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知识资料)

药物过敏反应(知识资料)
药物过敏反应(知识资料)

过敏反应

定义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

相关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分型:

(1)I型过敏反应:也叫做速发型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休克等。

(2)II型过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性型过敏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3)III型过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IV型过敏反应:也就是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慢性结核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

1、过敏性休克反应: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心

悸、喉头有堵塞感、呼吸困难及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

肢麻木。

(2)微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

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脑部缺氧所致。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等。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以及其它各种皮疹等。

2、血液病样反应,本组反应类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主要症状有:颗

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等。

3、血清病样反应,其反应症状主要为血清病样改变,临床以突发的广泛性红斑及荨麻

疹样发疹常见,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4、其它全身反应,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发疹大部分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过敏性药疹主要有:固定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湿疹皮炎型药疹、多型红斑及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光敏感性药疹等。

药物过敏反应预防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讯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断定都应

按要求准确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原则,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

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记,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经药物过敏实验后凡接收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及更换药物批号,

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发生过敏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小心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抗过敏

药物(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

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8、液体输入注意相互之间配伍禁忌及药物与溶液之间的配伍禁忌,特殊药物之间应用

生理盐水隔开,其他如药物避光,使用特殊输液器等。

9、常规液体配制后最佳输入时间为4小时内。

10、夜间最好避免做抗生素皮试。

过敏性休克抢救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

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停止输入当前药物,重新更换输液器,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

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

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实施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

升压药保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高兴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临床变

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变处置条例》划定6 h内及时、正确地记载抢救进程。

各科常用药常见过敏反应盘点

各科常用药常见过敏反应盘点 护士是患者临床用药的执行者,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长,各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护士最有发言权。 各科室过敏反应大盘点 急诊科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临床表现:普遍的痒感。穿刺部位上面,局部皮肤发痒(呈血管走向)、发红,有的有小皮疹。大多数患者普遍反映,有这种痒感,皮肤发红也很普遍。 对策:减慢滴速,密切观察。一般情况下,不影响患者继续用药,但在用药过程中,要减慢滴速,按照药品说明书所说,滴速: 克林霉素针 临床表现:药液滴到血管内,立马就有嘴苦的反应(不是一般的苦)。 对策: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替硝唑注射液 临床表现:嘴苦、胃部不适、胃痛等。 对策:减慢滴速,不宜空腹用药。 头孢类药物 临床表现:皮疹、耳后或输液部位上面出现偶发的荨麻疹。 对策:停药,更换其他药物。 临床感悟:青霉素的临床应用,由于医护人员对该药的重视,青霉素皮试的全面覆盖,有力的筛查出了对该药过敏的患者,临床过敏的患者,现已很少见。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 临床表现:阳性率很高,皮试部位皮丘变大、发红、有痒感。 对策:多数情况下,对T.A.T 阳性的患者,按照《基础护理学》上的脱敏疗法步骤,为患者进行脱敏疗法;少数根据患者的皮试局部表现(强阳性),与患者进行沟通,不用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免疫球蛋白。 阿莫西林胶囊 临床表现:身上皮肤发痒,皮肤发红,不一定出现皮疹,也有出现小皮疹的。 对策:(六个字)停药、观察、对症。 儿科 最常出现过敏的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印象较深的是阿莫西林,出现皮疹、发痒,处理就是停药、观察。 内科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临床表现:一般过敏反应,身上发痒,皮疹等。 对策:换批号后未再出现。 中成药注射液如红花、血塞通等,偶有过敏反应,发现过敏反应后,停用,换药。 外科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最常出现,局部穿刺针眼上面,出现皮肤发红、痒感。其他偶发。门诊输液中心 门诊输液病人中,最易出现过敏反应的是老年人群体,最易出现过敏反应的头孢类药物,由于皮试的普及,都被有效的过滤出来了,中成药注射液有偶发的过敏反应,如丹红注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一、过敏反应得表现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就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严重得(任何药物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常见致过敏药物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硐类、生物制品类(如白介素、干扰素)、麻醉药品类(特别就是酯类吗药品),可危机生命,约占过敏反应得10%——40%,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如下症状: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与肺水肿引起,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窒息、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大小变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用药后7——12天内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症状。 3、各器官或组织得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病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 二、过敏性休克得急救与处理: 对于一般性过敏反应。可酌情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20mg;或用琥珀盐酸氢化可得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对过敏性休克得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并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皮下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0、5-1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酸氢化可得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 3、对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250mg加入5%GS20ml静脉内缓慢推注,支气管痉挛不能解除时可用硫酸镁10ml加5%GS20ml内作静脉缓慢滴入。 4、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入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 5、经上述处理后,如病情仍不好转,血压仍不回升时,需补充血容量(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而导致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1—2mg,或多巴胺20mg或多巴胺20mg+间羟胺40mg。根据血压情况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 6、呼吸受抑制时,肌肉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口对口得人工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

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程序】(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20~30 min(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急性肺水肿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当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立即通医生。 (二)镇静。遵医嘱注射吗啡5~10 mg或杜冷丁50~100 mg,使患者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血量,减轻呼吸困难。 (三)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6~8L/min,可给25%~70%酒精湿化后用鼻导管吸入,从而改善通气。 (四)减少静脉圆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遥下垂,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min换一侧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 min,以保证肢体 循环不受影响。 (五)利尿。遵医嘱应用利尿剂,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钾 血症和低血容量。 (六)血管扩张剂。遵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肺 循环压力,但要注意勿引起低血压。 (七)强心药。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遵医 嘱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 (八)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 施。 (九)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应做到: I、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在抢救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通知医生→镇静→吸氧→减少静脉回流→利尿→应脉回流→利尿→应用血管扩张剂和强心药→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凡经药物过敏试验后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15~2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迅速有效输入抢救药品,必要时施行静脉切开、以保障抢救通道的畅通。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体征

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题 单选题(共25题)姓名分数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A硬结小于0.5cm,红晕小于2cm B硬结大于0.5cm,红晕小于4cm C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4cm D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2cm E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全身总血量 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在静脉内的血量 11、休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A血容量的变化 B心排血量的变化 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12、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B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D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4、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麻醉中的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麻醉中的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麻醉用药属于一种相对独特的用药方式,它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多种药物。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和类过敏反应。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该类反应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引起各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也使得过敏和类过敏反应成为目前国际麻醉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就麻醉中的这两种反应的反应机制、产生诱因、临床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初探。 1 反应机制 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因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损伤的过程统称为超敏反应。1963 年Coombs 和Cell 根据反应的发生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和Ⅳ型。Ⅰ-Ⅲ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反应发生较慢,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而我们临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是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后迅速发生的、导致组织损伤的免疫反应。它在四种超敏反应中发生速度最快,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出现症状,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其发生反应的过程为:外源性或内源性变应原刺激机体单核吞噬系统(淋巴结、肝、脾等)而引起浆细胞反应,产生特异性反应素——IgE,IgE 分子附着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IgE 受体,由此可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同种变应原时,附着于肥大细胞的IgE 与特异性变应原桥联,激发相关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从而触发整个变态反应。 在过敏反应中,致敏和激发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阶段,释放过敏介质是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介质有组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其病理改变以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 类过敏反应是一种无免疫系统参与的,由化学性或药理性介导的,首次用药即表现出与过敏反应相似症状的临床反应。它系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而释放大量组胺,由此产生过敏反应样症状。最近Mertes 提出:非免疫介导的类过敏反应中,仅有嗜碱粒细胞被激活。但此观点还有待证实。可诱发类过敏反应症状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肌松药、硫喷妥钠、丙泊酚等。其主要介导物质是组胺,症状表现与组胺浓度有关:组胺浓度小于或等于1ng/ml,无症状;1~2ng/ml,仅有皮肤反应;大于3ng/ml,出现全身反应;大于100ng/ml,出现严重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 2 诱因 在目前有关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研究中,国内尚无大样本的权威资料。由于过敏反应本身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可由免疫复合物或补体所介导,伴有各种不同的病理过程,其诱因各不相同。而因药物引起的,可被称为“医源性过敏”常见致敏触发物如下: 2.1 麻醉药 2.1.1 肌松剂 为术中此类反应的最常见诱因,主要是引起过敏反应,以琥珀胆碱、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常见。 2.1.2 麻醉镇痛药 吗啡引起组胺释放可达100%,多见于类过敏反应。 2.1.3 局部麻醉药 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较易引起过敏反应,其分解代谢产物——氨苯甲酸具有高度抗原性和复合性。酰胺类则少见。 2.1.4 静脉麻醉药 偶见过敏反应,主要由其赋形剂诱发。如丙泊酚乳剂和依托咪酯乳剂中的油酸钠、卵磷脂、大豆油及甘油。 2.2 术中治疗用药 2.2.1 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为肝素拮抗剂,从蛙鱼类精子中提取,直接诱发细胞释放组胺。糖尿病人长期服用含鱼精蛋白的胰岛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增高。 2.2.2 骨粘和剂 人工关节骨粘又称丙烯酸类粘和剂,为一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单体成分太多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主要对心血管影响较大。 2.2.3 抗生素 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仍为主要原因。 2.3 扩容剂 2.3.1 全血 在血型无误,交叉配合试验阴性的输全血病例中,约有3%病人可能发生非溶血性变态反应,与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 2.3.2 血浆代用品 包括血浆蛋白、人工胶体液(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均可能诱发类过敏反应,但血定安多发,且容易发生在慢性炎症、老年病人及过敏体质病人。 在国外相关报道中,Lawxenaire 发现在1997-1998 年产昌国发生的467 例过敏反应中,居前两位的是肌松剂(69.2%)和乳胶(12.1%);肌松剂中占前两位的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Mertes 通过研究1999-2000 年期间发生在法国的518 例过敏或类过敏反应中,导致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诱因是肌松剂(58.2%),其次为乳胶(16.7%)和抗生素(15.1%),再次为胶体(4.0%),镇静催眠药(3.4%)和阿片类药物(1.3%)。在引起过敏反应的肌松剂中,罗库溴按(43.1%)和琥珀胆碱(22.6%)位列前两位,其次为阿曲库铵(19.0%)和维库溴铵(8.5%),随后为潘库溴铵(3.0%),美维松(2.6%)和顺式阿曲库铵(0.6%)。肌松剂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式成为致敏原。所有肌松剂都是季铵化合物,无需与大的载体分子结合或半抗原化,直接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业细胞表面的IgE 分子发生交联,诱发过敏反应。而美维松化学结构属苄异喹啉类化合物,其起效时有三种结构(顺-顺、顺-反、反-反),不易与IgE 分子发生交联。先天性脊柱裂、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中高发乳胶过敏。对存在异质性和对食物或对某些水果(鳄梨、水蜜桃、香蕉、无花果、栗子、榛子、西瓜、菠萝、番木瓜等)不耐受的患者,其发生乳胶过敏的概率大大高于肌松剂过敏的发生率。此外,无论是过敏还是类过敏反应中,女性发病率都在男性的一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女性大量接触化妆品所致。 总的来说,由于近年来对致敏性相对较少的天然药物的使用日见减少,而取代以可形成半抗原的合成药物的大量使用,同时随着用药方法的不规范,不同药物之间交叉过敏的增加,以及大量新药的引入,使得药物的过敏和类过敏反应发生率逐年上升。 3 临床症状 药物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症状常在注药后1~5min 内出现,表现为急性的反应,80%以上来势凶猛,有的来不及抢救即已死亡。主要表现集中在心血管、皮肤和呼吸系统: 3.1 心血管系统 病人首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燥不安,冷汗,心悸。接着胸闷,心律失常,脉率细速,血压迅速下降甚至神志不清,深度休克。这是由于组胺促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所致。 3.2 皮肤系统 患者可出现皮肤潮红,瘙痒,风团样皮疹或一过性血管性水肿。这主要是患者血管内液体丧失严重,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3.3 呼吸系统 开始感觉咽喉部发痒,咳嗽,喷嚏,声音嘶哑,检查时可见咽喉部水肿,迅速出现喘息,喉梗阻,顽固性支气管痉挛,呼吸急

药物过敏性休克题库

输液反应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2.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因素、(液体与药物)、(输液器材质量)、(配伍禁忌)、(输液速度及环境)、(液体配制程序)。 3.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脸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4.空气栓塞的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5.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 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发冷、寒战和高热) 6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是 _______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__________ 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6~8 、20%~30% ) 7输液时进入静脉的空气,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 若空气量大,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使机体组织回流的静脉血不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它的临床表现是(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紫绀),并伴有(濒死感)。它的预防是:输液前(认真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它的处理是立即置患者()并保持()。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20%~30% 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E A. 使病人呼吸道湿润 B. 使痰液稀薄,易吐出 C. 消毒吸入的氧气 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 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2.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可能引起什么症状?A A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痰B频繁早搏 C穿刺部位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D血压升高 E血红蛋白尿 3.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什么卧位?C A直立位B垂头仰卧位 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 E半坐卧位 4.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是空气阻塞了:C A上腔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D肺静脉入口 E主动脉入口 5.从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C

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性皮炎 概述 药物过敏性皮炎简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的反应,严重者可伴有全身损害。最常见的有碘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药疹可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所产生,后者指药理学可以预测得到的,常与剂量有关,而前者与药理作用无关,以药物为变应原而引起的变态反应,药物侵入人体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变成全抗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此类抗原抗体产生变态反应表现在皮肤及粘膜上,即造成药物性皮炎,临床上多与此类有关,其主要依据是: 1、几乎均发生药理学所允许的用量下; 2、有一定的潜伏期; 3、患者仅对某种或某类药物过敏,具有高度特异性; 4、对某种药物已经致敏者,若再次用同样药物,即使微量,常导致药疹复发; 5、应用与致敏药物结构相近的药物可出现交叉过敏; 6、用致敏药物作皮试,可获阳性结果; 7、抗过敏药物,特别是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显著。 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 药物过敏性皮炎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固定型药疹:是最常见的类型即每次发作都在原来的部位反复以同一形态发生药物过敏性皮炎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口唇外阴等部位尤为多见 2、荨麻疹样药疹:发病突然全身对称性分布先从面颈部开始,以后很会蔓延到四肢及躯干皮肤瘙痒,病人感到畏寒和发热。 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此型潜伏期长初期如麻疹很久继续发展全身皮肤渐红肿胀然后皮肤发生广泛性叶片状脱屑反复不已。 4、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此型药疹极其严重缺少发病较急全身发生大面积水疱擦破后露出大面积剧烈疼痛的糜烂面像Ⅱ度烫伤那样露出表皮如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 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2、促进体内药物排泄,多饮水,静脉输液等,必要时用利尿剂。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置预案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实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实验结果阳性患者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实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经药物过敏实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24小时以上,应重做过敏实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实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7、药物过敏实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防护过程: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实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师。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未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一直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是配合施行器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维持血压、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气管痉挛→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一、过敏反应的表现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任何药物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常见致过敏药物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硐类、生物制品类(如白介素、干扰素)、麻醉药品类(特别是酯类吗药品),可危机生命,约占过敏反应的10%——40%,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如下症状: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窒息、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大小变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用药后7——12天内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症状。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病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

状。 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处理: 对于一般性过敏反应。可酌情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盐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对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并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皮下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0.5-1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 3、对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250mg加入5%GS20ml静脉内缓慢推注,支气管痉挛不能解除时可用硫酸镁10ml加5%GS20ml内作静脉缓慢滴入。 4、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入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 5、经上述处理后,如病情仍不好转,血压仍不回升时,需补充血容量(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而导致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1—

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题 单选题(共 25 题) 姓名 分数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 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腺体分泌增加 C 毛细血管扩张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 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 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 20 分钟一次 C 分 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 20分钟一次 次 E 分 4 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 ( 分 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 20 分钟一次 分 4 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 20 分钟 B D 20 分钟一次 )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 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7、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A 硬结小于 0.5cm, 红晕小于 2cm C 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 4cm E 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 心功能衰竭 B 肺间质水肿 ) E IgD C DIC 硬结大于 0.5cm, 红晕小于 4cm 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 2cm 肾小管损坏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 A 全身总血量 B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D 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 在静脉内的血量 1 1 、休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 A 血容量的变化 B 心排血量的变化 C E 肾部灌流的变化 12 、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A 2 %碘酒溶液 B 0.2 %碘伏溶液 E 0.02 %洗必泰溶液 13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C 70 多系统器官衰竭( MSO )F ) ) %酒精溶液 D 0.1 在动脉内的血量 脑部灌流的变化 %新洁尔灭溶液 )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4、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一、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表现就是最早最常出现的征状,包括皮肤潮红、瘙痒、广泛的荨麻疹,皮肤黏膜、口周及四肢麻感,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的眼睑水肿。喷嚏、水样涕、音哑、呼吸困难等。 2、气道阻塞症状的表现,也就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之喉或支气管痉挛,出现喉头阻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窒息死亡。 3、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低于10、6/6、6kpa ,80/50mmHg即为休克水平)、脉搏消失、测不到血压,最终心跳停止 4、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局部浮肿,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5、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2)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3)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如过敏性休克、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呼吸系统症状如鼻炎、哮喘、肺泡炎、肺纤维化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损害如黄疸、胆汁淤滞,肝坏死等;肾损害如血尿、蛋白年、肾功能衰竭等;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癫痫、脑炎等。 小儿药物过敏的症状有几种: 1、固定性红斑型:发于嘴周围皮肤,腹股沟处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见。皮疹形态特殊,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阿斯匹林、APC、复方新诺明等易引起此类药疹。 2、红斑性发疹: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分布大量鲜红鸡皮样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形成似猩红热式麻疹,伴轻度中度发热。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如氨苄青霉素,等。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提纲: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 二、过敏反应试验法 三、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四、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 1、患者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停止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试验结果判断应准确,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过敏试验药液注射盘和注射器、稀释药液的生理盐水应专用,以防“隐性接触”而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4、病人在饥饿、剧烈运动或麻醉情况下和傍晚以后不宜做过敏试验。 5、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注射卡、病历夹上醒目地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前均应备好急救药品(盐酸肾上腺素等)及器械,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反应。 7、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或者批号更换时,均需做过敏试验,阴性时方可再次用药。 8、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二、过敏反应试验法 【目的】 预防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估】 ①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与家族史,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

史者应慎用(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皮肤骚痒、红肿,就是一种变态反应。); ②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③病人对过敏试验目的理解、接受、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操作前准备】 ①抢救药物与用物准备:注射盘内备0.1%盐酸肾上腺素,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应处于备用状态,供急需时用。 ②病人准备:病人不宜空腹时进行皮试,个别病人空腹时注射用药,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及皮试观察时间(30分钟)内,不要随意离开,不要搔抓或揉按皮试部位,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操作步骤】 ①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见附表)。 ②试验方法:取配好的皮试溶液,按皮内注射法在病人前臂腕侧横纹上三横指正中与腕横纹保持平行进针(可减轻疼痛)注入0.1ml,20分钟后评价皮试结果。 ③皮内试验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红晕周围有伪足,局部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可疑阳性——如对皮试结果不肯定,可用生理盐水0.1ml在对侧手作对照试验,确认该药物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三、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下面以青霉素过敏为例) (一)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生率约为5—10/1万。其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通常不遗留组织损伤,且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在做青霉素皮内试验后或注射药物过程中或注射后,均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有时呈闪电式,即发生于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有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1]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1、立即停用有关致敏药物。 2、平卧、吸氧、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3、肾上腺素0.5-1mg作皮下注射,必要时20-30分钟后 再皮下或静脉注射1次。 4、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200mg加入 10%葡萄糖中静滴。 5、针刺人中,十宣穴,足三里,曲池等穴。 6、异丙嗪注射液25-50mg或苯海拉明注射液40mg,肌注。 7、血压不回升时给阿拉明注射液18.9mg或多巴胺注射液 20mg加入5-10%葡萄糖中静滴。 8、呼吸受抑制时可用可拉明注射液0.375或洛贝林注射 液3-6mg,肌注或静注。 9、如发生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立即咽后壁注射地塞米 松2mg,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10、如系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应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 液10ml。

输液反应的处理 一、发热反应 1、轻者,减慢滴速,注意保暖 2、重者立即停止输液 3、高热者给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药, 吸氧。 二、循环过度负荷反应(输液速度过快) 1、立即停止输液 2、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心脏负担 3、高流量吸氧,减轻缺氧状态 4、静脉注射强力速效利尿剂(速尿20-40mg/次) 5、根据情况注射平喘药和强心剂 6、如无禁忌症,可立即慢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注射液 5mg或阿托品注射液或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7、肺水肿急剧加重者,其他治疗无效者,如无贫血, 可静脉放血300-500ml。 三、静脉炎:局部热敷,抬高患肢,注意休息,必要时给 地塞米松,抗生素等药。

药物过敏休克是我们在临床中常遇到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务必要争分夺秒。 临床表现 当患者应用致敏药物后,常在15分钟内发生反应,少数患者可在30分钟后,甚至数小时后才发生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早期症状主要为口唇、舌及手足发麻、喉部发痒、头晕、眼花、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不适,随后可出现全身大汗,脸色苍白,唇部发绀,喉头阻塞,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四肢冰冷,皮肤潮红,手足浮肿,严重患者可昏迷及大大小便失禁。体格检查可见球结膜充血,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眼部充血,心音减弱,脉搏细弱难触,心率增加,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有肺水肿者,双下肺可闻及罗音。休克经救治苏醒后,患者常感周身无力,或有头痛及精神不振。 治疗措施 诊断药物过敏性休克并不难,关键是要及时处理和治疗。 1、停用一切可疑性药物,保持患者平卧或头低足高位,并注意保立即肌注1‰肾上腺素0.5~1mg,小儿每次0.02~ 0.025mg/kg。严重者可用肌注量的1/2~1/3稀释于50%葡萄糖溶液 40~50ml中静脉注射。如患者心跳突然停止,可用1‰肾上腺素1mg直接作心内注射,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首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鉴别终审稿)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鉴 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因药物引起的属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一般可以预防和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源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预后很差,可因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的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也较多,而这些因素如个体差异等的变异性较大,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现在特别关于处置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办法。因此,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对医护人员避免此类医患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2 输液反应机制 热原是指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物质的总称。广义的热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通常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现已证明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微粒异物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和程序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程序【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