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效果比较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表时间:2016-10-08T10:33:46.5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林超师[导读] HD联合HDF方案和HFHD方案的疗效相当,但HFHD方案血磷的清除、血压的控制效果良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 528329摘要:目的:对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HD联合HDF治疗,治疗组予以HF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指标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磷、β2-MG、血压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血磷值和血压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5.0%与对照组的22.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D联合HDF方案和HFHD方案的疗效相当,但HFHD方案血磷的清除、血压的控制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可有效清除大、中分子物质,且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1]。
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对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HFHD治疗尿毒症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证实了HFHD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报告有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2.5±4.6)岁;透析时间6个月-14年,平均(10.2±3.5)年。
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

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作者:汪应霞周涛黄俊丽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009-01【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和机制。
方法:将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每周三次)且透析史超过2年的患者20例分成两组,一组10名,第一组仍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每周三次)与以前一样进行治疗,后一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每周两次高通量血液透析,一次普通血液透析),对患者的?2微球蛋白(?2-M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P)等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采取普通透析的患者一组各项化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皮肤瘙痒症状加剧。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的一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临床症状较前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中分子物质如:2微球蛋白,血磷等的积累,临床效果较满意。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尿毒症常规的血液透析以清除小分子毒素为主,不能有效清除一些中大分子毒素,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透析患者出现许多与透析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如营养不良,顽固性瘙痒症,肾性贫血等显得尤为突出,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常规血液透析史超过2年,每周三次的透析患者20名,全部病人为肾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1名,女性9名,年龄24—66岁,将20名长期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组(观察组)和普通血液透析组(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原发病肾小球肾炎6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1例。
观察组病人采用意大利贝尔克公司生产的BLS814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有效膜面积为1.4m2,超滤系数为61ml/h.mmHg,每周2次,联合使用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B1-1.6H血液透析器,有效膜面积为1.6 m2,每周1次。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病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比较P<0.05。
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更大幅度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肾功能;不良反应慢性肾衰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肾脏疾病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综合征类疾病,食欲下降、乏力、夜尿增多等属于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1-2]。
本文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左侧肾脏病变8例,右侧肾脏病变22例;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5.2±0.5)个月;年龄41-76岁,平均(58.3±4.9)岁;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左侧肾脏病变10例,右侧肾脏病变20例;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1±0.8)个月;年龄43-72岁,平均(58.1±4.6)岁。
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效果比较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的透析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的透析效果。
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 组、hfhd组和hdf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三组的β2-mg清除情况和血清清蛋白情况。
结果hd组透析前后β2-mg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f组透析前后β2-mg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hfhd组的下降幅度快于hd组,hdf组的下降幅度快于hfhd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fhd清除中分子物质β2-mg的效果较优,而且费用合理,不会引起蛋白质的流失而导致营养不良,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后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1],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但是透析的远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透析的远期并发症与中分子毒素清除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仔细研究对比了三种不同透析方法的优劣,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hd组、hfhd组和hdf组各20例,其中hd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4.5±5.2)岁,体重(53.7±7.6)kg,身高(161.2±4.9)cm,透析龄(30.5±15.5)月,hfhd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3.5±4.2)岁,体重(50.5±6.6)kg,身高(160.5±5.1)cm,透析龄(31.5±14.3)月,hdf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2.6±4.3)岁,体重(52.5±5.6)kg,身高(160.2±5.9)cm,透析龄(33.4±13.5)月。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

龙源期刊网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作者:谢孝翠周晶虹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摘; 要】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人。
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
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明显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对照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32%,明显高于实验组8%,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效果显著,且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尿毒症;高通量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中图分类号】R6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72-01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式之一[1]。
血液透析疗法主要是通过将人体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的原理,将人体血液中多余的水分以及废物清除至体外,保持人体血液中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2]。
目前已知尿毒症毒素有200多种,可分为三类:小分子毒物(分子量500道尔顿),如甲状旁腺素PTH、瘦素、β2-微球蛋白等;蛋白结合毒素如同型半胱氨酸、肾素、血管紧张素等。
普通透析器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物,中大分子毒物不能清除,存留于血液,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而高通量透析器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物,尤其是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好。
为进一步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现针对100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取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情况。
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普通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

’ 1 1 研究对 象 : 择 常规 血液 透析 史 超过 2年 , 周 三次 的透 析 患者 2 选 每 0 名, 全部病人 为肾衰竭患者 , 中男性 1 名 , 其 1 女性 9名 , 龄 2 —6 年 4 6岁 , 2 将 O名 结果表 明 : 两组患 者血液透 析前后 的 B N、c 下 降率 比较 无 明显 差异 性, U Sr 长期透析 患者随机分 为高通量血液 透析 联合 普通 血液 透析组 ( 观察组 ) 和普通 而 P?2一 、 MG比较有显 著差异。 血液透析组 ( 对照组 ) l , 各 O例 观察 组 : 发病 肾小 球 肾炎 6例 , 原 高血压 。病 3 3 讨论 肾 例, 糖尿病 肾病 I 。观察组病人 采用意大利 贝尔克公司生产 的 B S1 例 L 84高通量 高通量血液 透析是采用高 通量血 液透 析器在 容量 控制 的普 通血 液透透 析 血液透析 器 , 效膜 面积为 14 2 超 滤系数 为 6 m/ . m g每 周 2次 , 有 .m , 1l m H , h 联合 机 上进行维持性血 液透析 , 是随着人工合成 膜透析 器快速发 展而 出现的一种 新 使用 日本东 丽公司生产 的 B 一16 1 .H血液 透析器 , 有效膜面积 为 16m , 周 1 的透析方式 , . 2每 常用于人工合 成膜透 析器 快速发 展而 出现 的一种 新 的透析 方式 , 次 。对照组 采用 日本东 丽公司生产 的 B — . H血液透析 器 , 1 16 有效 膜面积为 16 常用于终末期 肾病 患者维持 生命 、 复工作及 做 肾移植 术前 的准 备, . 恢 而常规 血 m, 2 每周 3次 , 血液 透析器均采用 一次性使用 , 均使 用德 国费森 尤 断 40 S透析 液 透析最常用 的治疗 方式主要是通过弥 散原理 针对分 子量小 、 08 水溶性 血浆蛋 白 机 , 用动静脉 内瘘 及碳酸氢盐行 血液透 析 , 期未 发现感 染及其他 免疫 疾病 , 结合 低的毒物及代谢 产物的 清除 , 使 近 但会 因为透 析过程 中的钙磷 代谢 障碍 , 床 临 未 使用激素及 细胞毒性药 物 , 以患者 在治 疗期 间均 常规使 用 降压 药 、 所 促红 细 表现 为皮肤瘙痒 , 严重者可 导致 肾性骨病 , 即使对 症治疗 也不 能有 效控 制高磷 胞 生成素 、 叶酸 、 铁剂等 , 治疗期 间两组均无患 者死亡及脱离 观察 病例 。 血症 , 不能 降低血清磷 的浓度 。 12 治疗及方法 : 患者分别用两 种方式 的血液 净化 治疗 , . 所有 两组 病人 的 高通量血液透析 由于合成膜高通量滤 器有很 高的通透性 及溶 质扩散 性能 , 透 析条件基本 相同 , 均使用德 国费森 尤斯 40 S 08 透析机 , 动静脉内瘘及碳 酸 因此在 透析中能有更 多的且 分子量更大 的溶质从 血液 中转移至透 析液 中, 同 使用 若 氢盐行血液透 析 , 肝素抗凝 , 普通 血流量 为每分钟 20 20 L 透 液流量 为每 时提 高血液及透析液 流速 , 0- 5 m , l 听 可以进 一步通过透析效果 。 分钟 5 O L 0r . a 综上所述 , 采用高通量血液 透析联合普通 血液透析 通过对 流清除溶 质 的机 观察组 : 采用 意大利 贝尔克公 司生产 的 B S1 L84高通量 血液透析 器 , 效膜 制 , 有 加强 了?2一 、细胞因子等大 、 MG 、 中分子 物质的清 除 , 同时其 采用 了生物 相 面积为 14 2 超滤 系数 为 6 m / h m H ) 每周 2次 , .m , 1 l( . m g , 联合 使用 日本东丽 公司 容性 好的聚砜膜 , 患者补体 水平 和 白细胞 的活 化明显 减 弱, 实使 用高 通量 透 证 生产 的 B — .H血液透析 器 , 膜面积为 16m 每周 1 1 16 有效 . 2, 次。共 每周透 析 3 析器后 由于中 、 大分子物质 的下 降 , 使微 炎症 状态 减轻 , 较有 效地清 除 P ?2一 、 次 , 次 4小时 。 每 MG等物 质 , 能会延缓 肾l骨病及 淀粉样变的发生 时间 , 也可 生 有效减少 远期并 发 对照组 : 采用 日本东丽公 司生产的 B —16 1 .H血液透 析器 , 有效膜面积 为 1 症 的发生。 . 6m , 2 每周透析 3次 , 每次 4小时 。 参 考文献 1 3 观察指标 : . 两组 与透析开始 前从 内瘘穿刺处 采集血标本 , 检查患 者血 [ ] L t E ,i O mcI fc nyo h h —f wda z s m vl f e 1 e Bl F, s i .E i ec f i o l a i g l i y r nr oa o b- o le i e 中的 C , , a P ?2 G, 一M 观察 一般 临床 表 现 , 括生 命 体征 、 包 食欲 、 体力 、 肤 瘙 皮 t 一 col ui[ ] e r 2 0 5 ( ) 2 5 a 2mi g b l J .M dA h, 1, 4 :2 , r o r t 0 5 痒 、 衰竭发作频 率 , 腔积液消涨情 况等 , 心力 体 注意 观察并 记录透 析期 间及 透析 [ ] 叶朝 阳. 2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的临床 应用体会[ ] 肾脏病 与透析 肾移植杂 志, J. 过 程中的体征 、 并发症 和不 良反应 发生率且常规 每 3 0分钟观 察并记录透析 过程 2 0 ,4 3 : 1 05 1( )2 5 中血 压 、 水量 , 脱 随时询 问患 者的主诉 , 尤其是 低血压 , 发现 及时报 告 医生 , 如 立 [ ] 季 大玺. 3 高通量透析 的可能益处 [ ] 中国血液净化 , 0 , ( ) 3 9 J. 2 57 4 : . 0 4 即停 止超滤 , 减慢血流 速度 。 [ ] 周忠荣. 4 高通量 血液 透析 与常 规血 液透 析效 果 比较 [ ] J 时珍 国 医国 药. 14 统计学方法 : . 两组结果数据 以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 t X ) 检验 , 与 2 0 . 9 2) 08 1( 治疗 前后 比较 , 0 0 为差异 有显著性 。 P< . 5 [ ] 杨 丽. 5 高通 量血液透析 与联机血 液透 析滤过清除溶质效果 比较 [ ] J 安徽 医 2 结果 药.0 8 1 ( ) 2 0 .2 6 2 1 临床症状 : 疗 3个月 期 问, 察组 中无 患者低 热 及心 衰症 状 , 2 , 治 观 有 [ ] 毕学青. 6 姜埃利. 魏芳等, 高通 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 液透 析疗效 比较[ ] J 天 例 患者主诉乏力 、 欲差 , 食 3例患者 主诉透 析后 皮肤 瘙痒 、 节痛 等症状 明显 减 关 津医科大学 学报. 0 9 1 ( )4 2 0 .5 1 14—16 4 轻或 缓解 , 对照组有 3例患者有 无 明显感 染灶 的低 热表 现 , 5例 患者 主诉 乏 有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比较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比较发布时间:2021-01-28T09:55:20.8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0月10期作者:陈希云[导读]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
陈希云(云南肾脏病医院血液净化部;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CRF患者98例作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值变化情况以及疗效。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更好,更安全,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质量,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疗效慢性肾衰竭(CRF)俗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其发病原因是因多个因素而引发肾实质损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异常,代谢物质功能障碍,并累及其他多个器官的综合征[1],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对CRF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但是临床发现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寻求更好的治疗CRF疾病,本文对我院CRF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其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CRF患者98例作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常规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45.6±7.3)岁;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46.6±8.7)岁。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6-07-23T10:11:40.6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刘艺[导读]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能够更好地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分子毒素,适合推广应用。
刘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中医院急诊科湖南安化 413500【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8例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28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透析后两组患者BUN、SCr、P、β2-MG、PTH等指标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P、β2-MG、PTH水平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能够更好地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分子毒素,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措施,随着其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和延长生命[1-2]。
本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旨在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效果,为临床透析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8.36±5.29)岁,透析时间1~8年,平均(3.64±0.72)年,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多囊肾4例,良性肾动脉硬化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论文-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效果比较医学论文-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机制。
方法将5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组, 测定和比较透析前、后两组患者的BUN,SCr,iPTH,β2-MG和血磷的下降率。
结果CHD组BUN,SCr和血磷等小分子物质的下降率与HP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iPTH,β2-MG等大分子物质的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HPD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方便经济,适合广大透析室推广应用,但对于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尿毒症
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以清除小分子毒素为主,不能有效清除一些中大分子毒素,1,,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患者出现许多与透析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如营养不良、顽固性瘙痒症、胸腹腔积液、肾性贫血、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显得特别突出,不仅给治疗带来复杂性,而且增加病人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使人们认识到常规低通量透析的局限性。
因此,笔者对50例采用HPD和CHD透析方式的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效果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长期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PD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2,70岁,平均46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多囊肾2例,狼疮性肾炎2 例;CHD组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1,69 岁,平均4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多囊肾2例,狼疮性肾炎1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所有患者透析
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近3个月未出现感染性自身活动性免疫疾病,近期未使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常规使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钙剂等药物。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及脱离观察。
1.2 治疗及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方式的血液净化治疗,经过两个治疗阶段,每一方式治疗时间为3个月。
两组病人的基本透析条件完全相同,两种透析器均为聚砜膜,膜面积1.3 m2,均为一次性使用。
均使用德国Fresenius 公司生产的4008B 透析机,碳酸盐透析,每周透析两次,4.5 h/次,普通肝素抗凝,血流量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 min 。
HPD组:采用FreseniusF60型高通透性透析器,超滤系数为40ml?h-1?mmHg-1。
CHD组:采用FreseniusF6型低通透性透析器,超滤系数为5.5 ml?h-1?mmHg-1。
1.3 观察指标
采用常规临床检验方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透析前、透析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全段甲状腺素(iPTH)的浓度、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磷,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
试剂盒由爱康医院检验科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0.05为差异有显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 著性。
2 结果
2.1 透析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透析前、后检测结果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HPD组共发生感染7 例次,其中肺部感染4例,其他部位感染3例,CHD组患者共发生感染13例,其中肺部感染8例,其他部位感染5例;HPD组发生感染较CHD组显著减少。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2,。
虽然使患者
存活的周期延长,但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治疗尿毒症的水平得以提高,发现CHD 存在着诸多不足,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原因可能是CHD 使用的是低通量、膜孔径小的透析器,使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受到限制,虽然CHD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早已得到肯定,但对于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较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一些代谢相关的毒性物质,使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潴
留,引起中毒症状。
最常见的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肾性骨
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皮肤瘙痒及不安腿综合征等,目前认为这些症状与
B UN,SCr,iPTH,β2-MG和血磷等物质在机体各部位堆积、沉着有关。
已证明新型改良合成膜能增加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减少毒性物质的生成,改善蛋白质的分解代谢,3,。
目前公认的是聚砜膜、PAN 膜、血仿膜等生物相容性较好,4,,但如何提高透析器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则是研究的另一课题。
对于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较差是CHD相对于腹膜透析(PD)和血液滤过(HF)较为逊色之处。
但后两者所需技术及仪器设备条件较多而目前在国内开展的并不普及,而采用普通血透机开展HFD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CHD的不足之处。
高通量透析器是根据透析膜的通透性大小即透析器超滤系数来定义的,一般是指超滤系数超过20 ml?h-1?mmHg-1滤器。
采用高通量透析器行常规血液透析,依靠弥散、对流及吸附
三者结合清除溶质,即为高通量透析,5,。
高通量透析器清除BUN、SCr等小分子物质的能力并不比低通量透析好,6,,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透析前后高通量组BUN、SCr的下降率与低通量组无显著性差异,再次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透析的充分性并不是造成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Leto报道,7,高通量透析可使尿毒症毒素中分子物质降低35%,39%,其中聚砜膜透析器对β2-MG清除率为31.9 ml/min,透析后患者血清β2-MG浓度下降率为49%。
本文结果提示,高通量透析对
β2-MG,iPTH 等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明显增加,与常规血液透析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性,提示高通量透析对中分子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能够明显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贫血、减少感染发生,减轻和缓解关节痛、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国内外报道一致,8,。
但是HPD的不良反应和注意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9,:?反超滤现象,如果患者血流量偏小或者超滤量设置较小时,高通量透析过程可能出现反超现象。
高通量透析应该设置超滤脱水,如果患者干体重正常,设置超滤后给予补所以, 充超滤量;?内毒素入血,因为高通量滤器孔径大,一旦透析液污染细菌,其中的内毒素可能相对容易通过透析滤器膜进入血液,引起患者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在出现反超滤时更易发生。
因此,高通量透析时必须严格防止透析液污染,最好采用纯净透析液;?低血压反应,一般患者不易发生,如果患者原先血压偏低,由于大量的水分和溶质很易通过滤器,当透析开始血流量较大,或设置超滤偏大,或不需要脱水者设超滤而未补液,以及小体重患者采用不匹配面积的滤器等,均可发生低血压。
可按透析低血压处理,纠正上述问题。
建议如体重<45 kg的患者,建议采用1.2 m2以下面积的滤器;?营养物质的丢失,理论上高通量透析可能造成多种营养物质丢失,尤其白蛋白丢失可能促进低血压发生,建议长时间高通量透析患者,提高蛋白摄入量和维生素等的补充。
综上所述,HPD所需要的基本设备条件与常规血液透析相同,能不过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适合广大透析室推广应用,但对于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Eknoyan G〃Beck GJ〃Cheung AK,et a1〃Effect of dialysis dose and membrane flux in maintenance hem dialysis,J,〃N Engl J
Med,2002,347(25):2010.
,2,陈秀兰. 实用肾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
合出版社,1995 :472.
,3,刘平.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A,.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69.
,4,季大玺.高通量透析的可能益处,J,.中国血液净化,2005,7(4):349.
,5,姚刚,方奕,武晓春.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透析患者血清β2-MG
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净化,2004,3:3::144.
,6,龚德华,季大玺,徐斌,等〃高通量透析器的临床应用,J,.肾脏病
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5):411.
,7,Leto E ,Bilal F ,Osmic I. Efficiency of high - flow dialyzersin removal of beta-2 microglobulin,J,. Med Arh ,2001 ,55(4):225.
,8,Schaefer K,Herrath D , Pouls A ,et al. New insight into hemofiltration,J,.Semi nphrol,1986,6:161.
,9,叶朝阳.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体会,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
志,2005,14(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