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中语文相关考题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曾子衣敝衣以耕①,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③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卷四》)【注】①衣敝衣以耕:穿着破旧的衣服耕田。

前一个“衣”,动词,穿衣;后一个“衣”,名词,衣服。

②致邑:给一块封地。

邑,封地。

③不我骄:宾语前置句,即“不骄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________的高贵品质。

(4)请你从【甲】、【乙】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

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

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

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

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2020-2021学年上外附中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外附中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②《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A. 第①段中划线句微妙地写出了这位企业家虽然毕生对于工匠精神不懈追求,可惜始终没有能够实现愿望的遗憾之情。
B. 第②段划线句说明:同《说文》中“匠”字的本义相比,今天“匠”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C. 第③段主要是辩证分析,廓清了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偏见误解,在反驳错误认识中立论,以对坚守工匠精神意义、作用的认识深化议论,重点阐明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D. 第⑤段阐明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要意义,强调了成功不是旨归,磨练意志才是工匠精神最为可贵之处。
6. 请赏析第④段中的划线句。
7. 如何理解本文标题中“雕琢”一词的含义?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12分)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问题。
落在故土的雪
许俊文
③故土的雪,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我从故土的一场又一场降雪中,所感知的,远比季节的变化更微妙,也更深邃。
④年末的一个下午,我在收拾家中的杂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幅字,皱巴巴的一方宣纸上。用浓墨写着“观雪参禅”四个柳体字,一看便知是家父的手迹。运笔中多次出现颤抖与停顿,那是因为书写者年迈力衰,手指不听使唤的见证。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一、积累运用。(18分)
1.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学年上海市上外附中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谓勿使用修正液、修正带等工具。

一、文言文(30分)(一)(10分)1.默写(1)泠泠七弦上,____________。

(2)不知近水花先发,____________。

(3)白也诗无敌,____________。

(4)《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表现颜回安贫乐道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选出下列含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A.尊君在不.(同“否”)B.学而时.习之(按时)C.亮吉终不厌.(厌恶)D.博学而笃.志(坚定)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漫天大雪)大致和在空中撒盐相类似。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翻译:到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太丘丢下(他)就离开了。

C.与人交虽暂合终致乖杵。

翻译;(他)和人交往,虽然暂时能相处,最终也因为矛盾分道扬镳。

D.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翻译:你把玉视作珍宝,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都失去了珍宝。

4.选出下列成语出处不是《论语》的两项()()A.温故知新B.三省吾身C.愚公移山D.择善而从E.任重道远F.逝者如斯G.一鼓作气H.见贤思齐(三)文言文阅读(12分)【甲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己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己。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画家荣宏君王海珍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

有兴奋,也有茫然吧!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

步履渐渐放慢,稳定。

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

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

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只是憨憨地笑,诚恳之极。

山东鲁人的厚道、耿直,一直未曾有变。

这么多年,一个人,无亲无故,无组织无单位,游离在体制外,以笔墨为生。

靠一双手、一只笔、一砚墨,单枪匹马,一路走来,也真是不易。

现在回望仿佛显得太早。

“经历的有些事,到了我七八十岁时再细细咂摸吧!”荣宏君在傍晚的灯光下微笑。

他早已学会了不抱怨。

外面,寒星泛起,黑夜的幕布拉开,回忆漫溢上来——他经历过的苦涩,因有现在的甘味,便也不再都是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攀越人生高峰,览人生胜景之人的感慨,也更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他画梅,一株又一株,傲雪的梅,凌寒的梅,孤倔的梅,画里有他的人生,真实贴切。

他的成长是一部曲折的励志剧,是实实在在的真人演绎,无人可以代替。

幼年,父丧家贫,高中毕业,北上求学,长子之责,看到家中重负,不得不辍学养家。

对外说起,一句轻描淡写带过,自己的生活,却是一日日苦捱过来。

在画作没有市场之前,为谋生,他摆过书摊,开过饭馆,但他却学不来生意人的精明。

骨子里面是文化人,即便是摆书摊,也要自己喜欢的书才行,没人光顾时,看书,有人来时,还是看书,天生读书人。

上外附中考试题目

上外附中考试题目

上外附中考试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组的用法是错误的?A. 坚持不懈B. 锲而不舍C. 持之以恒D. 半途而废2. 以下哪个句子的语法是正确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好。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好。

C. 他不仅学习好,性格也好。

D. 他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好。

3.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填空。

尽管天气寒冷,他还是决定____去跑步。

A. 坚持B. 维持C. 保持D. 支持4. 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彻底最合适?A. 画蛇添足B. 虎头蛇尾C. 画龙点睛D. 龙飞凤舞5.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修辞手法?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C.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D.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6.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填空。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____完成了这个复杂的项目。

A. 独立B. 依赖C. 合作D. 竞争7. 以下哪个句子的时态使用是正确的?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B. 我昨天去图书馆。

C.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D. 我昨天去图书馆。

8.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填空。

这个方案的成功____了团队的共同努力。

A. 归功于B. 归咎于C. 归结于D. 归因于9. 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景色非常美丽最合适?A. 五彩缤纷B. 五光十色C. 色彩斑斓D. 绚丽多彩10.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A.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二、阅读理解题(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智能手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

然而,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人们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因为总有新的信息和通知在不断干扰他们。

上海市上外附中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上外附中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上外附中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

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

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

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

上外附中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卷

上外附中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卷

上外附中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A、间隔间或间断间道B、朱拓拓荒拓本开拓C、更改更衣更加不更事D、折罪折耗折扣折服2、选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c )A、应酬咆啸俨然鬼秘B、凫水烟蔼窈陷荐赏C、寒宣诞皮伺侯莞尔D、门槛窥探炮骆缪种3、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b )A、当前的中东局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B、同志们对这一问题大胆发表了一定见解,还不够。

我看哪,大家不应该噤若寒蝉。

C、张大爷当年打日本鬼子的英雄事迹,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D、县委书记对我们贫困户可关心了,常常问寒问暖,解衣推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农民耕种的符合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华连卡开始对我们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现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那一望无边挤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就像铜墙铁壁一样迎着阳光舒展开。

D、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A、《祝福》写于1924年,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彷徨》。

B、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C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取材范围广泛,但以写湘西一带的风土民情而见长。

语言流畅,形式多变。

D、孙犁,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齐名。

6、《祝福》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祥林嫂,但小说不以《祥林嫂》为题,而以《祝福》为题,理由最恰当的一项是(D )A、《祥林嫂》作为小说的题目太实,不含蓄。

B、祥林嫂死于旧历年底鲁镇家家准备祝福的典型环境中。

C、“祝福”是小说情节的枢纽,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

上外附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外附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溢于言表B. 赴汤蹈火前仆后继C. 狼吞虎咽雕梁画栋D. 翻箱倒柜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 学校组织了参观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惊悚(sǒng)B. 嫉妒(jí)纠葛(jiū)C. 气氛(fēn)恍若(huǎng)D. 憔悴(cuì)恬淡(tián)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B.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

C. 小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满天繁星,像撒在蓝宝石上的钻石。

5.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易混淆的一项是()A. 畏缩畏难B. 翩翩起舞翩翩若仙C. 精疲力竭精益求精D. 粗心大意粗制滥造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阳光下的黄昏黄昏,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染上了淡淡的橙红色。

那一抹抹金黄,像一把金色的画笔,将天边涂抹得如诗如画。

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此刻,大地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而,夕阳虽美,却也是一天即将结束的象征。

当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夜幕降临,人们开始进入梦乡。

而那些沉浸在黄昏美景中的人们,也会在夜色中渐渐散去。

黄昏的美,在于它既包含了白天的热烈,又预示着夜晚的宁静。

它是一种过渡,是一种衔接,是一种美妙的转折。

【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黄昏,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黄昏怎样的情感?2. 请简要概括文章中关于黄昏的描写,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