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膑旅游城导游词-导游词
扁鹊庙地接导游词范文(2篇)

扁鹊庙地接导游词范文河北历史悠久,文明璀璨,这是一片环绕首都北京的广袤大地,他西倚太行之魏巍,东临渤海之涛涛,坐拥万顷之沃土,尽享物产之丰饶。
他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京畿重地——中国河北!今天我们要到达的就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邢台。
京津外围“卧牛城”,古称燕赵第一城。
千年古刹开元寺,邢窑白瓷糖盛行,邢台武术梅花拳,中华医术最高明,历史名人不胜数,慷慨侠义大英雄。
这段快板书说的就是邢台,这里有____年的建城史,____余年的建都史,是唯一一个以古国命名的城市,也是河北省内做过国都最久的城市,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同这座城市一样古老的扁鹊庙。
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一起下车。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回生桥了。
传说当年扁鹊高明的医术惊动了上天,王母娘娘亲自下来验看。
来到鹊山,见扁鹊为患者治病不厌其烦,便想试试扁鹊有多大医道。
于是,化作乞丐,晕倒桥头。
扁鹊急忙上前救治,把脉良久后说:“此人无疾也!”王母娘娘暗自吃惊,心里非常佩服。
扁鹊又说,行医乃行善之举,让他喝碗人参汤吧。
王母娘娘见扁鹊治病救人,善心一片,又医术高明。
于是,仙袖一摆,河上立即出现一条彩虹,接着雀山上的喜鹊铺天盖地而来,千万只喜鹊衔石云集,积石成桥。
为啥叫回生桥?相传,有一年,鹊山一带瘟疫蔓延,尸横遍野。
扁鹊为救治百姓,用鹊山的中草药配置“驱瘟”药方,在桥北头安置几口大锅熬制药汤,让百姓服用。
服用药汤后,疫病马上就好了,于是,人们蜂拥而至,只要踏上桥,喝口汤药就能起死回生,于是桥便取名回生桥,主要是形容扁鹊的医术之高,因为古时人们觉得无论得了多重的病,只要走过这座桥来到扁鹊的住所,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相传,在此桥上走第一遭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走第二遭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走第三遭可以身心具轻、飘飘欲仙。
走过回生桥,我们可以看到路上有许多九龙石柏,其仙风道骨堪称一奇,九龙柏前有一石刻,刻有“药石”二字,药就是中药,石就是古时石针。
相传,扁鹊生前医术高明,死后在这块刻石上常有他开列的药方或丹丸出现,神奇有效,所以人们成群结队前来朝拜扁鹊,抄写药石,领取药丸。
蓬莱阁导游词(精选18篇)

蓬莱阁导游词(精选18篇)蓬莱阁篇1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
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
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
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
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
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
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
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
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
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
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
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
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
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
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
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烟台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
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
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
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
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
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
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
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
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
鄄城县孙膑旅游城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鄄城县孙膑旅游城观光游览(考察),我代表景区内的全体领导员工为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和感谢,此次行程就有我来给大家担任讲解,希望大家能在和我相处的这段时间内,留下开心,记住回忆,我叫XX,大家可以亲切的称呼我XX.孙膑旅游城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台湾佛教界人士募资兴建,鄄城县人民政府协助建设的大型旅游景区,该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已被纳入国家首批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并且被评为山东省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
孙膑旅游城是在中国古“亿城寺”遗址的基础上兴建的。
整个景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孙膑纪念区、佛教文化区、园林游览区。
(五大板块:孙膑景区中的孙膑军事文化、园林景区中的植盃文化、佛教景区中的佛家文化,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兄弟合葬墓——羊左全交墓和荆轲庙。
)景区占地999亩地,预计投资4.5亿元,现在已累计投资3个亿,孙膑旅游城北临吉山河,西南临向阳河,遂形成了“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圆融大桥:景区城门外的那座大桥,它是旅游城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口,桥长158米,宽12米,始建于1994年,1996年竣工,总投资340多万元。
孙膑旅游城城门:景区城门为四柱门楼牌坊式建筑,城门正中的浮雕是仿制出土甲骨文象形文字绘制而成,上方:“孙膑旅游城”五个镏金大字是由中国国学大师、著名哲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所题写,门两侧的浮雕是以传统的鄄城风俗为基调,体现当地百姓的淳朴、憨厚的民风。
圆融广场:占地30000平方米。
它采用天坛式建筑结构,在广场中心位置耸立的建筑物,是整个景区的景点标志,其上座落的是达摩祖师和他的护法。
兵圣门:是通往孙膑纪念区的主要出入口,是座古朴的汉代建筑,进门后看到的“屏墙”也叫(迎门墙),墙体的正面是用青石雕刻的战神,在这里体现了孙膑的战争观:孙膑曰:“战胜而强立”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要在战争中取胜方能立足,而这在当时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阴虚导游词

殷墟沿途讲解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阳光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旅游。
我是今天的导游员小%。
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一位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司机了,所以,坐在他的车上大家就尽情的享受沿途的风光吧!今天,能够和大家坐在同一辆旅行车里,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会尽己所能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也能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相互照顾,相互关心,让这次旅程给我们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最后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
现在我们正驱车前往今天旅游的目的地——殷墟。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吧。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晋冀豫三省交汇处。
北邻河北邯郸,南接鹤壁新乡,东连濮阳,依偎在太行山的东脚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安阳有“三根”:第一是“文字之根”。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除了甲骨文字以外全部都湮灭了,只有甲骨文字凭借它顽强的生命力,一脉相承,传承至今。
第二是“文化之根”。
五经之首的《易经》,就发祥于安阳的羑(you)里城。
《易经》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以及它的神秘色彩,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三是“民族之根”。
三皇五帝之中,颛顼(zhuanxu)、啻喾(diku)两位圣贤在这里建都,至今安阳还有他们的王陵——二帝陵。
我国著名的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题诗“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汤汤洹水孕育了安阳辉煌、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给安阳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安阳不仅拥有世界第八大奇观人工天河——红旗渠,还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级监狱——羑里城,而且还是殷都故地,甲骨文的故乡。
作为国家级旅游城市,除了红旗渠,安阳的太行山大峡谷、优美的林滤风光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
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到今天的目的地了。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殷墟吧。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曾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孙膑故里

解说词(菏泽小导游专用)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作“战国七雄”。
孙膑和庞涓同为战国时期军事家,二人幼年共同从师于鬼谷子,庞涓设计让魏王残害孙膑。
被砍了双腿的孙膑逃到齐国后为齐所用,在救赵之战中,田忌采纳孙膑的围魏救赵、减灶计,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最终迫使庞涓马陵道自杀。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统兵攻赵,一路长驱无阻,直抵赵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请求齐国救援。
齐国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解赵国之围,起初,田忌决定直取赵国都城邯郸,被孙膑劝解了,孙膑审慎把脉战局,提出要“围魏救赵”。
派部分兵力佯攻平陵示弱,主力却奔袭魏都大梁。
庞涓攻下邯郸后,听说齐国军队攻打魏都大梁,就立即被迫回师,解救大梁险情。
孙膑猜测到庞涓军队定会路过桂陵,就派兵在桂陵抢占有利地形设伏。
庞涓带军队到达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庞涓溃败,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到魏国,魏军军队遭到重创,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340年,魏将庞涓又举兵攻韩国,韩国岌岌可危,又哀求齐国救援。
孙膑待韩魏疲惫时,突然猛攻魏国。
庞涓不敢恋战,急率魏军主力,回师殊死决战。
孙膑因势利导,以强示弱,以减灶诱敌,路上庞涓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
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
”他下令急追齐军。
魏军一直追到马陵(据说在鄄城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
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
”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
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
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
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
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
四年级导游词临沂

四年级导游词临沂1春天,在这百花齐放的季节。
伴着和煦的春光,我来到了位于孙伯东北部的云蒙山。
领略这3A级旅游胜地的风采,感受这古时兵家必争之地的传奇,一睹这“小泰山”的神秘。
云蒙山又名琵琶山,与泰山一脉相承,海拔343米,有观日峰、揽日峰、燎星峰等五大山峰。
在险峻的峰巅上眺望,锦绣河山尽收眼底。
穿过云蒙山的山门牌坊,沿着石阶拾级而上。
山上植被茂盛,风光秀丽。
人行走在山上,边走边看,意兴盎然。
“历史上鬼谷子曾在此地设营教学,留下了孙膑、庞涓、袁达、柳木斗智斗勇的美妙传说”,老人曾告诉我。
山上又有孙伯陵、蝎子城、黑风口、奇石岭、古兵营、古寨门、古寨墙等历史文化遗迹,更有古井清溪、绝岩峭壁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而修真观、白衣庵、孙膑墓等人文景观,则更给云蒙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说话间,就来到了半山腰,在此有一口古井它依附于两座古庙之间,井水清澈、甘甜,每当喝上一口井水,一种莫明的神韵充满心房,登山的疲惫更是一扫而光,这就是清澈见底、常年不干的――龙王井。
山上有白衣庵,是方圆百里远近闻名的“小泰山”,庵内有白衣庵大殿、东西厢房,是人们祈祷平安的圣地。
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指云蒙山,水指龙王井水,圣人不言而喻就是孙膑。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一处其貌不扬的坟墓前,其碑文为“齐军师孙膑之墓”,这位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功成名就后深知仕途的险恶、官场的黑暗,便有了隐退的想法。
到哪里去?他想到了从师过的云蒙山,非常安全,便于隐居。
他来到云蒙山下,得知袁达和柳木占据蝎子城,又知二人是穷人出身,杀富济贫,便生收复为徒之心。
他借来兵马,攻打蝎子城,但由于蝎子城地势险要,城堡坚固,九蝎摆尾黑风口,不宜强攻,只有巧取,孙膑对此地进行查看,决定在孙伯地方按兵不动,等到冬天城内缺粮少草,蝎子入蜇,孙膑摆阵指挥,一鼓作气,攻下城池,活抓袁达、柳木,并收为弟子。
上了云蒙山,隐居起来,死后葬在云蒙山,并建庙祭祀,孙膑的名字也就成了村庄的名叫孙伯岭,也就是现在的孙伯镇,至今仍经常有古墓和古代兵器出土。
2024年山东导游词范本(3篇)

2024年山东导游词范本山东导游词范文(1)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小李。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山东省。
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山东的首府济南市。
济南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区,那就是千佛山。
千佛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胜地,这里有很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和塔,其中最著名的是灵岩寺。
在千佛山上,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宁静与祥和。
接下来,我们前往山东的第二大城市青岛市。
青岛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滨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青岛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那就是崂山。
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山上有很多古老的道观和寺庙。
登上崂山,您可以俯瞰整个青岛市的美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崂山的神秘和宁静。
从青岛出发,我们来到山东的第三大城市烟台市。
烟台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
在烟台,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滩和壮丽的海岸线,同时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
除此之外,烟台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那就是兴隆山。
兴隆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风景名胜区,山上有很多古老的庙宇和观音像。
登上兴隆山,您可以远眺大海,感受到烟台的壮丽和宁静。
最后,我们来到山东的第四大城市济宁市。
济宁市是中国的五大古都之一,这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曲阜的孔庙和孔林。
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府之一,这里是孔子的故乡。
在孔庙和孔林,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同时还可以参观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陵墓。
感谢大家选择了山东作为旅行目的地。
希望您在山东的旅行愉快!谢谢大家!山东导游词范文(2)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山东!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将为大家介绍山东的一些著名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济南市。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我们首先来到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趵突泉是济南的象征,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泉眼。
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了一个喷泉,水势很大,非常壮观。
接着,我们参观一下大明湖。
山东孙膑旅游城旅游有感

龙欣SEO 第 1 页2019-8-1 山东孙膑旅游城旅游有感
孙膑旅游城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宋楼乡境内。
这里有亿城寺,羊左合葬墓,荆轲墓,孙膑墓等都是原始的景点,在此基础上,就修建了现在的孙膑旅游城。
整个景区一共有三部分,分别是佛教文化区,孙膑纪念区以及园林游览区。
孙膑旅游城不仅是一个国家级的旅游胜地,这里还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堪称是山洞境内最有特色的一个基地。
景区里景色优美,历史文化色彩浓厚,清幽美丽。
整个景区都散发出一种古声古色的气息。
在孙膑纪念区里,主要的景观都是以孙膑为主体的,像孙膑纪念馆,孙膑书院,孙膑墓,佛塔。
园林游览区里主要有圆融湖,花卉盆景区,别墅区,驿城宾馆,文化娱苑,还有一些林荫大道。
佛教文化区里主要有天王殿,放生池,药师殿,圆通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钟楼,斋堂,法堂等等。
本文由站长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孙膑旅游城导游词-导游词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占地978亩。
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亿城寺:孙膑晚年隐居孙花园(寺南0.5公里),齐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驿城一座。
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
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在仪城旧城建寺,取“亿”安静之意名为“亿城寺”。
寺旁有春秋义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荆轲之墓,取其义士之意,故又名“义城寺”。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该寺,据《重修亿城寺碑记》载:该寺占地400亩,建有大佛殿、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万余尊,僧众千余人。
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时该寺被拆,现仅有其遗址。
孙膑墓:孙膑归隐故乡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
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
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
孙氏族人重修坟莹,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树碑一栋,篆书“孙膑墓”,墓前有石香炉。
墓地面积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径3米,高2米,墓室结构不详。
墓前有清
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
碑阴无字,碑阳有碑文,记载了立碑时间、经过及羊左全交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盘费将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将食物、银两给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留此等候。
羊至楚国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寻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冻饿死在一树洞中。
羊遂拔剑自刎,随人将羊、左二人合葬一墓。
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1995年10月,孙膑旅游城正式开工奠基,现已完成围墙、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圆融桥、圆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圆通殿、放生池、孙膑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药师殿正在建设中。
圆融桥:位于旅游城入口处,横卧向阳河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南东北走向,总长158米,宽12米。
圆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东西两块水面组成,中有玉带桥相连,占地50亩。
天王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长21米,进深9米,高9米,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圆通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圆融禅寺正前方,为半圆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孙膑纪念馆:位于旅游城西部,该馆为重檐串尖屋顶式建筑,长宽各30米,高20米,飞檐半拱青琉璃瓦顶,为孙膑纪念区主体工程。
麒麟台
麒麟台,亦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地处巨野城东七公里——今麒麟镇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为县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
此台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
这原有唐代石碑数座,由于年湮日久,已遭毁坏。
明嘉靖十四年,济宁州通判张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于曹济公路旁,碑下自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
“西狩获麟”闻名全国,一些州、县、乡、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巨野以东的嘉祥县,巨野城东的获麟保(乡)、获麟集等,皆以此命名。
“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
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与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
仲尼观之曰:“麟也”。
《东周列国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一兽,鹿身、牛尾、马蹄,头上有一肉角,怪而杀之。
孔子叹曰:‘仁兽,麟也,孰为来哉’,使弟子埋之。
《东周列国志》虽系历史小说,但所记载的内容和史书基本相同,决非虚拟。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在其《集解》和《正义》中又注:“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巨野是
也。
”
《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
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
”“折其左足,载以归。
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叔孙氏闻之,然后取之。
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
1991年出版的《文史知识·说麒麟》一文记载“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麟’的,一是《春秋》,二是《诗经》。
”《春秋》以记载谨严著称,绝不语怪、力、乱、神没有的事,更不会捕风捉影地瞎说。
再如《历朝纲会纂》、《纲易知录》、《曹南文献录》、《曹州府志》、《巨野县志》等也都作了如实的记载。
“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著书。
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
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
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
传说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象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而死,他认为是个不祥之兆,立即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由于孔子感麟而忧,再加他唯一的爱子孔鲤的早逝,
使他难过极了,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的奏,与世长辞了。
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礼记》云:“凤凰麒麟,皆在郊薮”。
春秋末期的巨野,地处鲁国西境大野泽地,有麒麟爱吃的芦苇、香蒲等植物,是麒麟习惯生长的地方。
鲁哀公率众狩猎于此,准以地望,故云西狩。
由于古代都把龙凤龟麟当成神灵,西狩获麟,也就成了文人笔下的重要内容。
晋征南大将军兼史学家杜预撰写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书云:“麟者,仁兽也,圣王之嘉瑞也”。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获麟解》(注释)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
“游必泽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
”由于麒麟为四灵之一,一些史书故事如《麟经》、《麒麟书》、《金壁故事》、宋程俱的《麟台故事》、清李玉的《麒麟阁》等,均以麒麟为书名或内容。
再如古代帝王的年号或者古建筑、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为祥瑞的代号,汉高祖刘邦称未央宫为记麒麟殿,汉宣帝必称为麒麟阁。
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获麟意,于巨野置麟州。
唐高宗称年号为麟德,武后则天必中书省为麟台。
唐德宗大历四年,在麒麟台立麟台碑。
后金皇统七年,取麒麟祥瑞意,在巨野县山口镇(今嘉祥县大山头一带)增设嘉祥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麟为祥瑞,在巨野县治北建麟凤亭;元文宗至顺二年,巨野县主簿樊逊,重修麟凤亭。
明代,巨野知县方时化,在麒麟台建瑞麟寺。
瑞麟寺建造宏伟,规模壮观,据当地传说,当时整个寺院占地百余亩,有僧侣百余人,佃户数十家。
寺院附近有铺店、石碾、菜园、盐畦、车坊等,
显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瑞麟寺南面,有一小河,名曰八里河,此河东西流向,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鱼可数。
河南岸有一渡口,即《巨野县志》上所说的“获麟古渡”。
每值阳春,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来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可惜由于明崇祯末年的战乱,整个寺院都变成了虚墟,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这座荒草萋迷的土台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