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它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以上教学案例亮点为参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将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பைடு நூலகம்与技能
1. 了解碱的概念、分类及物理性质,能正确运用碱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2. 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的反应、与盐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4. 了解碱的用途,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碱的应用进行判断和评价。
1. 介绍碱的概念、分类和物理性质,如溶解性、酸碱度等,通过示例和实验进行讲解。
2. 讲解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的反应、与盐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碱在环境保护、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碱的化学性质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碱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碱的存在和重要性。
2. 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观察碱的物理性质,引发学生思考和好奇心。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一、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 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3. 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碱的化学性质;4.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酸、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请一名学生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瞬间鲜艳的大红字“NaOH”跃然纸上。

【提问】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你能说出这个魔术的原理吗?【总结】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过渡】前面我们已学习了几种常见的酸,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便是其一。

另外还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和氨水。

那么这些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我们本节课一起探究吧!【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5,了解氢氧化钠的俗称和特性。

【总结】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交流讨论】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总结】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要十分小心,防止眼睛、衣服、皮肤被它腐蚀。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若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过渡】氢氧化钠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一下吧。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实验记录】象叫做潮解。

属于物理变化。

【交流讨论】NaOH 固体易潮解,应如何保存?可利用该性质作什么用途?【总结与交流】1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2.氢氧化钠容易吸收水分,能用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如H 2、O 2、CO 、CH 4等。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另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5-56,说一说氢氧化钙的俗称及特性。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共4课时)
-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实验报告、口头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洗涤剂的碱性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注重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实验操作:针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酸碱性质和中和反应。
3.突破难点:针对学生对酸碱理论及中和反应的理解困难,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酸碱性质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尊重实验事实,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观看与酸碱相关的视频资源,了解酸碱在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3)——常见的酸 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3)——常见的酸  教学设计

第10单元酸和碱(第三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掌握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掌握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掌握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1.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学生通过高分云网络平台观看微课的方法获取信息,通过自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四、教学准备录制好教学微课;微课、PPT、课堂练习上传到高分云网络平台;化学课本下册;手机或电脑登录高分云教师端。

五、教学过程(录制微课视频,学生自主播放观看学习)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3钟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出发,引入酸的化学性质。

观看图片,认识生活中的酸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导人新课。

新课讲授30分钟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活动一:观察【实验1】分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填写导学案中表格;得出结论:观看完演示实验按暂停键,记录实验现象;学生自主回答并把笔记写在导学案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引导学生书写笔记__________化学性质2:与活动金属反应活动二:回顾旧知,完成课本54页第二个表格中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的基本类型看:它们都属于反应;(2)从生成物来看:酸与H前金属反应都生成和。

(3)从反应的速率看: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它们的决定的。

(4)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__价。

溶液为_____ ___色。

同学们核对答案,把笔记写在课本上。

按暂停键,自主完成书写和笔记引导学生书写笔记化学性质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老师:酸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2】生锈铁钉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补充CuO分别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认真观察,在书本54表格三下加两行作好记录,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共3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共3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共3课时)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

2.初步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生石灰能转化成熟石灰。

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

难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白色点滴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试管、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铜溶液等物品。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一、碱的俗称及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白色固体,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具有腐蚀性。

二、碱的通性(化学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碱能与有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三、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这类反应。

四、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OH—)。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福建省长汀市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卷“主题1常见酸碱(三班)”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② 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总结碱的类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熟鸡蛋。

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新课程介绍: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

2.清水变“奶”:吹CO2使清水变浑浊。

问题: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些神奇现象的反应原理?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取固体NaOH进行观察,将其放在表面皿上,将固体NaOH溶解在试管中,并检测其温度变化。

问题: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如何保存NaOH固体?3.可以用作干燥剂吗?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3.氢氧化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本实验指导了Ca(OH)2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的介绍: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一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长期使用后瓶壁有白色薄膜。

问题:上述材料涉及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09: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

2.ca(oh)2的用途是什么?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小组实验活动探索碱的化学性质小组实验: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2.熟鸡蛋掉下去的原因。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学案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学案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学案(参考课时:3课时)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跟酸和碱溶液作用显示的不同颜色,并会用其检验溶液酸碱性。

2、能说出常见酸(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以及知道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二、自主学习:【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首先教师完成【实验10-1】,之后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50页-第51页,填写下列空白:1、能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

常见的有色的石蕊溶液和无色的溶液。

2、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色,遇碱溶液变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变色,遇碱溶液变色。

【思考与交流】1、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A.变成红色B.变成无色C.变成蓝色D.不变色2、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

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花种花汁在酒精中稀酸中稀碱中玫瑰花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花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绿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让你检验生活中的食盐水(不显酸碱性)、汽水(显酸性)、石灰水(显碱性)三种物质的酸碱性,你选择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2)取所选花汁少量分别滴入上述物质中,请将显示的颜色填入下表中:食盐水石灰水汽水所显颜色【探究】让学生会家完成第51页的探究实验。

【知识点2几种常见的酸】教师首先完成【实验10-2】、【实验10-3】【实验10-4】,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2页-第53页的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1、盐酸是颜色的液体,有气味。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产生,这说明浓盐酸具有性。

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还可以制造;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可以帮助消化。

2、浓硫酸是色味液体,挥发。

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它具有吸水性,常可用作剂。

浓硫酸溶于水,溶解时会大量的热。

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断搅拌。

且不可将倒进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课时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
1.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2.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

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市场上出售一种“自热米饭”,它的加热方法很特别,只要将包装的发热包与水接触就会放热。

这个发热包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讲解】这个发热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它遇到水就会发生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氢氧化钙。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板书】三、几种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活动与探究】(实验10-5)
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互相交流】
【现象与分析】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引导】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播放视频】氢氧化钠溶液对鸡爪的腐蚀实验,观察鸡爪的变化。

【学生观察现象】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

【反思】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十分小心。

【教师】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

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2、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介绍】(多媒体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过渡】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
的碱,下面我们简单了解它的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0-6)
质,未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氢氧化钙可以由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得。

【播放实验视频】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学生观看后发言】生石灰接触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能把鸡蛋煮熟。

【教师】(1)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总结】①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②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

【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酸的化学性质。

那碱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探讨。

【板书】2、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2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
合,用来做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②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交流与讨论】
【讨论结果】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心,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特点是都由金属元素与原子团组成。

原子团:CO2→CO3原子团、SO2→SO3原子因、SO3→SO4原子团(氧原子数增加1个)。

所以:2NaOH+SO3====Na2SO4+H2O
【总结】
2、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探究实验】采用导电仪分别试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
【交流探究结果】
【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

【设问】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联想】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设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教师讲解】
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HNO3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NO3-,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OH-,NaCl在
水中会解离出Na+和Cl-。

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分析】比较上述物质的解离情况,试分析酸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归纳】盐酸、硫酸、硝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些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对于碱的概念的探究描述,可由学生仿照酸的探究方式自主总结)
四、酸、碱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

【课题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59页第3、5题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播放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鸡爪的视频令学生惊讶,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

讲解氢氧化钙的制备时,播放了氧化钙溶于水的实验视频,视频中观察到氧化钙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放出了大量热,能把鸡蛋煮熟,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就是氢氧化钙,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