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梗阻解除后患侧肾功能恢复情况
输尿管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治疗体会

2 结 果
者不可轻易给利尿剂 , 利尿后肾盂 内压迅速增高 , 除加重 肾
功 能 损 害 外 , 盂 内尿 液 经 淋 巴 返流 入 血 还 有 引 起 败 血 症 的 危 肾
全部病例 均及 u解 除了上尿路梗阻 ,经历多尿期 2 7 , 寸 ~d
见 ,也是 引起 A F的主要原因 ,其治疗措施主要有 E wL、 R S
输 尿 管 切 开取 石 及 输 尿 管 镜 下 碎 石 。 病 程 短 的输 尿 管 下 段 小 对 结 石 行 E WL S ,结 石 可很 快 排 出 , 效 果 较 好 【】 但 腰 痛 、尿 2。
侧 肾结石 6例, 立肾并输尿管结石 7 , 孤 例 双侧输尿 管上段纤 维性息 肉 1 例,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 窄并 肾结石 1 , 例 输 尿管癌 2例 , 消化道及生殖系肿瘤各 1 。临床表现腹部包块 例
确诊断双侧输尿管下段结石 2例 ,输尿 管占位病变 3 。 例 l 急诊处理 _ 2 经膀胱镜 下双 J 管成功置入 l 例 ,肾造 0 瘘术 4例 ,输尿管切开取石 术 1 2例 ( 血液透析后手术 2例 ) , 输尿管癌姑息切除 、 癌浸润松解 双 J管引流术 l 例,输尿 管膀
胱 再 植 术 3例 ,体 外 冲 击 波 碎 石 ( S E WL)4例 ( 2例 双 侧 输
创 伤 大 ,住 院 时 间较 长 。 在 所 有 引 起 输 尿 管 梗 阻 的致 病 因 素 中 , 输 尿 管 结 石 最 常
阻性急性 。 肾功能衰竭 患者 ,疗效满 意,报 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临床 资 料 . 1 本组 3 2例 , 2 男 3例 , 9 , 龄 2 ~ 6 女 例 年 9 7 岁 ,平 均 5 岁 。双 侧 输 尿 管 结 石 1 ,单 侧 输 尿 管 结石 并对 3 3例
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衰的疗效观察

失调及全身并发症 , 一种严重 的临床综 合征 , 是 肾功 能受损 的突 出临床表现是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 , 如不及时有效的处 理可 以危及生命。急性 肾功能衰 竭分为 肾前性 、 肾性 、 肾后 性三种 。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通过 内科及 时治疗 , 以 可
多发结石 1 例 ,0例输 尿管上段结石 , 1 2 6例输 尿管 中下 段结
维普资讯
现代 医院 2 0 0 6年 1 1月第 6卷第 1 1期
Moe H si l I 06 V ] o1 dm opt )2 0 o 6N 1 aNv
9
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 肾衰的疗效观察
邓学斌 卢桂 尧 唐 照方
T CUR HE ATI E F CT VE F E 0F URE R TE OS CO P TR A Y E TM E T OR N F UP E UR T AL P R E ER S TONE COM P IAT IH ACU NAL F L LC ED W T TE RE Al URE
D N ub , UG i o T N a a g E GX ei L u a , A GZ o n n y f
上尿路结石梗阻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输尿管镜治疗

例因年 龄偏大 , 同时合并有较严 重 的心肺疾 病 , 无法耐 受手术 而给予 B超引导下行经 皮 肾穿刺 造瘘术 , 心肺 疾病情 况 稳定 后行输尿 管镜气压 弹道 碎石 。其 它病 例均采 取急诊 手术 。采 用硬膜外麻醉 , 手术 取截 石位 , 常规 消毒 , 输 尿管 镜经 尿道 将 置入膀胱 , 同时观察 膀胱及双 侧输尿 管管 口情况 。直视 下 , 首
i o/ , 钾 > . o j LL 血 . m 55mm  ̄L3例。 12 治疗方 法 . 采用德 国 Wo 89 8F 硬 性输尿 管镜 、 嘴 l / . r f 鳄 钳、 国产 A L气 压 弹道碎 石 机 、3~F P F 5输 尿 管导 管 、 属 导 金
丝、 ~ 7双 J 管等 。患者入院后给 予抗感染 、 纠正酸 中毒 、 水
上尿路 结石 致 肾功 能 衰竭 , 多 由于 双 侧结 石 , 侧 肾功 能 大 一
差, 而对侧尿量增 多, 将结石 推至 狭窄处嵌 顿… , 引起 梗阻 , 或 双侧同时嵌顿 , 孤立 肾伴 结 石嵌顿 , 或 由于结石 致完全 或不完 全 性梗 阻 , 引起 肾 功能 受损 而 出现 肾功 能衰 竭 的表现 。临床
上以突发性少尿或无尿 为主要表 现 , 同时伴 有全 身水 肿 、 压 血
电解 质紊 乱等 对症 处理 。 2例 因少 尿时 间较长 ( ) 血钾 高 4d ,
( 均高于 60m LL , . mo/ ) 术前予 血液透 析纠 正后行 手术 治疗 ; 2
升高 、 心力衰竭及 脑 水肿 等水 中毒症 状 , 以及 高血 钾 、 代谢 性
【 摘要 】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 阻性 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对 3 2例上尿路结 石梗阻导致急性 肾
肾脏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价值分析

·137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NOV. 2021, Vol.19, No.11 Total No.145【通讯作者】董尚波Value of Renal Enhanced CT in Evaluatin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1月 第19卷 第11期 总第145期海醇)85~95mL,维持流速3mL/s,进行皮质期扫描,增强延迟时间为25~30s,扫描管电压120kV,电流300mAs,螺距1.25,层厚5mm。
1.3 观察指标管层面的CT影像,在CT横断面上分别测量肾皮质厚度(RI)和肾皮质期CT增强值(CT皮增-CT皮平)。
RI:测量肾脏CT横断面后内外三处肾皮质内外侧最短直径线,以其平均值作为该层面肾皮质厚度,CT皮增-CT皮平:测量肾脏CT横断面某一区域后内外三处肾皮质CT值,以皮质期增强扫描CT值-平扫CT值表示CT增强值。
1.4 分组标准 按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提出的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进行分组:(1)GFR≥90mL/min·1.73m2表示肾功能正常,纳入正常组;(2)60≤GFR<90mL/min·1.73m2表示肾功能轻度受损,纳入轻度组;(3)GFR<60mL/min·1.73m2表示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纳入中重度组[5]。
CT检查后10d内,采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进行GFR测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描述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描述为(χ-±s),比较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应用Pearson法分析RI、CT增强值与肾脏GFR之间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RI、CT增强值诊断肾积水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上尿路梗阻所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处理

【 l 上 海 : 海 科 技 教 育 出版 社 .9 69 ~ i0 M 上 19 7 0 【 lM eNut a Ihbtr ni co i o cn t n g is 2 l C m n i[ ya t rba c ne tai saant o mi l r o C mplb ce y r i ati m ̄ OR J a yo atr [ [ng sr C S【 】Ani co h p o c t rbc mi
上尿路梗阻所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 处理
宋 昕 , 宝连 , 黎 马季 春
( 津 市 天 和 医 院 泌 尿 外科 , 津 ,0 00 天 天 305)
美 羹 词 】 路 梗 阻 ; 肾功 能 ; 衰 竭 ; 临 床 处 理 尿 中田 分 类 号 】 9 . R6 1 2 【 献 标识 码 0 ) 1 1 7 2 文 10 —8 4 ( 02 0 —0 1 —0
2 3 费 用 问题 .
零售 价 , 表 1看 出 , PI 从 P 三联 的费用 最高 , 相对 铋 剂 三联 的费用 较低 ,I I RA 三联 的费用 最低 。 于我 - 2 鉴 国国情 , 民对 高 昂 的医疗 费的耐 受能 力 还较低 , 人 建 议 医生 在考虑 根除率 的 同时 ,也应 考 虑患 者 的经 济
oh r 19 2 7 9 t e . 9 8. 2: 2
2 4 耐 药 问题 有 报道 ,国内体外 检 测 HP对 甲硝 . 唑 的耐药 性 已达 3 % [。 由于其 耐药 问题 , 往使 3 3 1 往 含 甲硝唑 的治疗失 败 , R仅 为 7 %左右 , E 0 用替 硝唑 代替 甲硝 唑可 获得好 的根 除率 。徐顺福 等报 道 , 1 用 含 庆大 霉 素 缓 释片 的 L AG 三联 较 L AM 三联 的 根 除率要 高 ,且庆 大霉 素缓 释片 口服 在 胃内可 持续
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 山市 中医 院泌 尿 外 科 。 眉 四川 眉 山 6 0 1 ) 20 0
【 要 】 目 的 总结 上 尿路 结石 引起 的梗 阻性 急 性 肾功 能 衰竭 开放 手 术 治 疗 方 法 , 价 其预 后 方 法 对 4 摘 评 6例 由
上 尿 路 结 石 引起 的梗 阻性 急 性 肾功 能 衰竭 行 开放 手 术 治疗 的 结 果进 行 分 析 。 果 治 疗后 1个 月 内肾功 能 恢 复 者 4 例 结 O ( 7 0 ) 肾功 能好 转 5例 ( 0 9 ) 死 亡 1例 ( . ) 结 论 对 上尿 路 结 石梗 阻 引起 的 急性 肾功 能 衰竭 患者 , 积 极 8 . , 1 . , 重升 高 1例 , 功 正常 , 肝 凝血 功
能 正 常 。 尿 素 氮 1 ~ 4 血 5 5mmo/ , 均 3 lI 平 0 mmo/ lI,
血 肌 酐 2 O 1 6 mo/ 平 均 7 0 ̄ lI , 有 患 8 ~ 0 9 ̄ lI, 0 mo / 所
上尿路 结石梗 阻引起 急性 肾功能衰竭 是泌尿外科
术 后近期 有 不 同程 度 的多尿 期 , 多每 天尿 量 达 最 70 0 0毫升 , 一般持 续 3 d逐渐恢 复 正常 。治疗 后 肾 ~5 功能恢复 正常 4 O例 ( 7 0 ) 其 中术 后 1周恢 复正 常 8 . , 3 1例 , 2周恢 复 正 常者 5例 , 个 月 恢 复正 常 者 4例 , 1
肾 功 能 好 转 5 ( 0 9 ) 死 亡 1例 ( . ) 例 1 . , 21 。
3 讨 论
急症 , 延误 治疗可 危及生命 。 正确 处理 , 除梗阻 , 解 大多 数 患者 已损害 的肾脏可获 挽救 。 9 8年 1  ̄2 0 19 月 0 5年
尿路梗阻

治疗
尿路梗阻治疗的原则主要为解除梗阻、防止感染、保护肾脏功 能。梗阻合并感染与败血症者,应尽早解除梗阻,并采用有效的抗 菌治疗,如果为双侧完全性梗阻,表现为少尿、无尿时,应及早进 行手术。 结石是引起上尿路输尿管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常有严重的绞痛, 治疗应针对减轻疼痛、解除梗阻、预防感染三方面进行。绞痛可给 予适量的镇痛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系因肾盂压力骤升引起, 故可采取消炎痛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减少肾内的尿量与压力以 减轻疼痛,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钙阻滞剂硝苯吡啶阻止 细胞外Ca2+内流,以减低输尿管平滑肌的收缩,使输尿管舒张,而 达到降压、引流、排石的作用。黄体酮亦具有较好的输尿管舒张效 应。结石合并感染者,应根据尿培养及细菌敏感试验采用有效的抗 菌剂,但如梗阻不能解除,则药物很难奏效,所以输尿管结石伴有 梗阻时,应早日将结石去除。
临床表现
上尿路梗阻症状常不明显,有时为感染、肾功能不全 及原发癌的局部症状所掩盖,虽然梗阻最终均引起肾积水, 但常至腹部出现肿物始来就医。下尿路梗阻的症状则较突 出,常见症状如下:
1、疼痛与肿物 上尿路梗阻引起的疼痛因肾包膜受压引起,其 疼痛的轻重取决于肾内压力增长的速度,而与肾盂扩张的程度无关, 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肾盂、输尿管压力急骤升高,患者 可有严重的肾绞痛,而慢性部分梗阻,虽集合系统显著扩张,患者 常无症状。大量饮水后引起腰痛者提示为间歇性肾积水,排尿时腰 痛者应考虑膀胱输尿管反流,但也应注意上尿路任何部位发展缓慢 的梗阻可毫无症状,甚至结石的临床症状也可不明显。先天性肾盂 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发展缓慢,最后腹部出现肿物,是儿童腹部肿 物中最常见的原因。下尿路梗阻,尿潴留,耻骨上区可出现肿物, 张力大时质硬,酷似肿瘤。神经源性膀胱也可发生肾积水。
双侧上尿路梗阻性肾积水诱发肾功能不全154例分析

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 检验 ,以P <0 . 0 5 N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2 . 1综合疗效统计 见表 1 。
表 1 综 合疗 效统 计表
本次研究选人 的1 5 4 个病 例均为我院2 0 1 0 年3 月至2 0 1 2 年5 月确诊并
收治的双侧上尿路梗阻 陛。 肾 积水诱发肾功能不全 的患者 。其中男8 2 例、
在治 疗后 ,1 2 2 例 发生利 尿综合 征 ,2 2 例发生 ’ 肾减压性 出血 、其 中5 例 为肾积血 、3 例为膀 胱积血 ,6 例接 受了二 次手术 。1 O 例 发生输
尿 管狭 窄 ,8 例创 口出现感染 ,4 例不 同程度漏尿 。 3讨 论
逆行造影及肾x 线断层扫描检查 ,5 2 例还接受 了磁共振尿路造影检查 。 综合结果 显示 ,发生梗阻的 肾皮质变薄或呈囊袋状 ,输尿管1 0 0 %梗阻
中图分 类号 :R 6 9 2 . 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6 — 0 0 5 4 - 0 2
在临 床上 ,双侧上 尿路梗阻性 肾积 水常可诱 发肾功能不全 。先天 畸 形、炎症 、损伤 、结石 、结核 、肿瘤及 医源性 因素等都可诱 发上 尿 路 梗阻 ,而尿路 梗租 使尿液无法 排泄 ,最终蓄积 在上泌尿系 内诱发积 水 。其 中,结石 是第一致病 因素。至于本病 的治疗 ,其第一 目的便是 迅速 解除梗 阻 以使 肾脏功能恢复 … 。本次研 究 旨在对我 院特定 时段 内 收 治的此类患者 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以期归纳双侧上 尿路梗阻 性 肾积水诱发 肾功能不全 的临床干预策略 。对 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 ,以探讨 双侧上尿路梗阻致 肾功能 不全 的有效治 疗策 略 。 1资料 与 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尿路梗阻解除后患侧肾功能恢复情况
上尿路梗阻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结石、先天性或医源性狭窄、肿瘤等,在临床中以结石和狭窄多见。
长期的梗阻可导致肾功能严重损伤,同时可并发重度肾积水、肾积脓等,最终可致肾脏无功能。
因此,针对分肾功能进行术前评估,从而制定患肾的手术方案(如解除梗阻、引流或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传统上在评估分肾功能方面有多项指标,包括超声或CT检查判断患肾皮质厚度和积水程度、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判断患肾是否显影等,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对分肾功能的量化评估是临床治疗策略选择最重要的依据。
当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FR)
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类已严重受损、达到切除指征的患肾,如果积极予以解除梗阻或者行肾造瘘引流等治疗,其GFR能够得到有效恢复。
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78例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肾术前、术后GFR及恢复差值与肾皮质厚度做直线相关性分析,探讨梗阻解除后患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对象和方法
本组78例,男42例,女36例。
年龄21~68岁,平均(51.3±12.8)岁。
78例均行输尿管CT三维成像、肾ECT等检查,
确诊为上尿路狭窄6例,上尿路结石72例。
78例的总肾功能正常,血肌酐检查女性均70岁者。
根据术前患肾GFR分组:中度组(GFR≥15.0 ml/min)43例,GFR均值为(23.1±5.0)ml/min;重度组(7.5 ml/min≤
GFR0.05)。
中度组和重度组通过CT检查图像测量肾上、中、下盏3个CT层面的皮质厚度,每个层面测量背侧、腹侧、外侧3个方位,共9个位点,取均值。
中度组肾皮质厚度(12.5±4.3)mm,重度组肾皮质厚度(8.3±3.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78例患者中,手术方式包括:17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5例行一期经皮肾造瘘术+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18例行一期PCNL,12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6例行输尿管狭窄硬镜体扩张。
术后均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后复查肾ECT,观察3组患者的患肾功能恢复情况。
对极重度组,术后随访时间延长至8~12个月。
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审批(批件号:2016年科研第14号),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数据用±s表示,术前与术后GFR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肾皮质厚度、GFR恢复差值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对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肾术前、术后GFR以及GFR恢复差值与肾皮质厚度作直线相关性分析。
采用协方差分析做两相关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
验。
以P
结果
梗阻解除后,中度组患肾GFR均值为(30.6±8.5)ml/min,平均恢复(7.6±7.6)ml/min;重度组患肾GFR均值为(13.1±4.5)ml/min,平均恢复(1.9±3.4)ml/min。
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术后GFR均值以及GFR 恢复差值与肾皮质厚度呈非完全线性正相关(P
图1.上尿路梗阻患者梗阻解除前后GFR以及GFR恢复差值与肾皮质厚度的直线相关性分析图
极重度组术后1个月GFR均值为(11.1±3.4)ml/min,平均恢复(6.8±4.8)ml/min;术后8~12个月GFR均值为(12.7±3.6)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讨论
上尿路梗阻是导致患肾功能损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及时手术、有效地解除梗阻是治疗原则,对于暂时无法去除梗阻因素的情况(如复杂的结石或狭窄等),可通过患肾造瘘或双J 管引流等方法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受损,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且部分患肾功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①术前肾皮质厚度与术前患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重度组的皮质厚度明显薄于中度组;②术前患肾功能损伤程度与术后患肾功能恢复程度相关,重度组肾
功能术后恢复明显差于中度组;③极重度组术前评估认为需切除的患肾,解除梗阻后患肾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部分肾功能可以达到保留的程度。
肾皮质变薄是持续梗阻引起的肾实质形态学上的变化,需要时间累积效应,因此肾皮质厚度能大致反映患肾功能;同时,通过测量肾皮质厚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预判患肾的恢复情况。
但是,对于那些按照现行的检查手段判断患肾功能为极重度受损或者无功能者,制定放弃患肾或者手术切除的方案值得商榷。
对于患肾功能极重度受损者,临床指南关于保留还是切除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临床中多以重度积水、肾皮质变薄以及合并感染等作为切除适应证,实际治疗方案多以临床医师自身经验和文献报道来判断。
文献报道认为GFR=10 ml/min为患肾功能术后恢复能力判定的临界点,低于该值则认为患肾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极低,不具备保留价值,尤其是合并有严重感染的患肾。
本研究中,极重度组12例患肾GFR
临床上针对分肾功能的评估手段较多,包括B超、CT、CT 血管造影、CT尿路造影等检查,均主要从影像学上判断肾脏功能。
目前ECT在评价分肾功能时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文献报道中决定患肾切除与否也主要通过ECT来判断。
然而,我们发现在ECT检查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①ECT肾动态显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99Tcm-DTPA的有效
滤过来评估肾功能,需要检查者人为标定肾脏感兴趣区域(ROI),当肾积水巨大时,肾脏形态范围较为模糊,不同的检查者因主观选择的差异会标定出不同的ROI,进而影响ECT 的数据采样;②放射性核素是通过肾单位最后滤过至集合系统中,当患肾因积水肾盂内压力超过了核素滤过压力,则核素无法聚集至集合系统,ECT图像采集上往往呈现较低滤过或无滤过,但这不代表肾单位有病理改变甚至毁损。
当梗阻解除后,肾盂内压下降,肾单位可能恢复功能,从而患肾滤过功能得以部分恢复。
这种情况类似IVU检查,既往观点认为IVU检查出现延迟不显影的患肾,常判定其功能严重受损或无功能,以此作为判断是否保留患肾的重要依据。
此外,本研究的手术前后GFR与肾皮质厚度的直线相关性分析中,术前相关性系数明显低于术后,这提示梗阻的存在影响了术前对患肾实际功能的测定。
因此,严重梗阻时肾脏形态的变化和肾盂内压的增高影响术前对肾脏实际残余功能的判断。
对于本研究中发现的现象,我们推测其病理生理过程为:当单侧上尿路梗阻继发肾积水时,随着积水程度加重,肾皮质扩张变薄,肾盂内压也随之变化,早期时肾单位还具备相应的功能,因此应尽早解除梗阻以保护或恢复患肾功能;但到中晚期,积水严重时,在变薄的皮质中是否存在有功能的肾单位,以我们目前的检测手段尚缺乏准确的判断依据;我们认为在积水进展的某个时间范围内,肾皮质扩张,但肾实质
整体质量是不会减轻的,当梗阻解除,肾盂压力下降后,肾皮质回缩,血流灌注增加,残留的肾单位得以有效地滤过,这可能是肾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目前很难获知患肾发生梗阻的准确时间并进行动态检查,因此对于患肾残余肾单位数量和功能的判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