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狼》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狼》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是_______(填朝代)著名的文学家。

二、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6.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7.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8.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9.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10.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屠暴.起 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5.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解释1.一词多义:①以:投以.骨 ________________ 以.刀劈狼首_______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②止: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_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③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④意: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________________⑤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 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②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③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④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③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④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五、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一、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

3.盖以诱敌4.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二、基础题1.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乃悟前狼假寐.C.屠暴.起D.屠自后断其股.1.B2.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B.狼不敢前.C.其一犬.坐于前D.止.有剩骨2.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D.止.有剩骨止.增笑耳3.D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断三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断两处)(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断三处)4.(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其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蒲松龄清书斋记述奇异的事三、单篇阅读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作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培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

②蚤:通“早”。

③昧爽:拂晓,黎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少时,一狼径去.去:目似瞑,意.暇甚意: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前:及走,又从.之从:2.请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划一处)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投以骨”“复投之”中的“投”字,表明屠户最初的侥幸心理,对狼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

B.[甲]文“屠暴起”中的“暴”字,形象地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C.[甲]“乃悟前狼假寐”中的“悟”字,表明屠户明白了狼“目似瞑,意暇甚”的真正目的,认识到狼的狡诈。

D.[乙]文“日已暮”中的“暮”字,既写出了时间,又表明了屠户在夜晚走路,处境危险。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1)一狼仍从.()(2)弛.担持刀()(3)少时,一狼径.去()(4)盖.以诱敌()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止增笑耳”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列举你积累的与狼相关的成语两个,并说说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5分)1、(4分)(1)跟从。

《狼》蒲松龄精品练习题

《狼》蒲松龄精品练习题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狼》同步练习(含解析)

《狼》同步练习(含解析)

《狼》同步练习(含解析)《狼》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假寐(mèi)意暇(xiá)眈眈(dān)苫蔽(shàn)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g)积薪(xīn)C.大窘(ji ng)麦场(cháng)奔倚(y )弛担(ch í)D.隧入(suì)少时(shǎo)黠矣(xiá)变诈(zh à)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断其股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B.其一犬坐于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一狼径去太丘舍去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B.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下面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干宝的《搜神记》等。

专题05《狼》(真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真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狼》B. 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 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D. 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介词,把;B.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代词,代指长江/副词,或许;D.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动词,是;故选B。

【2-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多以.书假余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 俟其.欣悦其.真无马邪(《马说》)C. 当余之.从师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 必须自.首至尾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答案】C【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以:介词,把/介词,因为;B.其:代词,他/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自:介词,从/介词,在;故选C。

【3-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屠乃.奔倚其下(《狼》)C. 陈胜,吴广乃.谋曰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虚词。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句意:于是命水利工匠郑国做间谍劝说秦国。

乃:连词,于是;A.句意: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乃:连词,于是;B.句意: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

乃:连词,于是;C.句意: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乃:连词,于是;D.句意: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乃:副词,竟然;故选D。

【4-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狼》练习测试(精选12篇)

《狼》练习测试(精选12篇)

《狼》练习测试(精选12篇)《狼》练习测试篇1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屠眈瞑薪隧(shàn)蔽(chí)担假(mèi)(kāo)尾变(zhà)二、给下列加黑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其字母填入括号中。

1.一狼径去()a.直径b.径直c.小路2.屠暴起()a.急躁b.突然c.凶狠、残酷3.顾野有麦场。

()a.照管b.看c.顾客4.场主积薪其中()a.柴b.薪水5.缀行甚远()a.连接b.紧跟c.装饰6.苫蔽成丘。

()a.苫布b.盖上三、古汉语中,一词多义较多,请正确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四、“其”字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本文中指代a.两狼b.麦场c.柴堆d.屠户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将指代的字母写在括号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

()()3.屠自后断其骨,亦毙之。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五、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按正确顺序将下列各句的序号排列起来。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身已半入,止露*尾。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正确顺序:六、选择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屠惧,以骨投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富僧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如蜀鄙之僧哉?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妾闻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黑词的用法。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狼》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得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5分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缀行甚远()
屠大窘()顾野有麦场()恐前后其受敌()
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意暇甚()方欲行()止露尻尾()断其股()
二、翻译下列句子:20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三、选择题:15分
1、描写狼的狡诈行为的两项是 6分()()
A.乃悟前狼假寐。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E 目似瞑,意暇甚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复投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C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D场主积薪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课文启示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都能看出,狼既贪婪,又凶残的本性。

C、“投以骨”,表明当时屠夫对狼的迁就,退让,因为当时屠夫对狼还抱有幻想,希望狼能满足退却。

D、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依次概括为:遇狼、惧狼、御狼、毙狼四个环节。

御狼和毙狼的环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E、课文最后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中心,表明对狼的嘲笑的态度。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课文的作者,课文节选自,这本书是古代文言小说之最。

2、狼的性格特征是多面的,请根据原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狼的性格。

从一句中,可以看出狼的性格;
从一句中,可以看出狼的性格。

3、屠夫的形象也是丰富的,从一句中,可看出屠夫的,
从,又可以看出屠夫的性格。

4、请写出两个带有狼字的成语或者诗句:;。

五课外古文〈狼子野心〉,完成下列题目: 26分
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读音si四声)。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下列加点字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乃伪睡以俟(等待) B而阴怀不测(难以揣测的阴谋、企图)
C与家犬杂畜(畜生) D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自找祸患)
2、翻译下列句子:8分(加点字每字1分,其他的句子视完整通顺,给分)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找出对狼的兽性议论的句子,用横线在原文标注出来。

(3分)
4、文中划线句子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5、试比较课文和〈狼子野心〉内容上的异同点:(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