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方案
诊疗单位机构快速检测(POCT)管理方案计划规章章程制度方案计划及其法律规范标准设计

医疗机构快速检测(POCT)管理制度及法律规范管理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医学装备(以下简称POCT)管理,促进POCT 在医院内合理配置、安全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价值,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建议。
第二条、POCT 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该检测方式在医院内广泛应用于急诊科、病房、重症监护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各个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内使用的POCT 因直接作用于诊疗行为,存在诊疗程序、效果和法律等问题,有别于院外管理。
第三条、开展POCT 的目的:缩短诊疗的时间,提供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可信的、低成本的、并能即时反馈病人情况的POCT 检测装备平台。
第四条、开展POCT 的科室和人员需接受医院相关部门的认可和质量督导,检测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且有考核记录,考核合格者可以上岗。
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培训直至合格,否则将被取消开展现场快速检测的资格。
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够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为此,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等制定本规范。
医疗机构开展的POCT,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一、组织领导(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监督和检查辖区内的医疗机构POCT质量管理工作。
(二)市卫生厅委托各区临床检验中心对全区医疗机构POCT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包括:(1)培训考核;(2)质量控制;(3)验证和推荐适当的POCT项目、仪器、方法。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附件 1:标准快速检测室建设方案一、区域功能划分表 1 区域功能划分表序号区域分类区域名称功能1样品制备区样品制备2样品前处理区实施农残、药残、添加剂等项目检测过程中理化分析的提取、净化等步骤3样品测试区实施农残、药残、添加剂等项目检测过程中的测试步骤区域设计示例:装修基本要求:样品室:地面平整、防滑,墙面为乳胶漆,有防鼠设施和空调。
理化实验室:地面平整、防滑防腐,墙面为乳胶漆,有空调。
二、快速检测实验室家具配置表 2 快速检测实验室家具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1实验边台操作台面2中央台操作台面3试剂柜存放固体试剂4样品柜存放样品5器皿柜(架)存放玻璃器皿6冰箱(带冷冻)存放样品和试剂7通风系统实验室通风8台式冲眼发生化学伤害时急救9不锈钢台微生物检验10吧台椅可升降(实验室用)11办公桌椅办公12文件柜存放文件三、设备选型及配置表 3设备选型及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 *用途及规格一检测设备1酶标仪兽药、真菌毒素检测2读卡仪农残、兽药检测3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仪部分农药残留4pH 计酸度测定5肉类水分速测仪肉类水分含量,辨别是否为注水畜产品6重金属检测仪重金属检测7分子生物学检测平台食源性致病菌、动物源性食品8可移动食品安全检测平台-二辅助设备2 ~ 20 μL1移液器10 ~ 200 μL1mL2电子天平精度 0.01 g3离心机5000 r/min, 100mL、10mL、5mL 10000 r/min, 1.5mL4振荡器-5搅肉机-6粉碎机-7烘箱-8电热恒温水浴锅4 孔1 孔9纯水制备仪-10电炉500W 、100W 三办公用品1电脑数据分析和保存2打印机-3台式复印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四、检测项目表 4 食品快速检测检测项目参考表大类小类叶菜类茄瓜果类根茎类新鲜蔬菜鳞茎类豆类水生类芽菜类其他类鲜肉类猪牛羊肉水产品淡水鱼茶叶茶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试纸卡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或氨基农药残留检测仪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全项快筛系统酶标仪盐酸克伦特罗或莱克多巴胶体金胺或沙丁胺醇拉曼光谱食品安全快速综合分析仪酶标仪胶体金孔雀石绿(或硝基呋喃)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拉曼光谱食品安全快速综合分析仪全项快筛系统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或氨基试纸卡农药残留检测仪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全项快筛系统试剂盒或美术绿多参数食品安全检测仪全项快筛系统现场制售散装食品糕点硼砂试剂盒卤菜(熟肉)菌落总数微生物快速检测仪a 煎炸用食用油酸价食用油品质检测仪试剂盒试剂盒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豆制品吊白块拉曼光谱食品安全快速综合分析仪全项快筛系统粉丝、粉条、粉皮食用菌试剂盒二氧化硫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干果全项快筛系统干菜腌腊肉亚硝酸盐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鸭血甲醛试剂盒a:开展微生物快速检测,应设置微生物检测区。
病源性微生物高效快速检测系统方案

病原性微生物高效快速检测系统博奥生物总经销:杰迪进出口敬呈联系:0571--87155356二零零捌年玖月贰拾叁日强大的高效机动病原性微生物检测系统1 特点Smart Cycler-世界唯一可同时进行多达16种不同微生物的同时检测的仪器Smart Cycler System,仪器正如其名一样具有强大的功能,它有16种反应模式可供选择,而且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程序,任一模式不仅能同时检测四种荧光信号,而且不同的使用者可对同一批样品同时运行不同的模式进行检测。
Smart Cycler System的这种设计能实现未知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摸索及确认,保证了应急检测系统的整体高性能及灵活机动性。
与美全局多年合作的Cepheid公司(详见本文后附的公司背景介绍)开发的Smart CyclerDNA扩增仪,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个以快速,通用,高效闻名的实时高效核酸信息检测系统。
1998年基于LINL技术的Smart cycler就赢得了美国R&D Top 100称号,LINL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在30分钟之即可完成定量DNA分析。
Figure 2: Upper: the SmartCycler® cons ists of 16 independently programmable reaction sets. Lower: scene of the I.CORE module and the reaction tube.Smart Cycler最初被开发是为生物战场上提供一个便携式检测致病原的仪器。
由于其小巧的外形,快速的检测时间(1个小时即可检测出病原体),拥有16个独立程序I-CORETM(智能升/降温反应)模块的板块,成为世界上唯一允许不同条件的PCR反应同时进行的定量PCR仪器――即同一或不同操作者在同一板块上可进行不同程序的PCR反应。
该系统的一台电脑可以同时连接6个板块,灵活性强,极大满足了实验室对检测量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

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食品快速检测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食品快速检测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旨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行业的发展。
1. 简介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是一项涉及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它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快速检测技术2.1 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它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等特性,来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常见的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这些技术具有快速、非破坏性和准确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快速检测领域。
2.2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体的特异性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将目标物质与生物分子结合,并通过检测信号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常见的生物传感技术包括酶传感、抗体传感和基因传感等。
这些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可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3. 工作方案步骤3.1 样品采集首先,从食品供应链中选取代表性样品,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以保证后续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2 样品制备将样品经过必要的预处理,如研磨、溶解或提取等,以获得适合检测的样品溶液或提取物。
样品制备过程需严格控制,以确保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不受干扰。
3.3 检测操作根据不同的检测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操作。
对于光谱技术,可以使用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对于生物传感技术,可以使用传感器进行目标物质的捕捉和信号转导。
检测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4 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和标准,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安全质量要求。
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以便于总结和分析,改进检测方案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4. 工作方案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进:4.1 技术改进不断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速度。
食品中常见成份快速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 :
作用范围: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粮食、 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 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根据国家标准中的酶抑 制率法研制,与农残酶试剂配合使用能快 速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广泛用于蔬 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 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NC-800型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
最多存储3000条样品数据(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 设置)。 仪器工作中数据即时传送到计算机或自动打印自由 切换。 在显色反应程中,计算机程序允许预先输入样品信 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极速样品信息输入法,只需输入一个汉字或英文字 母即可获得整项样品信息的输入(计算机程序)。 具备完善的查询统计功能(计算机程序)。 可以设置仪器编号,允许多台仪器共用一台计算机 进行数据处理,方便移动实验室使用。 防止伪造检测数据技术。 强大的网络处理技术,可由电脑生成检测报告,并 即时启动网络传输,并反应至安全监测信息网络。 两套农产品安全监测信息网络方案可供选择,让各 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监控得心应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抑制率测量范围:0~100% · 零点透光率漂移:≤0.5%/3min · 光电流漂移:≤1.0%/3min · 透比准确度:±2.0% · 测量重复性:≤1.0% · 各通道误差:±0.5% · 抑制率显示范围:0~100% · 最低检出限:0.3ppm(甲胺磷农药) · 农药检测抑制率示值误差:<5% · 仪器波长:410nm · 测量通道数:6通道 · 抑制率重复性:±2%
注意事项:
1.试剂用后应密闭,于冰箱或阴凉干燥处保存; 2.所有实验用水均应使用蒸馏水; 每次使用后,所有的实验器皿均应用清水 冲洗三遍以上,然后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洗后凉 干备用。 产品名称: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检测试剂盒规格型号:SJ系列作用范围:快速 检测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违法添加食 品。
快速检测方案

快速检测方案引言快速检测方案是指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或流程,用于检测特定的目标或问题。
在现代社会,快速检测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快速检测的方案,并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南。
检测方法选择在选择快速检测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目标或问题的特性。
根据目标或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关键的。
常见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和电化学检测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适用的场景:•光谱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液体或气体中的化学物质,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生物传感器法:适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的目标物质,如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等。
•电化学检测法:适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电化学参数,如电流、电压、电导率等。
根据目标或问题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快速检测方案步骤步骤一:准备样本在进行快速检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待检测的样本。
样本的准备包括样本的采集、处理和制备等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样本:根据目标或问题的特性,采集合适的样本,如地表水、血液、土壤等。
2.样本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样本进行处理,如过滤、离心、稀释等。
3.样本制备:制备适当浓度的样本,以便后续的检测操作。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支持。
确保选择的仪器设备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
步骤三:进行快速检测操作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快速检测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启动仪器设备并进行预热或校准等操作。
2.将样本放入仪器设备中,并设置相应的检测参数。
3.启动检测程序,等待检测结果。
步骤四:解读和分析结果在完成快速检测之后,我们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根据目标或问题的特性,判断检测结果的正常与否,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快检工作实施方案

快检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快速检测工作的实施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快检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快检工作实施方案,以便于各行各业能够更好地开展快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快检工作流程。
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快检工作内容,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应该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选择、检测仪器使用等内容,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做到有条不紊。
2. 建立快检工作标准。
其次,需要建立一套快检工作的标准,包括检测指标、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
标准的建立能够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确保快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训快检工作人员。
为了保障快检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快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快检工作流程、标准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方法等内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快检工作的技能和方法。
4.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快检工作需要依赖于各种仪器设备,为了保障快检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加强质量控制。
在快检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做到严谨细致,杜绝差错。
6. 完善数据记录和报告。
最后,需要对快检工作的数据记录和报告进行完善,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四、总结。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快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单位能够认真执行本方案,不断完善和提高快检工作的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检测抽检工作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特制定本快速检测抽检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隐患。
3.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工作内容1. 检测设备与试剂采购(1)根据检测需求,采购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确保检测质量。
(2)采购合格、高效的快速检测试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检测人员培训(1)组织检测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水平。
(2)定期开展检测技能考核,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3. 检测抽检工作安排(1)制定年度检测抽检计划,明确抽检范围、频次和重点。
(2)对农产品、食品添加剂、餐饮具、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等实施全面抽检。
(3)对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4. 监督检查与处置(1)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查处,确保食品安全。
(2)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推动问题整改。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快速检测抽检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等。
2. 采购检测设备和试剂,组织检测人员培训。
3. 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抽检工作,确保抽检范围、频次和重点的落实。
4. 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处理不合格食品,推动问题整改。
5. 定期总结工作,完善快速检测抽检工作制度。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快速检测抽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检测设备、试剂、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3. 建立健全检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检测信息利用效率。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服务单位配置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设备实施方案
为继续深入推进餐饮服务环节“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假劣酒类”四项整治工作,加强餐饮服务单位自检能力建设,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经我局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在全市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配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一、配备范围
大型餐馆(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0㎡至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250座至1000座)、特大型餐馆(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3000㎡以上或者就餐座位数在1000座以上)及供餐人数500人及以上的集体食堂。
二、检测箱配置标准
餐饮服务单位配备的食品快速检测箱应包含生鲜肉的瘦肉精、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酒类的甲醇、水发水产品的甲醛、果蔬的农药残留及消毒液的有效氯等7项必检项目和注水肉、木耳中的硫酸镁及双氧水等3项自选项目相应的配套装置及试剂试纸等。
三、快速检测场所要求
特大型餐饮服务单位要建立快速检测室,室内至少要有照明设施、操作台和试剂试纸的储存设施;其他餐饮单位要有相对固定的检测场所及试剂试纸的储存设施。
快速检测场所应悬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相关人员职责》。
快速检测室或检测场所要确保光线良好,照度不低于110lux。
四、快速检测要求
1、各相关餐饮服务单位要有1‐2名经培训合格的高中以上学历的专(兼)职快速检测人员。
2、各相关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对生鲜肉、食用油、酒类、熟肉制品、水发水产品、果蔬及配比后的消毒液进行检测,可根据采购的实际情况适时增加检测项目。
上述食品及食品原料和配比后的消毒液的检测率不低于30%。
3、各相关餐饮服务单位要做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登记表》、《可疑(问题)食品处置登记》。
记录表格由市局统一格式、统一要求,保存期不少于2年。
五、可疑食品的处理
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餐饮服务单位要停止制售,按要求封存,并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合格的食品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报相关部门查处。
如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数量较少、价值较低且送检费用较高,餐饮服务单位应在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下自行销毁,并做好登记。
六、工作推进步骤
1、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于2011年11月16日前完成快速检测工作的动员部署,并将准确统计的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餐饮服务单位名单(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及电话)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作为生产厂家订做设备及试剂试纸的数量依据,同时为售后服务提供方便。
2、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于11月底前完成对辖区内相关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试剂试纸的配备及
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3、各相关餐饮服务单位于2011年12月份开始实施本单位的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七、相关要求
1、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的动员及培训工作,指导各餐饮服务单位按时购置设备及试剂试纸。
2、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试纸的选择,由市局选定三家备选厂家,并从资质、质量、服务、价格四个方面考察后,经研究确定一家企业,并从实际需要出发,统一设备配置标准。
3、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及可疑(问题)食品的处置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检测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4、快速检测工作开展前,对快速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统一组织,由生产厂家派专业人员集中培训,以后的培训工作由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负责。
5、售后服务工作由生产企业直接对相关餐饮服务单位负责。
6、餐饮服务单位在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中,应根据自身食品经营项目变化情况及食品安全预警信息适时调整检测项目。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