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四年级科学上册1-3《温度与气温》习题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1.3《温度与气温》习题 教科版精编版

《温度与气温》习题一、基础题1.选择题(1)()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2)下列操作,()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计的玻璃泡 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待温度计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3)27℃读作( )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4)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下午2时(5)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6)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2.判断题(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4)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6)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操场上的温度是一样的。
()(7)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
( )(8)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 )(9)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 )(10)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 )二、综合题1.在天气单元里,我们是到室外阴凉、通风的距地面()米高的地方测量温度,这样的结果较标准。
2、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时的气温最高,()和()前后的气温最低。
3、测量气温要选择()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4、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
三、提高题清晨7:00 11℃上午10:15 20℃中午11:30 22℃你发现了什么?下午13:40 27℃傍晚15:40 17℃参考答案四、基础题1.(1)A(2)C(3)D(4)C(5)B(6)B2.(1)对(2)对(3)对(4)对(5)错(6)错(7)对(8)错(9)对(10)错五、综合题(1)1.5(2)2 凌晨日出(3)通风中午(4)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六、提高题1. 一天中最低的温度出现在清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第四单元答案解析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题目: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题目: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题目:月相变化的规律 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天气)各节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天气》章节知识要点习题我们关心天气一、填空题1 天气()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2、()、()、()、()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二、判断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
()2、天气带来的变化,我们并不能每天都感觉到。
()3、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4、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可以更好地认识天气。
()5、为了更好地认识天气,我们可以使用网状图研究天气的变化。
()6、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选择题1、我们居住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被称为()A、天气B、气候C、气温D、降水2、下列特征,()是用来描述天气的。
A、云量B、降水量C、气温D、风向E、风速F、振幅3、下列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
A、阴晴B、雨雪C、风霜D 露雾E、生老病死F、溶解四、试着写出下面天气现象要穿雨衣的天气:阵雨、小雨、()、()……适合郊游的天气:多云、微风、()、()……天气日历一、填空题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
二、判断题()1、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2、收听或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
()3、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们能找到这个月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记录风力的时候,可以用数字“1”表示微风。
三、选择题1、记录着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2、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 、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温度与气温一、填空题1 、测量气温要选择()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2、我们日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气温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对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温度和气温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判断食物的熟度等。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 《 温度与气温》练习题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温度与气温》练习题★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1.测量气温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一般用“_________”表示。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_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读数。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
二、判断题1.在我们家乡一天中一般下午2点的气温最高。
()2.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某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温度计坏了。
()4.室外的温度一定比室内要高。
()5.气温随时都在变化。
()6.为了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一致。
()7.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在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8.同一天同一时间,小明在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27℃,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30℃,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30℃。
()9.我们用温度计测量好室外的气温应该拿到室内来读数,以便及时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10.测气温时,要等液柱停止升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齐。
()三、选择题1.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A. B. C.2.25℃读作()。
A.二十五度B.二十五摄氏度C.摄氏二十五度3.小明用温度计测当地的温度,测得当天14时的气温为5℃,可知现在所处的季节是()。
A.夏季B.秋季C.冬季4.下列三个温度中,()更接近夏天天气预报中所报的气温。
A.教室27℃B.电脑室23℃C.树荫下31℃四、科学探究题。
1.下面的表格是四(1)班的某小组在星期天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同一时间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低。
(2)这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是27℃,_____________的温度更能准确地反映此地的气温。
(部编版)2020四年级科学上册1.3温度与气温练习教科版2(1)

第三节温度与气温一、填空题1、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答案:室外阴凉、通风解析:解答:根据气温的概念,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分析:考察气温的概念。
2、每天要在来测量气温。
答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解析:解答:测量气温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分析:考察气温的特点。
3、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气温最低。
答案:下午2~3时|日出前后解析:解答: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分析:考察温度的特点。
4、我们可以利用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答案:温度折线图解析:解答: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分析:考察天气日历的意义。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齐平。
答案:稳定|顶端解析:解答: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顶端齐平。
分析:考察温度计的使用。
6、天气预报中说的气温是指。
答案:离地1.5米高度上的温度解析:解答:天气预报中说的气温是指离地1.5米高度上的温度。
分析:考察气温的概念。
7、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答案:22℃解析:解答: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分析:考查气温的特点。
8、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
答案:炎热难耐|寒冷解析:解答: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分析:考察气温的特点。
9、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或后,才能读数。
答案:上升|下降解析:解答: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分析: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10、气温是指,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
答案: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当地气温解析:解答: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分析:考察气温的概念。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3、温度与气温课后练习五

【解析】:
我们可以利用______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答案】:
【解析】:
温度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解析】:
A、1米
B、1.5米
C、2米
【答案】:
【解析】:
水结冰时,温度应在0℃以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______或______后,才能读数。
【答案】:
【解析】:
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______。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______。
【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3、温度与气温课后练习五
下列记录气温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下雨时,在室内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答案】:
【解析】:
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解析】:
______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答案】:
【解析】:
每天要在______来测量气温。
【答案】:
【解析】:
一天中,______的气温最高;______的气温最低。
请你绘制一张气温折线图:
气温(℃)
时间(时)
【答案】:
【解析】: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______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______齐平。
【答案】:
【解析】: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的气温最高,夜晚气温最低。
A、午后2时
B、凌晨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3、温度与气温教科版拔高训练六十三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3、温度与气温教科版拔高训练六十三第1题【单选题】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 )的地方。
A、室内B、室外干燥C、室外阴凉通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记录气温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下雨时,在室内记录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测量气温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制作气温折线图时,每天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水结冰时,温度应在0℃以下。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一天中,______的气温最高;______的气温最低。
请你绘制一张气温折线图:气温(℃)时间(时)【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______、通风处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我们可以利用______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______或______后,才能读数。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______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温度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规律吗?【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气温》习题
一、基础题
1.选择题
(1)()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2)下列操作,()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计的玻璃泡 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待温度计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27℃读作( )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4)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下午2时
(5)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6)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2.判断题
(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2)“℃”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 )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4)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6)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操场上的温度是一样的。
()
(7)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
( )
(8)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 )
(9)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 )
(10)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 )
二、综合题
1.在天气单元里,我们是到室外阴凉、通风的距地面()米高的地方测量温度,这样的结果较标准。
2、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时的气温
最高,()和()前后的气温最低。
3、测量气温要选择()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4、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
三、提高题
清晨7:00 11℃
上午10:15 20℃
中午11:30 22℃你发现了什么?
下午13:40 27℃
傍晚15:40 17℃参考答案
四、基础题
1.
(1)A
(2)C
(3)D
(4)C
(5)B
(6)B
2.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五、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