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礼仪教案
形体礼仪课程教案完美版

1.调整呼吸操
结 2. 拉伸操
10
束 3. 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 分
平时多锻练。
钟
部
4. 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
分 习 10 分钟)
5.宣布下次课内容。
4 / 58
第二 次课
准 备 部 分
课程内容
时
间
一、 课堂常规
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
着装。
2、师生问好
3、整理着装 , 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
教法 :示范法、讲解法重复习法、纠 错法。
要求:随音乐节奏练习
2、Ⅱ位脚
在Ⅰ位的基础上加做左右分开, 两
脚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一只脚的长
30
度。
分
钟
3、Ⅲ位脚
在Ⅱ位的基础上收至Ⅲ位, 一脚的
脚跟位于另一脚的中部。
4、Ⅳ位脚 在Ⅲ位的基础上向前跨一步。
5. Ⅴ位脚 在Ⅳ位的基础上收至前脚脚跟接 后脚脚尖。
二、芭蕾舞的基本脚位( 4 个常用 脚位) 常用的脚位,即自由的Ⅰ位、Ⅱ位 和Ⅲ位,以及直的Ⅳ位。
骨盆由前倾变为直立, 腰部和脊柱的 问变的笔直。 大家可以试验一下, 脚 跟并拢,双脚外开 180 度成“一”字, 姿态要比平时挺拔的多, 芭蕾形体训 练的方法是立竿见影的。
1、Ⅰ位脚 大腿根部如同打开的书本一样外 旋,双膝向旁,小腿肌肉往前转开, 双脚的小脚趾及角的外侧踩在地 上(十趾铺平,重心在双脚上)。
2、Ⅱ位 小拇指及肘部端着上行至肚脐处 (最高不要超过胃)。
组织 : ××××× ××××× ××××× ×××××
3、Ⅲ位 基 小拇指及肘部带着继续上行至一
抬起眼皮既可以看到手心的位置。
教师示范: 1.手形(大拇指点在中拇 指第二个关节的第二道线上如同兰 花值的延续)。 2.手距(两手之间一 拳的距离)。 3.肘形(肘部向旁)。 要求:跟随老师做动作, 老师边讲解
形体礼仪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知识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基本形体礼仪,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我修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的规范要求3. 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4. 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5. 服饰搭配与礼仪6. 社交场合的礼仪规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形体礼仪。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形体礼仪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形体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形体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形体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的规范要求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形体礼仪。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形体礼仪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形体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形体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形体礼仪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形体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等形体礼仪的规范程度3. 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应用形体礼仪的能力4. 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兴趣和情感态度六、教学资源1. 形体礼仪教材2. 形体礼仪教学视频3. 形体礼仪案例分析资料4. 形体礼仪练习道具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形体礼仪全程教学教案模板

####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基本形体礼仪。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形体礼仪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 难点:长期坚持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
#### 三、教学方法- 视频演示法- 分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师示范法#### 四、教学安排- 总课时:10课时- 每课时:1小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形体礼仪概述1. 导入(10分钟)- 介绍形体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视频展示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2. 讲解(20分钟)- 详细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形体礼仪的理解和看法。
-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形体礼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 第二课时:站姿礼仪1. 导入(10分钟)-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站姿礼仪。
2. 讲解(20分钟)- 详细讲解正确的站姿要领,包括头部、肩膀、腰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站姿,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站姿在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
##### 第三课时:坐姿礼仪1. 导入(10分钟)-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坐姿礼仪。
2. 讲解(20分钟)- 详细讲解正确的坐姿要领,包括坐姿、手部姿势、腿部姿势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坐姿,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坐姿在保持良好形象中的重要性。
##### 第四课时:走姿礼仪1. 导入(10分钟)-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走姿礼仪。
- 详细讲解正确的走姿要领,包括头部、肩膀、腰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走姿,教师巡回指导。
形体礼仪教案

形体礼仪教案形体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意识和形体仪态;3.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技巧。
二、教学内容1.形体礼仪的概念和意义;2.站立姿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行走的姿势和步法;4.坐姿和坐姿礼仪;5.握手礼仪;6.化妆和服装礼仪。
三、教学过程1.形体礼仪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如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信和自律、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
2.站立姿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解释,讲解站立姿势的正确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站直身体、挺起胸腔、放松肩膀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行走的姿势和步法(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行走的姿势和步法,如迈步用力、走直线、保持平衡等,并与学生进行实例对比。
4.坐姿和坐姿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坐姿的正确方法和坐姿礼仪的要求,如挺直腰背、两腿并拢、不趴桌子等,并进行练习和纠正。
5.握手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指导,教授握手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眼神交流、手心相对、适度用力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6.化妆和服装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化妆和服装礼仪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淡雅自然的妆容、整洁得体的服装等,并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形体仪态;2.组织学生进行形体礼仪技能的演练;3.布置形体礼仪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
五、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资料;2.教学课件。
六、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行业的企业或机构,了解实际应用形体礼仪的情况;2.组织形体礼仪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学生亲自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其实际运用形体礼仪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律,以及使其意识到形体礼仪对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形体礼仪教案校园礼仪

形体礼仪教案校园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知识和技巧。
3. 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个人形象。
二、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站、坐、行、蹲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3. 校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
4. 形体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站、坐、行、蹲的正确姿势和技巧的掌握。
2. 校园礼仪规范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站、坐、行、蹲姿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姿势。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校园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
3. 镜子:学生练习时对照纠正姿势。
4. 练习道具:如椅子、桌子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形象和修养。
二、基本姿势训练(10分钟)1. 讲解并示范正确的站、坐、行、蹲姿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三、校园礼仪规范讲解(10分钟)1. 讲解校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
2. 分析校园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形体礼仪和校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1. 学生演示站、坐、行、蹲的正确姿势。
2. 复习校园礼仪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深入讲解形体礼仪(10分钟)1. 讲解形体礼仪在个人形象提升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形体礼仪。
三、实践活动:形体礼仪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展示一段形体礼仪表演。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形体礼仪和校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1. 学生演示站、坐、行、蹲的正确姿势。
讲解礼仪形体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举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礼仪形体的定义及分类2. 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3.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4.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 分析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4.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5.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6. 总结与反思二、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礼仪形体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举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教学内容1. 礼仪形体的定义及分类2. 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站姿、坐姿、走姿、表情、手势等3.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模仿、练习、反馈等4.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职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礼仪形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教师简要介绍礼仪形体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形体的重要性。
3. 分析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教师详细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如站姿、坐姿、走姿、表情、手势等,并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示范。
4.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5.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讲解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如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职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各种场合运用礼仪形体。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礼仪形体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形体素养。
礼仪形体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站姿、坐姿、走姿等礼仪形体动作。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升自身形象和气质。
####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 形体礼仪教学视频2. 礼仪形体示范图3. 练习场地及器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形体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良好的礼仪形体对个人形象和气质的影响。
二、基本理论讲解(15分钟)1. 礼仪形体的基本要求:站姿、坐姿、走姿等。
2. 礼仪形体的原则:端庄、大方、得体。
三、示范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等礼仪形体动作。
2. 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践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站姿、坐姿、走姿等礼仪形体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展示前一节课学习的礼仪形体动作。
2. 教师点评并指出不足之处。
二、拓展训练(20分钟)1. 教师讲解礼仪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分组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礼仪形体训练。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四、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礼仪形体的认知程度。
2. 学生掌握礼仪形体动作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礼仪形体的能力。
#### 教学范文礼仪形体教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重要的课程——礼仪形体。
良好的礼仪形体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形象,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形体礼仪教案最终定稿

形体礼仪教案最终定稿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形体礼仪对个人形象和社交的影响。
2. 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知识和技巧,包括站姿、坐姿、走姿、手势等。
4. 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运用适当的形体礼仪,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三、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站姿的训练,包括脚部、腰部、肩部和头部的正确姿态。
3. 坐姿的训练,包括座椅的选择、腰部和脚部的正确姿态。
4. 走姿的训练,包括脚步、腰部和头部的正确姿态。
5. 手势的运用,包括基本手势的意义和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形体礼仪动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提高自己的形体礼仪水平。
4. 情景模拟:学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运用所学的形体礼仪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所学的形体礼仪技巧。
4. 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中运用适当的形体礼仪,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空间宽敞,适合进行形体动作练习。
2. 教学设备: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教学视频。
3. 教学材料:准备形体礼仪手册或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
4. 镜子:准备一面大镜子,方便学生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姿势。
5. 音乐:准备适合形体训练的音乐,以增加学习的乐趣。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求。
2. 第3-4周:进行站姿、坐姿、走姿的练习,纠正常见错误,讲解手势的运用。
3. 第5-6周: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形体礼仪,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4. 第7-8周:进行巩固练习,学生自主设计形体礼仪展示,进行班级分享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基本形体姿态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场地:教室
活动安排:
一、导入部分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名字叫《小虾》。
小虾小虾弓着腰,不会走路只会跳。
小虾小虾我问你,为什么走路弓着腰?小虾低下头来小声说,小的时候坐不正,长大变成驼背了。
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
二、讨论交流
1、小虾经常弓着腰驼着背,你觉得这样好不好看?我们小朋友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像小虾这样?
2、老师和爸爸妈妈经常告戒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这就是说,站立、行走、坐卧都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标准,我们照着去做,就会给人以美的感受。
你们知道规范的站姿、坐姿和行走的姿态吗?
3、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
三、反馈总结
1、师生共同总结出规范的坐、立、行走的姿势,带领学生背诵顺口溜:“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
站姿——挺拔向上
坐姿——端正稳重
行姿——轻快敏捷
2、如果平时小朋友们没有养成正确的站、坐、行的姿势,那也不要紧,从现在开始改正还来得及。
下面老师个大家讲一个周恩来总理帮助他的侄子矫正身姿的故事。
《伯伯帮秉钧矫正身姿》
四、布置作业:
1、小朋友们在平时,要留意看你前排同学的坐姿,课下与他交流意见,并帮同学改正不好的坐姿。
2、回家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坐姿、站姿规范吗?
3、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你将要怎样矫正自己不良的举止姿态?自己定制一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二节表情与手势
课程目标:使学生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表情和手势,和他人更加和谐融洽地相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场地:教室
活动安排:
一、观看表演
由几名学生分别表演上学进校门时和老师、和同学打招呼的场面,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
二、小组讨论
1、你觉得这几名同学表演的怎么样?
2、谁的表情、动作是有礼貌的?
3、说一说,正确的问好应该是怎样的?
三、归纳总结
1、学会微笑
微笑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健康的表情,为所有人欢迎和接受,你知道怎样是微笑吗?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微笑的神奇力量。
(周恩来总理的“微笑外交”)微笑一定要轻松自然,坦诚友善,发自内心。
2、手势——最富表现力的体态语言。
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手势:
(1)为人引路,指示方向(或介绍他人)
(2)打招呼(招手致意)
(3)鼓掌、敬礼(鞠躬礼,注目礼)
四、表演讨论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组有礼貌的情境(表演内容由抽签决定),小组先讨论,后组织排练。
2、又各个小组分别表演。
(1)同学来你家玩,你如何把你的同学介绍给父母。
(2)你和小伙伴在街上玩,听到国歌响起。
(3)早上到校,如何互相问好。
(4)在街上玩,看到了老师和同学应该怎么做。
(5)怎样向陌生人问路。
3、大家评议这些同学的表现是不是很有礼貌。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