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篇800字五篇

合集下载

2022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通用31篇)

2022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通用31篇)

2022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通用31篇)2022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通用3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篇1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

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

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

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

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

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

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

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榴弹。

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榴弹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

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

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这篇关于英雄人物黄继光故事作,是不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抗战了呢?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有感作文篇22015年《开学第一课》描写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们的光荣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色不改,宁死不屈。

这些英雄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坚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江竹筠十岁的时候就到袜厂当了童工,后来到一所学校边工边读,抗日战争暴发后,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6篇)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6篇)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6篇)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1一首《游击队之歌》开启了第一个课题——”爱国“。

说道“国”,首先想起的是《国歌》。

《国歌》是大作曲家聂耳创作出来的。

一位嘉宾,有着93岁高龄的秦怡老前辈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国歌》背后的故事。

聂耳以前家里没有钢琴,便去金焰——秦怡前辈的丈夫家借用钢琴。

老前辈说,1931年的时候,日本军队打到了长城。

1933年3月11日,日军将长城打出了一个大缺口而八路军战士们从三个方向飞奔来守在那个缺口处与日军英勇奋战。

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是在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挡住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保护长城上的这一缺口,不放一个日本人进入长城内。

这便是聂耳先生在《国歌》中写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句歌词的由来。

所以,秦怡老人说这首《国歌》是在战场上作成的。

同学们,你知道左权是谁么?左权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当他空闲的时候,喜欢给妻子女儿写信,共写了十一封信。

在左权写完最后一封后的三天,在队伍撤退时牺牲了。

而那时他的女儿左太北才仅仅一两岁。

主持人也请到了左太北奶奶。

左奶奶说,当她四十多岁的时候,翻看父亲留下的十一封信,一边看,一边哭。

然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张照片,那是左权在一个开满兰花的院子,因为他的妻子的名字中有一个“兰”字。

最后,主持人送了一个特殊的礼物给左奶奶——一个仿照博物馆的左权的铜像!左奶奶十分感动,她激动地抱住了她父亲的铜像。

大家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那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耻辱,那一次日本人残杀了三十多万的中国人,朱成山先生说,如果将这三十万人排成一排,可以排成180公里,如果将他们的名字都数一遍,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失去生命。

”朱成山先生说。

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的感触很多,抗日战争使我们失去了无数的中国同胞,所以我们跟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这个由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的生活!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2伴随着隆重的阅兵典礼,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

XX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五篇

XX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五篇

XX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五篇X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一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那是一段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历史。

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准备“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在这大地春回的三月,我的耳畔又响起了英雄的歌-----这是一首勇敢的歌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二小看着敌人向着村民们转移的方向前进,便故意引起敌人的注意,鬼子见是个小孩,就让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头上……专题阅读:XX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年仅13岁的王二小,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勇敢的歌,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至今,表达了人们对他永远的思念。

这是一首伟大的歌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负责村里的工作。

一天,刘胡兰被敌人抓走了,想让她“自白”,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

还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

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中国,像王二小和刘胡兰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

王二小和刘胡兰和我们一样,也还是个孩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而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怎么走向社会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023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作文(6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作文(6篇)

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篇一依稀记得2023年底被疫情包围着的压迫感,如今2023年也过去了大半年,疫情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下得到了有效遏制,而这场劫难在时间的推进下也渐渐褪了色。

九月,代表着新的学期和新的起点。

疫情的有效防控为新学期开学工作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基础,学校正常开学,学生们告别了暑假迎来了新的学校生活。

在开学之际,大型教育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

这是一档从2023年播出至今的教育节目,十三年来未曾停播,它带给全国青少年甚至全国人民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想,这是开学第一课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疫情笼罩之下的“开学第一课”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呢?教育部在八月底的时候发布了《开学第一课》的收看通知,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九月一号晚上我观看了央视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节目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以生动形象的演绎课堂为形式,向处于疫情背景下的我们上了一堂开学之课,人生之课。

作为全国青少年中的一员,在观看了这个节目之后,心里有了别样的启发和感想,我想,这是硬搬搬的书本所不能带来的。

首先,节目让我对疫情防疫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信很多人在疫情发生之后,更加注重个人卫生防护和个人健康生活。

《开学第一课》为我们科普了一系列关于防疫,关于卫生以及健康等知识,让我们了解更多防疫知识,不仅仅是应对这场还未消散的疫情,更是为以后做好保障。

接着,《开学第一课》着重为我们赞颂了在疫情中保家卫国,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所有英雄们,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甚至是一些“小人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国家才有了现在抗疫的阶段性胜利,而我们的爱国心也更加坚不可摧了。

学习弘扬他们这种抗疫精神,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做的。

看完了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向祖国和未来启航吧,一起弘扬抗疫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二开学第一课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平台与教育平台2023年联合创办的大型公益节目,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学生。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1最近我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影片。

那是一段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历史,这个影片不仅将抗日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出过来,更让日军的滔天罪行尽显在眼前。

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准备渡河时遭遇日伪军的猛烈攻击,这时,准备渡河的妇女团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渡河,毅然放弃了渡河,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攻击,但是他们被敌人围困在河边,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入江底,壮烈殉国。

这些抗日英雄为了祖国的自由,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他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所以,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的时候,都会想到这是用抗日英雄们的鲜血染红的;每当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当我戴上红领……我就会觉得很幸福,很自豪,我们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后去创造更美的未来。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2今天晚上,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CCTV1节目2017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新学期第一课真的很精彩,节目围绕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我们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英雄故事。

节目选取了与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我感到很动人,故事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看完了节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战争对我们小学生中学生来说是陌生和遥远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电视中了解知道当时那场战争的残酷。

当时中国人民如何英勇的反抗外来侵略。

通过八年的抗战我们失去了许多的同胞的生命,家园被毁灭但是我们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反抗外来侵略的信心和力量。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视频观后感900字(精选5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视频观后感900字(精选5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视频观后感900字(精选5篇)《开学第一课》视频观后感900字1今天八点钟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我们全家一起看《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线,给我们上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堂课,每一堂课的小结将过去与现在对比,让我们明白,现在的“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应该做到哪些。

每一节课都以一位抗战的英雄或是英雄的后代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几次热泪盈眶。

读着“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八个字,感受到正是这八个字支撑着无数的先烈,在八年抗日战争的历程中,义无反顾的抛头颅洒热血;正是靠着无数爱国的热血青年,靠着无数有着大爱的国际友人的帮助,我们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透过那铿锵有力的音符,我似乎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为幸福的今天,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看着那些曾经的抗战老兵,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敬佩和爱戴。

没有他们的勇敢、团结、奉献,又怎会有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些抗战老兵参军的年龄,仅仅十一、二岁,正是花季,正是该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的时候,他们却背起了枪,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他们胸前的勋章,是他们用生命和鲜奋战的真实写照。

我是一位教师这让我不由得就想到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最和平的年代,拥有着最好的学习环境,有着无数关爱他们的亲人和朋友,而他们心中却缺少这份“爱国、勇敢、团结、自强”的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将这样的精神,根植于心中,要现在做一个勇敢的人,不用付出一切,只要能勇敢的面对困难,勇于担当;团结就是要与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自强就是要做一个自信、自主、自强的人;爱国就是要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爱护它,珍惜它,建设它;同时告诫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关闭电视我的眼前还浮现着抗战老兵那精神矍铄的眼神,我的耳边还萦绕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豪迈。

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5篇

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5篇

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5篇七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要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英雄不朽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雄不朽观后感1我看了9月4日中央1套的《开学第一课》,知道了从1937年上海因为战争变成了废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每个中国人才从苦难中走出来。

我学的第一课是爱国:我知道了国歌中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这句歌词的由来,为赵一曼与左权将军的事迹而感动,战争中奉献牺牲是爱国,今天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去爱护她,建设她就是爱国。

第二课学习的是勇敢: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让我们为死难者伤痛的同时,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可以做一个勇敢的人。

第三课学习的`是团结:听了飞虎队的故事,我知道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制胜,今天的团结是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第四课学习了自强:英雄的事迹告诉我自强才能无敌,只有自强自信自立,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英雄不朽观后感2《开学第一课》是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回顾历史。

唱响国歌,在激昂的歌声中,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登台讲述,秦怡老师不仅会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透露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分”。

想一想,如果没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牺牲,那有今时今日的乐享和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这些老英雄致敬。

通过”王二小”的少年英雄形象,人们在歌曲和故事事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

我从电视里看到了”王二小”的小伙伴史林山老人。

史林山老人在电视里还原这个英雄少年的真实面貌,更细致入微地重现”王二小”选择英勇牺牲背后的情感脉络。

史林山老人声情并茂,几度落泪。

看到这我也是感慨不已,学会了必须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通过TFboys领颂“自强宣言”,我们明确了新一代小学生的责任。

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读后感(一)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开篇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切入,向我们真实讲述一个个生动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对于今年上一年级6岁的孩子们来说国歌可能还是陌生的,第一篇“爱国”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起,通过秦怡老奶奶深情并茂的讲述国歌中每一句歌词的由来都是描写当时的真实战斗的写照,让孩子深深的记住了这首歌!通过讲述赵一曼、左权的英勇抗日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爱国。

在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今天,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就是爱国。

第二篇“勇敢”通过歌曲和故事传颂“王二小”这个13岁的放牛郎的英勇事迹,并邀请史林山老人亲自讲述这位小伙伴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老人几度落泪。

通过老人的讲述让孩子记住了这个机智勇敢、意志坚强的大哥哥。

勇敢这个词的含义也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在战争中,勇敢就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可以做一个勇敢的人。

一声警报声引出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当孩子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真的有些害怕,一下扑到我的怀里,一个75岁老奶奶夏淑琴讲述了她在8岁时的经历,她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懂得了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她也注定要失去未来!第三篇“团结”,孩子第一次听说“飞虎队”的故事和“飞虎队”这个名字的由来,当主持人问孙九宏爷爷“当年你们为救5名美国飞虎队的队员而牺牲了150人,您觉得值吗?”爷爷的回答是肯定的“值得”!想象当年的那份友谊,中国人将永远铭记!也让我们知道了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克敌制胜。

而今天的团结表现在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读后感(二)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是对我们爱国教育最好的教材,这次第一课的主题是“爱国”,我深深地被各位抗战老兵以及老艺术家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篇800字五篇《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

是先烈用自己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换来幸福和和平。

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认真学习,长大了为社会为祖国出上一份力。

让我们这条东方的古龙更加耀眼!以下是给大家的《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精选篇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据了解,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贯穿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主题词。

节目总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乐谱与家书展现爱国情怀”“见证人回忆勇敢精神”“营救盟军诠释团结情义”“传承前辈精神发出自强宣言”。

节目将于9月4日20时 ___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节目还专门邀请了29位亲身参与抗战的老兵现场观看,他们将为学生开启那段珍贵的记忆。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在这大地春回的三月,我的耳畔又响起了英雄的歌-----
这是一首勇敢的歌
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二小
看着敌人向着村民们转移的方向前进,便故意引起敌人的注意,鬼子见是个小孩,就让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头上……
年仅13岁的王二小,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勇敢的歌,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至今,表达了人们对他永远的思念。

这是一首伟大的歌
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负责村里的工作。

一天,刘胡兰被敌人抓走了,想让她“自白”,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

还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

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 ___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中国,像王二小和刘胡兰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
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

王二小和刘胡兰和我们一样,也还是个孩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而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怎么走向社会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随时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
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它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决不向困难低头!我想,以后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不闻不问,而是要伸出援助之手,挺身而出;当国家需要时,我也会向革命先烈一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而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让我们唱着英雄的赞歌,沿着英雄的足迹坚定的走下去!
xx年《开学第一课》描写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们的光荣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色不改,宁死不屈。

这些英雄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坚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江竹筠十岁的时候就到袜厂当了童工,后来到一所学校边工边读,抗日战争暴发后,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 ___反动派杀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在一次审讯中,特务拿来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夹在江竹筠的几个手指间。

大汗淋漓,疼痛难忍的江竹筠使尽全身力气喊道“你们可以整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我说出组织,永远办不到!”几天后,江竹筠伤口未愈,特务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夹她的手指,看她还是不说,就残酷地把竹签子钉进她的指尖,竹签撕裂着血肉,可江竹筠斩钉截铁地喊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然后就疼痛地晕了过去。

为了让江姐开口。

___军统用尽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等酷刑,简直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
磨的皮开肉绽,但她坚贞不屈,正义凛然,关键时刻守住了党的机密。

___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困难,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畏缩不前;面对诱惑,又意志不够坚定,犯下了种种错误。

我们都应该向这位英雄“江姐”学习,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放弃。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已逝,英灵永存……”这些话就像刀刻一样,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是啊,先烈们虽然已逝,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我不禁想起了这首诗。

清明是扫墓的时节,我们学校为了缅怀为了人民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特地“千里迢迢”组织了到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的活动。

到了横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看着这座纪念碑,我的眼睛润湿了,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位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屈不饶,顽强斗争的情景。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默默哀悼
了三分钟,在这三分钟里我一直在祈祷:“烈士们,安息吧!安息吧!您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将永远地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祖国才能如此强大;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现在才会生活得这样幸福美满;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会……”先烈们,您们就像一根火炬,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先烈们,您们就像一个路标,指引我们走正确的“道路”;先烈们您们就像一位位老师,时时刻刻地教育着我们;先烈们,您们就像“小天使”,在默默地“支持”我们;先烈们,您们就像……在听完英雄们的简介后,在的眼里好像又重演了历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日本鬼子;一个强壮有力的身体,日日夜夜地斗着日本鬼子;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又因战争而丧生了。

烈士们,你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建造了新中国,你们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

放心吧,烈士们!我们一定学好文化,去完成你们没完成的事业,为着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___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通过“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向青少年们讲述一个个抗日英雄的故事,让年轻的一代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爱国”这个篇章里,我们了解到了国歌的创作过程,以及一些发生在战争年代动人的故事;在“勇敢”这个篇章里,我们听史林山爷爷讲述了王二小英勇牺牲的真实原因,南京 ___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给我们讲述:外国朋友拉贝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和当时 ___的总计,最后是南京 ___的亲历者夏淑琴奶奶,她是南京 ___幸存下来的一名,她还告诉我们她身上有三处刀伤,她和日本打了多年的官司,最后成功胜诉;而在“团结”这个篇章里,孙九宏爷爷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一天,他和战友们营救美国飞行员的故事;在最后一个篇章“自强”当中,王伯惠爷爷让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有志之士。

___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如今,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少年强,则中国强。

由此我们必须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且通过广泛学习科学知识,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成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人。

当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革命薪火代代相
传,英雄不朽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进程。

九月三日是抗战胜利及反 ___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这七十年的岁月,铸就了英雄们铁一般的意志,磨练出中华儿女的拼搏精神。

所以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英雄不朽。

所谓英雄,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身上一定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是《开学第一课》四节课的题目。

围绕着这四个题目而展现出来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也同样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国歌的故事是一段战争的历史;左权将军的家书是一段别离的岁月;王二小的事迹是一首悲伤婉转的歌谣;南京 ___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恶行;飞虎队的援助是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象征。

七十年来,多少的爱国英雄舍弃肉身为国牺牲,多少的英雄事迹被人们传颂,多少的残酷暴行被我们所铭记,多少的历史被世界所震撼。

这些岁月中承载的不是烟火,不是炮声,而是万万个中华儿女的怒吼和自豪。

爱国,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标志;勇敢,是英雄们的特征;团结,是民众的力量;自强,是自我评价的标准。

国家的命运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国家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要做的,
就是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克服困难,将自己的才华与生命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

同学们,现在虽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这些事迹与精神是不可磨灭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使祖国更加富强、昌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