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地铁车站调研报告

地铁车站调研报告地铁车站调研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逐渐集中在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广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然而,在地铁车站方面,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是一个亟需调研的话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了解地铁车站的基本设施、服务水平、乘客体验等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和提升地铁车站的建议和参考。
三、调研内容1. 实地考察参观并考察多个地铁车站,包括出入口、候车区、站台等部分,观察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否存在缺陷等情况。
2. 问卷调查在地铁车站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乘客满意度:对地铁车站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设施、服务态度、乘车体验等。
(2)设施评价:评估地铁车站的设施情况,包括候车区座椅、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
(3)服务水平:了解地铁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乘客指引情况等。
(4)乘车体验:调查乘客对地铁列车的空调温度、车厢拥挤程度、乘车时的安全感等方面的感受。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 地铁车站设施整体较为完善,候车区座椅数量合理、卫生间设备齐全。
2. 部分地铁车站存在设施缺陷,如有些座椅破损、卫生间清洁度不够高等问题。
3. 大部分乘客对地铁车站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乘车体验方面。
4. 少数乘客反映地铁车厢拥挤程度较大,需要加强运力管理,提高乘车的舒适度。
五、建议及改进措施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加强设施维护:及时修理和更换破损的座椅,提高卫生间的清洁度。
2. 提高服务水平:培训地铁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加强乘客指引。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候车区座椅和无障碍设施的数量,提升地铁运力以减少拥挤程度。
4.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地铁车站和列车的安全管理,提高乘客的安全感。
六、结语本次地铁车站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地铁车站的设施、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
贵阳轨道交通环评报告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九年三月成都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市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下辖一市三县,总面积8034km2,规划城区约495 km2,现状全市总人口达到355.14万人,城区人口161万人,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贵阳市机动化发展迅速,2006年,机动车拥有突破27万辆,比2000年增长近3倍,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很大压力。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增加,交通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不但造成交通拥堵,还将导致资源、能源短缺,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用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山地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不足将成为贵阳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
按照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同时进一步贯彻贵州省近年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城市用地开发的引导和控制、满足较长距离快速出行,还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城市应对不良气候等部分突发情况的应变保障措施。
基于以上背景,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8年贵阳市政府以筑府通【2008】10号文件批复通过。
该规划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线网规模约为139.3公里,设置车站72座,其中换乘站8座。
随后,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3月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该规划对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建设安排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贵阳市2010~2020年的近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度55.95km,其中,地下线长34.41公里,占61.5%,地面及高架线长21.88公里,占38.5%。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1

目录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2)(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依据 (2)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2)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3)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 (4)一、概况 (4)二、调查成果与资料说明 (4)三、周边环境风险说明与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5)第三部分附图、附表 (5)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5)附表2 地下管线调查表 (12)附表3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表 (24)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一)、调查目的因2号风道与A出入口设计环境发生变化, 本次周边环境调查目的为保证在2号风道与A出入口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上、地下建筑、管线进行保护, 防止因车站与区间施工造成对周边建筑、管线的破坏, 保障周边管线与临建的安全, 同时也保障了地铁结构工程的质量。
(二)、调查依据调查依据为《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二、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周边环境调查范围包括施工基坑边缘以外30m,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 可能受车站施工影响的周边建筑物, 包括1号线既有结构、天庆里、宝和里、muse酒吧、晶采大厦等。
下瓦房车站2号风道与A出入口地处河西区大沽南路、琼州道繁华路段, 施工设计切改管线6种, 已全部切改到基坑范围以外。
车站周边环境调查范围示意图三、调查方法和手段与各条管线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 并结合管线综合图纸, 对既有管线进行调查。
与河西人民防空办公室进行沟通, 绘制出现状地下管线位置。
与周边临建的使用单位进行调查, 明确现状临建的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等。
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一、概况下瓦房站主体位于奉化道、琼州道上, 沿奉化道、琼州道布置, 站中心里程为CK22+677.411, 全长154.360m, 全线位于直线上。
为1号线与5号线换乘车站, 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 结构采用双柱三跨三层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底板埋深约23.2m, 覆土厚度约为2.8m。
南京地铁车站勘察报告

目录1 绪言 (1)1.1工程概况 (1)1.1.1总体概况 (1)1.1.2工点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任务 (1)1.2.1勘察目的 (1)1.2.2勘察任务 (2)1.3执行的技术标准与依据 (2)1.3.1国家规范 (2)1.3.2行业规范 (2)1.3.3地方规范 (3)1.3.4其他依据 (3)1.4勘察等级确定 (3)1.4.1工程重要性等级 (3)1.4.2工程安全等级 (3)1.4.3场地等级 (3)1.4.4地基等级 (3)1.4.5勘察等级 (3)1.5 勘察方案布置 (3)1.5.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3)1.5.2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3)1.5.3勘探孔平面布置 (4)1.5.4勘探孔深度确定 (4)1.5.5其它说明 (4)1.6勘察工作概况与质量评述 (4)1.6.1钻探 (4)1.6.2取样 (4)1.6.3标准贯入试验 (4)1.6.4重型动探试验 (4)1.6.5旁压试验 (5)1.6.6波速试验 (5)1.6.7室内土工试验 (5)1.6.8 水文专项试验 (5)1.6.9 大地导电率测试、地温测定 (5)1.6.10 热物理、电阻率试验 (5)1.6.11 质量评述 (5)1.7 实际完成勘察工作量 (5)1.7.1野外勘探作业 (5)1.7.2室内试验 (6)1.8 工程测绘 (6)1.8.1 基准点 (6)1.8.2 测量方法和精度 (6)1.8.3 测量成果............................................................................................................................................... 6 2 自然地理与环境.. (7)2.1 地形与地貌 (7)2.2气象与水文 (7)2.2.1 气象 (7)2.2.2 水文 (7)2.3 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 (7)2.4邻近重要建(构)筑物 (8)2.5重要地下障碍物 (9)3 区域地质条件 (9)3.1区域地质构造 (9)3.2区域地震历史 (9)3.3区域地震构造 (10)4 工程地质条件 (10)4.1地基土的分布 (10)4.1.1地基土分布简述 (10)4.1.2地基土分层原则与方法、层号含义 (10)4.2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 (11)4.3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12)4. 3.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2)4. 3.2土的压缩指标及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2)4. 3.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3)4. 3.4土的颗粒组成指标 (13)4. 3.5标贯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3)4.3.6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 (14)4.3.7岩石试验指标(范围值、平均值) (14)4.3.8土的基床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和泊松比室内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5)4. 3.9旁压试验指标(平均值) (15)4. 3.10波速测试指标(范围值、平均值) (15)4.4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15)4.4.1地基土参数可靠性分析 (15)4.4.2地基土参数的统计 (16)4.4.3地基土参数选用 (16)4.5电阻率与大地导电率 (16)4.5.1室内试验电阻率指标 (16)4.5.2野外测试大地导电率成果 (16)4.6地温 (16)4.7岩土热物理参数 (16)5 水文地质条件 (17)5.1地表水 (17)5.2地下水 (17)5.2.1 地下水类型 (17)5.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7)5.2.3 地层渗透性 (17)5.2.4 地下水水位 (18)5.2.5 地下水水质 (18)5.2.6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 (18)5.2.7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19)5.2.8抽水试验成果分析 (19)5.3抗浮设计分析 (19)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9)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组 (19)6.2 场地类别 (19)6.3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20)6.4抗震地段 (20)6.5软土震陷评价 (20)6.6地震动参数 (20)7工程地质评价 (20)7.1 场地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 (20)7.2 岩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20)7.3地基均匀性评价 (21)7.4特殊岩土 (21)7.4.1填土 (21)7.4.2软土 (21)7.4.4强风化岩 (21)7.5不良地质作用 (21)7.6围岩类别、土石分级 (22)7.6.1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分级 (22)7.6.2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分级 (22)7.7 施工影响、环境评价 (22)8 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 (22)8.1 天然地基持力层选择 (23)8.2 承载力设计参数 (23)8.3 沉降验算参数 (23)8.4不均匀沉降处理的工程建议 (23)9 桩基础分析与评价 (23)9.1 桩型选择 (24)9.2 桩基持力层选择 (24)9.3 桩基设计参数 (24)9.4 抗浮设计参数 (24)9.4.1抗浮桩设计参数 (24)9.4.2抗浮锚杆设计参数 (25)9.5 成桩可行性分析 (25)9.5.1成桩可行性分析 (25)9.5.2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25)9.5.3 成桩对周边环境分析 (26)10 车站深基坑分析与评价 (26)10.1深基坑涉及岩土层分析 (26)10.1.1深基坑涉及岩土层 (26)10.1.2岩土层性质分析 (26)10.2基坑围护参数 (27)10.3基坑围护方案建议 (28)10.4 基坑抗浮设计分析 (28)10.4.1施工阶段的临时抗浮设计分析 (28)10.4.2使用阶段的永久抗浮设计分析 (28)10.5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 (28)10.6基坑降水 (28)10.7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29)11 地铁建设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29)11.1 车站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9)11.2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问题 (29)11.3基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29)12 结论与建议 (29)12.1结论 (29)12.2建议 (30)13专项技术报告 (30)14 报告说明 (30)15 附件 (30)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D4-XK01标草场门站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D4-XK01标草场门站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11015-S2)1 绪言1.1工程概况1.1.1总体概况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
成都地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地铁 6 号线一、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年 8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3)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3)1.2工程主要容 (3)1.3方案比选及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4)2环境现状 (4)2.1工程沿线环境质量概述 (4)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围 (5)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5)3.1项目污染源分析 (5)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6)3.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3.4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分析 (10)3.5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 (10)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3)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3)3.8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3)3.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的搬迁情况 (13)3.10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3)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5联系方式 (14)5.1建设单位 (14)5.2评价机构 (14)1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2013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3~2020 年)的通知》(发改基础〔 2013〕269 号)对 6 号线一期予以批复。
2015 年 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3~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 2015〕958 号)对 6 号线二期予以批复。
2015 年 6 月,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制完成《地铁 6 号线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铁 6 号线一、二期工程北起望丛祠站,经望丛中路、西区大道、浦兴街、校园路、盛发街、沙西线、交大路、沙湾路、一环路、顺江路、锦华路、三环路、三色路、中柏大道,南至终点站观东路站,全线主要经过郫县、高新西区(属于高新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高新区。
环境物理调查实验报告

环境物理因子污染调查专业:环科学号:0920207117 0920207118 09202071姓名:杜家俊崔健健苏州地铁建造振动污染调查1、绪论苏州地铁,是苏州市已确定在“十五”期间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该工程庞大,期间不仅影响了交通(最近苏州交通堵塞非常频繁),而且附近施工振动噪声也影响了大部分居民!2、振动的影响2.1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一般会引起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梢盛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方面的病症。
主要症状有手麻,发僵、疼痛、四肢无力,关节痛,手对寒冷敏感,遇冷手指出现明显的缺血发白,表现为白指白手、手冷水试验阳性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和入睡困难等神经衰弱综合症。
重症可见手指及关节变性,甚至累及下肢、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引起阵发性眩晕和半晕厥状态,以及引起心机能改变,导致节律与传导系方面的异常,出现心动过缓,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等病变。
2.2振动对听觉构成的损伤以低频125~250赫为主。
长时期的振动耳蜗顶部容易受到损伤,致使螺旋神经节细胞发生萎缩性病变,导致语言听力下降。
2.3振动能引起人体机能障碍。
一般以性机能下降、气体代谢增加较为多见。
妇女表现为子宫下垂、流产及异常分娩等。
3、苏州地铁工程振动环境3.1现状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沿线敏感点环境振动VLz10值昼间为49.2~65.8dB,夜间为47.0~53.7dB,均能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之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苏州地下交通线路状况简介:苏州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线路组成。
先期开工的东西向一号线,属于交通疏导型线路,位于苏州城区的东西向轴线。
一号线的全长25.739公里,共设二十四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
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094米,最大站间距从东方之门站至文化博览中心站,要穿越金鸡湖,间距为2498米;最小站间距仅700米,为时代广场站至星湖街站。
其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横跨苏州六个区。
地铁车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地铁车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1. 引言地铁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也为车站周边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诸多机会。
本报告将对地铁车站周边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其中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为进一步提升地铁周边经济活动的水平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统计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地铁车站周边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查。
3. 调查结果3.1 车站周边商业设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车站周边商业设施种类繁多,包括商场、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
商场是车站周边最常见的商业设施,各类大型购物中心以及小型零售店铺遍布车站周边。
此外,餐饮业也是车站周边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类餐馆、快餐店、咖啡厅等琳琅满目,满足了乘客的不同需求。
3.2 经济活动水平状况调查显示,车站周边的经济活动水平整体良好,很多商家在地铁车站周边选择开设店铺。
地铁车站作为交通枢纽,每天吸引大量乘客经过,这对商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据统计,车站周边的商业设施每天吸引上千人次的顾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经济潜力分析尽管车站周边经济活动水平较高,但调查显示还存在一些潜在的经济潜力未被充分挖掘。
首先,目前车站周边的商业设施主要以商场和餐饮业为主,其它领域如文化娱乐等仍有待发展。
其次,车站周边的商业设施在品牌特色方面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经营模式。
最后,部分车站周边的商业设施面向的主要是乘客,未能充分吸引周边居民前来消费。
4. 建议与措施4.1 多元化发展为了挖掘车站周边经济活动的潜力,建议商业设施多元化发展,引入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剧院等。
这样不仅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还能够丰富乘客的出行体验,提升车站周边的整体吸引力。
4.2 特色经营商家应该注重打造特色经营,树立品牌特色,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可以引入优质特产,开设体验式餐厅等,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并增加他们在车站周边停留的时间。
地铁的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地铁的环境影响评价讨论地铁交通作为一条带状空间三维结构物,涉及面广,其施工和运营都会对沿线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进行地铁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尽量避免地铁交通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实现地铁沿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地铁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著。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一.地铁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1.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类型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功能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时间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2)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依据 (2)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2)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3)
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 (4)
一、概况 (4)
二、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5)
三、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6)
第三部分附图、附表 (6)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6)
附表2 地下管线调查表 (10)
附表3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表 (17)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一)、调查目的
因2号风道及A出入口设计环境发生变化,本次周边环境调查目的为保证在2号风道及A出入口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上、地下建筑、管线进行保护,防止因车站及区间施工造成对周边建筑、管线的破坏,保障周边管线及临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地铁结构工程的质量。
(二)、调查依据
调查依据为《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周边环境调查范围包括施工基坑边缘以外30m,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可能受车站施工影响的周边建筑物,包括1号线既有结构、天庆里、宝和里、muse 酒吧、晶采大厦等。
下瓦房车站2号风道及A出入口地处河西区大沽南路、琼州道繁华路段,施工设计切改管线6种,已全部切改到基坑范围以外。
车站周边环境调查范围示意图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与各条管线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并结合管线综合图纸,对既有管线进行调查。
与河西人民防空办公室进行沟通,绘制出现状地下管线位置。
与周边临建的使用单位进行调查,明确现状临建的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等。
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
一、概况
下瓦房站主体位于奉化道、琼州道上,沿奉化道、琼州道布置,站中心里程为CK22+677.411,全长154.360m,全线位于直线上。
为1号线与5号线换乘车站,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结构采用双柱三跨三层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板埋深约23.2m,覆土厚度约为2.8m。
A出入口及2号风道位于车站大里程紧邻1号线地铁下瓦房站,结构与上盖物业结合。
即整个建筑为:地下二层为地铁用房,为下瓦房A出入口及2号风道;地下一层及以上四层为上部商业用房,我公司承建负二层。
基坑距其西部单层平房最近处9.22m,距其北部单层平房处15.3m。
下瓦房车站位置图
二、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1、周边建筑物
A出入口及2号风道位于车站大里程紧邻1号线地铁下瓦房站,基坑距其西部单层平房(宝和里)最近处9.22m,距其北部单层平房(天庆里)最近处15.3m。
晶采大厦离基坑超过30m不予以考虑。
宝和里居民住宅,部分拆迁,均为6-7层,基础为筏板基础;宝和里4-6号楼距离基坑边沿线9.22m,风险等级为三级;天庆里距离基坑边线15.3m;风险等级为四级,既有1号线为一级。
各周边建筑物现场照片。
天庆里宝和里
各周边建筑物现场照片
2、周边地下管线
下瓦房车站地处河西区大沽南路、奉化道、琼州道繁华路段,车站施工设计切改管线多达48条。
其中包括电缆、路灯、雨水、污水、自来水、通信6种管线。
经过前期施工准备,车站施工范围内的管线均已切除出施工范围。
3、1号线既有结构
新建车站与1号线既有结构相接,为十字换乘节点,既有1号线下瓦房站为两层车站,相接节点部位已预留。
目前,1号线下瓦房站已运营。
三、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针对一号线既有车站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新旧地连墙相接部位进行补做RJP大直径旋喷桩、高压旋喷桩等加固措施。
第三部分附图、附表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与轨道交通工程相对
关系示意图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工程名称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部分第3合同段—下瓦房车站建(构)筑物名称天庆里2号楼编号02
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
图2-1-2
通工程的相对关系
修建年代或竣工日期1983竣工图纸情况不详
产权管理或使用单位
不详
及电话
修建单位(含建设、
不详
勘察、设计、施工单
位等)
使用现状不详
地上层数7地下层数不详
地面高度不详基础埋深(标高)不详
结构形式砖混基础型式天然地基
备注说明资料来源,有无实测、影像等资料
与轨道交通工程相对
关系示意图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工程名称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部分第3合同段—下瓦房车站建(构)筑物名称宝和里4-6号楼编号03
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
图2-1-2
通工程的相对关系
修建年代或竣工日期不详竣工图纸情况不详
产权管理或使用单位
不详
及电话
修建单位(含建设、
不详
勘察、设计、施工单
位等)
使用现状不详
地上层数不详地下层数不详
地面高度不详基础埋深(标高)不详
结构形式不详基础型式不详
备注说明资料来源,有无实测、影像等资料
与轨道交通工程相对
关系示意图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工程名称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部分第3合同段—下瓦房车站建(构)筑物名称83公馆编号05
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
图2-1-2
通工程的相对关系
修建年代或竣工日期不详竣工图纸情况不详
产权管理或使用单位
不详
及电话
修建单位(含建设、
不详
勘察、设计、施工单
位等)
使用现状不详
地上层数不详地下层数不详
地面高度不详基础埋深(标高)不详
结构形式不详基础型式不详
备注说明资料来源,有无实测、影像等资料
与轨道交通工程相对
关系示意图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2 地下管线调查表
工程名称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部分第3合同段—下瓦房车站
管线名称污水管线编号01管线类型、功能雨、污水排水
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
图2-1-4
通工程的相对关系
修建年代或竣工日期不详竣工图纸情况不详
产权管理或使用单位
不详
及电话
修建单位(含建设、
勘察、设计、施工单
不详
位等)
使用现状不详
管线材质砼管径污水Ø400 Ø800 埋设方式地下敷线埋深(标高) 1.73m-2m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地下管线调查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地下管线调查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地下管线调查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地下管线调查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地下管线调查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 附表3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表
下瓦房车站
精选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