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式版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采样与检验

食品安全采样与检验

食品安全采样与检验方法发酵法采样与检验1. 采样方法食(饮)具抽检碗、盘、口杯,将2.0cmÍ2.5cm(5 cm²)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总面积50 cm²),碟、匙、酒杯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张(总面积50 cm²/份),经1min,按序取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筷:取每双的下段12 cm处约50 cm²(12cmÍ2cmÍ2cm),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20次,制成原液。

2. 检验方法按GB 4789.1~4789.28执行。

纸片法采样与检验食(饮)具消毒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1. 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食具(碗、盘、杯等),取样量可根据大、中、小不同饮食行业,每次采样6~10件,每件贴纸片两张,每张纸片面积25 cm²(5cmÍ5cm)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筷子以5只为一件样品,用毛细吸管吸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纸片后,立即将筷子进口端(约5cm)抹拭纸片,每件样品抹拭两张,放入无菌塑料袋内。

2. 检验方法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培养16~18h,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洗消剂残留量采样与检验1. 采样方法消毒食(饮)具碗、盘、碟、口杯、酒杯,用蒸馏水100mL冲洗整个内表面,至少2~3次;匙(不包括匙柄)、筷下段置入100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20次,制成样液。

立即取样测定余氯,余下样液装入50mL试管中,做烷基(苯)磺酸钠含量测定。

采样同时计算被检食(饮)具的表面。

2. 检验方法按GB 5750执行。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本(2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本(2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手段,而采样数量和方法决定了快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常用的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本。

一、采样数量范本1. 食品菜品采样数量范本- 蔬菜:每批食品1-2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约500g,选取包装完整的蔬菜,从不同产地、批次、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 水果:每批食品1-2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约500g,选取外观完整、无明显损伤的水果,从不同产地、批次、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 肉类:每批食品1-2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约500g,选取新鲜、无异味、颜色正常的肉类,从不同供应商、产地、批次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2. 食品加工品采样数量范本- 面包:每批食品3-5个单位(例如:片、个、块),选取外观完整、色泽均匀的面包,从不同生产线、批次、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 方便面:每批食品3-5个单位(例如:袋、包),选取包装完整、无明显变形的方便面,从不同生产批次、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 罐头食品:每批食品3-5个单位(例如:罐、盒),选取密封完好的罐头食品,从不同生产厂家、批次、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3. 饮料和乳制品采样数量范本- 饮料:每批食品3-5个单位(例如:瓶、罐),选取包装完好、无异味的饮料,从不同品牌、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 奶制品:每批食品3-5个单位(例如:盒、袋、瓶),选取新鲜、无异味的奶制品,从不同品牌、规格和包装中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范本1. 食品菜品采样方法范本- 蔬菜:将样品放在干净的采样容器中,用干净的切割工具将外层10%的部分切割下来,然后将内层部分放回采样容器中,进行混合均匀,作为最终样品。

- 水果:将样品放在干净的采样容器中,用干净的切割工具将外层10%的部分切割下来,然后将内层部分放回采样容器中,进行混合均匀,作为最终样品。

- 肉类:将样品放在干净的采样容器中,用干净的切割工具将表面约1cm的部分切割下来,然后将内部部分放回采样容器中,进行混合均匀,作为最终样品。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三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三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

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

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模版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模版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模版1.引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采样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前提和基础工作。

正确的采样方法和采样数量的确定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的一般原则,并提供一个适用于大部分食品的采样数量和方法模板。

2.采样数量的确定原则- 代表性原则:采样应当充分代表被检食品的特征和质量情况,避免因采样不当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

- 统计学原则:基于统计学原理,根据被检食品的合理概率分布,确定一定数量的采样样本,以获得有限样本的总体特征。

- 自然变异原则:食品中存在一定的自然变异,采样数量应当能够较好地反映这种自然变异的程度。

3.常见食品的采样数量和方法3.1 生鲜水果- 采样数量:对于小型水果(如草莓、樱桃等),建议采集3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对于大型水果(如苹果、橙子等),建议采集2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

- 采样方法:采样时应注意避开明显病变、腐烂或受污染的部分,随机采样并尽量覆盖整个批次的品种和产地。

3.2 生鲜蔬菜- 采样数量:对于大叶蔬菜(如菠菜、生菜等),建议采集3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对于小叶蔬菜(如香菜、芹菜等),建议采集5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

- 采样方法:采样时应注意避开明显病变、受虫害或受污染的部分,随机采样并尽量覆盖整个批次的品种。

3.3 禽畜肉类- 采样数量:对于禽畜肉类,建议采集2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

- 采样方法:采样时应避开明显病变或受污染的部分,选择标志着该批次食品整体质量的代表性样品。

3.4 水产品- 采样数量:对于鱼类和虾蟹类,建议采集20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

- 采样方法:采样时应避开明显病变或受污染的部分,尽量覆盖整个批次的品种和产地。

3.5 饮用水- 采样数量:针对自来水供应系统,建议根据供水系统的规模和特点,按照供水辐射半径划定不同的供水片区,每个供水片区至少采集3个左右的样品作为检测样本。

2023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2023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2023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食品检测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将会有一定的改变和进步。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1. 宏观数量认定在2023年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采样数量将更加注重宏观数量的认定。

以往的食品采样检测主要以个体食品样品为基础,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评估食品安全。

未来,将采用大样品群体统计方法,将食品样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和批次,从整体上评估食品安全状况。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提前预警和防范。

2. 统计数量比例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采样数量将注重不同食品种类的统计数量比例。

根据不同种类食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合理分配采样数量,从而真实反映食品安全情况。

例如,对于大宗食品如水果、蔬菜和肉类,采样数量将会更多,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于辅助食品或高风险食品,采样数量也将适当增加,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更精细的检测。

3. 区域差异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将在区域上进行差异化。

由于各地的食品消费结构和安全情况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样数量。

重点监测风险较高的地区食品安全情况,同时合理分配其他区域的采样数量,以达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方法1. 无损采样技术无损采样技术将在2023年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无损采样技术是指在不破坏食品外观和质地的情况下,获得食品样品用于检测。

这种采样方法不仅减少了食品浪费,还可以更好地保留食品的原始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

未来,无损采样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求。

2. 可穿戴式检测设备可穿戴式检测设备将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种设备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且操作简便。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快速检测食品的安全性是保障民众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而采样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第一步,采样数量和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采样数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采样数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采样数量与所要检测的食品种类、规模以及检测项目有关。

一般来说,对于大宗食品原料和成品,应采取足够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 食品原料对于食品原料的采样,一般要根据供货商的规模和年销售量来确定采样数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采样:(1)小型供货商:如果供货商规模较小,年销售量较少,采样数量可以设定为每个批次的总量的1%~5%。

例如,某小型果蔬种植园每个批次的总产量为1000kg,那么采样数量可设为10kg~50kg。

(2)中型供货商:如果供货商规模较中等,年销售量较大,采样数量可以设定为每个批次的总量的0.1%~0.5%。

例如,某中型畜禽养殖场每个批次的总产量为50000kg,那么采样数量可设为50kg~250kg。

(3)大型供货商:如果供货商规模较大,年销售量很大,采样数量可以设定为每个批次的总量的0.01%~0.1%。

例如,某大型食品加工厂每个批次的总产量为1000000kg,那么采样数量可设为100kg~1000kg。

2. 食品成品对于食品成品的采样,一般要根据销售渠道、包装形式、销售地区等因素来确定采样数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采样:(1)终端消费者:对于终端消费者购买的食品,采样数量可以设定为每个批次的总量的0.1%~1%。

例如,某餐饮店每个批次购进的肉类总量为100kg,那么采样数量可设为0.1kg~1kg。

(2)批发市场:对于批发市场销售的食品,采样数量可以设定为每个批次的总量的0.05%~0.5%。

例如,某批发市场每个批次进货的蔬菜总量为5000kg,那么采样数量可设为2.5kg~25kg。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范文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成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离不开采样过程的科学与规范。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概念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的相关问题。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概念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检测,通过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实时掌握食品的安全情况。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的确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采样数量的确定是保证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采样数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食品类别:不同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和性质不同,受污染的几率也不同。

因此,对于易受污染的食品,采样数量应更大,以增加检测的可靠性。

2.抽样方式: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常用的采样方式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有目的抽样等。

不同的抽样方式对应的采样数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3.检测目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目的有多种,比如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等。

不同的检测目的对应的采样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同时,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方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方法是保证采样操作的科学和规范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方法:1.随机抽样法:随机抽样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采样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检的食品样品分为若干个小批次,然后从每个小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再对样品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代表性好、公正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方法导言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要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就不可或缺。

因此,检测食品是否达到国家的安全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食品检测中,采样是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正确的采样数量和方法可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方法。

采样数量的确定食品采样的数量需要依据国家的标准来确定,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采样数量规定。

例如,国家标准GB/T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规定:对于动物性食品、豆制品和淀粉及淀粉制品等,应当采用以1kg为单位的分批采样。

对于不同的食品,可参考以下参考标准确定采样数量:食品种类采样数量肉制品、禽蛋、婴幼儿食品、调味品、糕点、冷冻食品、膨化食品、速食食品等6批次,每批次1kg酒类、种子、油脂、饮料、固体碳酸饮料、乳制品、豆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4批次,每批次1kg水果、蔬菜、粮食及其制品、蜂产品、调和油、食糖等10批次,每批次1kg海产品等30批次,每批次3kg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方法是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来设计的,不同的采样方法会影响到样品的准确性和精度。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采样方法:1.均匀采样法均匀采样法是指从食品的不同位置上取样品,既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又能避免因食品的沉淀、析出等效应而引起误差。

具体采样方法:取样时,从左右、前后、上下三个方向取样,便于均匀采样,每个位置上取样量大致相同。

最后把多个样品混合成一个样品。

均匀采样法适用于粉末、颗粒、液体等样品的采样。

2.多点采样法多点采样法是指在一个大面积的样品中,从多个处取样,以避免取一个样品时,因局部存在问题而导致结果的偏差。

具体采样方法:在样品的大面积区域上,规定好取样位置和数量,然后从各个位置取样。

在取样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取样点的距离、采样深度、取样厚度等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式版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

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
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
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

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
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
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检样。

(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
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如果采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查或查用)。

(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
等资料。

2.采样的一般方法
采样通常有两种方法: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

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出一部分样品。

随机抽样时,要求使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

代表性取样则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即已经掌握了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采取样品,从而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如对整批物料进行分层取样、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取样、定期从货架上采取陈列不同时间的食品的取样等。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随机抽样可以避
免人为的倾向性,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难以混匀的食品(如黏稠液体、蔬菜等)的采样,仅仅使用随机抽样法是不行的,不如结合代表性取样,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分别取样。

因此,采样通常采用随机抽样与代表性取样相结合的方式。

3.采样数量
食品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通常取决于两个方面:①采样的方法是否正确;
②采样的数量是否得当。

因此,从整批食品中采取样品时,通常按一定的比例进行。

确定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和被分析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素。

一般平均样品的数量不少于全部检验项目的四倍;检验样品、复验
样品和保留样品一般每份数量不少于
0.5Kg。

检验掺伪物的样品,与一般的成分分析的样品不同,分析项目事先不明确,属于捕捉性分析,因此,相对来讲,取样数量要多一些。

4.采样的注意事项
(1)一切采样工具(如采样器、容器、包装纸等)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不应将任何杂质带入样品中。

例如,作3,4-苯并芘测定的样品不可用石蜡封瓶口或用蜡纸包,因为有的石蜡含有3,4-苯并芘;检测微量和超微量元素时,要对容器进行预处理;作锌测定的样品不能用含锌的橡皮膏封口;作汞测定的样品不能使用橡皮塞;供微生物检验用的样品,应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测之前样品不得被污染,不得发生变化。

例如,作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样品,要避免阳光、紫外灯照射,以免黄曲霉毒素B1发生分解。

(3)感官性质极不相同的样品,切不可混在一起,应另行包装,并注明其性质。

(4)样品采集完后,应在4h之内迅速送往检测室进行分析检测,以免发生变化。

(5)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要贴牢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
规程范本系列| Regulations Template 编号:SMP-WJ01-79及采样人。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