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选用常识

合集下载

继电器选用注意事项盘点

继电器选用注意事项盘点

继电器选用注意事项盘点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非接触式的行程开关,即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又称为无触点行程开关。

当某种物体与之感应头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就发出动作信号,它不像机械行程开关那样需要施加机械力,而是通过其感应头与被测物体间介质能量的变化来获取信号。

接近开关的应用已远超出一般行程控制和限位保护的范畴,例如用于高速记数、测速、液面控制,检测金属体的存在、零件尺寸以及无触点按钮等。

继电器选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1、继电器的温升,尤其是交流继电器的温升加最高环境温度应小于所选漆包线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问题;
2、高温条件下,线圈电阻增大,吸动电压相应增大,造成不吸动或似吸非吸,导致继电器失效问题;
3、高温条件下,触点切换功率负载时,断弧能力降低,触点腐蚀、金属转移加剧,失效可能性增加,寿命缩短问题;
4、温度变化,将导致热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混合式继电器性能参数不稳定问题;
5、高温条件下,绝缘材料软化、熔化;低温条件下,材料龟裂。

绝缘抗电性能下降,以致失效问题;
6、低温下,继电器内部水汽凝露、结冰,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问题;
7、高、低温交替作用下,造成结构松动,活动部件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吸合、释放失控,触点接触不良或不接触;
8、继电器的环境温度范围由产品结构设计、所选用的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决定,应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选用。

继电器的选用

继电器的选用

继电器的选用1.接触器式继电器选用接触器式继电器时,主要是按规定要求选定触头型式和通断能力,其他原则均和接触器相同。

有些应用场合,如对继电器的触头数量要求不多,但对通断能力和工作可靠性(如耐振)要求较高时,以选用小规格接触器为好。

2.时间继电器1选用时间继电器时,要考虑的特殊要求主要是延时范围、延时类型、延时精度和工作条件,3.保护继电器保护继电器品指在电路中起保护作用的各种继电器,主要有过电流继电器、欠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和欠电压(零电儿、失电乐)继电器等。

(1)过电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主要用作电动机的短路保护,对其选择的主要参数是额定电流和动作电流。

过电流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当大于或等于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其动作电流可根据电动机工作情况按起动电流的1.1~1.3倍整定。

一般绕线转子异步性动机的起动电流校25倍额定电流动意,签利异光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按客作电流的5~8倍考信选择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时,应留有一定的调节裕量。

(2)电流继电器欠电流继电器一般用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回路中监视勋磁电流,作为直流电动机的弱磁超速保护或励磁电路与其他电路之间的联锁保护。

选择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流和释放电流,其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励磁电流,其释放电流整定值应低于励磁电路正常工作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最小励磁电流,可取最小励磁电流的0.85倍。

选用欠电流继电器时,其释放电流的整定值应留有一定的调节裕量。

(3)过电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用来保护设备不受电源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多用了发电机-电动机机组系统中。

选择的主要参数是额定电压和动作电压。

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一-般按系统额能电乐的11~12倍整定。

一般过电服继电器的吸引电压可在其线圈额定电乐的容花用内调节,例如电继!器的服引电乐在业线图额定电话的30%~50%范内为了保证过电压继电器的正常工作,通常在其吸引线圈电路中串联附加分压电阻的方法确定其动作值,并按电限分压比确定所需串人电阻的值。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请自行搜集资料
一、继电器的选择
1、要选择的继电器类型
继电器分为AC继电器、DC继电器和特殊用途继电器,其中AC继电器有脉冲式继电器、定时式继电器、半波式继电器、专用继电器、分合式继电器、滑动式继电器等,DC继电器有直流延时继电器、直流电动继电器,特殊用途继电器有电磁互锁继电器、磁控继电器、光电耦合继电器、气动继电器和真空继电器等。

2、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情况下需要接收到的外界电压,是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可以接受AC电源或DC电源,动作电压应符合继电器产品的规定。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是指继电器在动作后,需要切换的负载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的负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动作电流应符合继电器的规定,因为超过额定动作电流时,继电器会损坏。

二、继电器的选择原则
1、要考虑继电器的额定动作电压和电流,确定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电流范围。

2、要根据继电器的工作用途,选择适合的类型,考虑继电器的电压等级和电流等级。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许多电路中。

选用合适的
继电器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继电器的选
型和应用。

一、继电器的选型
1.电流大小:继电器的最大电流应比负载的额定电流大,通常选择标
称电流的1.2-1.5倍。

2.电压等级: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电路系统的峰值电压。

同时,
也要考虑电路中存在的干扰电压和过电压等问题。

3.触点形式:继电器的触点形式有常开、常闭和交流触点等,根据需
要选择不同的触点形式。

4.接口类型:继电器的接口形式分为直插式、插座式和PCB焊接式等,需要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

5.可靠性: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到其寿命、接触抗擦性能、温
度范围和抗震动能力等,以保证继电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继电器的应用
1.电力系统中,用于继电保护和线路控制等。

2.电子设备中,用于控制和开关电路中的信号。

3.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来控制和开关电机、电磁阀等负载。

4.家电中,用于控制电器的开关和计时等功能。

5.安防系统中,用于控制门禁、闸机等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继电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其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防止过电压和过流的损坏以及触点的氧化和烧结等问题。

合理选用继
电器并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电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负载电流和电压:根据被控负载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择能
够承受该负载特性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被控负载的相应值。

2.工作方式:根据被控负载的工作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继
电器工作方式,如常开、常闭或换相继电器。

3.响应时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继电器的响应时间,使
其能够及时响应并切断或通断电路。

4.继电器类型:根据被控负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继电器类型,如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电子继电器等。

5.继电器寿命:考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
命的继电器,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环境要求:考虑继电器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选择能够适应该环境的继电器。

7.尺寸和安装方式:根据应用场景和空间要求,选择尺寸适宜
且符合接线要求的继电器,并选择适合的安装方式,如插座式、焊接式或固定式等。

8.价格和供应周期:综合考虑继电器的价格和供应周期,选择
性价比较高的继电器产品。

综合以上原则进行继电器选型,能够满足被控负载的要求,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1. 继电器的基本概念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设备,通过电磁吸合和断开触点来实现电路的开关。

它可以放大信号、隔离高低压、进行多路切换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2. 继电器的选型要点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2.1 电流和电压要求根据所控制的负载电流和电压需求,选择适当的继电器型号。

通常继电器会有两个额定值:触点额定负载和线圈额定电流。

2.2 开关容量开关容量是指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

根据实际负载需求,选择具有足够开关容量的继电器。

2.3 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动作时间是指继电器从加入激励信号到触点完全吸合所需要的时间;释放时间是指继电器从断开激励信号到触点完全断开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的继电器。

2.4 绝缘强度继电器的绝缘强度是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触点和线圈之间以及触点之间的绝缘能力。

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选择具有足够绝缘强度的继电器。

2.5 寿命和可靠性寿命是指继电器在额定负载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

可靠性是指继电器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出现故障的能力。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继电器。

3. 继电器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继电器选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适应性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具有良好环境适应性的继电器。

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工作的场合,选择具有防尘、防水等特性的继电器。

3.2 安装方式根据实际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插座式、焊接式、导轨式等。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与所需安装方式相匹配。

3.3 接线方式根据实际接线需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

常见的接线方式包括插座式、螺钉式、端子式等。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与所需接线方式相匹配。

3.4 抗干扰能力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强电磁干扰、电压波动较大等情况下,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继电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5 成本考虑在选型过程中,除了满足技术要求外,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1.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负载电流是指通过继电器触点流过的电流,负载电压是指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中的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来选择对应的继电器规格,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触点类型:继电器的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转换触点。

常开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闭合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打开;常闭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打开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闭合;转换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一种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从该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触点类型。

3.继电器尺寸:继电器的尺寸影响其安装的便利性和占用空间。

根据装配的空间限制和接线的便利性来选择适当的继电器尺寸。

4.电气寿命:电气寿命是指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可靠地开关指定次数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电气寿命较长的继电器,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工作温度:继电器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来选择能够适应的继电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6.环境条件:继电器的工作环境条件包括湿度、震动、腐蚀性气体等因素。

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来选择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耐环境性的继电器。

在进行继电器选型时,还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响应时间: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是指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后,继电器能够做出响应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继电器的动作越迅速。

2.敏感性:继电器的敏感性描述了继电器对触发信号的响应程度。

敏感性越高,继电器对较小的输入信号变化能够做出较大的响应。

3.稳态电阻:稳态电阻是指继电器在动作状态下的触点电阻。

稳态电阻越小,继电器的能耗越低。

4.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指继电器在关闭状态下,触点与继电器绝缘层之间的电阻。

绝缘电阻越大,继电器的绝缘性能越好。

5.电压降:电压降是指继电器在工作时,从输入电源到输出负载之间的电压降。

电压降越小,继电器的输出电压更稳定。

在选型时,可以参考继电器厂家提供的产品规格书和技术参数表,仔细比较各个型号之间的性能指标,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继电器。

继电器选择方法与技巧

继电器选择方法与技巧

继电器选择方法与技巧继电器选择方法与技巧:继电器选择规范与标准是什么?时间:2016-05-01 07:22:14编辑:电工栏目:继电器导读:有关继电器的选择方法,继电器先用准则,继电器选用常识,包括按使用环境造型、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器种类、根据负载情况选择继电器触点的种类和容量等关键要素。

继电器的选择方法与技巧1、按使用环境选型使用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最大与最小)、湿度(一般指40摄氏度下的最大相对湿度)、低气压(使用高度1000米以下可不考虑)、振动和冲击。

此外,尚有封装方式、安装方法、外形尺寸及绝缘性等要求。

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继电器承受的环境力学条件各异,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力学条件下使用,有可能损坏继电器,可按整机的环境力学条件或高一级的条件选用。

对电磁干扰或射频干扰比较敏感的装置周围,最好不要选用交流电激励的继电器。

选用直流继电器要选用带线圈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那些用固态器件或电路提供激励及对尖峰信号比较敏感地地方,也要选择有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2、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器种类按输入信号是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确定选用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继电器,这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特别说明电压、电流继电器的选用。

若整机供给继电器线圈是恒定的电流应选用电流继电器,是恒定电压值则选用电压继电器。

3、输入参量的选定与用户密切相关的输入量是线圈工作电压(或电流),而吸合电压(或电流)则是继电器制造厂控制继电器灵敏度并对其进行判断、考核的参数。

对用户来讲,它只是一个工作下极限参数值。

控制安全系数是工作电压(电流)/吸合电压(电流),如果在吸合值下使用继电器,是不可靠的、不安全的,环境温度升高或处于振动、冲击条件下,将使继电器工作不可靠。

整机设计时,不能以空载电压作为继电器工作电压依据,而应将线圈接入作为负载来计算实际电压,特别是电源内阻大时更是如此。

当用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控制线圈通断时,三极管必须处于开关状态,对6VDC以下工作电压的继电器来讲,还应扣除三极管饱和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通讯设备、自动装置、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装置等凡是需要电路转换功能的地方,都可以选用继电器。

由于应用领域很广,不同用户对继电器的要求千差万别。

为满足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使用要求,各继电器生产厂家开发了许多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使用性能的继电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结构、高性能、高可靠的继电器不断地涌现。

面对品种规格繁多的继电器产品,如何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可靠性。

如何合理选用继电器?首先要深入分析、研究整机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合理地提出入选继电器产品必须达到的技术性能。

我们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应介入继电器的选型,发挥我们的优势,当好参谋,做好售前、售后服务。

可以按下述要点,逐项开展分析、研究:外形及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输入参量;输出参量;环境条件;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

下面按上述要求分别阐述。

1.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品种很多,用户必须按整机的具体要求,提出具体的安装面积,允许继电器的高度、安装方式、安装尺寸。

这是选择继电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以下几个问题,选用时应予以注意:
(1)对于PC板式引出脚;脚间距大都为2.54×N(N=1、2、3……,以下同),如JZW5;也有2.5N,如JZG2-2/B;也有不符合标准间距的继电器,如MR72。

引出脚的长度一般为3.5。

(2)引出脚的可焊性、继电器的抗焊接热、引出脚相对底座的不垂直度等应有严格的要求。

(3)快连接式继电器;快连接引出脚通常有250#(6.35×0.8)、187#(4.75×0.5)2种。

这类引出脚要特别注意插拔力要求,250#引出脚:拔力矩》10KG。

CM;187#引出脚:拔力矩》5KG。

CM。

2.输入参量
不同种类的输入参量,是选择继电器型号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输入参量的种类有:
(1)交流输入参量。

当输入参量为交流电压(电流)时,应选用交流继电
器。

选用这一类型的继电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交流频率----交流继电器输入电压(电流)的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

由于二者线圈的感抗不同,吸动电压有明显差异。

合同中应予注明。

环境温度----交流继电器由于存在涡流损耗、磁滞损耗,继电器的温升较高,一般为70℃到80℃。

工作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为40℃到65℃,确定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T1≤T2-T3-150C;注:T1:继电器最高环境温度,0C;T2:漆包线、绝缘材料最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0C(B级为1300C;F级为1550C)T3:继电器平均温升,0C。

由此可见,当提高环境温度,要求漆包线及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相应提高,继电器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交流噪声----继电器工作时,会发出交流噪声。

初始要求小于45DB(分贝),实际使用中,由于磁极间出现砂尘等污物、机械参数的变化,交流噪声会有所增大。

吸动电压----交流继电器的吸动电压一般小于80%VH(额定工作电压以下同);允许最高吸动电压《90%VH。

用供电电压直接激励的继电器,当供电电压波动幅度大于±10%,将导致继电器的失效,电压过低,吸动不可靠,会出现似吸非吸而失效;电压过高,温升上升,继电器绝缘受损而失效。

当供电电压大于±10%时(如农村电网电压波动大)。

合同中应提出,将吸动电压酌情降低;选择较高耐温等级的漆包线、绝缘材料。

(2)直流输入参量。

这类继电器应用很广,分几种情况加以讨论。

选择直流继电器,突出问题是灵敏度L(线圈额定功耗)问题,L与输出功率大小、外形尺寸、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振动、冲击……)有关,确定继电器灵敏度应十分谨慎,不可片面强调灵敏度,而牺牲其他性能。

当对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一般灵敏度的直流继电器;当灵敏度要求较高,输出功率为强电,环境条件苛刻,可用固态继电器、中等灵敏度的继电器;当要求高灵敏度(如0.2W以下),可采用混合继电器、极化继电器。

但混合继电器的价格较高,体积较大;极化继电器环境适应性较差,负载能力不高。

当输入电压持续时间较长,如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建议采用磁保持继电器。

有几个好处:节省输入电能;降低继电器温升;提高环境适应性。

但要求输入量为脉冲,有极性要求,输入线路复杂化。

如磁卡电表用继电器、卫星电源控制用继电器,继电器触点在一种导通状态下可
连续工作几十小时,几个月,采用磁保持很合算。

在电能消耗严加控制的场合下,经常采用磁保持继电器。

当输入参量频率达10HZ及以上,要求继电器快速动作时,应选用舌簧继电器、极化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动作频率可达50次/秒,价格低廉,但触点负载能力低,一般只能达50MA、28VDC;极化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切换速度可达100次/秒,工作可靠,但价格高,体积较大;
(3)温度变化影响:继电器线圈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继电器吸动、释放电压的影响是明显的。

温度上升到极限高温时,释放电压趋于最大值,吸动电压相应升高;温度降到极限低温时,释放电压趋于最小值,吸动电压会有所降低。

极限高温下的不吸动或吸合不可靠;极低温度下不释放或释放迟缓,将导致继电器的失效。

对电流型继电器,因吸动安匝,释放安匝不受线圈电阻变化的影响,故不随继电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必须指出,有些用户选用电流型继电器,而不是用恒流源作为继电器的激励源,实际上用的是电压源。

在这种情况,必须考虑温度对线圈电阻的影响。

(4)固体器件开关激励:A。

固体器件开关的负载能力必须与被激励继电器的线圈相适应,且留有充分的裕量(一般为2倍)。

B。

固体器件开关接通时,激励回路电压分配必须确保继电器线圈上的实际激励电压值符合额定工作电压要求。

C。

固体器件开关关断时,激励回路的漏电流必须小于继电器的最小释放电流。

D。

固体器件开关反向耐压必须与50~80V峰值电压相适应,且具有必要的余量。

由于继电器线圈断电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浪涌电压,有时可达1500V,为将电压峰值限制在50~80V之内,必须采用适当的抑制措施。

低压激励与高压输出隔离: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往往以低压回路的固体器件开关控制小型中间继电器的输入,再用该继电器的触点转换220VAC或380VAC感性负载回路(如电磁铁、接触器线圈……),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

中间继电器实际上承担了低压、高压隔离并转换感性负载功能。

选用此类中间继电器,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抗电水平和长期耐受高、低温、潮湿、砂尘及有害气体作用的能力。

一般说来,抗恶劣环境能力,可由密封措施与必要的防护手段加以保证;绝缘抗电水平可由绝缘间隙、配电距离严格的控制、认定得以保证。

MINILEC米尼莱克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断相继电器、电压监控继电器、电机/泵保护继电器、液位控制器、延时继电器、绕组保护继电器、系统保护继电器、电压扫描器和控制器、泵控制系统、警报装置、电机保护继电器、变频AC驱动装置、软起动启动器、逻辑控制器、电源变换器等。

MINILEC(米尼莱克)公司的质量体系已通过BVQI检验,完全符合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

产品还在以下的实验室按照IEC标准顺利通过测试:CPRI、ERDA、ETDC和新加坡的SIS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