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名词

电力系统名词

电力系统名词解析1电力基础名词1.1电压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高低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

换句话说。

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

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

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kV=1000V;注:电压单位kV(k小写,V大写)1.2电流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

因为有电压(电势差)的存在,所以产生了电力场强,使电路中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路中的电流。

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A(安培),有A(安),kA(千安),mA(毫安);1kA=1000A,1A=1000mA。

注:单位kA, mA 中, k,m为小写,A大写1.3电量物理上,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我们这里表示用电设备或用户所用电能的数量,又称电能或电功,它是功率在一定时间内的累加值。

单位:千瓦时kW·h,兆瓦时MW·h。

注:单位kWh(k小写,W大写,h小写),MWh(M大写,W大写,h小写)1.4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

又称恒定电流。

一般干电池,电瓶里的电流都为直流电。

1.5交流电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电流。

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环节中,大部分用到的都是交流电。

1.6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单位:W(大写英文字母W)kW(k为小写,W为大写)MW(均是大写字母)1MW=1000kW1kW=1000W。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面试电力专业基础知识

面试电力专业基础知识

面试电力专业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变电设施和配电网等组成的供电网络系统。

它是现代工业、农业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

1.1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负责将其他能源(如水力、煤炭、天然气等)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送达各个地区。

•变电站: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转换为适合分配和使用的电压。

•配电系统:负责将变电站输出的电能经过配电变压器降压后分配给各个用户。

1.2 电力系统的分类根据电力系统的规模和范围不同,可以将电力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送电系统:主要指输变电设施和相关的电网,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能。

- 发电系统:主要指发电厂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将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

- 配电系统:主要指配电变压器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将高压电能降压并分配给用户。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与保护电力系统的运行与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2.1 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负荷调度: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运行和负荷分配,以保证电网供需平衡。

- 运行控制:通过监控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 频率控制: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 电压控制:保持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以满足用户的电压需求。

2.2 电力系统的保护电力系统的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力设备受到损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过电流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和保护系统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以防止设备过载和短路故障。

- 过电压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和保护系统中的电压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以防止设备过电压损坏。

- 欠电压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和保护系统中的电压低于额定值的情况,以防止设备欠电压损坏。

- 过频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和保护系统中的频率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以防止设备因频率异常而受损。

什么是电力系统?

什么是电力系统?

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的能量传输和分配网络。

它是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定义、构成、运行原理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和构成1.1 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等组成的能量传输和分配网络。

它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网输送到用户,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电能供应。

1.2 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第一,发电厂。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发电源,它通过燃煤、核能、水能等方式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第二,输电网。

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不同地区的配电站,起到长距离传输电能的作用。

第三,配电网。

配电网将输电网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等设备降压、分配到各个用户,为城市、工厂、住宅等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2.1 发电原理发电厂运用燃煤、核能或其他能源转化成机械能,再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发电技术的进步,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高效和可持续的发电方式,例如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2.2 输电原理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配电站。

输电线路采用高压交流或直流方式,通过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确保电能稳定可靠地输送到用户。

2.3 配电原理配电网负责将输电网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降压、分配到各个用户。

通过合理的配电网络规划,可以保障城市、工厂、住宅等不同场所的电能供应,并提供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3.1 智能电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电能的优化分配和管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2 新能源的应用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电力系统正积极推广利用新能源。

例如,通过大规模建设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绿色升级。

电力考试:电力系统基础知识介绍

电力考试:电力系统基础知识介绍

电力考试:电力系统基础知识介绍1、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定义由发电厂内的发电机、电力网内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以及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的。

3)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 kV。

4)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也称主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

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调节、保护和监测的设备,它包括控制器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测量仪表、信号器具等。

二次设备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与一次设备取得电的联系2、电力系统故障及其危害凡造成电力系统运行不正常的任何连接或情况均称为电力系统的故障。

电力系统的故障有多种类型,如短路、断线或它们的组合。

短路又称横向故障,断线又称为纵向故障。

短路故障可分为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简称单相短路)两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注意两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短路故障,前者无短路电流流入地中,而后者有。

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是对称的,故称为对称短路;其他几种短路均使三相回路不对称,因此称为不对称短路。

断线故障可分为单相断线和两相断线。

断线又称为非全相运行,也是一种不对称故障。

大多数情况下在电力系统中一次只有一处故障,称为简单故障或单重故障,但有时可能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故障同时发生,称为复杂故障或多重故障。

短路故障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主要有:(1)电流急剧增大。

短路时的电流要比正常工作电流大得多,严重时可达正常电流的十几倍。

简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简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简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系统(包括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以及配电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低压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的一个整体,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终端用户。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源,通过使用不同的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核能等)转化成电能。

发电厂可以分为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等。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连接发电厂和终端用户的一系列设施和设备。

其中包括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

变电站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至更高的电压,以减小输电损耗。

高压输电线路负责将电能远距离输送。

变电设备则用于在不同电压之间进行电能转换。

3.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输电系统输送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终端用户的低压电能。

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低压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

配电变压器将高压电能降压至适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的低压。

4. 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是电力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用户等。

终端用户通过接入配电系统来获得所需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协调发电厂的输出、输电系统的传输和配电系统的分配来实现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确保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能源规划和管理领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潮流: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参量,包括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

【2】母线:指用高导电率的材料(铜、铝)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的产品。

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用的总导线。

通过它,把发电机、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户或其他变电所。

通常截面积比较大,电流大,发热多。

【3】迭代:对某一物理量运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反复计算,直至两次运算的结果小于某一预先给定的误差项,则称这样的算法是收敛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迭代。

【4】直流法潮流计算:在N-R法的基础上,假定节点电压幅值已知、相邻节点电压相位差很小、相邻节点电导为零,对节点功率方程进行简化,得到有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相位角的线性方程组,不需迭代直接求解各节点电压相位角的方法。

【5】集肤效应:通有交变电流流的导体中,由于涡流缘故,电流有向着导体表面分布的趋势。

【6】分裂导线:一根截面积大的导线分裂为较小的若干导线。

一举四得:减小电晕放电;减小电抗;削弱集肤效应;增加柔性。

【7】高压直流输电:优点:(1)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2)线路有功损耗小;(3)适宜于海下输电;(4)系统的稳定性好,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5)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6)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

适用场合: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送电;不同频率或同频率非同期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络;用地下电缆向大城市供电;交流系统互联或配电网增容时,作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之一;配合新能源的输电。

【8】无功补偿: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供电系统中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根本目的:稳压。

常见方式:(1)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2)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3)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补偿设备:同步调相器、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补偿器。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

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确保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发电厂)、变电所、输电和配电线路以及负荷中心等。

该系统通过互相联接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能交换和调节,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电力系统也需要信息与控制系统来监测、控制和保护电力设备的运行。

整个电力系统的结构应保证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电能生产与消费的合理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哪个呈现的阻抗大?答:串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小,并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大。

2、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高阻抗和低阻抗,请问为保证精确度,这两块表该如何接线?答:对低阻抗的测量接法:电压表应接在靠负荷侧。

对于高阻抗的测量接法:电流表应接在靠负荷侧3、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答: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

我国规定: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4、什么叫大接地电流系统?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

通常,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均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5、什么叫小接地电流系统?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通常,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均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6、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接地方式(含经小电阻、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不接地方式(含经间隙接地)。

7、什么是消弧线圈的过补偿?答: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补偿后的感性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小于线路容抗,电网以过补偿方式运行。

8、小接地电流系统当发生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的电压数值和相位发生什么变化?答:其它两相电压幅值升高倍,超前相电压再向超前相移30°,而落后相电压再向落后相移30°。

9、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装设的消弧线圈以欠补偿方式运行,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导致什么后果?答: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使消弧线圈的补偿接近于全欠补偿方式运行,造成串联谐振,引起很高的中性点过电压,在补偿电网中会出现很大的中性点位移而危及绝缘。

10、为什么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以继续运行1~2h?答:因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小,并且并不破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所以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行1~2h。

1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各相对地的电容是沿线路均匀分布的,请问线路上的电容电流沿线路是如何分布的?答:线路上的电容电流沿线路是不相等的。

越靠近线路末端,电容电流越小。

12、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非故障线路呢?答: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13、电力系统故障如何划分?故障种类有哪些?答:电力系统有一处故障时称为简单故障,有两处以上同时故障时称为复故障。

简单故障有七种,其中短路故障有四种,即单相接地故障、二相短路故障、二相短路接地故障、三相短路故障,均称为横向故障。

断线故障有三种,即断一相、断二相、全相振荡,均称为纵向故障,其中三相短路故障和全相振荡为对称故障,其他是不对称故障。

1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什么情况下电流最大,什么情况下电流最小?答: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当两侧电势的夹角为1800时,电流最大;当两侧电势的夹角为00时,电流最小。

15、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1)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2)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而短路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3)振荡时三相电流和电压是对称的,没有负序和零序分量出现;而短路时系统的对称性破坏,即使发生三相短路,开始时,也会出现负序分量。

16、在下列情况下,请分析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

1)线路由负荷状态变为短路状态;2)系统发生振荡。

答:线路由负荷状态变为短路状态时,测量阻抗瞬间减小为短路阻抗;系统发生振荡时,测量阻抗伴随振荡呈周期性而变化。

17、请简述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负序电压、零序电压大小与故障点位置的关系。

答: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越靠近故障点数值越大。

18、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端电源供电线路中,在负荷端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请问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供电端的正、负、零序电流是不是就是短路点的正、负、零序电流?答:正序电流就是短路点的正序电流,而负序和零序电流不是短路点的负序、零序电流,因负荷端也有负、零序网络。

19、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三相短路电流是否一定大于单相短路电流?为什么?答:不一定。

当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小于正序综合阻抗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20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什么条件下故障点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大于两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答: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大于正序综合阻抗。

21、什么情况下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答:当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ZKO小于正序综合阻抗ZK1,即ZKO<ZK1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22、什么情况下两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大于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答:当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ZKO小于正序综合阻抗ZK1,即Zk1>Zko时,两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大于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

23、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在线路任何地方的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点的I1、I2、I0大小相等,相位相同,那么一条线路两端保护安装处的I1、I2、I0是否也一定大小相等,相位相同?为什么?答:不一定。

因为各序电流是按各序网络的分配系数进行分配的,如各序网络的分配系数不同,大小也就不同,如果各序网络的阻抗角不同,其相位也不会相同。

24、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答: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的连续电压为零。

25、发生接地故障时,电力系统中的零序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是什么关系?答: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及两相接地短路时,系统中任一点的三倍零序电压(或电流)都等于该处三相电压(或电流)的相量和,即;。

(电压、电流为相量)26、什么叫对称分量法?答:由于三相电气量系统是同频率按120度电角布置的对称旋转矢量,当发生不对称时,可以将一组不对称的三相系统分解为三组对称的正序、负序、零序三相系统;反之,将三组对称的正序、负序、零序三相系统也可合成一组不对称三相系统。

这种分析计算方法叫对称分量法。

27、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中性点接地系统中某点C相断线故障的边界条件是什么?答:。

(电压、电流为相量)28、线路M侧电源阻抗为10Ω,线路阻抗为20Ω,线路N侧电源阻抗为20Ω,问该系统振荡中心距M侧的阻抗为多少Ω?(假设两侧电源阻抗的阻抗角与线路阻抗角相同)答:距M侧母线15Ω。

29、在我国,为什么10kV系统一般不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答:通常,10kV系统是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很小,线电压仍然对称,系统还可以运行1~2h,此时小接地电流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可由值班人员处理。

30、当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有何特点?答:非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本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所有非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之和。

31、线路零序电抗X0由什么参数决定?答:线路零序电抗X0是线路一相的自感抗与其它两相的互感抗之和,即。

32、变压器的零序阻抗与什么有关?答:变压器的零序阻抗与绕组的连接方式、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磁路结构等有关。

33、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要保持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稳定性?答: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分布取决于零序网络的状况,保持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零序等值网络的稳定,对接地保护的整定非常有利。

34、什么是标么值?答:标么值无量纲,是以基准值为基数的相对值来表示的量值。

35、我们在变压器铭牌上经常看到一个参数叫做短路电压百分数UK%,请问UK%的含义是什么?知道UK%后,我们能否知道短路电抗标么值?答:UK%的含义是变压器短路电流等于额定电流时产生的相电压降与额定相电压之比的百分值。

短路电压标么值就等于短路电抗标么值,因此知道了短路电压标么值就知道了短路电抗标么值。

36、在220kV系统和10kV系统中,有一相等的有名阻抗值,在短路电流计算中,将它们换算成同一基准值的标么阻抗,它们是否仍然相等?为什么?答:不等。

因此10kV的标么阻抗要大。

37、为什么线路的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是近于相等的?答:因正序和负序系统是对称的,电流在线路上流动时所遇到的电阻分量相同,所遇到的线路自感和其它两相对本相的互感也相同,因此相等。

或答:在线路上施加负序电压产生的负序电流与施加正序电压产生的正序电流是相同的(相序是不同的),因此相等。

38、根据录波图怎能样判别系统接地故障?答:①配合观察相电压、相电流量及另序电流、另序电压的波形变化来综合分析;②另序电流、另序电压与某相电流聚升,且同名相电压下降,则可能是该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③另序电流、另序电压出现时,某两相电流聚增,同时相电压减小,则可能发生两相接地故障。

39、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从录波图看,该故障相电流有畸变,请问是否可以直接利用对称分量法进行故障分析,为什么?答:不行。

因为对称分量法仅适用于同频率的矢量。

(因故障相电流有畸变,说明电流含高次谐波分量,不同频率的合成波是不能分解的,只有将畸变电流用付氏级数分解后,将各次谐波分别分解成正、负、零序分量,然后将各次谐波叠加。

)40、何谓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和事故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来说,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有什么意义?答:最大运行方式是指系统中投入运行的机组最多、容量最大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数值的那种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系统中投入运行的机组最少、容量最小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数值的那种方式。

事故运行方式是指在事故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少有的运行方式。

对继电保护来说,通常是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校核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和可靠性,并选定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校核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41、当大电流接地系统的线路发生非对称接地短路时,我们可以把短路点的电压和电流分解为正、负、零序分量,请问在保护安装处的正序电压、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各是多高?答:正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压降,即正序电流乘以从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正序阻抗。

负序电压为负序电流乘以保护安装处母线背后的综合负序阻抗。

零序电压为零序电流乘以保护安装处母线背后的综合零序阻抗。

42、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为什么单相接地保护在多数情况下只是用来发信号,而不动作于跳闸?答: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通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系统的电容电流,或是经过消弧线圈补偿后的残流,其数值很小,对电网运行及用户的工作影响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