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精)

合集下载

继电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继电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16
继电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关于线圈输入的注意事项
施加额定电压是使继电器工作正常进行的最 基本的方法。 施加超过吸合电压的电压时继电器虽然可以 工作,但是考虑到电源种类、电压变动、
温升引起的线圈电阻的变化,必须向线圈施 加额定电压。另外,如果超过了最大连续施 加电压会引起线圈的局部短路、烧损等情况,
显下降,请确认在实机上的寿命。
a)动作时间 动 作 b)复位时间 时 c)弹跳时间 间 d)通断频率 机 a)耐振性 械 b)耐冲击性 特 c)使用环境温度 性 d)寿命
a)耐电压 其 b)安装、端子 他 c)大小
d)保护构造
(1)在音频电路等电路中,弹跳时间短的较好。
(1)考虑使用时的振动冲击和性能。 (2)特别是在高温下使用时,应该选择合适高温级别的有绝缘铜线的
●清洗时,请用于密封型。请 使用含酒精的 清洗液,请勿使用超声波清洗。 ●突出式端子的继电器插入部分的插入强度, 请以40~70N(4~7Kgf)为标准。 ●印刷电路板端子的继电器,请不要把端子弯 曲使其成为自锁端子型。因为这样不能保证继 电器的性能。 ●请阅读正文的具体内容后正确使用。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2 COPYRIGHT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China
(V)
1 :1
(t)
■线圈电压和动作时间
AC工作时,根据线圈励磁开关为ON时的相位, 快,a触点的反弹也会变大。由于负载的条件 动作时间上有偏差,小型继电器基本以半个周 (特别是冲击电流大的情况或者与额定负载差 期工作。体积略大的继电器颤动变大,动作时 不多的情况)会引起寿命降低或者轻度粘连的 间为7~16ms,复位时间为9~18ms。另外, 情况所以需要注意。 DC工作时,线圈的输入越大动作时间也就越

继电器使用方法

继电器使用方法

继电器使用方法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它利用电磁吸引力原理来控制开关通断。

它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保护、家用电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在使用继电器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型号。

要根据实际控制的电流和电压来选择继电器的额定参数,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

2. 连接继电器。

将继电器的触点与控制设备进行连接。

通常情况下,继电器的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方式。

在连接继电器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接错线导致故障。

3. 调试继电器。

在连接完成后,需要对继电器进行调试。

可以通过给继电器加电,观察触点的通断情况来判断继电器是否工作正常。

同时,也可以通过测量继电器的触点电阻来验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4. 维护继电器。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继电器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触点氧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清洁继电器触点,确保其正常工作。

5. 注意安全。

在使用继电器时,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电源,避免触电。

同时,也要注意继电器的工作环境,避免进水、进尘等问题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细节,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继电器的应用技巧

继电器的应用技巧

继电器的应用技巧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用来控制大功率电流的电器开关装置,具有电流大、分合速度快以及可以与其他电器设备高效配合等特点,因此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继电器的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器。

1.继电器的适用场景在选择继电器使用前,需要明确继电器的适用场景,例如继电器常用于电气控制、自动化系统、电力过载保护、电力转换和电路信号调节等方面。

在这些领域中,继电器的电流容量、触点形式、工作方式和接线方式都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了解电路的特性和设计要求,从而选择适合的继电器型号非常重要。

2.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根据控制端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电磁型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

电磁型继电器主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引起铁磁材料吸合或断开触点,其具有较高的电流承受能力,可以控制大功率设备。

固态继电器则是利用固态器件(如光耦、晶体管等)来实现电流的控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响应快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对设备体积和噪音有要求的场景。

3.继电器的控制电压继电器需要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触点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电压通常是直流或交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继电器。

如果使用交流控制电压的继电器,则需要注意交流电的相位问题,以免控制信号引起继电器意外触发。

4.继电器的保护电路为了保护继电器免受电源电压波动、电流冲击和负载的反馈等因素的损坏,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例如可以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加入电流限制电阻、快速开关二极管等来限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此外,还可以使用电磁感应器件或者进行整流滤波等方式来保护继电器。

5.继电器的串联应用当需要控制多个继电器时,可以使用继电器的串联(串接)应用。

串联多个继电器时,需要注意合理配置控制电压、电流功率和触点参数,以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串联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如电磁型和固态型继电器)来克服各自的局限性,提高系统性能。

6.继电器的并联应用当需要同时控制多个电器设备时,可以使用继电器的并联(并接)应用。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为了确保继电器能正常工作 , 电路设计时给继电器线包的驱动电压应为 : 直流的继电器的额定电压 .继电器的吸合电压是继电器生产厂家为保证继电器在一个电压范围内能吸合的电压区域 ,额定电压才是保证每个继电器都能正常工作的最佳电压 . 如果线包电压要使用于其它条件请与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 .∙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等 . 应用中应让它们在正常工作时处于截止状态 ( 让继电器断开 ), 或饱和导通状态 ( 让继电器吸合 ).而不要让它们工作在放大状态.∙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或 IC 等的电流应该大于继电器所需的最大电流.∙为了避免继电器线包在断开时所产生的干扰 . 应该在继电器线包两端加吸收电路 .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线圈两端并联一个防反压二极管( 如 :IN4004).∙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电路应该考虑继电器存在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 .此时应与继电器生产厂商沟通.∙如果电路中要求同步 , 则最好选用双刀继电器 , 而不是使用两个继电器并联工作.∙如果继电器的负载电路中含有大电感特别是大电容时 , 则请向继电器生产厂家提出.∙继电器工作环境应该是远离强磁场 , 和强电场的自然工作环境 . 如果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请和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功率继电器介绍继电器技术和功用继电器发明于 160 年前 . 在最近的 50 年中 , 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继电器的典型应用包括试验仪表 , 通讯系统 , 计算机接口 , 家用电器 , 空调和供暖 , 汽车电气设备 , 交通控制 , 照明控制 , 建筑管理 , 电力控制 , 商用机器 , 发动机和螺线管控制 , 工具加工机械 , 生产和试验设备 .继电器的基本功能1.把基本电路或者启动电路和负载电路分开.2.单输入 / 多输出能力.3.多刀继电器的不同负载电路的分离.4.交流和直流电路的分离.5.电子和电气电路之间的接口.6.多重转换功能, 比如, 延迟, 信号调节.7.放大功能.机电式继电器触点系统∙电触点继电器触点是物理上分开 , 但可以开关的电导体 , 设计用来完成一个电气连接 , 传递负载电流 , 断开电路并且把电源和负载进行电气隔离 .触点系统性能的好优劣取决于触点的材质 , 触点的布置和触点的机械设计.∙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是电流通过一对闭合的触点时必须要克服的电阻 .尽管理想的触点不会有电阻 , 现实情况是有的 . 这个电阻是由于物理上不同的效果的部分阻抗的总和 : R 接触 =R 集中 +R 层集中电阻是指干净的触点上由于电流通过小的 , 有效的接触面积时被逼收缩而产生的电阻增加 .层电阻是干净表面的接触电阻 , 这是及其小的 , 正常的是几个毫欧 .∙接触电阻的测量接触电阻在继电器的引脚间用电压降的方法测得 . 为了得到真实的测试结果 , 必须要小心使测试中的电压和电流要么符合现实负载条件 , 要么根据继电器触点的最小接点容量选择 .接触电阻会因不同的测试参数而变化 . 变化和平均值随接点电流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 , 在说明接触电阻时要同时说明测试电压和电流 .∙接触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接触电阻随着触点表面覆层的形成而增加 . 厚度和生长的速度取决于触点的材料 , 环境的空气和温度 . 当继电器在经过较长的保存后测试时 ,这起很大作用 . 测试步骤必须包括两种清洁效果 :机械清洁 .电气清洁电气负载4.4: 电气负载电气负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下 :负载类型电阻性电压和电源是直接相关变量 , 不管是直流或者交流电源 , 欧姆定律:I 任何时候都适用 .电容性对于交流电源 , 当电容性负载开启时 , 如果电路的电阻低 , 得到的流可能会极其的高 .电感性负载的电感对电流有惯性效应 .当电感负载切断 / 关闭时 , 电感贮存的能量产生一个高的浪涌电压。

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通常人们所说的产品可靠性是指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其被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由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组成,前项由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决定,而后项则与用户的正确使用及生产厂家售前、售后服务有关。

用户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项。

1、线圈使用电压线圈使用电压在设计上最好按额定电压选择,若不能,可参考温升曲线选择。

使用任何小于额定工作电压的线圈电压将会影响继电器的工作。

注意线圈工作电压是指加到线圈引出端之间的电压,特别是用放大电路来激励线圈务必保证线圈两个引出端间的电压值。

反之超过最高额定工作电压时也会影响产品性能,过高的工作电压会使线圈温升过高,特别是在高温下,温升过高会使绝缘材料受到损伤,也会影响到继电器的工作安全。

对磁保持继电器,激励(或复归)脉宽应不小于吸合(或复归)时间的 3 倍,否则产品会处于中位状态。

用固态器件来激励线圈时,其器件耐压至少在80V 以上,且漏电流要足够小,以确保继电器的释放。

2、瞬态抑制继电器线圈断电瞬间,线圈上可产生高于线圈额定工作电压值30 倍以上的反峰电压,对电子线路有极大的危害,通常采用并联瞬态抑制(又叫削峰)二极管或电阻的方法加以抑制,使反峰电压不超过50V,但并联二极管会延长继电器的释放时间3~5 倍。

当释放时间要求高时,可在二极管一端串接一个合适的电阻。

激励电源:在110獅定电流下,电源调整率 < 10%(或输出阻抗<5%的线圈阻抗),直流电源的波纹电压应<5% 。

交流波形为正弦波,波形系数应在0.95~1.25 之间,波形失真应在± 10%以内,频率变化应在± 1Hz或规定频率的土1沱内(取较大值)。

其输出功率不小于线圈功耗。

3、多个继电器的并联和串联供电多个继电器并联供电时,反峰电压高(即电感大)的继电器会向反峰电压低的继电器放电,其释放时间会延长,因此最好每个继电器分别控制后再并联才能消除相互影响。

继电器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继电器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1.要保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应小心避免继电器的掉落或撞击等机械故障。

2.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继电器设置的外壳不要拆开,否则,将无法保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

3.建议在标准温度、湿度和具有少量灰尘、SO2、H2S或有机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继电器,特别是在含有硅基树脂的环境中,极易造成触点失误,否则,应考虑优选塑封继电器。

4.线圈供电电源应达到规定的额定电压范围,直流线圈应以方波驱动,交流线圈以正弦波驱动。

5.确保线圈连续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6.应避免触点电路的通断电压、电流超过规定值。

7.详细规范中所列出的额定通断功率及寿命只能作为参考,这是因为触点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触点寿命随负载类型和动作条件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负载类型及动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事先声明。

8.不要超过样本中所列出的环境温度范围。

9.如用于自动焊接,应选用抗焊剂式或塑封式继电器。

10.当对塑封继电器进行清洗时,应使用氟里昂或酒精作为清洗剂。

11.对所有类型的继电器,都应尽量避免使用超声波清洗,这是因为超声波清洗会危害触点。

12.作为参考,对于快速连接式引出端的继电器,应配用标准的端子,使用的快速安装推力为4~7KGF。

13.有些继电器在出厂时,外壳顶部的排气孔会封有透明胶带,当继电器安装完毕并在实际使用之前,应将透明胶带撕去,这样有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14.这一条特别重要:不能将继电器触点并联来切换大于一组触点切换能力的负载。

因为,触点接通、断开不可能绝对同步,这将导致由一组触点承受全部的负载而加速失效。

15.为保证正确使用继电器,请仔细阅读继电器详细规范。

MINILEC米尼莱克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断相继电器、电压监控继电器、电机/泵保护继电器、液位控制器、延时继电器、绕组保护继电器、系统保护继电器、电压扫描器和控制器、泵控制系统、警报装置、电机保护继电器、变频AC驱动装置、软起动启动器、逻辑控制器、电源变换器等。

继电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在电路中起到控制信号的放大、转化和隔离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继电器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在选用继电器时,需要根据所控制的电流、电压和负载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继电器型号。

继电器通常标有最大允许的电流和电压。

2.接线方式:-继电器线圈接线:继电器的线圈有两个线头,通常标有“+”和“-”,分别代表正极和负极。

为了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通常线圈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正极通过控制信号开关控制。

-继电器触点接线:继电器的触点有通常有两组,分别是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没有接通时闭合,而常开触点在继电器没有接通时断开。

根据所需的电路接线方式,可以选择使用常开触点或者常闭触点。

3.控制信号的输入:根据继电器的种类不同,控制信号的输入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控制信号输入方式包括:直流控制信号,交流控制信号,数字控制信号和模拟控制信号等。

4.设置工作参数:根据所需的功能,可以设置继电器的工作参数。

例如,设置动作电压、动作时间延迟等。

5.加入保护电路:为了保护继电器和其控制电路,通常需要在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之间加入保护电路。

常见的保护电路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二级保护电路等。

二、继电器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继电器类型:不同的继电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例如,需要控制高电压或高电流的负载时,应选择能够承受相应电压和电流的继电器。

2.正确接线: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接线都需要正确连接。

接线错误可能会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或损坏。

应仔细查看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电路图,并根据线路图正确接线。

3.适当控制信号的输入:继电器的控制信号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输入电压或电流范围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适当控制信号的输入。

过高或过低的信号可能会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4.注意电源的稳定性:继电器对电源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电源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继电器频繁开关或不稳定的工作。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开关装置,常用于控制电路的各种应用中。

正确使用继电器能够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增加电器设备的寿命,同时还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的基本原理、选择适当的继电器、正确安装继电器和维护继电器的方法。

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作用来控制开关的装置。

它由电磁绕组和触点组成。

当继电器的电磁绕组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将使触点吸合或者断开,从而使电流通过或者中断。

继电器的原理类似于开关,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二、选择适当的继电器在使用继电器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继电器。

不同的继电器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来选择。

以下是选择继电器的一些建议:1. 电流和电压:根据被控制设备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择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电压。

2. 继电器类型:根据电路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继电器类型,如常开型、常闭型或者双触点型。

3. 继电器的工作环境:考虑继电器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继电器材质和防护等级。

三、正确安装继电器正确安装继电器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且提高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以下是正确安装继电器的步骤:1. 断电并确保安全:在安装继电器之前,务必断开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电流引起的意外伤害。

2. 确定安装位置: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安装继电器,保证其固定稳定,并且方便进行线路的连接。

3. 连接线路:根据继电器的接线图,正确连接继电器的线路。

确保连接端子的牢固可靠,并且不发生短路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

4. 安装保护装置:在继电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可以安装保护装置,如保险丝或者过载保护开关,以防止电流过大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导致继电器损坏。

四、维护继电器的方法正确的维护可以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维护继电器的方法: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继电器的外观和接线端口,确保没有松动、腐蚀或者其他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为了确保继电器能正常工作 , 电路设计时给继电器线包的驱动电压应为 : 直流的继电器的额定电压 .继电器的吸合电压是继电器生产厂家为保证继电器在一个电压范围内能吸合的电压区域 ,额定电压才是保证每个继电器都能正常工作的最佳电压 . 如果线包电压要使用于其它条件请与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 .∙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等 . 应用中应让它们在正常工作时处于截止状态 ( 让继电器断开 , 或饱和导通状态 ( 让继电器吸合 . 而不要让它们工作在放大状态.∙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或 IC 等的电流应该大于继电器所需的最大电流.∙为了避免继电器线包在断开时所产生的干扰 . 应该在继电器线包两端加吸收电路 .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线圈两端并联一个防反压二极管 ( 如 :IN4004.∙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电路应该考虑继电器存在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 . 此时应与继电器生产厂商沟通.∙如果电路中要求同步 , 则最好选用双刀继电器 , 而不是使用两个继电器并联工作.∙如果继电器的负载电路中含有大电感特别是大电容时 , 则请向继电器生产厂家提出.∙继电器工作环境应该是远离强磁场 , 和强电场的自然工作环境 . 如果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请和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功率继电器介绍继电器技术和功用继电器发明于 160 年前 . 在最近的 50 年中 , 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继电器的典型应用包括试验仪表 , 通讯系统 , 计算机接口 , 家用电器 , 空调和供暖 , 汽车电气设备 , 交通控制 , 照明控制 , 建筑管理 , 电力控制 , 商用机器 , 发动机和螺线管控制 , 工具加工机械 , 生产和试验设备 .继电器的基本功能1. 把基本电路或者启动电路和负载电路分开.2. 单输入 / 多输出能力.3. 多刀继电器的不同负载电路的分离.4. 交流和直流电路的分离.5. 电子和电气电路之间的接口.6. 多重转换功能, 比如, 延迟, 信号调节.7. 放大功能.机电式继电器触点系统电触点继电器触点是物理上分开 , 但可以开关的电导体 , 设计用来完成一个电气连接 , 传递负载电流 , 断开电路并且把电源和负载进行电气隔离 . 触点系统性能的好优劣取决于触点的材质 , 触点的布置和触点的机械设计.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是电流通过一对闭合的触点时必须要克服的电阻 .尽管理想的触点不会有电阻 , 现实情况是有的 . 这个电阻是由于物理上不同的效果的部分阻抗的总和 : R 接触 =R 集中 +R 层集中电阻是指干净的触点上由于电流通过小的 , 有效的接触面积时被逼收缩而产生的电阻增加 .层电阻是干净表面的接触电阻 , 这是及其小的 , 正常的是几个毫欧 .接触电阻的测量接触电阻在继电器的引脚间用电压降的方法测得 . 为了得到真实的测试结果 , 必须要小心使测试中的电压和电流要么符合现实负载条件 , 要么根据继电器触点的最小接点容量选择 .接触电阻会因不同的测试参数而变化 . 变化和平均值随接点电流的增加而减少 . 因此 , 在说明接触电阻时要同时说明测试电压和电流 .接触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接触电阻随着触点表面覆层的形成而增加 . 厚度和生长的速度取决于触点的材料 , 环境的空气和温度 . 当继电器在经过较长的保存后测试时 , 这起很大作用 . 测试步骤必须包括两种清洁效果 :机械清洁 .电气清洁电气负载4.4: 电气负载电气负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下 :负载类型电阻性电压和电源是直接相关变量 , 不管是直流或者交流电源 ,欧姆定律 : U=R× I 任何时候都适用 .电容性对于交流电源 , 当电容性负载开启时 , 如果电路的电阻低 , 得到的峰值电流可能会极其的高 .电感性负载的电感对电流有惯性效应 .当电感负载切断 / 关闭时 , 电感贮存的能量产生一个高的浪涌电压。

典型的电感负载是电磁部件 , 比如线圈 , 变压器 , 马达 ,电磁铁 , 接触器 , 其它继电器 , 等等 .电源的直流种类交流负载的弱电流电路电压<80mV,等级电流<10mA,没有电气清洗效果 .低级电压80mv~300mV,电流 <10mA,几乎没有电气清洗效果 . 这一负载范围的继电器最需要考虑的是接触电阻和触点稳定性 .中级电压 :300mV ~10V,电流<300mA, 会产生短电弧 , 电气清洗效果有助于保持低接触电阻 .高级电压 >10V,电流>300mA. 这类负载的突出特点是稳定的电弧 ,触点腐蚀和材质迁移 .注:最小 , 最大负载最小触点负载 ( 电流 / 电压影响触点材料的选择 , 选择的触点材料要在继电器的寿命期限内维持稳定的接触电阻 .最大负载则由:开关容量,触点的设计和材料,环境温度所决定。

典型负载特点白炽灯白炽灯的冲击电流可以是稳定 ( 额定电流的 10-15倍 . 这是由于电阻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荧光灯冲击电流通常是稳定状态电流的 5-10 倍 . .电动机/ 马达负载当电动机起动时 , 加速阶段的冲击电流会是额定电流的 5-10 倍 .电磁铁 , 接触器没有激励的电磁铁 / 螺线管因为其磁系统中的大的空气间隙而具有低的电感 . 冲击电流会是在吸入位置测得的稳定状态电流的10-20 倍 . 接触器的线圈等其它机电的负载也是同样的情况 .•触点保护电路为了增加电气寿命 , 有必要尽可能地通过抑制或者迅速地熄灭电弧来减少电弧的负面影响 . 这可以用触点保护电路 , 也叫做电弧抑制电路来完成电路应用特点 / 其它装置选择交流直流阻容电路Contact=触点Inductiveload=电感性负载如果负载是一个计时器 ,漏电流通过阻容(RC 电路导致错误操作 .* 如果用于交流 ,要确保负载的电阻要比阻容(CR 电路的电阻小的足够多 .选择电阻r 和电容c 的指导 : 每1V 的触点电压 ,电阻 r:0.5-1Ω;每 1A 的接触电流 , c:0.5-1μF, 数值随着负载的性质和继电器特性的变分而变化 . 电容 c 起到抑制触点断开瞬间放电的作用 .电阻 R起到电源下次降低时限制电流的作用 . 试验确定 .使用一个200-300V击穿电压的电容 ,AC 电路用 AC 类电容( 无极性如果负载是一个继电器或者电磁铁 ,释放时间就会增长 . 如果电源电压是 24V 或者 48V,而且跨过负载的电压是 100到 200V,那么当连接到两个触点时有效二极管电路Diode= 二极管并列连接的二极管导致线圈里面储存的能量以电流的形式流向线圈并且把它作为焦耳热消散于电感性负载的阻性成分上 . 相用一个反向击穿电压至少是电路电压的 10倍 , 正向电流大于等于负载电流的二极管 .在电路电压不是很高的电子电路中 ,对于CR( 阻容电路 , 电路进一步延迟了释放时间 . ( 目录所列释放时间的 2 到 5 倍可以用一个 2 到3 倍于电源电压的反向击穿电压的二极管 .二极管电路 , 和稳压二极管电路当二极管电路的释放时间过长时有效 .用一个齐纳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的齐纳二极管 .变阻电路Varistor=变阻器用变阻器的稳定电压的特点 , 这种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施加于触点 . 这种电路稍微延迟释放时间 . 如果电源电压是 24V 或者 48V 而且负载的电压是100V 到200V 之间 , 连接到两个触点时有效 .避免使用右图的保护电路 . 尽管直流感性负载通常比阻性负载更加难以开关 , 对于阻性负载采用合适的保护电路会增加这些特性 .尽管在触点断开时抑制电弧特别有效 , 触点却易于粘结 , 由于当触点断开时 C 里面储存能量并在触点闭合时从 C 里面释放电流 . 尽管在触点断开时抑制电弧特别有效 , 由于触点闭合时负载电流流向 C, 触点却易于粘结 .•触点布置功率继电器中的触点构建用这些术语定义 : 刀数 , 触点功能 , 和触点类别 . SP 单刀DP 双刀ST 单掷DT 双掷N/O 常开触点N/C 常闭触点C/O 转换触点•触点的可靠性 / 寿命对于继电器 , 可靠性用转换工作的次数来表达 . 可靠性标准取决于继电器的应用 .电气寿命参数触点失败模式电弧放电表面覆层颗粒触点粘结触点腐蚀材料转移无机覆层 ( 氧化物 , 硫化物有机覆层 ( 油 , 脂 , 蒸汽磨蚀 ( 塑料尘埃触点材料的影响影响接触电阻影响接触的可靠性触点系统的选择—总结触点系统参数特性选择察看触点布置刀数√触点功能√N/O, N/C, 或者C/O 触点触点类别√单 , 双触点负载电源电压 . VAC, VDC √负载类型 ( 电阻√性 , 电感性 , 电容性负载电流√冲击电流√切换特性触点容量√触点材质√接触电阻√最大接触电压√断开容量√闭合电流√电气寿命√√断开的触点 / 刀间的介电强度磁路系统磁路:由不可动金属组件,如铁芯,轭铁,和可动的衔铁,以及衔铁和铁芯之间的气隙组成。

线圈 : 流经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 / 磁通线圈电压 : 施加于线圈引脚上,驱动线圈电阻形成线圈电流的电压 .标称值 : 继电器的其它特性所指定或者参照引用的值 .线圈电流 : 流经线圈产生磁场,在衔铁与铁芯之间产生吸力的电流线圈电阻 : 线圈电阻的标称值采用线圈20 ℃时的值 .线圈灵敏性 : 对于一个给定的线圈电压标称值 , 线圈电阻越大线圈电流越小 . 线圈功率越小 , 继电器的灵敏性就越高 .线圈温度 : 功率消耗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线圈发热 , 从而使整个继电器发热 . 线圈的温度由环境温度加自热的结果。

最大环境温度 : 是继电器持续激励磁路系统 , 触点的所有的触点极承载额定负载而不会损害机械和电气部件时最大环境温度 .吸合电压 : 是指在这个电压值或以下 , 继电器必须已经动作 , 而且所有的触点转移到工作位置 . 吸合电压的标准水平是标称值的 60~80%.释放电压 : 功率继电器的标准释放电压应在标称电压的 5%~15% 范围内 .机械组件抗震性:继电器承受正弦加速度而无机械失效或性能改变的能力耐冲击性:最大半波正弦加速度持续 11ms ,引起闭合触点打开时间小于10us ,继电器无任何性能改变。

外壳密封形式 : 敞开 , 防尘盖 , 半密封 , 全密封或者可洗 .安装 :插座 , 特殊插头设计 , 多样的安装架 , DIN-Rail 安装 , PCB, SMT引脚 : PCB 插脚 , self clinching PCB pins, 插入式端子 , AMP-fasten, 焊柄( 以下是原说明书最后一页, “ 继电器触点保护电路” 的汉语翻译 : ( 应该在功率继电器信息的触点保护电路放在一起电路应用特点 / 其它装置选择交流直流阻容电路Contact=触点Inductiveload=电感性负载如果负载是一个计时器 , 漏电流通过阻容 (RC电路导致错误操作 .* 如果用于交流 , 要确保负载的电阻要比阻容 (CR 电路的电阻小的足够多 .选择电阻 r 和电容 c 的指导 : 每 1V 的触点电压 , 电阻 r: 0.5-1Ω; 每 1A 的接触电流 , c:0.5-1 μF, 数值随着负载的性质和继电器特性的变分而变化 . 电容 c起到抑制触点断开瞬间放电的作用 . 电阻R 起到电源下次降低时限制电流的作用 .试验确定 . 使用一个 200-300V 击穿电压的电容 , AC电路用 AC 类电容 ( 无极性如果负载是一个继电器或者电磁铁 , 释放时间就会增长 . 如果电源电压是24V 或者 48V,而且跨过负载的电压是 100 到200V, 那么当连接到两个触点时有效二极管电路Diode= 二极管并列连接的二极管导致线圈里面储存的能量以电流的形式流向线圈并且把它作为焦耳热消散于电感性负载的阻性成分上 . 相对于 CR( 阻容电路 , 电路进一步延迟了释放时间 . ( 目录所列释放时间的 2到 5 倍用一个反向击穿电压至少是电路电压的 10倍 , 正向电流大于等于负载电流的二极管 . 在电路电压不是很高的电子电路中 ,可以用一个 2到 3 倍于电源电压的反向击穿电压的二极管 .二极管电路 , 和稳压二极管电路当二极管电路的释放时间过长时有效 .用一个齐纳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的齐纳二极管 .变阻电路Varistor=变阻器用变阻器的稳定电压的特点 ,这种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施加于触点 . 这种电路稍微延迟释放时间 . 如果电源电压是 24V或者 48V 而且负载的电压是100V 到 200V之间 , 连接到两个触点时有效 .避免使用右图的保护电路 . 尽管直流感性负载通常比阻性负载更加难以开关 , 对于阻性负载采用合适的保护电路会增加这些特性 .尽管在触点断开时抑制电弧特别有效 , 触点却易于粘结 , 由于当触点断开时 C 里面储存能量并在触点闭合时从 C 里面释放电流 . 尽管在触点断开时抑制电弧特别有效 , 由于触点闭合时负载电流流向 C, 触点却易于粘结 .查了一下,欧姆龙继电器寿命测试要求如下: 1、G5LC 机械寿命:1000万次以上(开关频率18000次/h 电气寿命:10万次以上(额定负载,开关频率1800次/h,塑料密封型的AC3万次以上;2、G4A 机械寿命:200万次以上(开关频率18000次/h 电气寿命:20万次以上(1.5sON、 1.5sOFF 3万次以上(3sON、5SOFF感性负载:和电源相比当负载电流滞后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时负载为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