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苗圃设计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达到优雅美观的园林效果。

设计师将以细致入微的规划和品质保证为目标,满足客户对于美丽园林的追求。

二、概述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创建一个绿意盎然的苗圃,包括各种树木、花草和其他植物,以及设计合理的步道系统和景观照明设施,从而打造一个优雅、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2. 场地分析针对不同种植植物的需求,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场地的土壤质量、水源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确定了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方案。

三、设计策略1. 植物选择考虑到苗圃的长期运营和维护,设计师选择了经济耐用、美观易养的植物品种。

同时,根据生长速度和互补性原则,合理搭配了各种绿化植物,以保持苗圃的持久美观。

2. 空间布局根据场地的尺寸和客户对功能的需求,设计师将苗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展示区、种植区和休闲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植物配置,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3. 建筑结构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选用了简洁、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结构。

如木质亭子、石头小径和自然形状的花坛等,以营造出具有温馨感的自然氛围。

四、施工方法1. 土地准备在苗圃建设开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土地准备。

包括除草、松土、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工作,以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2. 种植技巧根据植物的特性,采取合适的种植技巧。

例如,选择适合的季节进行栽培,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等,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环境建设苗圃的环境建设包括建造步道、设置照明设施和安装喷泉等。

设计师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养护与维护1. 定期修剪为保持植物的形态优美,设计师建议定期对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整理,以控制生长速度,并修剪出有艺术感的造型。

2. 病虫害防治为应对植物可能遭受的病虫害问题,设计师建议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保持苗圃的整体健康。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前言 (1)一、基本情况 (2)二、建设目标 (2)三、环境分析 (2)四、苗圃各分区规划说明 (3)五、育苗技术设计 (4)六、项目投资成本概算 (8)七、收入规划与风险评估 (9)八、结论 (9)附件一:苗木投资概算一览表附件二:苗圃区划设计思路示意图附件三: 苗圃规划设计详图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绿化的要求不仅限于绿地面积的增加,而且对环境绿化的质量和品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为了统筹资源配置,加快桃城区绿化进程,促进生态建设进程,区政府决定建立桃城区绿化苗圃基地,为我区公共区域绿化、园林绿化、城乡造林和公路绿化等各类绿化工程用苗提供后续保障。

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一、基本情况桃城区绿化苗圃基地位于桃城区马庄乡***村,计划用地***亩,共有2处育苗地块。

为加快苗圃基地建设,及时为市内公共绿化区域、园林绿化、乡镇造林和公路绿化等提供优质苗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苗圃基地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

二、建设目标建成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好树种,一是能满足桃城区绿化建设苗木供应;二是在满足桃城区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外售,起到增收的效果。

三、环境分析(一)衡水市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

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土壤偏碱性。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成都理工大学东区姓名:邹金成班级:园林2班指导教师:陈文德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该园圃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总面积为20公顷。

所在地位于居民区、校区、生活区三区结合的地带,四周交通便利,环境优异。

一、总论1.经营条件(1)苗圃地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是园林专业实验基地,学生在苗圃地实习,不仅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2)苗圃地四周设路,交通便利,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

(3)苗圃地电力充足,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机械化条件。

(4)苗圃地处于学校东苑住宅区,环境条件优异,周围没有污染源和化工厂等的存在。

(5)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成都市区绿化和学校绿化的需求,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园林苗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2.自然条件(1)该园圃地形简单,无较大起伏,是典型的平原地形。

(2)园圃地属于成都市,气候湿润,多雨少风。

周围无工业区和化工厂,无污染源,水质优良,纯净,利于苗圃生长。

(3)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土壤和轻黏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以及一定的酸碱度。

园圃周围应当植物茂密,种类繁多。

(4)该区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枯叶病、叶斑病等,而且该区域杂草繁多,不及时清除的话,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

3、客土:在自然土壤中所应添加的其他物质为:1)纤维材料,即可增加客土的有机质含量,又可防止土壤粒子散落;2)各类肥料(无机肥和有机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3)土壤改良剂(如保水剂、粘合剂和土壤稳定剂),提高客土保水性,增强团粒结构性和稳定性。

二、设计部分1.说明苗圃的面积和计算方法(1)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乔木类育苗面积为52000㎡;灌木类育苗面积为40000㎡;草本类育苗面积为32000㎡;竹类育苗面积为16400㎡;藤本类育苗面积为20200㎡。

(2)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为160600㎡。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2.自然环境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

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9.5摄氏度,1月平均温5.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9.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4637.5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MJ.m,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0.5km。

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亩。

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第一篇:苗圃规划说明书苗圃设计说明大纲1.总论(本次作业不必写此部分)主要叙述苗圃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①苗圃所处位置,当地的经济、生产、劳动力情况及其对苗圃生产经营的影响。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③电力和机械化条件。

④周边环境条件。

⑤苗圃成品苗木供给的区域范围,对苗圃发展展望,建圃的投资和效益估算。

(2)自然条件①地形特点。

②土壤条件。

③水源情况。

④气象条件。

⑤病虫草害及植被情况。

2.设计部分(本次作业主要完成此部分)(l)苗圃的面积计算①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②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①作业区的大小。

②各育苗区的配置。

③道路系统的设计。

④排灌系统的设计。

⑤防护林带及防护系统(围墙、栅栏等)的设计。

⑥管理区建筑的设计。

(本次不做)⑦设施育苗区温室的设计。

(3)育苗技术设计①培育苗木的种类。

②培育各类苗木所采用的繁殖方法。

③各类苗木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④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第二篇:实训报告一苗圃规划说明书实训报告一苗圃设计说明书假设学校有100亩土地用于园林苗圃建设,请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苗圃设计说明书。

H 1.总论(本次实训报告不必写此部分)主要叙述苗圃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①苗圃所处位置,当地的经济、生产、劳动力情况及其对苗圃生产经营的影响。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③电力和机械化条件。

④周边环境条件。

⑤苗圃成品苗木供给的区域范围,对苗圃发展展望,建圃的投资和效益估算。

(2)自然条件①地形特点。

②土壤条件。

③水源情况。

④气象条件。

⑤病虫草害及植被情况。

2.设计部分(本次实训报告主要完成此部分)(l)苗圃的面积计算①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②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①作业区的大小。

②各育苗区的配置。

③道路系统的设计。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该苗圃位于学院南边,四周有工科实训基地、武警支队、工业园区、卫校。

总面积为63822m²,南有洪河苗圃灌溉水来源,四周设路,交通便利。

总论一.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1.苗圃四周设路,交通便利,一般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2.苗圃建在学院内,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便于科技咨询及机械化的实施,再有学院内农学系学生在苗圃实习,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3.该苗圃附近无大型工业厂和化工厂,无污染源的存在,因此灌溉水体纯净,环境良好,利于苗圃生长。

4.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于酒泉市区绿化和学院绿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来高,绿化面积逐渐增加,苗圃的发展会蒸蒸日上。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该苗圃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较好的开阔地段,坡度为3º1.土壤条件: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的土壤或轻粘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等状况、适宜的酸碱度,一般PH5.0—6.5适合针叶树。

2.气候条件:当地气候较干旱,多风少雨。

3.水源情况:水源为洪河、地下水、自来水。

4.根据绿化需求,该苗圃生产的苗木主要有以下几类:三.苗圃各分区规划说明苗圃总面积63822m²,生产用地占80%,为51057m²,辅助用地占20%,面积为12765m²。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土壤质地、肥力、水分、管理要求高,最好接近水源,排灌方便,靠近管理区。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的条件要求基本相同,可适当用较低洼的地方,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植区。

3.移植区:有叫小苗区,是培育个种移植苗的作业区,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由于面积较大可设在土壤中等、地块整齐的地方,靠近管理区。

苗圃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苗圃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苗圃规划设计书班级:林学15-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7年5月30日目录总论一、概论1、苗圃名称2、主管部门3、建设单位4、建设单位法人5、苗圃范围、规模和权属6、总投资和资金来源7、建设期限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2、指导思想3、设计原则三、苗圃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分析1、自然条件2、经营条件3、市场潜力和风险评价专论一、苗圃分区面积的计算及说明1、生产区面积的计算2、非生产区面积计算3、区划理由二、建圃开支费计算三、每年育苗技术设计1、秋耕整地2、种子催芽3、播种前整地4、播种5、苗期管理6、苗木出圃四、苗圃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1、机构设置2、人员编制五、苗木成本的估算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销售成本计算总论一、概况1、拟建苗圃的名称:北京林业大学东升教学实习苗圃2、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3、建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4、建设单位法人:宋维明5、拟建苗圃范围、规模和土地权属拟建苗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境内,在北京林业大学西北侧约0.1km,东侧隔双清路和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邻;西侧隔城铁13号线或京张铁路距清华大学约0.5km;南临八家村委会,以林业大学北路西延线为界;北侧以月泉路及其延长线为界用于拟建教学实习苗圃用地。

区域面积56.7公顷。

6、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教学实习苗圃总投资为2500万,资金主要来源为教育部拨款,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

7、建设期限2年,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到最后的设备、人员入驻。

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1)《东升苗圃设计任务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19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T6000—19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1185—1996(6)国际《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喷灌工程设计(灌溉技术参数论证、水源分析、管道水力计算、设备选择及其工程设计)(7)《林业局(场)民用建筑等级标准》—林区内建圃(8)GB/T 8822.1—1988 中国林木种子区(9)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10)DB11/T 222—200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苗圃建设目标和设计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设计说明资料一:上海东郊(三岔港)森林公园设计说明这一项目是以苗圃改造为主的公园规划,设计目标锁定为保护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教育、实践等活动的森林公园。

景观面貌上采用保护性设计,即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营造具有野趣的景观。

这种景观空间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带来了生趣。

当人的活动介入到公园中,就产生了情趣。

野趣,生趣,情趣可以和谐共存时,人和自然之间也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圈。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在形态上就是出于对原有基地的尊重而形成的在原有肌理和脉络上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叠加。

基地的现有特征,作为历史记忆的片段,保留了人类对这块地的开发痕迹。

方格网状的道路及块状用地布局是苗圃的一大特征,石油加工厂反映了人们对这块地的破坏,原有防洪堤的保留反映了这块地的形成过程.这些反映基地变迁过程的特征,在这次规划中都予以适当的保留和利用。

新一轮的设计基本保留原有方格网(水网,路网),改良形成新颖的游览车道,并在水陆交汇处形成标识广场,同时采用大胆的圆弧和斜线将原有肌理加以打破,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的新设计骨架,其中最有代表型的就是直通江边的,在草地和林间穿越的800米钢木栈道(尽端有面江的通透观景塔)和栈道分支伸出的观景平台所行成的空中步行网络,以及限定核心区域(生态艺术展示区)的环形林荫大道生命圈。

新与旧景观元素的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所中的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改造为主,推陈出新的造园理想。

本方案的定位是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手,建设上海水上门户景观和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健身、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郊野公园。

运用国际最新的环保、生态理念,对原基地的植被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注重对原有良好植被资源和滨江景观资源的保留、开发和利用。

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的主题,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可概括为:景观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用园林的手法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为上海创造一座独特的,有生态、景观和文化历史内涵的郊野森林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前言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

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

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2.自然环境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

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摄氏度,极端最高温摄氏度,1月平均温摄氏度,极端最低温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硝态氮,有效磷,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

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亩。

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要面向林业生态建设,以提供优质种苗为根本目标主要育苗任务:1.播种育苗区:培育猴樟苗2万株,香椿苗2万株。

2.扦插育苗区:培育杨树扦插苗2万株3.容器育苗区:培育马尾松容器苗5万株4.在原有苗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5.增加科技含量,开发利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水平。

6.体现规划科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产品良种化,质量标准化。

(7)能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三.苗圃地的区划1.前期工作的准备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踏勘,测绘地形图,土地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等。

2.生产区区划区划原则,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性状,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征,育苗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规划好管理方,温室,大棚,排水沟和灌溉系统的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1)播种区: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对水,肥,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细致的管理。

应设在苗圃地中地势平坦,便于灌溉,管理方便和背风地段。

(2)移植苗区(大苗区):是培育根系发达,苗龄较大的苗木生产区,因为移植苗已经具有较好的根系并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可以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

(3)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插条,埋条,分蘖和嫁接等苗木的生产区,应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

(4)果树苗区:是培育2—3年生果树苗的生产区,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段。

(5)采条母树区:是培育营养繁殖所需种条的地方,可设在圃地边缘。

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苗圃中非生产用地区划主要是设计道路,沟渠,房屋,场院,蓄水池,粪场,防护林的位置。

非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是:应当尽量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最有效地利用防风林及其他设施。

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圃的每一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与排灌系统协调一致。

非生产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

非生产用地区划(1)在苗圃靠道路一旁的主干道上设置办公室,管理处及种子储藏处,总仓库,工具房等。

避免人员进出对生产区带来的影响。

道路系统由主干道延伸至苗圃每一个耕作区。

(2)灌溉系统依附着道路系统,灌溉系统主要水源来自农学院水塔,苗圃内设置3个主要蓄水池,在坡位较高的位置,方便灌溉,几乎可以不适用抽水机,节约成本。

在3个水池又利用管道依附道路将水引向苗圃的各个生产区。

(3)排水系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主要采用明沟。

(4)在每一个或每两个生产区附近,设置一个4平米左右的仓库,用于存放常用生产工具,在管理的时候方便适用。

教学,科研设施的区划(5)在办公室附近建设生态实验室,因为这里人员集中,方便日常管理和观察记录。

而且很受其他生产区的影响。

在苗圃靠近道路一旁,设置教学实验区。

这里离道路近,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不用走到很远的地方,避免对其他生产区带来影响和破坏。

在教学实验区旁设置一个5平米左右的教学实验室,主要放教学实验需要用到的工具,药品,种子等物品。

4.面积计算根据生产任务和需要,准确提出所需培育苗木的树种,数量和标准。

生产用地苗圃地面积计算:生产用地所需要铭记可以根据各种树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的产苗量以及轮作制来计算。

计算时用下列公式:A=N×a/n式中:A—某树种的所需育苗面积N—每年生产该种苗木的数量n—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a—育苗的年龄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应考虑到在抚育,起苗,储藏盒运输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损失,所以计划每年苗木生产的数量时,应适当增加3—5%,育苗面积也应相应的增加。

(详见表4—10)四.各项建设工程设计1.土壤改良措施根据调查,本苗圃土壤较为粘重,对苗木的根系发育和根的生长不利,所以,可利用在作床时在土壤中加入少量的细沙改良土壤。

苗圃的上部土壤存在氮和钾元素缺乏的问题,所以在施肥时应该施加用氮肥和钾肥;下部的潴育性土壤缺钾,所以在施肥时施钾肥就可以了。

但是在施肥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矿质过多而烧苗。

苗圃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很高,所以在作床前,不宜用再用有机肥加入土壤中。

2.道路系统设计(1)一级道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对外的运输的主要道路,通常6—8m。

(2)二级道路:从主干道延伸,与各个耕作区相连,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3)三级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一级,二级道路系统主要用的建筑材料为,水泥,沥青,三级道路系统为作业路,可以不用水泥,挖出沟通各耕作区的路并夯平即可。

3.排灌系统设计苗圃必须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1)水源:主要引自农学院水塔,引入苗圃内蓄水池。

(2)提水设备:由于水池在海拔较高处,所以在水压低时需要抽水机将水引入水池备用。

(3)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

明渠,即地面引水引水渠道。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深度以不影响机械耕作为度,开关设置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4)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主要采用明沟。

灌溉系统主要用到的材料有:水管,水龙头等4.建筑物,场院的设计(1)主要有办公室,储藏室,工具房,仓库,以及各生产区的小型仓库。

教学,科研设施设计(2)有生态实验室,教学研究实验地及教学研究实验室五.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1)整地,冬季土壤封冻前进行全垦,深度以上,建好排泄系统。

翌年春季扦插前精细整地,随耕随耙,及时平整。

(2)施肥,全垦前每hm2施腐熟的农家肥75000-150000kg,磷肥或复合肥600-750kg。

(3)作床,作床前清除草根等杂物,细整耙平,苗床宽,步道宽,苗床高出步道。

(4)适时播种,多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以当地日最低温1-5℃为准。

容器苗基质的准备,以黄心土和腐殖土为主,装袋。

播种时间同上。

扦插苗要进行种条选取,和采条时间的选取,一般在春季萌动前。

也可在深秋苗木落叶后采条,冬藏春插。

(5)苗床管理,幼苗刚出土时,茎叶娇嫩,最怕强光暴晒。

最好在畦和垄面上架设宽1米左右的棚,顶部加遮阴网。

待幼苗有4-6片叶或10-15厘米高时,逐渐去掉覆盖物。

苗期要间苗两次,1-2片真叶时定苗,按株距15-30厘米留苗。

间苗后还应及时中耕锄草。

从播种到出苗前应防止土壤板结。

并注意灌溉。

防害除草,即使灌溉。

(6)苗木出圃,生长良好的实生苗,长至米高、干粗1厘米时即可出圃移栽。

2.苗圃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病害:松苗猝倒病:猝倒病又叫立枯病,是许多针阔叶树幼苗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地育苗,忌用粘重土壤和前作为瓜类、棉花、马铃薯、蔬菜等的土地作苗圃,选晴天整地,精细筑床,用黄心土垫床厚1--2厘米,然后播种。

(2)精选种子,做好催芽工作,适时播种,及时揭草,旱灌涝排,保证出苗整齐,苗全苗壮。

(3)播种时可在苗床或播种沟内撒药土。

(4)幼苗发病期间,也可撒施上述药土。

松苗叶枯病防治方法:(1)在连年发病的苗圃,应实行轮作,针阔叶树种轮作可减轻病害。

只能连作的苗圃,冬季应彻底清除病苗,减少菌原。

(2)冬季深耕将病株残部埋入深层土中,施足基肥,夏季注意防旱适时灌溉,最好引水至步道渗入苗床。

(3)生长过密的苗木,应及时间去弱苗,以免形成发病中心,并使苗木生长健壮。

(4)从8月中旬开始用1:1:100~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每二周喷药一次,每亩用量75~100公斤;或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用量同上。

发病盛期用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着。

马尾松赤枯病防治方法:用“621”烟剂或含30%硫黄粉的“621”烟剂每亩0.75~1公斤在6月上、中旬放烟一次,效果良好。

松瘤病:又叫松栎锈病。

防治方法:(1)在病害严重地区避免营造松栎混交林,清除林下栎类杂灌木;(2)结合松林抚育砍除重病树或病枝。

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河南南部都有发生。

防治方法:(1)营造混交林,合理密植和整枝,使松林保持郁闭,造成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松毛虫生存的森林环境。

(2)冬季清查松毛虫发生基地,做出标志,在松毛虫活动前,彻底消灭发生基地的松毛虫。

(3)人工采卵,置于寄生蜂保护器中,使寄生蜂能够飞出,幼虫无法逃出。

(4)位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制剂防治。

常用浓度为每毫升1亿孢子,若加入微量化学药剂,可以提高药效。

(5)人工繁殖散放松毛虫赤眼蜂。

(6)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应狠抵越冬代,即在幼虫刚刚开始越冬和越冬后刚开始活动时进行施药,最为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