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 化学之星 获奖名单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化学邓翀93.67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杨可心92.71北京大学化学刘星驿89.28北京大学化学李昇88.93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梁轩88.57北京大学化学类贾国赓88.3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贺鑫87.77北京大学化学类顾婷87.65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侯倬伟87.33北京大学化学戴梦得87.27北京大学化学类于乐飞87.11北京大学化学资治86.84北京大学化学李泽洲86.55北京大学化学王卓琦85.37北京大学化学黄渝鹏85.01北京大学材料化学聂韩秋84.45武汉大学化学类刘昊明84.42北京大学化学吴杨牧84兰州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王常伦83.14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王馨怡82.76南开大学化学类魏瑶82.67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曲志宇82.55吉林大学化学基地班林畅82.05北京大学化学林友宇81.99北京大学化学类瞿杨81.55山东大学化学类杨冠涛81.06兰州大学化学基地班郭玮明80.97南京大学化学赵思危80.1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武钦慈79.97北京大学化学赵健79.87郑州大学应用化学杨增旭79.84山东大学化学类杨子凡79.71南京大学化学吕由79.62四川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殷允念79.55郑州大学化学于航79.31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黄宗煜79.26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李晓宇79.25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周艺78.96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刘少丞78.95山东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燕文超78.78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闫杰78.69北京大学化学黄超然78.65厦门大学化学化学吴东山78.54四川大学化学张雨童78.4南开大学应用化学詹佶睿78.22武汉大学化学弘毅程香月77.96南京大学化学李鸿鹏77.92南开大学化学林莹77.89中山大学应用化学任子琪77.83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陈恒77.75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崔世勇77.7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生物学赵昕暐77.26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梁晓阳77.1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鲍志成76.94北京大学化学宋彭博75.77北京大学化学王德九75.63北京大学物理学蔡一辰75.51厦门大学化学钱阳74.82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尹冰74.8吉林大学化学贡苡晟74.7复旦大学化学师明赫74.65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梁子栋74.41南京大学化学基地班夏义杰74.32北京大学化学周嘉奕74.29吉林大学化学孙荣74.27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于梦诗74.27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李国梁74.09四川大学化学许汉华74.08兰州大学应用化学张玉菁74.02武汉大学化学类王子羽73.88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彭信心73.82南京大学化学毕云鹏73.39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韩铱沆73.28南开大学化学董佳蕙72.9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辛俊洁72.87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李锦72.7兰州大学化学夏筱茜72.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生物学王相贺72.57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熊天宇72.46南开大学化学生物学李婧72.34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王朝骅71.51南开大学化学类曾华71.23南京大学化学张翼71.21天津大学应用化学蔡国鸿71.17中山大学材料化学秦少杰71.11福州大学化学基地班胡悦聪71.06北京大学化学类柴正祺70.97北京大学化学欧阳文柏70.4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类祁祺70.43浙江大学化学化学梁松70.43南开大学化学魏成奇70.4北京大学化学类郭若垚70.39北京大学化学郭丽君70.38山东大学化学许雪晨70.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吴柏华70.29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左壮70.12山东大学化学类任柯欣70.08南开大学化学张明铉7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张雨晨69.24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邹名之69.17南京大学化学周洋洋68.99南开大学材料化学吴剑扬68.97厦门大学化学刘东阳68.79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雷佳楠68.79北京大学化学类王雅妮68.73北京大学化学彭程远68.45南开大学化学郭志滨68.25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朱振宇68.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梁伟昊67.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王怡67.79南京大学化学基地班赵锐驰67.45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袁昊67.33南京大学化学金杨亚男67.16四川大学化学基地班汤汝尧67.15南京大学化学(基地)李俊泽67.13北京大学化学类。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志豪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志豪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志豪沈志豪博士,副教授电话:10-62754518传真:10-62751708Email:zshen@出生:1972年9月学士,高分子科学,1994,南京大学强化部导师:薛奇教授博士,高分子科学,2001,UniversityofAkron高分子科学系,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Akron)市导师:程正迪教授博士后,2004年10月-2007年3月PhilipMorrisUSA经理:ManuelMarquez博士博士后,2001年6月-2004年9月,2007年3月-2007年10月VirginiaCommonwealthUniversity化工系导师:MarkA.McHugh教授副教授:从2007年10月起,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所属课题组:周其凤院士研究组科研领域聚合物材料的凝聚态物理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应用用电纺和电喷雾法制备微/纳纤维和纳米颗粒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代表性论文Wang,D.H.;Shen,Z.;Guo,M.;Cheng,S.Z.D.;Harris,F.W.“Synthesisandpropertiesofpolyimidescontainingmultiplealkylsidechains”Macromolecules2007,40,889.Shen,Z.;Thompson,B.E.;McHugh,M.A.“Electrospinninginnear-criticalCO2”Macromolecules2006,39,8553-8555.Shen,Z.;McHugh,M.;Smith,D.W.Jr.;Abayasinghe,N.K.;Jin,J.“Impactofhexafluoroisopropylideneonthesolubilityofaromatic-basedpolymersinsupercriticalfluids ”J.Appl.Polym.Sci.2005,97,1736.McHugh,M.;Shen,Z.;Gee,D.;Karles,G.;Nepumuceno,J.;Huvard,G.“MethodofProducingFibersbyElectrospinningatHighPressures”PCTInt.Appl.(2005),WO2005/064047A1,InternationalPublicationDate:July14,2005.Shen,Z.;McHugh,M.A.;Xu,J.;MacPhearson,H.;Kilic,S.;Mesiano,A.;Bane,S.;Karnikas,C.;Beckman, E.;Enick,R.CO2-solubilityofoligomersandpolymersthatcontainthecarbonylgroup,Polymer2003,44, 1491-1498.Tu,H.;Wan,X.;Liu,Y.;Chen,X.;Zhang,D.;Zhou,Q.-F.;Shen,Z.;Ge,J.J.;Jin,S.;Cheng,S.Z.D.“Self-assembly-inducedsupramolecularhexagonalcolumnarliquidcrystallinephaseusinglaterallyatt achednonmesogenictemplates”Macromolecules2000,33,6315.。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学术荣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学术荣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学术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立“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students)”,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是化学学院对积极完成中级课程及相关实验的化学学院本科生专门设立的奖项。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三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评选对象为品学兼优的化学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四条申请“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的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2.自觉遵守法律,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3.尊敬师长,学习刻苦,积极进取;4.本科三年级结束时修满127.5学分,选修并通过化学学院开设的所有中级课程和相关实验。

第三章评审第五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按年度申请和评审,每年6月开始接受申请,7月初评审完毕。

第六条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并提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申请表》。

第七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的评审过程由化学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及本科教务、年级主任、班主任共同参与,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一等奖10-15名,二等奖20-25名,三等奖30-40名。

第八条评审结束之后,应将评审名单在全院范围内公示一周,随后公布表彰决定。

第四章附则第九条本评选办法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附: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评选标准:一等奖:专业成绩排名在年级前20%;中级课程成绩优秀;科研工作勤奋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二等奖:专业成绩排名在年级前50%;中级课程成绩优良;热爱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一.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 1910 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

1913 年化学门重新招生, 1919 年改称化学系。

1952 年全国范围院系调整后的北大化学系是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

1995 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

2001 年原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

目前,化学学院设有 5 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 5 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5 个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是国家教委遴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3 年底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3 年 12 月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97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7 人,长江特聘教授 14 人( 含国家核磁中心 2 人 ) ,教授 54 人,副教授 52 人。

有 26 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1 人与国外学者合作获得 B 类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2 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严纯华、席振峰、刘忠范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集体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化学学院同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周恒辉分析化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市动力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进电池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话/传真:86-010-********电子信箱:hhzhou@1963年生,1989年获湘潭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兴趣:能量储存及转换材料的设计、合成和表征化学电源中的电极/电解液界面研究可移动能源器件的设计及应用近年本课题方向承担的主要课题: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正极材料LiFePO4的中试研究,Z0004106040221,400万元,2004-2006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高比能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信部运[2004]479,200万元,2004-2006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支持产业领域专项,基于新型能源的LED道路照明示范工程重大产业化项目,350万元,2007-2008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正极材料LiFePO4的产业化技术研究,Z070901310701,180万元,2007-2008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改善磷酸铁锂高温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3Z229,89万元,2007-2008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信部财[2008]192号,400万元,2008-2010。

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300万元,2009-2011,副组长单位。

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09AA0352002,2000万元,2010-2012主要论文:ChengF.Q.,WanW.,TanZ.,HuangY.Y.,ZhouH.H.*,ChenJ.T.,ZhangX.X.,Highpowerperformanceofn ano-LiFePO4/Ccathodematerialsynthesizedvialauricacid-assistedsolid-statereaction,Electrochimic aActa,2011,56:2999-3005LiJ.M.,WaW.,ZhouH.H.*,LiJ.J.,XuD.S.*,HydrothermalsynthesisofTiO2(B)nanowireswithultrahig hsurfaceareaandtheirfastcharginganddischargingpropertiesinLi-ionbatteries,mun.,2011,47:3439-3441YeJ.F.,LiuW.,CaiJ.G.,ChenS.,ZhaoX.W.,ZhouH.H.,QiL.M.*,NanoporousAnataseTiO2Mesocrystal s:Additive-FreeSynthesis,RemarkableCrystalline-PhaseStability,andImprovedLithiumInsertionBeh avior,J.Am.Chem.Soc.,2011,133:933–940HuangY.Y.,ChenJ.T.,ChengF.Q.,WanW.,LiuW.,ZhouH.H.*,ZhangX.X.,Amodi?edAl2O3coatingpr ocesstoenhanceth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i(Ni1/3Co1/3Mn1/3)O2anditscomparisonwithtr aditionalAl2O3coatingprocess,J.PowerSources,2010,195:8267–8274HuangYY,NiJF,ZhouHH*,ChenJT,ZhangXX,AmodifiedZrO2-coatingprocesstoimprov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i(Ni1/3Co1/3Mn1/3)O2, J.PowerSources,2009,188(2):538-545NiJF,ZhouHH*,ChenJT,ZhangXX,Improved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ayeredLiNi0.4Co0.2Mn0.4O2viaLi2ZrO3coating,ElectrochimicaActa,53(7):3075-3083,2008QiuJY,ZhaoL,ZhaiML?,NiJF,ZhouHH??,PengJ,LiJQ,WeiGS,Pre-irradiationgraftingofstyreneandmaleicanhydrideontoPVDFmembraneandsubsequentsulfonatio nforapplicationinvanadiumredoxbatteries,JournalofPowerSources,177:617–623,2008NiJF,ZhouHH*,ChenJT,ZhangXX,Moltensaltsynthesisand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ofsphericalLiFePO4particles,MaterialsLetters,61(3-4):1260~1264,2007QiuJY,LiMY,NiJF,ZhaiML*,PengJ,XuL,ZhouHH*,LiJQ,WeiGS,PreparationofETFE-basedanionex changemembranetoreducepermeabilityofvanadiumionsinvanadiumredoxbattery,JournalofMembraneScience,297(1-2):174-180,2007NiJF,ZhouHH*,ChenJT,ZhangXX,LiFePO4dopedwithionspreparedbyco-precipitationmethod,MaterialsLetters,59(18)2361-2365,2005主要专利:成富圈、周恒辉、黄友元、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794878A,2010倪江锋、周恒辉、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可调控其颗粒形貌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710000683.0,2009倪江锋,周恒辉,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合成类球形磷酸金属锂盐的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610011378.7,2008周恒辉,陈继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10039176.4,2006周恒辉,陈继涛,孙杰,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3153874.6,2005陈继涛,周恒辉,常文保,慈云祥,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2159166.0,2005周恒辉,杨正,任献举,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02155659.8,2005周恒辉,陈继涛,常文保,慈云祥,一种苯萘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29.6,2004陈继涛,周恒辉,常文保,慈云祥,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30.X,2004周恒辉,杨正,任献举,一种提高钴酸锂的中位径和振实密度的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31.8,2004欢迎校内外对可移动能源材料与器件有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本研究方向,在校内奖学金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优厚的北大先行奖学金。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席振峰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席振峰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席振峰席振峰教授研究领域: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方法学电话/传真:010-6275-9728电子信箱:zfxi@1983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所、郑州大学和河南化学所;199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河南化学研究所金斗满先生研究室(1983年至1992年,实研、助研)、日本北海道大学触媒化学研究中心高桥保教授研究室(1993年至1998年)学习或工作(博士后、助手)。

1998年4月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任副教授;1999年7月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教学:本科生《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主持人,研究生《金属有机化学》科研主要方向: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高选择性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

科研追求目标:研究碳-氢键、碳-碳键以及碳-杂原子键的选择性切断与规律,探索新一代物质转化的途径。

近五年来代表性论文:Metal-mediatedEfficientSynthesis,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andSkeletalRearrangementofOcta-su bstitutedSemibullvalenesChaoWang,JianYuan,GuotaoLi,ZitaoWang,ShiweiZhang,ZhenfengXi*J. Am.Chem.Soc.2006,128,4564-4565.FormationofIndeneDerivativesfromBis(cyclopentadienyl)tita nacyclopentadieneswithAlkylGroupMigrationviaCarbon-CarbonBondCleavageTamotsuTakahashi, *YuichiKuzuba,FanzhiKong,KiyohikoNakajima,andZhenfengXi*J.Am.Chem.Soc.2005,127,1718 8-17189.Zirconocene-mediatedintermolecularcouplingofonemoleculeofSi-tethereddiynewiththree moleculesoforganonitriles:One-potformationofpyrrolo[3,2-c]pyridinederivativesviacleavageofC-N triplebondsoforganonitrilesXiaohuaSun,CongyangWang,ZhipingLi,ShiweiZhang,ZhenfengXi*J.A m.Chem.Soc.2004,126,7172-7173.UnprecedentedDoubleC-CBondCleavageofaCyclopentadienylL igandZhenfengXi,*KimihikoSato,YeGao,JianmingLu,andTamotsuTakahashi*J.Am.Chem.Soc.200 3,125,9568-9569.NovelCycloadditionofNitrileswithMonolithio-andDilithiobutadienesJinglongChe n,QiulingSong,CongyangWang,andZhenfengXi*J.Am.Chem.Soc.2002,124,6238-6239.HighlyReg io-andStereoselective1,1-CycloadditionofCarbonMonoxidewith1,4-Dilithio-1,3-dienes.NovelSynt heticMethodsfor3-Cyclopenten-oneDerivativesQiulingSong,JinglongChen,XianglinJin,andZhenfe ngXi*J.Am.Chem.Soc.2001,123,10419-10420.DialkenylationofCarbonylGroupsbyAlkenyllithium CompoundsZhenfengXi,*QiulingSong,JinglongChen,HairongGuan,andPixuLiAngew.Chem.Int.E d.Engl.2001,40,1913-1916.(更详细内容请看课题组主页)。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郭海清博士,副教授材料化学有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功能有机和高分子材料电话:(010)62755702传真:(010)62755702电子信箱:guohq@学士,北京大学(1982);硕士,北京大学(1984);博士,日本大阪大学(1997);助手,日本大阪大学(1996-1997)。

主讲课程:普通无机化学(生物类本科生)研究领域和兴趣:1.活性中心转化聚合与新型高分子的合成活性中心转化聚合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单体共聚,通过从自由基到正离子的转化聚合,可以合成功能末端基聚合物、新型嵌段共聚物和"星状"高分子。

这些聚合物可以用一步法合成(one-stepandone-shot)。

这类"星状"高分子不同于通常的星状高分子,它的核和臂的大小可调,可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其它材料的增强剂;生物医药的药物释放等领域。

2.无机纳米颗粒与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复合设计合成侧基发光性单体,该单体可均聚、共聚,还可以通过末端基进行自组装、与无机颗粒进行组装等。

目的在于得到新型光电材料、有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等。

?3.有机发光(OLED)材料的设计合成设计合成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易加工成形的有机、高分子及配合物型荧光和磷光材料。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H.Q.Guo,Z.Fang,A.Kajiwara,M.Kamachi,ActaPolymericaSinica,2002,inpress.M.Kamachi,H.Q.Guo,A.Kajiwara,Macromol.Chem.Phys.,2002,203,991.Z.HZhang,H.Q.Guo,M.H.Lü,S.MLiu,Z.GWang,ActaPhysico-ChimicaSinica,2000,16(11),968.H.Q.Guo,S.MLiu,L.Zhu,Z.HZhang,W.Chen,Z.GWang,Mol.Cryst.andLiq.Cryst.,1999,337,197.H.Q.GuoPoly.Bull.(inChinese)1999,3,107.H.Q.Guo,A.Kajiwara,Y.Morishima,M.Kamachi,Macromolecules,1996,29,2354.。

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

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

北京大学2010-201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序号姓名学校院系证书编号1 郭溢譞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12 章博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23 叶立早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34 魏晔翔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45 张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56 庄梓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67 雷理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78 苏钧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00089 孙文跃北京大学工学院0000910 崔笑尘北京大学工学院0001011 张凯强北京大学工学院0001112 杜汇丰北京大学工学院0001213 尹涵北京大学工学院0001314 吴泰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415 黄俊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516 金辰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617 王晗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718 生冀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819 王智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1920 许元达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2021 张靖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2122 张逸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2223 白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02324 杨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425 曹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526 申国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627 陈心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728 戴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829 王汝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2930 崔知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3031 程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003132 边树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233 吴小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334 张汉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435 赵诗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536 夏思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637 黄骎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003738 安圣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003839 周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003940 刘天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004041 张艾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004142 王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243 陈林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344 高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445 郑子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546 陈云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647 单子非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748 刘晴芸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849 安传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4950 张润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051 薛子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152 陈诚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253 彭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354 戴竹韵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455 吴俊东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556 张成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657 赖陆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005758 邵晓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0005859 陈安吉尔北京大学心理学系0005960 谢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006061 张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006162 陈怡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006263 甘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006364 贺涔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006465 杨骏楠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006566 胡松禾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006667 唐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006768 何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006869 肖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006970 罗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007071 高华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172 缴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273 王启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374 赵雅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475 李轶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576 姜雯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007677 苗思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0007778 陈婷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0007879 张晓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0007980 孙雪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0008081 陈春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0008182 许嘉静北京大学哲学系0008283 程志翔北京大学哲学系0008384 林彬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485 赵贝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586 娄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687 曹丹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788 刘翌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889 肖震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008990 马天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091 孙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192 蔡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293 邹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394 张露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495 卢绮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596 戴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697 靳祖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798 于淑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899 陆匡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00099 100 汪敬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0 101 王浩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1 102 王安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2 103 李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3 104 蒋海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4 105 翟静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5 106 施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6 107 邱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7 108 王斐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8 109 张博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00109 110 李思佳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0 111 张立翘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1 112 张敏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2 113 朱艺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3 114 李明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4 115 康玮星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5 116 杨心恬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6 117 叶蕤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7 118 周韶龙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8 119 吴倩北京大学法学院00119 120 沈昀浩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00120 121 颜时彦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00121 122 汤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0122 123 雷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0123 124 邱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0124 125 苏晓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0125 126 梁晓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26 127 吕如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27 128 徐博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28 129 苏东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29130 黄超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0 131 李夏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1 132 彭柯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2 133 邹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3 134 沈亦乐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4 135 王清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0135 136 高静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00136 137 胡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00137 138 孙公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38 139 孙兆轩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39 140 蒋如洋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0 141 郑泽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1 142 叶轲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2 143 丁雨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3 144 陈嘉曦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4 145 吴雨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5 146 朱睿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6 147 段英子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0147 148 赵璐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00148 149 尚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00149 150 黄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00150 151 张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00151 152 赵朕龙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52 153 谭智超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53 154 张文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54 155 刘爽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55 156 张稚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56 157 张志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57 158 涂健北京大学药学院00158 159 李大蔚北京大学药学院00159 160 马元亨北京大学药学院00160 161 姚家健北京大学药学院00161 162 王超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2 163 田杰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3 164 柳江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4 165 谢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5 166 李倩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6 167 梁海杰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7 168 闻洁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8 169 侯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69 170 韩竞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70 171 王雨蒙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0171 172 信枭雄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2 173 李彦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3174 石继凤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4 175 孟帅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5 176 赵剑雄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6 177 赵逸舟北京大学药学院00177 178 曾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78 179 李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79 180 刘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80 181 刘胜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81 182 李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0182 183 陈益群北京大学护理学院00183 184 张雅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00184 185 张晓彤北京大学公共教学部00185 186 常莉北京大学公共教学部00186 187 孙婧茹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0187 188 张椿英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0188 189 张思宇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0189 190 彭媛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00190 191 王迅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00191 192 臧思雯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00192 193 孙禹尧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00193 194 邱宇轩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00194 195 周靖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00195 196 刘福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00196 197 谷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001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