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S系统船舶调度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日益重要。

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运行的关键,直接影响航速、燃油效率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探讨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因素。

1. 船舶动力系统概述船舶动力系统可分为主机(主发动机)、辅机及其相关控制和监控系统。

主机产生船舶的推力和动力,而辅机提供电力和船舶的其他功能。

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目标是最大化船舶的效率,同时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动力系统设计因素2.1 船舶类型与任务不同类型的船舶具有不同的任务和运行条件,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货船需要更高的载货能力和较低的燃料消耗,而客船需要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2 航速要求航速是船舶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

航速要求将直接影响主机功率和推力需求,进而影响燃油消耗和操作成本。

因此,在动力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主机类型、数量和配置。

2.3 燃油消耗与环境影响降低燃油消耗和环境影响是全球航运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可以通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考虑采用更高效的主机技术、节能设备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

3. 动力系统优化方法3.1 主机选择与配置根据船舶类型和航速要求,选择适当的主机类型和配置是动力系统优化的首要任务。

主机的选择包括燃油类型(如柴油、天然气等)和功率类型(如常规轴、推进器等)。

主机配置涉及主机数量、布置和控制方式的选择,以最大化推力效率和功率输出。

3.2 螺旋桨优化螺旋桨是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推力效率和航速具有重要影响。

螺旋桨的优化包括螺旋桨类型、直径、螺距和叶片数的选择。

同时,通过改进螺旋桨的造型和流动特性,可以减少螺旋桨的阻力和噪声,提高航行性能。

3.3 节能设备的应用节能设备是船舶动力系统优化中的另一关键因素。

例如,废热回收系统可以利用主机产生的废热来产生电力和热能。

船舶推进效率优化的技术与方法

船舶推进效率优化的技术与方法

船舶推进效率优化的技术与方法在广袤的海洋上,船舶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其推进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航行速度和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

优化船舶推进效率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因此,研究船舶推进效率优化的技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船舶推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涉及到船舶的线型设计、主机性能、螺旋桨设计以及船舶的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这些方面逐一探讨船舶推进效率优化的技术与方法。

一、船舶线型优化船舶的线型设计对其在水中的阻力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线型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推进效率。

在船舶线型优化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船体的主尺度比,如船长、船宽、吃水等的比例关系。

较长的船长和较瘦的船型通常有利于减小兴波阻力;适当增加船宽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但也可能会增加摩擦阻力。

因此,需要在稳定性和阻力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此外,船体的首部和尾部形状也对阻力有着显著影响。

流线型的首部可以减少兴波阻力,而优化后的尾部形状能够改善尾流场,减少粘压阻力。

例如,采用球鼻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抵消兴波阻力,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

现代船舶线型设计通常借助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建立船舶的三维模型,模拟船舶在不同速度、吃水和海况下的水流情况,从而评估不同线型方案的阻力性能,并进行优化。

二、主机性能优化船舶的主机是推进系统的动力源,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推进效率。

对于内燃机主机,如柴油机,优化燃烧过程是提高性能的关键。

通过改进喷油系统、优化进气和排气系统,以及采用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功率输出,同时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燃气轮机作为一种高效的主机类型,具有功率大、启动快等优点。

对于燃气轮机,提高压气机和涡轮的效率,优化燃气的燃烧过程,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此外,主机的选型也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船舶的航行需求、运营特点和燃料供应等因素,选择合适类型和功率的主机。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

第19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9 2019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19收稿日期:2019-03-26作者简介:陈 珺(1971-),男,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海务监督长,工程师。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陈 珺,常德化(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上海200136)摘 要:介绍了VTS 系统的组成,概述了VTS 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VTS 立法不够完善,系统运行人员职权不明确,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所需时间相对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指出目前我国VTS 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应合理整合多种智能助航系统,研发新型助航设备,优化升级VTS 系统,以增强我国VTS 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VTS 系统的交通管理效能。

关键词:VTS 系统;规范化交通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9-0037-02引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英文简称VTS)由雷达、CCTV、AIS、无线通讯等子系统组成,利用甚高频(VHF)和雷达影像,结合电子海图(ECDIS)和卫星定位对在港湾或进出港口的船舶实施监控、协调,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的系统[1]。

VTS 的投入与使用,大大提高了港口效益,降低了船舶事故率和环境污染频次,为船舶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

但是,我国VTS 管理效能并不是很高,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合理细化我国VTS 系统运行过程的不足,精确分析相关制约因素,提出与之相关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技术,将为我国VTS 系统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VTS 系统的发展历史1985年《VTS 指南》出台前,世界范围内的VTS 系统规模不统一、立法、技术、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世界范围内使用简单的声、光、电信号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系统作为船舶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1948年,Cossor 雷达公司在马恩岛建成第一个岸基雷达监控站;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批岸基雷达链在欧洲国家港口相继建成,以港口雷达和无线电话的方式对覆盖水域进行交通管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管理水域从港口延伸到外海或覆盖整个河川航道至入海口,并以雷达加VHF(甚高频)无线电话对船舶进行跟踪并显示所跟踪船舶的有关运动数据;20世纪80年代至今,管理水域由河川、港口扩展到沿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运而生,VTS 系统逐渐趋于合理化、标准化。

VTS系统船舶调度优化研究

VTS系统船舶调度优化研究
a s sm e sess he lng ba e he s f y a f ce y se s ntofve sl c du i s d on t aet nd e i nc i
o h e s l,wh c s s t e we g tn e h c o d n O ft e v ses i h u e h i h i g m t od a c r i g t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7 - 2 8( 0 0)0 — 0 7 0 63 27 2 1 9 04— 4
收 稿 日期 : 00 0 — 0 2 1— 7 3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俭 (9 8 ) 男 , 宁 绥 中人 , 程 帅 , 科 , 究 方 向为海 事 综 合 管 理 。 刘 17 一 , 辽 工 本 研
摘 要 :文 中在 综 合 考虑 了船 舶航 行 安 全 因素 和航 运 效 率的
情 况 下 ,采 用基 于海 面能 见度 、风速 、水 流 、引航 和船 舶 尺
度 等 因子 进 行加 权 的 方式 来评 价调 度 方 案 ,并 建 立 了一 个数 学模 型 。验 证模 型 通过 调 度 参数 的设 定 和调 整 可 以得 到最 佳
b 表 示所有泊 位的集合 ; :

表示 船舶 是否驶 入港 口预 定泊位 , 其 中,
E c t∑∑m( fi = in fe O1 . ) l
V: 示第i 舶的规模 系数 ; 表 条船
f c or sbiiy a e ,w i pee a t sofvii lt t s a nd s d,w a e ur e t t rc r n ,pi i nd l ng a ot
s e o h e s 1 t c n s a c h e g b r o ft e 1 c l i ft e v s e .I a e r h t e n i h o ho d o h o a z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简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Vessel Traffic Service)是一种基于技术、设备和人员的综合系统,旨在有效管理、监控和控制船舶交通。

VTS5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功能,可以实时追踪船舶位置、警示船舶动态、提供导航建议和交通管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VTS5系统的主要功能、架构和技术特点。

功能船舶监控与追踪VTS5系统通过使用雷达、S等技术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和追踪船舶的位置、速度、航向和其他相关信息。

系统会将这些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让操作员可以清晰地了解船舶的动态。

此外,VTS5还可以根据船舶的位置和预测轨迹,提供预警功能,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以保证船舶的安全。

导航建议VTS5系统根据船舶的位置、航向和目的地等信息,可以对船舶提供导航建议。

通过分析地理和气象条件及其他船舶的运行情况,系统可以为船舶提供最佳航线、适宜的航速、安全距离等导航建议,帮助船舶安全、高效地航行。

交通管理VTS5系统不仅可以监控单个船舶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对整个航道、港口或海域的船舶交通进行管理。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船舶的密度、流速、交叉点等信息,并根据需求进行船舶流量控制和航行优化。

通过合理调度船舶的进出港次序和航行航线,VTS5可以降低碰撞风险、提高交通效率,并确保航道的通畅。

架构VTS5系统的架构包括船舶监控子系统、导航建议子系统和交通管理子系统。

船舶监控子系统船舶监控子系统是VTS5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接收来自雷达、S等设备的数据,实时追踪船舶的位置和状态。

子系统使用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将船舶的动态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提供图形化界面供操作员使用。

子系统还会根据船舶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发出警报以确保航行安全。

导航建议子系统导航建议子系统基于船舶监控子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航行规划和导航建议。

子系统会根据船舶的目的地、预测轨迹、地理条件等因素,为船舶提供最佳的航线和导航建议。

同时,子系统还会考虑其他船舶的运行情况,以避免碰撞和拥堵。

VTS船舶交通管理解析

VTS船舶交通管理解析

VTS的发展
第四阶段 主要特点: 1. 设置目的:除了安全、效率、防污外,集 信息查询、动态控制、交通管理、事故应 急决策于一体; 2. 管理水域:以港口、水道为基点的海区; 3. 技术手段: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 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管理规定更加细化、日趋完善。
VTS的定义
VTS指南定义 船舶交通服务(VTS)——由主管机关实施 的,用于提高船舶交通安全和效率及保护 环境的服务。在VTS覆盖水域内,这种服务 应能与交通相互作用并对交通形势变化做 出反应。 IMO A .857(20)决议 1997年11月27日通过 船舶交通服务(VTS)指南
VTS的功能
1. 2. 3. 4. 5. 6. 7. 8.
助航服务 注意事项: 有相当的技巧和经验 能保持连续有效跟踪 全面掌握交通态势 系统设备精确可靠 禁止对船舶靠泊实施助航 禁止向船舶下达具体操纵指令 应有双方的确认 必要时可请引航协助
VTS的功能

1.
2.
3.
交通组织(服务) 定义:指在VTS覆盖水域内为识别和管理 潜在的危险(防止出现危险)的海上交通 局面,确保船舶安全高效通航而提供的一 种管理行为(服务)。 交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船舶交通进行 调度指挥,具有强制性质。 适用于交通繁忙时或者有特种运输船舶航 行可能影响其他交通的情况。 强制遵守的管理规则和条例是交通组织的 基础。
我国VTS现状
到2009年底,我国共建成VTS 28个,雷达 站 91个,VTS值班人员650余人。占全世 界的1/3以上。 覆盖范围从南到北,包括长江流域,基本 形成网络。 监管的水域从港口延伸到重要通航水域。 作用的发挥超出了起初的预料。
VTS不是万能的,但没有VTS是万万不能的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4(130823)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4(130823)

系统架构与组成
架构
VTS4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雷达、GPS、 AIS等传感器和数据处理中心;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等功能模 块。
组成
VTS4系统还包括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等,支持船舶与岸上控制中心 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递。
系统特点与优势
特点
3
vts4(130823)系统的研发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提高船舶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船舶事故的 发生。
02
VTS4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定义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4(简称VTS4)是一种先进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旨在 提高船舶交通的安全和效率。
功能
VTS4系统具备船舶监测、控制、导航和通信等多种功能,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 船舶交通信息,提供准确的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数据,支持船舶安全、有 序地通过港口、海峡等水域。
海上安全保障
01
02
03
海上交通安全预警
VTS4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海 上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并 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保 障海上交通安全。
紧急救援协调
在发生海上紧急情况时, VTS4系统可以协调各方资 源进行紧急救援,提高救 援效率。
海上交通执法协助
VTS4系统可以为海上交通 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 共享,协助执法人员更好 地履行职责。
04
VTS4系统的实施与部署
系统安装与配置
硬件设备安装
根据系统需求,安装必要 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 交换机、路由器等。
软件环境配置
配置操作系统、数据库、 中间件等软件环境,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
网络连接设置
设置系统网络连接,包括 内网和外网,确保数据传 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5
•2)能接收、处理船位、航向、航速等传感信息,自 动接收来自具有相同配备的船舶、管理当局及其他来 源的上述信息。
•3)以适当的更新速率提供船位和操纵信息以便于管 理当局和其他船舶精确跟踪和监视船舶动态。
•4)以适当的工作模式和时隙与其他AIS台交换数据。
•5)具有准确的定时功能。 •6)具有设备自检功能(BITE)。
•1998.5:IMO MSC69会议采纳了AIS性能标准草案。
•1998.7:IMO NAV44会议建议2002年起300总吨及以上新船和 客轮必须安装AIS.
• 1998 : ITU-R 通 过 全 球 AIS 专 用 两 个 VHF 频 道 : CH 87B f=161.975MHz; CH 88B f=162.025MHz,从而满足了AIS需 求的频率条件。

台频道;

接收频道:CH88B、CH87B或指定。
• 2、VTS利用AIS向船舶发送的信息内容 • 1)未装备AIS设备的船舶的信息(主要是静态信
息和动态信息);
• 2)航行警告等。
•四、时隙的划分与选择
•1、时隙划分 •AIS数据帧长度:1分钟,2250个时隙。
•每个船舶AIS用户或VTS中心可以选择一个或多 个时隙。
•1分钟
•26.67m s •时隙0 •时隙1
•时隙2249 •当 前 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隙0 •时隙1
•时隙2249 •下 一 帧
•2、时隙的选择 •1)自组织TDMA(SOTDMA) • (1)该协议提供了在没有控制台介入的情况下 ,解决寻址冲突的方法。 • (2)移动用户用该协议进行位置广播以及识别 附近用户发送信息。 • (3)传输信息:一般为重要的信息或不断更新 的信息。 • (4)时隙选择过程: •确定时隙范围—>得到可供选择使用的时隙—>在可 选时隙中随机确定一个时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 Pα为活跃目标点,Pg 为全局最优微粒点;c 为常数;r 为(0,1)间的随机数。 则此时的微粒群公式为:
(2.4) (三)AEPSO 的算法流程
AEPSO 算法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Step1:设定最小群体方差σmin2、允许聚集的迭代次数的下限值 Tg、惯性权重的变化范 围、加速常数的变化范围等参数,将进化代数置为 1,随机初始化一群微粒(群体规模为 N) 的位置和速度。
(1.1)
Vi:表示第 i 条船行驶的速度; W:表示海面可见度的系数,具体设置为:
考虑到其他的因素[1],得到 Security 的表达式: (1.2)
其中,gi:表示第 i 条船舶遭受的风浪影响系数,船舶规模主要由船舶的吨位来衡量; f:表示风浪的大小系数; :表示水流环境对船舶的影响系数; ti:表示拖轮对第|条船的影响系数; yi:表示引航员对第 i 条船的影响系数; ci:表示第 i 条船的国籍; di:表示第 i 条船的长度; ki1:表示第 i 条船舶的规模系数,
Step5:调整参数 w、c1、c2。 Step6:检查迭代次数 t 小于允许聚集迭代次数的下限值 Tg 和群体适应度方差小于最小 群体方差σmin2 两个条件,若都成立,则首先按式(2.3)引入第三活跃目标点,然后按 AEPSO 算法更新微粒的速度和位置。否则按标准 PSO 更新微粒的速度和位置。
Step7:检查结束条件(一般为足够好的适应度值或达到一个预设的最大代数),若满 足,则寻优结束,否则,返回 Step2。
(四)AEPSO 的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
为了分析与检验微粒群算法的性能,一般可以采用 BenchMark 测试函数。BenchMark 测试函数具有使优化过程非常困难的特性,包括:
(1)选取船舶进港日期,确定所需调度的船舶及对应船舶的信息。这里抽取进港日期 为“2009-02-22”的船舶进行实验。
(2)对当天的港口环境作出判断,填入参数。这里取可见度情况为“可见程度低”, 风浪情况为“小风浪”,水流情况为“水流情况一般”,拖轮和引航员的数量各为 15。
(3)虽然目前对于船舶进港速度的限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要求,没有在进港安全速度 上有明确规定,但是根据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船舶进港的速度基本都是在 10-12 节的范围 内。本文将所有船舶的进港速度在(10-12)节的范围内随机取值,即按照式(3.1)取得各 船舶的速度:
(2.1)
(2.2)
其中,t 为搜索时间,T 为周期,C1min 和 C2min 为最小步长,C1max 和 C2max 为最大步长。 (二)AEPSO 算法的第三参考点选择
本文对引入的第三活跃点进行如下设置:当适应度方差小于一个定值时,说明微粒群 过早收敛,引入第二参考点。第三点的设置如下:
(2.3)
平均值 0.044 0.005 3.778e-45 1.092e-9 253.7 287.1 3.40e-45 5.10e-5
达标率 70% 91.05% 100% 100% 0.0 0% 100% 100%
CPUB 才间(s) 150.0 172.3 775.0 155.7 92.5 184 922 157.6
图 3.2:调度过程适应值变化情况 (2)实验结果分析 从图 3.2 可以看出,在算法运行过程中,调度函数适应值不断减小,在算法运行前期 (0-100 代),适应值变化幅度比较大,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最优点;在算法运行中期(100-300 代),适应值变化幅度变小;在算法运行后期,适应值仅仅发生微小变化,即微粒在局部优 化区域内继续寻优,最终产生调度方案。 参考文献: [1]唐强荣.VTS 系统结构模型[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2]谢小良,符卓.基于 Hopfield 神经网络的单周期船舶调度模型及算法[J].微电子学 与计算机,2008,(10):110-116.
(1.6) 其中 M>m,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文取 M=2,m=1。 二、AEPSO 算法 (一)AEPSO 算法的参数调整 在 PSO 运行过程中,通常较好的策略是在算法开始阶段有较高的全局搜索能力,可以 对整个区域进行搜索[3]。而在算法运行后期却是较高的开发能力在某个局部区域继续优化而 得到个精度较高的结果。根据这一原则,微粒飞向自身最好位置方向的步长 c1 和飞向全局 最好位置的步长 c2 可以动态地表示为:
VTS 系统船舶调度优化研究 2010 年 10 月 28 日
摘要:文中在综合考虑了船舶航行安全因素和航运效率的情况下,采用基于海面能见 度、风速、水流、引航和船舶尺度等因子进行加权的方式来评价调度方案,并建立了一个数 学模型。验证模型通过调度参数的设定和调整可以得到最佳的调度方案。
关键词:船舶交通服务(VTS);船舶调度;微粒群算法(PSO)
Step2:根据选择好的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微粒的适应值。
Step3:对于每个微粒,将其当前适应度值与其所经历过的最好位置 Pi 的适应度值进行 比较,如果前者较好,则将这个微粒的位置作为当前的最好位置。
Step4:对于每个微粒,将其当前的适应度值与全局所经历过的最好位置 Pg 的适应度值 进行比较,如果前者较好,则将这个微粒的位置作为当前的全局最好位置。
Weighti:表示船舶的吨位; Ki2:表示第 i 条船舶的乘员人数规模系数,
Sailorsi:表示船舶乘员人数;
如果单独考虑船舶的安全而忽视船舶的效率问题,单纯通过式(1.2)可以得出,当每条 船舶的航行速度为 0 时,船舶能够达到绝对安全,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船舶的出 现就是为了能够进行货物和产品的流动[2],从而创造出社会和经济价值,仅仅因为安全问题 而把所有的船舶停航,恰恰是和船舶航运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相反。所以在考虑船舶安全的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船舶的工作效率问题,让船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速度范围内航行。
[3]邬晓强.浅谈现代港口的调度管理工作[J].水运管理,2001,(6):1-2. 作者:刘俭,王福斋 来源:中国海事
AEPSO
MPSO
PDAPSO
EPSO 20
AEPSO
MPSO
最优值 9.289e-7 8.509e-15 1.775e-59 2.235e-13 41.83 31.86 5.24e-53 3.95e-8
最差值 0.652 0.051 2.603e-42 1.350e-7 633.21 1366.33 1.28e-43 0.002
当船舶航行速度较大时,船舶的工作效率较快,而当船舶的航行速度较小时,船舶的 工作效率较慢。
vi:表示第 i 条船舶的规模系数;
(1.3)
Q:表示一个常量,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这里设定为 30000; 同样,每个船舶的效率问题应当根据船舶的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船舶的规模同 样由船舶的载重量作衡量。
(1.4) 其中, Ki1:表示第 i 条船舶的规模系数; 通过式(1.2)和式(1.4)得到船舶速度调度评价值:
(1.5) 为了突出船舶安全的重要性,公式采用加权方式,即安全因素代表一定的数值,效率 因素代表定的数值,最后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为了区分这两个值的重要性,可以把式(1.5) 更新为式(1.6):
(3.1)
其中 i=1,2...,L;L 为当天进港的船舶数量;random 是个系统自动生成的范围,为 (0,1)的随机数。
2.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实验结果根据之前设定的微粒群算法的参数和所有入港船舶的相关数据,可以得 到最优值 Value=6970468.05。 算法运行过程中,微粒不断地寻找最优点的位置,船舶速度不断地进行优化,所得到 的适应值变化情况如图 3.2 所示:
三、AEPSO 算法在 VTS 系统船舶调度的应用 (一)VTS 系统船舶调度问题微粒群优化算法 基于 AEPSO 算法的船舶调度流程如图 3.1 所示:
图 3.1:AEPSO 算法的船舶调度流程
(二)VTS 系统船舶调度问题的实验和分析
1.实验参数设置
在进行微粒群算法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参数的设定。
一、船舶调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建立模型,我们首先考虑可见度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我们通过利用一个数值 Security 来衡量船舶的危险程度,Security 高,则说明船舶的危险程度高,Security 低,则说明船 舶的危险程度低。其中 Security 和海面可见度的关系如下:
其中, S:表示所有船舶的集合; b:表示所有泊位的集合; m:表示船舶是否驶入港口预定泊位,
多峰性:具有大量局部极值点和多个全局极值点,容易验证算法的局部收敛和全局收 敛性;
欺骗性:具有误导搜索方向的梯度信息;
维度灾难:当问题维度增加时,优化的困难程度急剧增长。
本文选择了 Sphere 函数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2.1
表 2.1 Sphere 函数中五种算法的比较
维度 算法
PDAPSO
EPSO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