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驱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槟榔病虫害防治

槟榔病虫害防治槟榔是一种经济作物,在许多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然而,槟榔病虫害是限制槟榔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槟榔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槟榔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1. 槟榔病害1.1 丝核病:这是一种常见的槟榔病害,由真菌引起。
它导致槟榔果上出现黑褐色的病斑,并最终导致果实腐烂。
1.2 褐斑病:这种病害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它在槟榔叶片上形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
这会导致叶片凋萎和植株生长受阻。
1.3 叶斑病: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槟榔病害,与褐斑病类似,但是叶片上的斑点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2. 槟榔虫害2.1 槟榔叶象:这种昆虫是槟榔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以槟榔叶为食,导致槟榔叶片的减少和枯萎。
2.2 槟榔夜蛾:这种害虫是槟榔树的主要威胁之一。
它以槟榔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导致槟榔产量大幅下降。
2.3 槟榔螟虫:这种害虫以槟榔果肉为食,导致果实腐烂和质量下降。
3. 槟榔病虫害防治措施3.1 常规农业保护措施:3.1.1 及时修剪槟榔树,清理树冠内的杂草和死叶,并保持树冠通风良好。
3.1.2 合理施肥,保证槟榔树的养分供应充足,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3.1.3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2 生物防治:3.2.1 使用天敌和寄生虫来控制槟榔害虫的繁殖和发展。
3.2.2 引入益虫,如蚂蚁和寄生蜂,以帮助减少叶子象和螟虫的数量。
3.3 化学防治:3.3.1 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来控制槟榔害虫和病害的传播。
3.3.2 注意使用农药时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并遵循正确的施药方法。
3.3.3 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害虫和病菌对某种农药产生抗性。
4. 槟榔病虫害防治的长期措施4.1 培育抗病虫害的槟榔品种,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槟榔树抗病虫害的能力。
4.2 推广科学的耕作管理技术,如灌溉、排水和土壤改良,以提高槟榔树的生长状况和抵抗力。
槟榔驱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种 植仅 次 于橡 胶 而居 第 2位 。据 统计 , 2 0 1 3年海 南 名牛 肉绦虫 病患 者 , 治愈率 达 9 4 %。李鸿 斌等 四 研究
发 现槟 榔 乙 醇提 取 物具 有 较好 的杀 1 4 h 5 0 m i n , 南瓜子的治愈率为 7 5 . 0 %, 平 均 排虫 钉 螺 的效 果 时 , 是一 种 有研 究 价 时间为 6 h 2 7 a r i n , 但是槟榔提取物和南瓜子一起 灭 钉 螺效 果 和抑 制 钉 螺上 爬 作 用 , 治疗 人绦虫病 , 治愈率为 8 8 . 9 %, 平均排虫 时间为 2 h 。 值 的植 物杀 螺 剂 。何 昌浩 等 研 究 指 出槟榔 碱 与化
槟榔( A r e e a e a t e e h u ) 是 棕 榈科 ( P a l m a e ) 植 物槟
 ̄( A r e e a c a t e c h u L i n n . ) 的干燥成熟种子 , 其种子、
0 . 3 % ~0 . 6 %、 缩合 鞣质 、 脂 肪及 槟 榔 红色 素 等 , 其 中
种资源研究所 ) ( 1 6 3 0 0 3 2 0 1 4 0 0 5 ) 通讯作者 李韦 , 男, 1 9 9 1 年生 , 在读硕士生 , 研究 方向 : 动物 营养与饲料科学 。
殖 与饲 料 2 0 1 5年 第 2期
『 , 业论坛
.7 .
9 J 研 究槟榔提取物杀灭 病, 槟 榔提 取 物 的治愈 率 为 6 3 . 6 %, 平 均 排虫 时 间 为 国强圆 研 究槟榔粉可 以驱牧犬绦虫 , 将 5 g
《中药学》学习笔记:驱虫药之槟榔和苦楝皮

中药学》学习笔记:驱虫药之槟榔和苦楝皮槟榔《名医别录》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L. 的干燥成熟种子。
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即大腹皮),取出种子,切片或捣碎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
归胃、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1.驱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本品对绦虫、钩虫、蛲虫、蛔虫、姜片虫、鞭虫等多种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
尤长于驱杀绦虫,常与南瓜子同用。
合牵牛子制成片剂,治姜片虫病有良效。
用治蛔虫证,多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
2.消积行气,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本品消食积兼能行气滞,饮食积滞而兼泻痢不爽者宜之。
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治水肿,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如疏凿饮子。
治寒湿脚气肿痛,常与木瓜、吴茱萸、橘皮等配伍,如鸡鸣散。
此外,本品能截疟,与常山同用可治疟疾,能降低常山的毒副作用法用量】煎服,6~15 g ;单用大剂量60~120 g【处方用名】槟榔、大槟榔、大腹子(晒干,打碎用)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 (《千金要方》)治小儿寸白虫久不愈:槟榔二枚(为末)猪牙皂角三梃(烧)苦楝子五枚(为末).上件药同研为散.每服空心煎苦楝根皮汤调下半钱.(《圣惠方》槟榔散)《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
入脾、胃、大肠、肺四经。
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
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
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
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
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
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
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
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
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槟榔驱除犬绦虫试验效果观察

槟榔驱除犬绦虫试验效果观察
肖啸;肖焰;沈学文;王小建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9(036)002
【摘要】为观察槟榔对犬绦虫的驱除效果,并确定有效用量、驱虫疗程,将槟榔粉配成3种剂量:低剂量组(0.1 g/kg体重)、中剂量组(0.3 g/kg体重)和高剂量组(0.5 g/kg体重),并采集粪便,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绦虫虫卵,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表明,剂量0.1 g/kg体重组的转阴率达50%,剂量0.3 g/kg体重组的转阴达80%,平均转阴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考虑槟榔毒性、疗程过长带来的临床副作用等因素下,最佳剂量范围应为(0.3±0.05)g/kg体重,以1周为1个疗程,3~4 d投喂1次,可治愈犬绦虫病.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肖啸;肖焰;沈学文;王小建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昆明市圆通动物园,昆明,65003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92
【相关文献】
1.氢溴酸槟榔碱驱除犬绦虫的田间试验 [J], 李春花;蔡进忠;三木腾;李长云;马生潮
2.石榴皮驱除犬绦虫试验效果观察 [J], 马荣安;程玮;沈学文;肖啸
3.氢溴酸槟榔碱驱除犬绦虫效果试验 [J], 多杰
4.石榴皮驱除犬绦虫试验效果观察 [J], 马荣安;程玮;沈学文;肖啸
5.左旋咪唑与槟榔粉合用驱除犬弓首蛔虫和泡状带绦虫效果观察 [J], 王连平;卢少达;张启祥;卢星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槟榔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槟榔园内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引发土壤传播的病 虫害。
间作
适当安排其他作物与槟榔间作,吸引天敌,增加生物多 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有机结合与应用
生物防治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昆虫、应用生物 农药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 治,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按照施药安 全间隔期进行操作。
槟榔实蝇
危害特征:槟榔实蝇是一种危害槟榔果 实的虫害,它们会在果实内产卵,导致 果实变质、腐烂。
化学防治:在成虫活动期,可使用氯氰 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或者使用诱饵剂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引入或保护自然敌人,如寄 生蜂,进行生物控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收集落地果实,减少虫 源;利用诱饵树吸引成虫,进行集中捕 杀。
槟榔常见病虫害防治 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槟榔病虫害防治概述 • 槟榔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 槟榔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 综合防治措施与建议
01
槟榔病虫害防治概述
槟榔病虫害的危害性
01 生长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槟榔树叶黄化、枯萎,严重影响槟 榔的正常生长。
02 产量下降
病虫害严重时,槟榔果实会出现变形、变色,从 而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
加强农民培训与指导,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与技能。
培训课程
定期组织农民参加槟榔病虫害防 治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对常见病
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能力。
现场指导
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对 农民进行实地指导和示范,确保防 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意识提升
通过宣传资料、宣传车等方式,加 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 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和意识。
槟榔可驱虫-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槟榔可驱虫-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槟榔的成熟果皮为大腹皮,具有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行气利水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腹胀、小便不利等。
槟榔是味苦辛而性温的药,主归胃、大肠经,它是常用的消积行气药物。
它的杀虫作用比较突出,还有利水和截疟功效。
其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驱除虫体为其优点。
槟榔可驱虫-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槟榔的功效
槟榔是味苦辛而性温的药,主归胃、大肠经,它是常用的消积行气药物。
它的杀虫作用比较突出,还有利水和截疟功效。
其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驱除虫体为其优点。
可用于多种寄生虫病,以及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脚气,水肿等。
生用药力较强,而炒用药力减弱,鲜者优于陈久者。
煎剂用量为10克左右。
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慎用,孕妇更应慎用。
槟榔的成熟果皮为大腹皮,具有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行气利水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腹胀、小便不利等。
槟榔药理研究
槟榔含有多种生物碱,驱虫主要成分为槟榔碱,其他为槟榔次碱等。
槟榔碱能对绦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作用,而使虫体瘫痪,被排出体外。
对猪带绦虫最有效,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亦有效。
槟榔碱能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的末梢、促进肠蠕动而引起腹泻,有时常引起胃肠痉挛和剧烈疼痛,并能促进唾液腺及汗腺的分泌。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驱虫药”——槟榔

中药“驱虫药”——槟榔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我国主产于广东、云南。
国外以菲律宾、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产量最多。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本品气微,味涩、微苦。
以切面大理石花纹明显、无虫蛀者为佳。
切薄片,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辛,温。
归胃、大肠经。
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驱虫、姜片虫30~60克。
生用力佳,炒用力缓;焦槟榔功能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三、临床应用1.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本品对绦虫、蛔虫、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
用治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
治虫病、烧虫病,可与使君子、苦皮同用。
治姜片虫病,可与乌梅、甘草配伍。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或泻痢后重,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若治湿热泻痢,可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如芍药汤(《保命集》)。
3.水肿,脚气肿痛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如疏凿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可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4.疟疾本品能截疟,治疗疟疾,常与常山、草果、厚朴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伤寒保命集》)。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
本品还含脂肪油、鞣质及槟榔红色素等。
2.药理作用槟榔能引起虫虫体弛缓性麻痹,触之则虫体伸长而不易断,故能把全虫驱出。
槟榔常见的病虫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槟榔常见的病虫害分析及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20-10-10T06:30:18.37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7期作者:叶创林[导读] 近年海南槟榔种植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对槟榔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槟榔病虫害方面的防治进行了探讨分析。
海南省琼中县湾岭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海南琼中 572912摘要:近年海南槟榔种植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对槟榔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槟榔病虫害方面的防治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槟榔;常见病害;防治措施海南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温暖湿润,病害种类较多。
对槟榔为害较大的病虫害有:炭疽病、槟榔黄化病、叶枯病、根腐病、细菌性条斑病、幼苗枯萎病、槟榔红脉穗螟、椰心叶甲、白蚁、蚜虫、黑刺粉虱和介壳虫等。
1槟榔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1.1槟榔炭疽病炭疽病是海南槟榔的主要病害之一,叶片感病后,病斑形状、大小变化较大,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灰褐色至深褐色,具云纹状,其上密布小黑点,叶色淡黄,严重的则整株死亡。
成龄树受害,可造成落花落果。
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25.0%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0%施保功或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d左右1次,防治2~3次。
1.2槟榔黄化病槟榔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槟榔种植的毁灭性的传染性病害。
黄化病分黄化型和束顶型两类。
槟榔黄化病是威胁最大的病害,病原是植原体。
初期,最下层老叶黄化,然后依次向上叶片黄化脱落。
病叶先为枯黄色,然后坏死呈褐色大斑,黄健交界处不分明,脱落的黄叶不见任何病原菌。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
因此,对这种病只能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二是杜绝从槟榔黄化病区引种;三是砍伐早期发病阶段病株及用杀虫剂灭除刺吸式害虫,消灭侵染来源,降低传病接种概率,减缓病害的传播速度,使病区多年不感病;四是在槟榔抽生新叶期间,全园喷施内吸性杀虫剂,可降低黄化病的传播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槟榔驱虫作用的研究进展李韦1,2王定发2周璐丽2周汉林2胡琳1,2李琼2*1.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570228;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收稿日期:2015-01-16基金项目: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课题(ZDZX2013008-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1630032014005)*通讯作者李韦,男,1991年生,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其种子、果皮、花等均可入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脂肪及槟榔红色素等,其中主要的生物碱为槟榔碱,含量0.1%~0.5%;其次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等。
据《名医别录》中记载槟榔:“消谷逐水,除痰,杀三虫,伏尸,疗寸白”的功效。
在清代,严西亭的《得配本草》中也有记载:槟榔可用于“治泻痢,破滞气,攻坚积,止诸痛,消痰癖,杀三虫,除水胀,疗瘴疟。
”1分布现状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分布区域涵盖亚洲斯里兰卡、泰国、印度、中国等热带地区、东非及大洋洲。
我国种植槟榔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1],它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目前主要分布于海南和台湾两省,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在海南省,槟榔种植仅次于橡胶而居第2位。
据统计,2013年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达9.06万hm2,产量约90万t,槟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2驱虫作用2.1对绦虫作用黄国强[2]研究槟榔粉可以驱牧犬绦虫,将5g左右槟榔粉拌于约0.5kg馒头中,让已经绝食12h的牧犬自由采食,发现投药后1h开始排虫,2h排虫逐渐增多,次日再未见虫体排出,结果表明15kg 牧犬服用5g槟榔粉有明显驱虫效果,剂量稍大也不会引起中毒死亡,从而证明槟榔粉驱绦虫是安全有效的。
肖啸等[3]观察槟榔对犬绦虫的驱除效果,并确定有效用量、驱虫疗程,将槟榔粉配成3种剂量,发现在考虑槟榔毒性、疗程过长带来的临床副作用等因素下,槟榔粉最佳剂量范围应为(0.3±0.05)g/kg,以1周为1个疗程,3~4d 投喂1次,可治愈犬绦虫病。
两者试验结果一致,由此推测槟榔粉驱除犬绦虫的最佳剂量范围为0.3g/kg左右。
杨发荣和杨凌艳[4]研究槟榔南瓜子合剂治疗50名牛肉绦虫病患者,治愈率达94%。
李鸿斌等[5]研究也表明,槟榔和南瓜子治疗204例布朗族人群绦虫病有效率为98.04%。
TiaoyingLi等[6]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槟榔提取物和南瓜子分别治疗人绦虫病,槟榔提取物的治愈率为63.6%,平均排虫时间为14h50min,南瓜子的治愈率为75.0%,平均排虫时间为6h27min,但是槟榔提取物和南瓜子一起治疗人绦虫病,治愈率为88.9%,平均排虫时间为2h。
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槟榔南瓜子合剂治疗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是高效、安全的[7-9]。
早在1956年冯兰洲先生[10]就已经对槟榔和南瓜子合剂治疗绦虫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瓜子主要对绦虫的中段与后段有瘫痪作用,槟榔则对绦虫的头节和未成熟节片有麻痹作用。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槟榔中的槟榔碱和南瓜子的南瓜子氨酸。
田喜凤等[11]研究超微结构下,槟榔和南瓜子合剂对驱猪带绦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麻痹作用,且对神经无损伤。
赵文爱等[12]通过体外试验研究槟榔对猪囊尾蚴形态学改变,发现槟榔对囊尾蚴作用20min,虫体表面开始出现部分蚀区,且随时间延长,其剥蚀区增大。
2.2对血吸虫和钉螺的作用王定寰和钟昌梅[13]使用复方槟榔丸治疗103例早、中、晚期血吸虫病(),治愈率为67%。
邹艳等[14]比较黄芪、南瓜子仁和槟榔单一与联用抗血吸虫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感染后1~10d、8~17d和15~24d服用复合中药的3个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6.21%、26.74%、39.04%,每克肝卵减少率分别为58.6%、32.2%、47.7%,说明槟榔、黄芪和南瓜子组合对发育中的血吸虫具有较好的抗虫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槟榔中槟榔碱对血吸虫具有麻痹作用。
Barker等[15]研究表明:槟榔碱在5×10-6mol/L与2×10-7mol/L的浓度分别能麻痹曼氏血吸虫的体肌与吸盘。
可能因为槟榔碱是一种类M受体激动剂,能兴奋胆碱M受体(毒蕈碱受体),具有麻痹血吸虫并使之肝移的作用。
Mellin等[16]观察体外曼氏血吸虫运动活动、虫体长度和细胞外电位变化的神经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0.001mmol/L与0.01mmol/L槟榔碱对曼氏血吸虫的运动活动在30min分别为1.5和0,电活动变化为100%。
章元沛[17]使用纯氢溴酸槟榔碱对小白鼠体内血吸虫促肝移作用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证明槟榔碱为促使动物体内日本血吸虫肝移作用的主要成分。
徐兆骥等[18]研究表明,槟榔和呋喃丙胺配合治疗血吸虫病,能提高呋喃丙胺的杀虫率。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槟榔中槟榔碱对钉螺也具有杀灭作用。
杨忠等[19]研究槟榔提取物杀灭钉螺的效果时,发现槟榔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灭钉螺效果和抑制钉螺上爬作用,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植物杀螺剂。
何昌浩等[20]研究指出槟榔碱与化学灭螺药合用后,降低了钉螺对药物刺激的敏感性,钉螺上爬率明显降低,灭螺效果显著增强,从而证明了槟榔碱具有降低化学灭螺药的剂量,抑制钉螺上爬,增强灭螺效果的作用。
关于槟榔碱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李决等[21]发现,较低浓度的槟榔碱增加钉螺足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可能是槟榔碱直接开放钙通道,促使Ca2+内流,从而降低钉螺上爬附壁率,起到灭螺增效作用。
Chen等[22]研究表明槟榔碱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钉螺头足中胆碱酯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而且降低其内脏团里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
2.3槟榔对蛔虫作用关于槟榔驱蛔虫的作用,民间就有一验方“槟榔安蛔散”,它是由槟榔9g(去油炒透存性)、吉林糖参6g、鸡脚黄连1.5g组成,对治疗蛔虫病具有很好的疗效[23]。
Zhou[24]总结对蛔虫及其它线虫感染的中医治疗方法,槟榔对蛔虫的驱虫率为40%~68%。
查传龙等[25]采用槟榔和牵牛子合成的驱姜片,蛔虫转阴率为77.7%。
李献军[26]研究18种中药对驱离体猪蛔虫的疗效,槟榔治疗有效率达100%。
刘建军[27]报道槟榔治疗胆道蛔虫病10例,使用槟榔150g,分2次煎服,分次为50g、100g,每日1剂,用300mL水浸泡槟榔约0.5h,用文火煎熬0.5h,痊愈率达100%。
王连平等[28]研究左旋咪唑与槟榔粉合用驱除犬弓首蛔虫和犬泡状带绦虫的结果表明,将槟榔粉1.0g/kg、左旋咪唑10mg/kg用于驱除犬弓首蛔虫和泡状带绦虫,驱虫率可达100%。
其驱蛔虫的作用机制,Colquhoun等[29]研究表明,槟榔碱能引起蛔虫体肌细胞膜电位的去极化和反极化。
梁宁霞[30]综述槟榔药理作用表明,槟榔的直链脂肪酸亦有较强的杀犬蛔虫蚴体活性,其中以月桂酸(十二烷酸)的活性最强。
2.4对钩虫的作用祖丕烈等[31]研究中药槟榔、榧子、苦楝子及其混合丸剂驱除钩虫的疗效观察,发现混合丸剂一次疗效达46.4%。
Zhou[24]报道槟榔对钩虫治愈率达到55%以上。
查传龙等[25]研究槟榔和牵牛子合成的驱姜片驱治肠寄生虫病的观察,钩虫转阴率为60.0%,疗效与广谱驱肠道线虫药甲苯咪唑对照组(76.5%)不显著。
许正敏等[32]研究槟榔对犬钩蚴体外作用的试验观察,将钩口线虫感染犬粪便(含钩虫卵)标本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水洗沉淀法分离钩蚴,发现24h后槟榔使得钩蚴发育停止,虫体僵直,自然曲线消失,无蛋白质折光性,内部结构不清,虫体后半部肿胀,说明槟榔有抑制钩蚴发育的作用。
2.5对其它寄生虫类的作用马锦裕等[33]研究表明槟榔治疗人姜片虫病的排虫率为95.2%,治疗后一个月的阴转率为61.9%。
Jeyathilakan等[34]评估中草药驱除肝片吸虫效果的体外观察,结果表明1%、2.5%和5%浓度的槟榔提取物对肝片吸虫的抑虫率为100%,比氯羟柳胺的疗效好。
查传龙等[35]研究表明,肝吸虫经槟榔作用后,运动停止,虫体伸展且长度增加,显示了虫体肌肉松驰,说明了槟榔具有拟胆碱作用,能干扰肝吸虫的神经系统功能,属于外源性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
李彩芹等[36]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常山、槟榔对兔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0.3%的常山、槟榔(3∶2)混合物的饲料可以控制球虫卵囊的增多和产生。
杨家芬等[37]研究表明槟榔醇提物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虫率达81%~100%。
王高学等[38]研究表明,槟榔提取物对中型指环虫具有杀灭作用,杀虫率在48h内100%,槟榔可以作为鱼类防治指环虫的药物,对鱼类没有影响。
鉏超等[39]研究含有槟榔等20种中草药的复方制剂杀灭离体小瓜虫的药效,发现0.1g/L槟榔对各个阶段的小瓜虫虫体均有杀灭效果。
宋晓平等[40]研究表明,槟榔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在60min内可全部杀死供试螨。
3前景展望对于治疗动物肠道寄生虫,目前主要以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为主。
但是,应用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可引起动物机体内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造成环境污染。
寻求一类安全、毒副作用小、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驱虫药物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槟榔为天然的中草药,具有广谱驱虫作用,安全无毒、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陈良秋,万玲.我国引种槟榔时间及其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2):48-50.[2]黄国强.槟榔粉驱牧犬绦虫[J].新疆农垦科技,1980(3):28.[3]肖啸,肖焰,沈学文,等.槟榔驱除犬绦虫试验效果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09(2):135-137.[4]杨发荣,杨凌岩.南瓜子、槟榔治疗无钩绦虫病50例[J].中国中医急症,1996(1):19.[5]李鸿斌,朱进,车英,等.槟榔和南瓜子治疗布朗族人群绦虫病204例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3(8):102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