热镀锌圆管端山墙立柱:25*1,2热镀锌圆管卷膜杆:25*1.2热镀锌圆管遮阳网:国产75%黑色遮阳网防虫网:40目国产优质塑料纱网覆盖材料:采用国产12丝优质长寿膜,寿命不低于24个月其他钢材均采用热镀锌材料管(二)辅助用地的设置本苗圃的辅助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喷灌系统和排水系统,管理区房屋设置在苗圃主要用地之外,未在图中标示。
这些用地直接为苗圃生产服务,要求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要求合理,节约用地,约占苗圃总面积的15%左右。
1.道路系统1.1道路设计包括一、二、三级道路和环圃路。
一级道路(主干道):苗圃内部和外输的主要道路,设置主路,宽6m。
二级路:与主干道相连,处于耕作区之间。
宽5m,长13.09m。
三级路:处于各耕作区之间的作业路,宽1.5m。
2.灌溉系统:2.1总体设计:包括水源、提水设备、饮水设施三部分。
(1)水源:选用取水方便的地方,即从苗圃西南方向上的水渠中引水。
(2)提水设备:水泵。
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和系统控制,同时可处理水质、注入肥料。
(3)引水设施: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
明渠:将土筑水渠做成水泥槽。
引水渠道设计为90cm宽,60cm深。
暗渠引水:主管和支管均埋于地下,埋藏深度不影响机械化耕作,开关设置在温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