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站(医学百事通)-脑血管病侧支代偿
脑血管疾病(CVD)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定义: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 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 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内恢复,最 长不超过24h,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 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微栓子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屑→形成微栓子 (血流作用下)→微栓塞→局部缺血症状 • 血流动力学障碍学说 脑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侧支循环 维持局部脑供血→某种原因导致血压降低 →脑血流量减少→侧支循环供血不足→一 过性缺血症状 • 脑血管痉挛学说
• 饮食指导 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 的饮食,如多食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和 水果、豆类、坚果;少吃糖类和甜食;限 制盐量(<6g/d)和动物油的摄入;戒烟酒, 忌辛辣、油炸食物。 • 保持心态平衡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 •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 定义: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 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此基础 上形成的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的相 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常出现偏瘫、 失语。
临床表现
• 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 发作突然 • 历时短暂:一般为10~15min,多在1h小时 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h。 •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 • 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 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治疗要点
• 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啶 2、抗凝治疗:肝素静滴 3、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阻止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4、中医药治疗:川弓、丹参、红花等 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 多数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不少病人在 睡眠中发生,次晨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 体瘫痪。多数病人意识清醒,少数病人可 有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 • 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主要取决于脑血管闭 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如失语、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等
DSA侧支代偿解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7页】

患者女性72岁,发作性眩晕多年,DSA示左侧椎动脉迂曲
右侧椎动脉完全闭塞,左椎动脉,右颈深动脉向基底动脉代偿供血。
基底动脉闭塞
•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后侧枝循环来源于:1、 双侧椎动脉的小脑后下动脉通过吻合支供 应脑干或通过与小脑上动脉的吻合支代偿 基底动脉顶端或基底动脉上段向脑干供血, 后交通动脉可以代偿向基底动脉顶端供血。
男性56岁,严重眩晕伴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0天,MRI示脑干有梗死灶 (A),主动脉弓造影显示双侧椎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B)
右侧颈外动脉造影见枕动脉肌支右椎动脉通过颈部肌支和椎 动脉吻合(c)。右侧颈总动脉造影见椎基底动脉显影(D)
男性,54岁,双眼视物模糊伴有阵发性头晕,有糖尿病史15年,造影见 双侧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通过颈深动脉肌支代偿
大脑后动脉代偿。 • 5、同侧颈外动脉-OPh.A.
女性,32岁,曾出现2次左侧肢体无力,造影显 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不完全闭塞,其代偿主要
是前交通代偿和右侧后交通动脉
OPh.A
R-ICA
前交通代偿:对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发达的前交通动脉向对侧供血右侧 灌注略显不足
VA
MCA M1
MCA
左椎动脉造影通过后交通动脉向患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患者,男性,32岁,肥胖,高血压病史5年,意识障碍。MRI显示脑干 梗死,MRA显示基底动脉闭塞,对症处理1个月后逐渐恢复。
因为AICA发源于BA 本应AICA不显影,但有PICA代偿,才使得PICA的脑干穿支代偿,症状好
转 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中段闭塞,右侧小脑后下动脉与小脑上动
脉吻合代偿,向基底动脉顶端逆行供血。
破裂返A
同侧颈外动脉闭塞后由椎动脉通过肌支吻合代偿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如何进行CTA侧支循环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如何进行CTA侧支循环评估?论坛导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成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北美、欧洲地区的相关卒中管理指南指出,一般发病4.5h内的AIS病人应行静脉溶栓治疗,而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AIS首选血管内取栓治疗。
软脑膜动脉血管网可为缺血区域脑组织提供血流代偿,其代偿能力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
软脑膜侧支循环良好的病人预后较好,AIS手术治疗后出血的风险显著低于侧支循环差的病人。
因此,明确AIS病人软脑膜动脉血管网对于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以往评估脑侧支循环多采用单时相CT血管成像(single phase CT angiography,sCTA),但sCTA往往会低估病理状态下充盈延迟的软脑膜血管的代偿能力。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或者动态CTA(dynamic CT angiography,dCTA)则能够对脑部血管进行3次或多次扫描从而获得不同时期的软脑膜动脉影像,并利用其与时间的相关性评估颅脑的血管通路,如二级侧支循环的存在。
目前对于软脑膜动脉评分的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标准。
侧支循环概述脑血管通路重建包括病变血管再通和侧支循环开放,病变血管再通是依赖临床血管内治疗的人为可干预因素,而侧支循环开放为非可控因素,是评估卒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关键。
脑侧支循环分为3级:•1级为基底动脉环(Willis环),因后交通动脉变异较多导致Willis 环的完整率并不高,而完整的Willis环是提供一级侧支循环的重要前提;•2级侧支循环包括软脑膜动脉、眼动脉构成的代偿通路,软脑膜动脉桥接了大脑前-中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ACA-MCA)、大脑中-后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MCA-PCA)通路,眼动脉桥接了颈内-颈外动脉,软脑膜吻合支由大脑血管皮质支的末梢在软脑膜内形成的广泛血管网构成;•3级侧支循环即新生血管,一般在脑缺血数天后才能完全形成而发挥作用。
基础学习—颅内侧支代偿(1)

基础学习—颅内侧支代偿(1)血管代偿分为三级:1.一级代偿:侧枝循环通过Willis环的血管代偿,是最主要的代偿方式;2.二级代偿:通过眼动脉、软脑膜动脉吻合以及其他相对较小的侧枝与侧支吻合之间实现的代偿;3.三级代偿:属于新生血管,部分病例在缺血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1.对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供血:左侧颈内动脉既往支架置入,支架闭塞,前交通开放,右侧向左侧代偿。
2.后循环通过后交通动脉向前循环代偿供血。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向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绿色箭头);后交通动脉近颈内动脉处存在重度狭窄(红色箭头)。
3.同侧大脑后动脉通过软脑膜动脉向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代偿供血。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后循环脑膜支代偿。
4.颈外动脉向颈内代偿较复杂:①.上颌内动脉经翼管动脉至颈内动脉岩段代偿供血;②咽升动脉的鼓室下动脉经颈鼓动脉至颈内动脉岩段代偿供血;③咽升动脉的咽上动脉(破裂孔)经下外干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代偿供血④.上颌内动脉的圆孔动脉(圆孔)经下外干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代偿供血;⑤.上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棘孔)经下外干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代偿供血;⑥.上颌内动脉的脑膜副动脉(卵圆孔)经下外干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代偿供;⑦.上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分支经脑膜返动脉(眶上裂)一泪腺动脉一眼动脉至颈内动眼段代偿供血;⑧.颈浅动脉的骨穿支经眼动脉的大脑镰前动脉至颈内动眼段代偿供血;⑨面动脉的角支经眼动脉的重支至颈内动眼段代偿供息;⑩.上颔内动脉的深前动脉及中动脉经眼动脉的眶外支至颈内动眼段代偿供血;上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经过硬脑膜小动脉向颅内代偿供血右侧颈内动脉自起始端以远闭塞,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图1A),右侧颈外动脉颌内动脉及颞浅动脉供应至眼动脉,并通过眼动脉向右侧颈内动脉代偿(图1B)左侧颈内动脉C5段闭塞,可见下外侧干(如箭头所示)与眼动脉吻合代偿闭塞远端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造影提示前、后交通开放代偿左侧大脑半球血供。
医学百事通移动医疗资料库-脑神经总论

脑神经 总论
1.名称、记忆方法
一嗅 二视 三动眼 四滑 五叉 六外展 七面 八听 九舌咽 迷走 副神 舌下全
2.脑神经表示法, 纤维成分、分类
Ⅰ Ⅱ Ⅷ
Ⅲ Ⅳ Ⅵ Ⅺ Ⅻ
Ⅴ Ⅶ Ⅸ Ⅹ
3.神经节
单纯 感觉
单纯 运动
混合 性N
Cranial nerve
眶内结构和 眼裂以上 皮肤
鼻粘膜和 鼻背
口裂和 眼裂之间 皮肤 及深面结构
口裂以下和 颞区皮肤 口底结构
标本观察
脑神经连脑
海绵窦内容
Mandibular n.
Ophthalmic n.
Maxillary n.
标本观察
眼神经
泪腺神经
额神经
鼻睫神经
Ⅴ1
面神经
脑桥延髓沟 (中)
内耳门
茎乳孔
Facial n.
颈动脉窦支
舌支
咽支
(鼓室N)
(鼓室丛)
耳神经节
腮腺
上N节
下N节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
迷走N 后干 (右)
Ⅹ
橄榄后沟
黏膜感觉 腺体分泌 喉内肌
颈静脉孔
Vagus n.
(尾端)
Ⅺ
Ⅻ
副神经
舌下神经
Hypogolssal n.
Accessory n.
舌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颅根)
舌下神经管
颈静脉孔
3
4
嗅神经
5
Olfactory n.
6
上鼻甲和 相应鼻中隔粘膜
嗅丝
8
(端脑)
9
视神经
视交叉 视N管 (间脑) Optic nerve 视神经盘 (节细胞轴突汇聚) Ⅱ
急 性 脑 血 管 病

急性脑血管病概述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于多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100-30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1.3:1-1.7:1。
死亡率为(50-100)/10万,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5岁以后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为明显,但目前年龄明显提前。
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
脑血管疾病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又可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一、头痛:头痛(headache)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50%的神经科就诊病人都主诉头痛,约90%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过头痛症状。
头痛是指以眉毛以上向后到枕骨粗隆范围的疼痛,面部疼痛不包括在内。
头痛的常见类型:1、偏头痛:(1)典型偏头痛(2)普通偏头痛(3)眼肌麻痹型偏头痛(4)基底动脉型偏头痛(5)偏头痛等位症2、丛集性头痛3、紧张性头痛4、头部外伤后头痛5、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6、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7、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8、药物与头痛9、精神疾病与头痛二、眩晕: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是机体对身处空间的定向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
或者可以说是机体对自身的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体会的错误。
病人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
在眩晕发作时,常伴有站立不稳、易倾跌、行走偏向一侧。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包括三种不同的感觉:一种为真性眩晕,往往由于前庭功能障碍所致,这种眩晕在卧位、坐位和站位都持续存在。
另一种为平衡障碍,即一种不稳或不踏实感,并不伴有旋转感,病人难以站立或行走。
侧枝循环评分

侧枝循环评分侧枝循环评分是评估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侧支循环是脑部血液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主干血管发生阻塞时,侧支循环可以提供必要的血液供应,以维持脑组织的正常功能。
侧支循环评分通常采用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如CTA(CT血管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等。
评分时主要考虑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因素。
评分越高,表示侧支循环状况越好,对脑卒中的治疗和预后也越有利。
侧支循环评分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侧支循环的状态,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侧支循环评分也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
在评估侧支循环状态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血流速度、血流量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测,如CTA.MRI 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分,医生可以得出侧支循环的状态,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了解侧支循环的状态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对于侧支循环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促进侧支循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而对于侧支循环状况较差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总之,侧支循环评分是评估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充分重视侧支循环评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侧支循环评分仅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之一,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评估脑卒中患者时,应全面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希望对大家有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第一节概述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伴发动脉病变,还有一些少见病因如心脏病、血液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
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两种。
二、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与心脏病、肿瘤一起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脑代谢非常活跃,其重量在成人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2-3%,而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储备,缺氧5分钟,脑组织便可有不可逆损害。
因此争取时间就是挽救脑功能。
三、脑部血液供应脑血流由两个动脉系统供应,即椎基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等的血液。
其入颅后依次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血供。
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核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的前上部。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1颈椎间孔入颅,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的部分,即枕、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和丘脑等。
该两动脉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脑底形成动脉环(Willis环),以调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及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llis动脉环
眼动脉
软脑膜吻合支
单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闭塞
Moyamoya Disease
MOYAMOYA诊断要点
1 狭窄或闭塞 2 代偿的异常血管网 3 双侧 以上条件均应符合 同时应排除可能的病因,如放射,感染,血 管硬化
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对于卒中风险和预后的评估
NASCET研究表明: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侧
支循环代偿良好与围手术期和远期卒中和TIA 风险降低具有相关性 WASID试验研究表明,侧支循环可作为预测 颅内血管重度狭窄(70-90%)和中度狭窄 (50-69%)卒中风险的重要因素。 神经介入有可为有可不为。
脑血管侧支代偿
私人医生 医学网站 医疗网站 移动医疗(医学百事通) 医学百事通网址:
侧支代偿途径
颅底Willis环代偿
邻近部位软脑膜动脉代偿
颅外-颅内动脉代偿
颅外-颅外途径代偿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时代偿方式
WIllis动脉环 眼动脉
软脑膜吻合支
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TCD、PET、SPECT、CTA、MRA、CIP、PWI等。
TCD通过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频谱改变及配合压 颈试验,对侧支循环的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尤其对于眼动脉侧支循环的评估具有独特价 值。 DSA被认为是评估侧支循环的金标准,它可以清晰 的显示各种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以及代偿供血的范 围,尤其可用来评估软脑膜侧支吻合血管和颅外动 脉侧支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