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热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篇

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篇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触碰到物理热学的应用。
物理热学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与热性质的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家庭生活到工业应用,都离不开物理热学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热学应用。
1. 温度计的原理与应用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它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受热膨胀的特性。
我们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水银在受热时膨胀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在生活中,温度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室内外温度、用于烹饪、医疗等领域。
通过温度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温度,维护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手摇发电机的机理与用途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利用了发电机的原理,通过转动导电线圈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手摇发电机在野外探险、紧急救援等场合应用广泛。
例如,在露营时,我们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发电机来为手机等设备充电,以保证通信和应急需求。
3. 日光浴的物理原理与益处日光是一种光照射,而光是具有波动性质的电磁辐射。
在日光中,太阳的能量被人体所吸收,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日光浴主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刺激皮肤细胞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此外,日光浴还可以增加体内褪黑素水平,帮助调节睡眠周期。
因此,适当的日光浴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情绪,有助于人们的健康与舒适。
4. 大气压力的影响与常见应用大气压力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我们常用的气象台气压计就是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来测定气压的。
大气压力对于天气预报、高空飞行等有重要影响。
此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进行一些应用。
例如,吸管吸水、橡皮球被压扁恢复等都是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所产生的效应。
5. 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提供温暖的便利热水器是一种为我们提供热水的设备。
它利用了热传递和热膨胀的原理。
热水器通过加热水体,使水中的分子得到热量并迅速膨胀,从而使水变热。
热水器在冬季取暖、洗浴等方面非常重要。
热辐射生活中的例子

热辐射生活中的例子热辐射是指由物体表面向周围空间发出的热能电磁波,这种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传播,因此在空气、真空等各种介质中都可以存在和传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热辐射的一些例子。
一、阳光照射阳光是最常见的热辐射现象,在夏天里,当我们走在室外时,会感到阳光的强烈照射,这便是因为太阳释放出的热辐射能量通过空气无阻碍地传递到地面。
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下容易感到疲惫和乏力,这是因为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热辐射下会让人体散热困难,造成体内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疲劳。
二、烤箱和微波炉在烹饪食物时,我们通常使用烤箱和微波炉等电器,这些电器是利用热辐射来将食物加热。
以烤箱为例,当我们打开烤箱时,里面的热辐射会向外逸散,使得烤箱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烤箱内的食物得以被均匀加热。
微波炉则是利用微波辐射在食物内部产生能量,使得食物被迅速加热。
这些电器为我们的烹饪提供了方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火炉和壁炉火炉和壁炉也是热辐射的例子。
火炉中的火焰和壁炉中的炉火都是热辐射源,当火炉和壁炉燃烧时,热辐射从火焰中向外传递能量,使得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
同时,火炉和壁炉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为家庭增添了温馨的气息。
四、地面和建筑地面和建筑也是代表热辐射的例子。
当太阳照射在地面和建筑上时,它们会向周围发出热辐射,使得周围的环境升温。
而晴天时,由于云层较少,太阳的热辐射也更为明显。
我们在室外活动时,也能感受到地面的热辐射,比如在沙滩上行走时,脚底会感到热辣辣的感觉。
总之,热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为我们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人们也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热辐射下,保护身体健康。
生活中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生活中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课题组成员:九年级二班指导老师:张利芳毛娟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冬季从汤,液化点在1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
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
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
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
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同时也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是下雨的前兆;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
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
这是因为紧*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冬天在卫生间洗澡时所见的“白气”并不是气,是悬 仍可。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热量作用时所表现出的现象。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热现象的例子。
1. 热胀冷缩:当物体受热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导致物体体积膨胀,称为热胀。
相反,当物体冷却时,分子的运动减慢,导致物体体积收缩,称为冷缩。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夏天汽车停在烈日下时,车身会因为受热而稍微膨胀,导致车门紧闭,难以打开。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例如,当我们在热锅上烹饪时,热量会通过锅底传导到食物,使其受热。
3.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光和热能的混合物。
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下接触时,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火焰。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成分和温度。
4.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向周围发射热能的过程,不需要介质传导。
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热辐射,其强度和频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
例如,太阳向地球发射的热能就是一种热辐射。
5. 蒸发:蒸发是指液体在接触空气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是一种散热的方式,因为它会消耗物体的热能。
例如,湖水在夏天受到阳光照射时会蒸发,使周围的空气变得潮湿。
6. 水沸腾: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沸腾,即液体表面的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热现象,伴随着水分子的激烈运动和水蒸气的释放。
7. 热烧伤:当人体接触高温物体时,热能会传递给皮肤,导致热烧伤。
热烧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的温度和时间。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可以有效预防热烧伤。
8. 空调制冷:空调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将其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这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的过程中吸热和释热来实现的。
空调制冷是一种常见的热现象,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9. 熔化:当固体物质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构变得松散,导致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称为熔化。
生活中十种分子热运动现象

1.液体中的扩散:分子在液体中不断运动、碰撞和互相交换位置。
2.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跃出液体成为气体。
3.水的沸腾:在高温下液体内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液体变为气体并产生气泡。
4.固体的熔化:固体中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间隙增大,固体变为液体。
5.气体的扩散:气体分子以高速和无规律的方式在容器内扩散。
6.气体的压力:气体中分子不停运动并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7.气体的扩散:气体中的分子以高速和无规律方式在空气中扩散。
8.气体的膨胀:加热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使气体体积膨胀。
9.液体的融化:液体中分子热运动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弱,使固体变为体。
10. 固体的振动:低温下,分子的热运动仅限于固体内原子间的微小振动。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热运动现象。
热现象无处不在,下面将列举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
1.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这是因为热能的输入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增加,导致物体的体积扩大。
例如,夏天地面上的铁轨会因为太阳的照射而变得炙热,铁轨的膨胀会导致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大。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烧水时,将水壶放在炉子上,火焰的热能会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水壶,使得水壶内部的水分子加热。
3. 蜡烛燃烧: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烧物体,蜡烛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热现象。
当蜡烛点燃时,火焰使蜡烛内部的蜡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4.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的热现象。
火焰的形成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使得气体中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激发并发光。
5. 暖气散热:暖气是通过散热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的一种设备。
暖气散发出的热能使得室内的温度升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6. 水的沸腾:当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水中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形成气泡并冒出水面,这就是水的沸腾。
沸腾是水分子受热后热运动的结果。
7.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热能。
例如,太阳的热能是通过辐射传递到地球上,使得地球的温度升高。
8. 热传感器:热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应周围温度变化的设备。
它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
9. 热风扇:热风扇是一种利用电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通过电能输入,热风扇内部的电阻丝发热,产生热能,并通过风扇叶片将热能转化为风能,产生热风。
10. 热泵: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设备。
它通过外部能源的输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传递到高温环境中,实现热能的转换。
以上是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它们展示了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热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热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活条件。
生活中的热现象

保温瓶的自述
我的名字是热水瓶,别看我“身材矮小”, 我也有优点哦!我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功能是保 温。不要以为保温是件容易的事,热传递的方 式有三种:一是传导,二是对流,三是辐射。 要想保温,就要针对这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
1、看看我都有哪些绝招:
绝招一:为了防止热传导我有一颗晶莹剔透 的心──双层的瓶胆,并且夹层是真空的,有效 地防止空气进入我的体内,防止热量传出体外,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绝招二:为了防止对流,我头顶"小木塞"。能减 少热水面上的气体流动,切断热的对流通道,防 止了瓶内外空气的对流;还可以使逃离热水的高 能量的分子与软木塞发生碰撞后,再回到原来的 热水中去,可减慢热水热能的损失。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棍会冒“白 气”, "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它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冰棍"冒出的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 棍周围遇冷液化成的细 小水珠,当然其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是 向下"飘"的。
4、在厨房里揭开锅盖时,若不小心被 100°c的水蒸气烫伤感觉比100°c的沸 水烫伤更厉害,这是为什么? 100°c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的人体皮肤,会液 化成100°c的水,短时间内即可放出大量的热。
绝招三:为了防止辐射,瓶胆壁上镀上一层水 银,使之成为镜面状态,可以反射光和热。辐 射热碰到这光滑的镜面,就会被反弹回去,良 好保温。
2、关于我的使用: ●保温瓶灌多少开水,其保温效果最好? 瓶内以不灌水而留有少量的空气时(瓶塞与 热水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厘米),保温瓶的 保温效果为最好。因为水的传热效率是空气的4 倍,也就是说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所以,瓶内 热水散发的热量也就不太容易通过水上面的空气 层传给瓶塞在传到外边去,所以保温效果就好些。 反之,若将保温瓶灌满水,则水就会将软木塞浸 湿,这时热量就会以水作媒介而较快地传到瓶外, 所以保温效果就差些。
生活中的热学现象23个

生活中的23个热学现象1.燕子低飞有雨下雨前空气湿度很大,小飞虫的翅膀潮湿,不能高飞。
燕子为了觅食,也飞得很低。
2.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是高空中的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低温凝华而成的。
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空气的温度要升高。
这就是我们感觉到“下雪不冷”的原因。
下雪后,雪要熔化,雪在熔化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因此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化雪冷”。
3.真金不怕火炼金(晶体)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的炉火温度不能达到金的熔点,所以不能使金熔化。
4.瑞雪兆丰年覆盖在地面的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保护小麦安全过冬。
雪花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凝结了许多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灰尘,对小麦具有一定的肥效。
雪化成水渗人土里,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
故小麦来年必然丰收。
5.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处于西风带,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运行。
早晨看到西方有虹霞仗,表明西方有降雨云,由东方射来的阳光照射在西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了虹。
而西方的降雨云很快会随着西风移到本地,所以本地很快要下雨。
到傍晚看到东方有虹,这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的,这种虹的出现,说明西方已没有雨了,天气将晴。
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
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
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
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高中地理,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7.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8.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如何解冻最好? 用接近零度的冷水较好。因为冻肉温度是 在零摄氏度以下,若放在热水中解冻,冻肉从 热水中吸收热量,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 升到零度以上,此时的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 传递热的本领降低,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收 热量解冻而形成硬核。 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因冻肉吸热而使冷 水温度很快降到零摄氏度且部分水还会结冰。 放出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内外层的温度较 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 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零度。如此反复几次, 冻肉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 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保温瓶若没灌满开水或从灌满水的瓶 里倒出一些水后,马上就塞紧塞子,常 会看到瓶塞会跳起来,这是为什么? 当保温瓶未灌满开水时就塞紧塞子,瓶内 开水上面的空气就会遇热膨胀,使里面气体的 压强就大于外面空气的压强,于是就对塞子产 生一个很大的力而将塞子顶出;当从瓶里倒出 一些水时,随着开水的不断倒出,同时也有一 部分冷空气陆续地钻进保温瓶中,将瓶塞塞紧 后,进入到瓶里的冷空气也遇热膨胀,所以也 被顶出。因此,当从保温瓶里倒出开水后,先 把木塞轻轻放在瓶口上,让水汽渗出一部分, 然后再盖紧瓶塞,这样瓶塞就不会向上跳了。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棍会冒“白 气”, "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它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冰棍"冒出的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 棍周围遇冷液化成的细 小水珠,当然其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是 向下"飘"的。
4、在厨房里揭开锅盖时,若不小心被 100°c的水蒸气烫伤感觉比100°c的沸 水烫伤更厉害,这是为什么? 100°c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的人体皮肤,会液 化成100°c的水,短时间内即可放出大量的热。
小厨房,大学问
我们都有做饭的经历,回忆发生的一系列的 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 识去解释。这样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 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现例举如下:
1、热凉粥时,锅里会发出响声,并不断冒 出气泡,但一尝粥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2、煮鸡蛋时,刚从锅里拿出表面粘有水的鸡 蛋感觉不很烫手,可鸡蛋壳变干后,反而感觉 比较烫手,这是为什么?
●冬天,刚买来的保温瓶或好久没用过的保温 瓶,往里倒开水时,都是先倒入少量开水并晃 动几下,然后再倒入开水,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防止瓶胆破裂。因为玻璃是热 的不良导体,如果把很多滚烫的开水很快灌进 温度低的保温瓶中,那么瓶胆的内壁会先受热 而迅速膨胀,而其外壁却尚未受热膨胀,这就 使得瓶胆内外膨胀不同步,致使内层玻璃膨胀 受阻产生力而将瓶胆胀破。所以,要先往瓶里 灌少量开水,并晃动几下瓶体,使瓶胆先预热, 待瓶胆内外壁受热膨胀差不多时,再倒入大量 开水,这样瓶胆就不易破裂了。
• 这是因为鸡蛋表面有水时,热水不断蒸发 吸收热量,使鸡蛋表面温度降低,降低到 小于鸡蛋里面的温度。当鸡蛋表面变干后 ,使内外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感觉比较 烫手。
• 热凉粥与烧开水不一样,水具有很好的流 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会膨胀, 密度减少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 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 传递到水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的流 动性差又不易传热,所以,当锅底的粥吸 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 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集中在锅底很 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 的。
保温瓶的自述
我的名字是热水瓶,别看我“身材矮小”, 我也有优点哦!我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功能是保 温。不要以为保温是件容易的事,热传递的方 式有三种:一是传导,二是对流,三是辐射。 要想保温,就要针对这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
1、看看我都有哪些绝招:
绝招一:为了防止热传导我有一颗晶莹剔透 的心──双层的瓶胆,并且夹层是真空的,有效 地防止空气进入我的体内,防止热量传出体外,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绝招二:为了防止对流,我头顶"小木塞"。能减 少热水面上的气体流动,切断热的对流通道,防 止了瓶内外空气的对流;还可以使逃离热水的高 能量的分子与软木塞发生碰撞后,再回到原来的 热水中去,可减慢热水热能的损失。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浇上冷水后烧瓶内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水,使瓶内压强降低,从而降低沸点。 2、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的热保证烧瓶中 的沸腾时继续吸热。
浴室里的思索
过完收获的金秋,寒冬已经来临,到浴 室里沐浴成了我们经常要做的事件。在每次 跨进浴池的时候,不知你是否会突然想起许 多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果是这 样,你就是一个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学物 理”好同学。 1、走入浴池,热腾腾的“白气”便会将我们 团团围住——“白气”是什么? 浴室里的“白气”是水雾。这些水雾是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也正是这些水雾的形成 才使浴池里水的温度适宜于沐浴。
绝招三:为了防止辐射,瓶胆壁上镀上一层水 银,使之成为镜面状态,可以反射光和热。辐 射热碰到这光滑的镜面,就会被反弹回去,良 好保温。
2、关于我的使用: ●保温瓶灌多少开水,其保温效果最好? 瓶内以不灌水而留有少量的空气时(瓶塞与 热水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厘米),保温瓶的 保温效果为最好。因为水的传热效率是空气的4 倍,也就是说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所以,瓶内 热水散发的热量也就不太容易通过水上面的空气 层传给瓶塞在传到外边去,所以保温效果就好些。 反之,若将保温瓶灌满水,则水就会将软木塞浸 湿,这时热量就会以水作媒介而较快地传到瓶外, 所以保温效果就差些。
被烫伤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小心地将被热液浸透的衣裤、鞋袜脱掉。 (2)不要擦破水泡或表皮,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3)取新鲜大葱叶子,中间剥开,去有黏液一面 贴于患处,有止疼和促进皮肤生长的用处 。 (4)如果疼得很厉害,用新鲜的豆腐加白糖,一 起搅拌至碎,敷在患处,可及时去疼 。 (5)用鸡蛋清调白糖摸于水疱处可促进水疱变蔫 。
●当倒完瓶内水马上塞紧塞子,过一段 时间则瓶塞会较难拔出,这是为什么? 倒完开水后若马上塞紧塞子,瓶塞就将 瓶胆封闭得很好。经过一段时间后,因瓶内 的空气冷却,使得里面的气体压强就小于外 部大气压强,所以瓶塞就较难拔出了。
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底浇 冷水,水还会沸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