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分析记录

合集下载

我院2018—2019年ICU患者自带毛巾相关多重耐药菌现状调查

我院2018—2019年ICU患者自带毛巾相关多重耐药菌现状调查

中国乡村医药我院2018—2019年ICU患者自带毛巾相关多重耐药菌现状调查陈洁琼 陈培服 陈 瑜ICU患者多病情危重,全身状态差、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导致应激功能减退,易感性增强,发生院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高[1]。

针对ICU中MDRO的防控,指南推荐在做好手卫生、接触预防、主动筛查及抗菌药物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了环境卫生清洁的重要性[2]。

ICU患者自带毛巾使用后多晾于床旁,不能充分干燥,导致大量细菌滋生,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我们对ICU患者洗脸、擦身用的毛巾进行MRDO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入住我院ICU超过7天的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47~89岁,平均(72.8±14.2)岁。

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16例(28.6%),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各12例(各21.4%),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1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8.9%),心肺复苏后4例(7.1%),酮症酸中毒1例(1.8%)。

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17.3±2.9)分,平均住ICU(11.6±3.8)天。

1.2 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上述期间每月第2周周二14:00—16:00。

采样对象:当日清洁完毕,晾于ICU床旁脸盆架的患者洗脸、擦身用的毛巾。

采样面积: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毛巾表面,采样4个不同部位,采样面积100cm2。

具体方法: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作者单位:315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通信作者:陈洁琼,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将棉拭子在哥伦比亚培养皿中接种,并立即盖好培养皿盖子,采样后立即送检。

采样人为受过统一培训的ICU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专职人员。

运用PDCA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运用PDCA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运用PDCA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6-14T12:07:39.32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颜源[导读]运用PDCA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的效果分析颜源(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四川成都610502)【摘要】目的:分析PDCA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的提高作用。

方法:调查PDCA循环法运用前,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情况,拟定计划,汇总分析防控措施执行率低的原因,确定PDCA项目改善重点,制定对策,于2018年7月-2018年12月内改善项目。

对比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

结果: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应执行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共4470项,其执行率为74.85%。

PDCA实施后,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应执行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共3895项,其执行率为97.51%。

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过。

【关键词】PDCA;多重耐药菌;防控执行率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using PDCA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Yan YuanSichuan First Veterans Hospital , Chengdu, Sichuan,6105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DCA on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ethods: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meth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8 was investigated, the plan was drawn up,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implementation rat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focus of PDCA project was determined,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the project was improved from July 2018 to December 2018.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4470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8, and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74.8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a total of 3,895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Jul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97.51%. 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 < 0.05. Conclusion: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is worth further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DCA;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mplementation rate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神经外科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神经外科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多重耐药菌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 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 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8]。 1.3.3 定植菌的判断
痰培养出多重耐药菌,但临床上没有发热、白 细胞升高、痰性状的改变、降钙素原(PCT)的增高和 相关影像学的变化[9]。 1.3.4 病原学诊断
. 606 .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年6月第46卷第6期
通过出院病历系统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填
(1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ag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2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收稿日期:2020-04-25 作者简介:程晓增,男,生于1991年,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工作,E-mail: 847503069@ *通讯作者,E-mail: 13403451338@
神经外科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程晓增等
. 605 .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医院入住神经外科的患者,入院时均无肺炎。所有 急性脑血管病和颅脑损伤患者均于24h内入院,并且 入院时行头颅CT诊断明确。对于多次发生MDRO感 染的肺炎患者,本研究只分析首次感染。本研究经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 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 604 .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年6月第46卷第6期 文章编号:1001-8689(2021)06-0604-07

5种主要多重耐药菌监测统计分析

5种主要多重耐药菌监测统计分析

5种主要多重耐药菌监测统计分析骆朝京;王柏莲;韦惠;黄少刚【摘要】目的回顾分析5种主要多重耐药菌监测数据,给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统计学回归模型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该院临床标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院内感染、抗菌药物联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排除重复检出菌株、其他类型的多重耐药菌和多重感染的病例,分成耐药组和非耐药组.结果监测时段内,5种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的为CRAB (29.77%)、MRSA (21.85%);检出率能正向影响院内感染(影响系数为4.456>0,P<0.05);耐药组抗菌药物联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耐药组(P<0.05).结论CRAB和MRSA检出率居高,给临床防控工作带来压力;多重耐药菌感染可导致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增高及住院天数的延长.【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18【总页数】3页(P2719-2721)【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作者】骆朝京;王柏莲;韦惠;黄少刚【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感染管理科,南宁530199;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检验科,南宁530199;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药剂科,南宁530199;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信息科,南宁530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是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定义为主要包括的多重耐药菌。

现目标监测分析5种主要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院内感染、抗菌药物联用和住院天数,给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提供参考。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报告2015年38539住院患者例中共收到3998个细菌标本,阳性率占总标的29.23%,共1169个。

从其中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191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65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0岁,60岁以上患者占64.6%。

与去年相比,检出的耐药菌株呈下降趋势。

一、2015年全院分离病原菌的标本类型构成比(图1)2015年多重耐药菌分布(图2)二、按照标本类型(或感染部位)进行的病原菌构成比1、呼吸道标本病原菌构成2748株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饼状图)2、泌尿道标本病原菌构成273株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饼状图)3、脓液标本病原菌构成223株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饼状图)三、按照两种目标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折线图1、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折线图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折线图七、总结1、2015年全院共分离病原菌3998株。

2、3998株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3.6%,革兰阴性菌占69%,真菌占7.4%。

标本分布前三位为痰、尿液和分泌物。

3、革兰阴性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曲霉素感染的病人数在增加,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

在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菌株比例仍然很高,特别是大肠埃希菌仍占60%左右。

4、全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株191人次,发生院内感染的有80次,根据调查其中社区感染占58.1%;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是41.9%。

五、整改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年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精编WORD版

年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精编WORD版

年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2016年1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结果分析:1、2016年第1季度共监测住院病例多重耐药菌78株,具体如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4株,占5.13%;溶血性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分别占2.56%;人葡萄球菌及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各1株,分别占1.28%;(ESBL+)的大肠埃希菌32株,占41.03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19.23%;(ESBL+)奇异变形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阴沟肠杆菌各3株,分别占3.85%;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7.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占5.13%;本季度监测中未发现VRE。

2、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痰26份,占33.33%;血液5株,占6.41%、,尿液30株,占38.46%;咽拭子及引流液各2株,占2.56%;其它13株,占16.67% 。

3、多重耐药菌菌种前5位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与去年同期相比铜绿假单胞菌有所增加。

4、除以下4例病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外,其余多重耐药菌菌株均为定植菌。

附:2016年第1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5、重点科室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前2位的科室为:ICU科:MRSA。

6、多重耐药菌分布前5位的科室是泌尿外科、肾内科与康复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儿科。

存在问题:个别科室医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值病例未及时上报,在科室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病例本上无登记与讨论分析,且分析内容过于简单、敷衍。

整改建议: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病人,医生及时下接触隔离医嘱,护士按医嘱执行隔离措施。

做好讨论与登记工作。

2、合理规范使用抗菌素。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加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推动抗菌药物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一季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一季度内,全国医疗机构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量为XXX 克,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传统抗菌药物仍然是主要使用药物。

2.不合理使用情况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下降,但不合理使用仍然存在。

仍有部分医生在治疗病情不清的患者时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3.耐药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XXX季度内检测到的耐药菌株的百分比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耐药菌株主要集中在医院感染等特定领域,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等是耐药程度较高的菌株。

三、问题分析1.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复杂多样,有三方面主要原因:(1)医生处方不规范,过度使用抗菌药物;(2)患者要求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往往会满足患者的要求;(3)缺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和宣传教育。

2.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使得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使用也会导致菌株的产生。

三、解决方案1.提高医生的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通过加强医生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处方评价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2.加强患者的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推广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的知识,引导患者不滥用抗菌药物。

3.强化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建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控和控制。

四、结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遏制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加强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2018-01多重耐药菌

2018-01多重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治疗:利奈唑胺
鲍曼不动杆菌 联合用药: 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铜绿假单胞菌 半合成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
氟喹酮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类
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左克、莫西沙星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问题讨论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是?
需要关注的多重耐药菌
•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 产ESBLs的肠杆科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 菌
• 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滥用 • 耐药菌传播增加:医护人员接触传播
污染环境 飞沫 痰 皮屑
•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 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提倡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剂:酒精类手消毒液 是卫生保健的标准
自身预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 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到了刻不容 缓的地步。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 要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 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
污染的设备
排泄物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30-40%
易感者
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 • • • 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 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 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1、2018年第一季度共检出17例多重耐药菌,第一位是产超广普B-内酰胺酶 (ESBLS),占70.59%,第二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占11.76%。 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5.88%;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0%;多重耐药的铜绿假 单胞菌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0%;其它多重耐药菌/泛耐药细菌11.76%。

PA)
药细菌
例数
2
0
12
10
0
2
构成比 11.76%
0.00%
70.59% 5.88% #### 0.00% 11.76%
14
12
12
10
8
6
4
2
2
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0
0
2
系列1
2018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构成比
0 0 0.1176
其它
MRSA
0.1176
0 0.0588
CRE
0.7059
ESBLS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产超广普B-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其它多重耐药菌/泛耐药细菌
系列1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内酰胺酶(ESBLS)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泛耐药细菌
2018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分析记录
2018年第一季度送检病原微生物共933例,检出17例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 菌阳性率1.5%。第一位是产超广普B-内酰胺酶(ESBLS),占70.59%,第二 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占11.76%。CRE(耐碳青霉烯肠杆 菌科细菌)5.88%;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0%;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0%;其它多重耐药菌/泛耐药细菌11.76%。
2、检出17例中定植有1例,占5.9%。检验单到科室,患者已出院有4例,占 23.5%,能做到防控开医嘱的有8例,占47.1%。迟报未做防控已出院3例,占17.6%,漏 报未做防控已出院1例,占5.9%。
3、已出院病例比例大:主要存在问题是送人民医院结果回来3-5天是正常,报告 时间与回到科室时间也拖2天,本院住院平均住院天数5-6天,由此出现检单到科室患者 已出院。
4、出现迟报、漏报现象,主要是个别医生对上报不够重视,过后就忘记或缺乏多 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机制不成熟。主要出现科室如外科杨医生、骆医生、内科:陈 医生、杜医生、聂医生。
整改:1、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周 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2、科室人员接到通知或报告后要求当班开医嘱。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识,患者尽量 选择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应进行床旁隔离。晨会上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多重耐 药菌医院感染的各项隔离措施,以防耐药菌的交叉传播。患者转诊之前通知接诊科室, 以便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3、院感科对每一例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督导,要求科室一定按照院感科要求对多重耐 药菌病人进行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 理地实施个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要求临床医生尽量减少经验用药,应按照病情及时完 成病原学送检工作,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因抗 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5、患者出院、转出或死亡后,病室及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落实每一例床单位消毒 机消毒。
检出菌种
产超广
谱β -内
酰胺酶 (ESBL
耐碳青 霉烯肠
s)肠杆 杆菌科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
假单胞菌 其它多重
MRSA(耐甲氧 VRE(耐万古霉 菌科细 细菌 多重耐药鲍 (MRD/PRD- 耐药菌/泛
西林金葡菌) 素肠球菌) 菌
(CRE) 曼不动杆菌 PA) 耐药细菌
合计
17
2
0
12 1
0
0
2
构成比 100%
11.76%
70.59% #### 0.00% 0.00% 11.76%
表1:
MRSA
(耐甲
项目/分类 氧西林
金葡
菌)
产超广谱β -内 酰胺酶 (ESBLs)肠 VRE(耐万古 杆菌科细菌 霉素肠球菌)
耐碳青 霉烯肠 杆菌科
细菌 (CRE)
多重耐药/
多重耐 泛耐药铜绿
药鲍曼 假单胞菌 其它多重耐
不动杆 (MRD/PRD- 药菌/泛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