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1.本方案为校内苗圃的规划设计图,占地约为6000平方米,
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学校育苗需求和学生实训。
2.以学校育苗,藏苗为导向,功能明确,布局简洁明朗。
既
充分考虑到育苗的方便实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3.瘾棚采用钢管结构支撑,上罩遮阴网;工作杂物间采用红
砖砌筑,屋面铁皮。
4.园林采用透水砖铺装。
5.水泥块砌砖五级阶梯,上可放置盆苗。
6.边线种植紫叶小糪(1m宽)。
7.空旷地方铺种草皮及栽种少量乔木,注意乔木栽种不能影
响苗木培育区的采光。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苗圃设计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达到优雅美观的园林效果。
设计师将以细致入微的规划和品质保证为目标,满足客户对于美丽园林的追求。
二、概述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创建一个绿意盎然的苗圃,包括各种树木、花草和其他植物,以及设计合理的步道系统和景观照明设施,从而打造一个优雅、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2. 场地分析针对不同种植植物的需求,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场地的土壤质量、水源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确定了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方案。
三、设计策略1. 植物选择考虑到苗圃的长期运营和维护,设计师选择了经济耐用、美观易养的植物品种。
同时,根据生长速度和互补性原则,合理搭配了各种绿化植物,以保持苗圃的持久美观。
2. 空间布局根据场地的尺寸和客户对功能的需求,设计师将苗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展示区、种植区和休闲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植物配置,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3. 建筑结构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选用了简洁、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结构。
如木质亭子、石头小径和自然形状的花坛等,以营造出具有温馨感的自然氛围。
四、施工方法1. 土地准备在苗圃建设开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土地准备。
包括除草、松土、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工作,以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2. 种植技巧根据植物的特性,采取合适的种植技巧。
例如,选择适合的季节进行栽培,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等,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环境建设苗圃的环境建设包括建造步道、设置照明设施和安装喷泉等。
设计师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养护与维护1. 定期修剪为保持植物的形态优美,设计师建议定期对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整理,以控制生长速度,并修剪出有艺术感的造型。
2. 病虫害防治为应对植物可能遭受的病虫害问题,设计师建议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保持苗圃的整体健康。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前言 (1)一、基本情况 (2)二、建设目标 (2)三、环境分析 (2)四、苗圃各分区规划说明 (3)五、育苗技术设计 (4)六、项目投资成本概算 (8)七、收入规划与风险评估 (9)八、结论 (9)附件一:苗木投资概算一览表附件二:苗圃区划设计思路示意图附件三: 苗圃规划设计详图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绿化的要求不仅限于绿地面积的增加,而且对环境绿化的质量和品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为了统筹资源配置,加快桃城区绿化进程,促进生态建设进程,区政府决定建立桃城区绿化苗圃基地,为我区公共区域绿化、园林绿化、城乡造林和公路绿化等各类绿化工程用苗提供后续保障。
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一、基本情况桃城区绿化苗圃基地位于桃城区马庄乡***村,计划用地***亩,共有2处育苗地块。
为加快苗圃基地建设,及时为市内公共绿化区域、园林绿化、乡镇造林和公路绿化等提供优质苗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苗圃基地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
二、建设目标建成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好树种,一是能满足桃城区绿化建设苗木供应;二是在满足桃城区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外售,起到增收的效果。
三、环境分析(一)衡水市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
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土壤偏碱性。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该苗圃位于学院南边,四周有工科实训基地、武警支队、工业园区、卫校。
总面积为63822m²,南有洪河苗圃灌溉水来源,四周设路,交通便利。
总论一.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1.苗圃四周设路,交通便利,一般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2.苗圃建在学院内,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便于科技咨询及机械化的实施,再有学院内农学系学生在苗圃实习,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3.该苗圃附近无大型工业厂和化工厂,无污染源的存在,因此灌溉水体纯净,环境良好,利于苗圃生长。
4.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于酒泉市区绿化和学院绿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来高,绿化面积逐渐增加,苗圃的发展会蒸蒸日上。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该苗圃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较好的开阔地段,坡度为3º1.土壤条件: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的土壤或轻粘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等状况、适宜的酸碱度,一般PH5.0—6.5适合针叶树。
2.气候条件:当地气候较干旱,多风少雨。
3.水源情况:水源为洪河、地下水、自来水。
4.根据绿化需求,该苗圃生产的苗木主要有以下几类:三.苗圃各分区规划说明苗圃总面积63822m²,生产用地占80%,为51057m²,辅助用地占20%,面积为12765m²。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土壤质地、肥力、水分、管理要求高,最好接近水源,排灌方便,靠近管理区。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的条件要求基本相同,可适当用较低洼的地方,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植区。
3.移植区:有叫小苗区,是培育个种移植苗的作业区,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由于面积较大可设在土壤中等、地块整齐的地方,靠近管理区。
苗圃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苗圃规划设计书班级:林学15-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7年5月30日目录总论一、概论1、苗圃名称2、主管部门3、建设单位4、建设单位法人5、苗圃范围、规模和权属6、总投资和资金来源7、建设期限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2、指导思想3、设计原则三、苗圃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分析1、自然条件2、经营条件3、市场潜力和风险评价专论一、苗圃分区面积的计算及说明1、生产区面积的计算2、非生产区面积计算3、区划理由二、建圃开支费计算三、每年育苗技术设计1、秋耕整地2、种子催芽3、播种前整地4、播种5、苗期管理6、苗木出圃四、苗圃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1、机构设置2、人员编制五、苗木成本的估算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销售成本计算总论一、概况1、拟建苗圃的名称:北京林业大学东升教学实习苗圃2、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3、建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4、建设单位法人:宋维明5、拟建苗圃范围、规模和土地权属拟建苗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境内,在北京林业大学西北侧约0.1km,东侧隔双清路和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邻;西侧隔城铁13号线或京张铁路距清华大学约0.5km;南临八家村委会,以林业大学北路西延线为界;北侧以月泉路及其延长线为界用于拟建教学实习苗圃用地。
区域面积56.7公顷。
6、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教学实习苗圃总投资为2500万,资金主要来源为教育部拨款,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
7、建设期限2年,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到最后的设备、人员入驻。
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1)《东升苗圃设计任务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19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T6000—19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1185—1996(6)国际《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喷灌工程设计(灌溉技术参数论证、水源分析、管道水力计算、设备选择及其工程设计)(7)《林业局(场)民用建筑等级标准》—林区内建圃(8)GB/T 8822.1—1988 中国林木种子区(9)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10)DB11/T 222—200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苗圃建设目标和设计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设计说明资料一:上海东郊(三岔港)森林公园设计说明这一项目是以苗圃改造为主的公园规划,设计目标锁定为保护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教育、实践等活动的森林公园。
景观面貌上采用保护性设计,即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营造具有野趣的景观。
这种景观空间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带来了生趣。
当人的活动介入到公园中,就产生了情趣。
野趣,生趣,情趣可以和谐共存时,人和自然之间也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圈。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在形态上就是出于对原有基地的尊重而形成的在原有肌理和脉络上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叠加。
基地的现有特征,作为历史记忆的片段,保留了人类对这块地的开发痕迹。
方格网状的道路及块状用地布局是苗圃的一大特征,石油加工厂反映了人们对这块地的破坏,原有防洪堤的保留反映了这块地的形成过程.这些反映基地变迁过程的特征,在这次规划中都予以适当的保留和利用。
新一轮的设计基本保留原有方格网(水网,路网),改良形成新颖的游览车道,并在水陆交汇处形成标识广场,同时采用大胆的圆弧和斜线将原有肌理加以打破,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的新设计骨架,其中最有代表型的就是直通江边的,在草地和林间穿越的800米钢木栈道(尽端有面江的通透观景塔)和栈道分支伸出的观景平台所行成的空中步行网络,以及限定核心区域(生态艺术展示区)的环形林荫大道生命圈。
新与旧景观元素的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所中的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改造为主,推陈出新的造园理想。
本方案的定位是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手,建设上海水上门户景观和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健身、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郊野公园。
运用国际最新的环保、生态理念,对原基地的植被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注重对原有良好植被资源和滨江景观资源的保留、开发和利用。
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的主题,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可概括为:景观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用园林的手法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为上海创造一座独特的,有生态、景观和文化历史内涵的郊野森林公园。
苗圃规划设计

****产业园东侧地块苗圃规划设计方案************目录前言 (2)1、基本情况 (2)2、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2)3、苗圃的规划 (3)4、基本建设方案 (5)5、苗圃的管理 (6)6、投资概算与苗木成本核算 (8)7、经济效益分析 (12)前言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工程用苗的后勤部,是绿化施工及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利用我司闲置的土地资源,培育及储备苗木,有利于降低苗木成本,有利于保障施工及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战略苗木采购,降低工程及养护风险,最终为我司绿化整体品质的提升保驾护航。
1、基本情况本苗圃位于**************交汇处,,东西长370米,南北宽318米,总面积117660平方米,约合176.5亩。
因苗圃前身属于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且西北角有泵房一座,临建182平方米可供使用,水电齐全,交通便利是作为苗圃的理想地块。
2、规划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2.1指导思想苗圃主要服务于绿化施工及养护的用苗需求,因苗圃占地的后期开发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其规划使用年限较短,为3-5年。
基于此,规划所涉及的道路及灌溉等基础投入均以简单、低廉、实用的原则,苗木培育也以成苗倒苗为准,定位于我司绿化施工及养护用苗的定向培育,快速出圃,以施工常用苗木和高附加值苗木为培育重点的指导思想。
基于现有地块的基本情况,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土地,培育出优质、适配度高、消耗低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经济效益。
2.2规划的原则2.2.1、规划时间为3-5年。
2.2.2苗木培育主要面向施工及养护的定向培养,以工程常用苗木和高附加值苗木为培育方向。
2.2.3、以降低苗木成本,提升苗木质量,保障工程用苗需求,最终增加绿化收益为目标。
2.2.4、苗圃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电、路等资源,节约成本和前期投入。
2.2.4、苗圃经营要充分机械化,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水平。
2.2.5、苗圃管理应于与公司管理机制相一致。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2.劳动力3.交通状况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2、水文状况3、地形地貌4、土壤资料5、病虫害调查各论一、苗圃面积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工作的准备2、生产区区划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2、日常管理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四、苗圃投资预算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
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
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
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
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
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置业的最佳选择。
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户籍人口38.9万。
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
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
2.劳动力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劳动力充足。
3. 交通条件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圃规划设计书班级:林学15-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7年5月30日目录总论一、概论1、苗圃名称2、主管部门3、建设单位4、建设单位法人5、苗圃范围、规模与权属6、总投资与资金来源7、建设期限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2、指导思想3、设计原则三、苗圃可行性与潜在风险分析1、自然条件2、经营条件3、市场潜力与风险评价专论一、苗圃分区面积的计算及说明1、生产区面积的计算2、非生产区面积计算3、区划理由二、建圃开支费计算三、每年育苗技术设计1、秋耕整地2、种子催芽3、播种前整地4、播种5、苗期管理6、苗木出圃四、苗圃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1、机构设置2、人员编制五、苗木成本的估算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销售成本计算总论一、概况1、拟建苗圃的名称:北京林业大学东升教学实习苗圃2、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3、建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4、建设单位法人:宋维明5、拟建苗圃范围、规模与土地权属拟建苗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境内,在北京林业大学西北侧约0.1km,东侧隔双清路与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邻;西侧隔城铁13号线或京张铁路距清华大学约0.5km;南临八家村委会,以林业大学北路西延线为界;北侧以月泉路及其延长线为界用于拟建教学实习苗圃用地。
区域面积56.7公顷。
6、总投资与资金来源教学实习苗圃总投资为2500万,资金主要来源为教育部拨款,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
7、建设期限2年,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到最后的设备、人员入驻。
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1)《东升苗圃设计任务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19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T6000—19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1185—1996(6)国际《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喷灌工程设计(灌溉技术参数论证、水源分析、管道水力计算、设备选择及其工程设计)(7)《林业局(场)民用建筑等级标准》—林区内建圃(8)GB/T 8822.1—1988 中国林木种子区(9)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10)DB11/T 222—200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苗圃建设目标与设计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苗圃建设可有效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我国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造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苗木产业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规范化,为林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规划设计的原则本苗圃在设计中要注重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当地气候,土壤,地形,交通,人文条件等,选择适合的树种,并采用适宜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坚持以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相结合,进行设计与建设。
三、拟建苗圃可行性与潜在风险分析1、自然条件的分析(1)土壤为黄潮土(碳酸盐潮土);PH值7.3-7.5;全N:0.06%-0.1%;速效钾:10毫克当量/100克土,即100ppm左右;质地为中壤;耕作层为团粒结构,呈粒状、碎块状,心土层为粘粒结构,多呈块状;有机质为2.0%左右。
(2)水文地下水位变动深度:10m(雨季)~20m(旱季)。
水源:已有4寸管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系统从苗圃中心区穿过;预设苗圃地排水尚好,苗圃北侧有1条国家级排水沟。
(3)地形土地比较平坦,坡度低于3°,西北较高,东南角较低。
(4)拟建苗圃地地类农耕地。
(5)病虫感染情况苗圃地有大灰象甲、地老虎类(大、小)、金龟子类(主要有华北大黑金龟子、革毛金龟子)、毛白杨上蚜虫、白杨透翅蛾、杨扇舟蛾、刺蛾类等害虫。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褐斑病等病害。
(6)主要杂草种类灰菜、马齿苋、马唐、稗草、狗尾草、酸模叶蓼等。
(7)气候条件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年降雨量约700mm,极端年降雨量高达1404mm、最低261mm,年降雨日数约70天。
霜冻期一般为169天,植物生长期为190—195天。
早霜一般在10月15号前后出现,至次年4月中旬左右结束。
根据2012-2015气象数据显示,此地平均气温约12°C,平均最低气温8°C,平均最高气温约18°C,极端最高气温39°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C,无灾害天气出现。
2、经营条件的分析苗圃东临双清路、北林北路,南侧有清华东路,西侧还有城铁13号,交通条件便利。
而且西侧还有京张铁路,为苗木远销提供了条件。
该苗圃具有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作指导,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可以实行最近科研技术,具有先进性。
周围的研究性机构也较多,机械购置维修等也非常便利。
不利条件是地处北京较好地段,劳动力成本高,需要考虑到通过另外的方面节省成本。
3、苗木产品市场潜力与风险评估(1)市场潜力分析板栗是目前世界食用栗中栽培面积、产量最多的栗种。
板栗营养价值很高,淀粉、蛋白质含量丰富,有铁杆庄稼之誉。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
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元宝枫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黄色或红色,为著名秋季观红叶树种。
元宝枫嫩叶红色,秋叶黄色、红色或紫红色,树姿优美,叶形秀丽,为优良的观叶树种。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或风景林树种。
现多用于道路绿化。
元宝枫耐阴,喜温凉湿润气候,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中均能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吸附粉尘的能力亦较强,是优良的防护林、用材林、工矿区绿化树种。
国槐是中国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
速生性较强,材质坚硬,有弹性,纹理直,易加工,耐腐蚀,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
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
国槐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木材供建筑或制农具和家具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国槐经济价值高,木材耐水湿,有弹性,材质优良,花可入药,而且还可制作颜料,种子可榨油制皂。
综上所述,苗圃所选树种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很高的发展潜力。
(2)风险评估在苗木经营时注意时刻关注苗木生长情况,及时浇水、灌溉、除杂草、施肥、防病虫害等。
还要时刻关注气候状况,做好防晒防寒工作。
尽可能做到让苗木有较高的存活率,进一步达到高产优产的目标,即可尽量避免风险。
专论一、苗圃分区面积的计算1、生产区面积的计算已知拟建苗圃总面积56.72公顷,育苗任务为板栗播种苗0.5万株/亩,损失率为20%;元宝枫播种苗为10万株/亩,损失率为20%,移植苗为3万株/亩,损失率为10%;国槐扦插苗为0.5万株/亩,损失率为10%.(1)板栗产苗量:56. 72ha×20%×15×0.5万株/亩÷(1-20%)=106.35万株育苗面积:56. 72ha×20%×15=170.16亩=11.344ha(2)元宝枫产苗量计算:设x、y分别为播种苗和移植苗的产苗量。
(1-20%)x/10+(1-10%)y/3=56.72×20%×150.7x=y解出x为586.76万株,y为410.73万株。
育苗面积计算:播种苗: 586.76万株×(1-20%)÷10万株/亩=46.94亩 =3.133ha 移植苗: 410.73万株×(1-10%)÷3万株/亩=123.22亩=8.215ha (3)国槐产苗量:56. 72ha×20%×15×0.5万株/亩÷(1-10%)=94.53万株育苗面积:56. 72ha×20%×15=170.16亩=11.344ha(4)其他区花卉区:100m*200m=2ha温室区:100m*200m=2ha科研试验区:150m*200m=3ha生产区面积统计表2、非生产区面积计算(1)道路系统主路: 1265*5m=6325㎡环圃路:3201m*3m=9603㎡支道:1350m*2m=2700㎡步道:6150m*0.5m=3075㎡(2)排灌系统主渠:1265m*1m=1265㎡支渠:1350 *0.5m=725㎡(3)场部办公区:50m*50m=2500㎡停车场:50m*100m*2=10000㎡工具库:50m*25m=1250㎡配电室: 50m*25m=1250㎡科研室:50m*100m=5000㎡物候观测站: 50m*50m=2500㎡种子仓库: 50m*50m=2500㎡苗木窖: 50m*100m=5000㎡蓄水池塘:4.2ha本设计中的非生产区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场部等。
总面积为8.5693ha,所占比例为15.1%,符合设计原则。
二、区划理由1、生产区板栗、元宝枫、国槐按照育苗任务进行计算得出所需生产面积。
由于播种苗需要土壤具有较高的水肥气热条件,定期除草观察,所以将板栗和元宝枫播种区都设置在服务区附近,方便频繁管理。
而国槐移植苗不需细致照看,可粗放管理,锻炼苗木生存能力,所以设置在苗圃最北面。
除了育苗任务之外的生产地,温室与营养繁殖苗区也设置在靠近服务区的位置,方便科研技术人员常去照看,同时也考虑到营养繁殖苗长成苗后进入温室培养。
营养繁殖苗区便于进行工厂化生产林木种苗,提高了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科研实验区也靠近温室区和营养繁殖苗区,便于苗木在营养繁殖阶段,温室环境,大田环境中的转换。
而实习实验区是为了给学生实习而准备的,对位置没有特别要求,所以设置在苗圃稍远的西北侧。
采条母树区则设置在苗圃西北边的一个三角地里,因为研究相对活跃,对地形的方正与否没多大要求,同时这样设计既能满足科研要求,又能使土地得到合理安排。
旁边的花卉区一方面是为了增收,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观光的作用,既很好的利用了土地又为苗圃增添了趣味。
2、非生产区主路、辅路和环路的设计形成一个贯通模式。
主路贯穿整个苗圃,在相应的地段与支路和环圃路相连,利于苗木管理工作。
主路从苗圃东西两个门间穿过,便于大型农用生产用车穿过。
支路经过元宝枫移植区、科研试验区、国槐移植区,实习试验区、花卉区等,基本经过所有重要生产区。
而每个部分生产区间也标明了步道,便于生产管理。
排灌系统几乎道路分布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