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合集下载

hlb015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

hlb015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

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一、护理级别依据精神科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1、分级方法(1)精神科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3)根据病情等级和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2、分级依据(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a.在精神疾病的基础上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如伴有严重的震颤谵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b.有极严重的自伤和自杀危险的患者;c.自杀未遂或严重自伤,生命体征欠稳定的患者。

(2)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a.较为严重的躯体疾病,如瘫痪、外伤、心肺功能衰竭、身体极为衰弱或需要严格卧床休息,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b.具有自杀、自伤、出走或伤人、毁物、兴奋、躁动风险较高患者;c.具有破坏性强、危害性妄想的患者;d.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拒食、木僵的患者;e.癫痫频繁发作的患者;f.有特殊治疗(如MECT),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g.服药量大,有明显药物反应的患者。

(3)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a.病情稳定,但由于躯体疾病原因,仍需卧床或行动不方便,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b.病情趋于稳定,仅有低度自杀、自伤、兴奋、出走等风险的患者;c.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二、自理能力分级1、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 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2、分级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见表1)。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一、定义1.分级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2.Bart 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千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_,100分。

二、基本要求1.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卫生行业标准护理分级(W S/T431-2013)》、《精神科分级护理常1规8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中《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制定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2.精神科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个级别。

3.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变化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4.患者护理级别应当明确标识。

特级护理:大红色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绿色5.临床科室应根据本制度结合科室疾病特点制定细化科室分级护理制度。

三、职责划分1.主管医生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医嘱以及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2.责任护士使用Barthel C BI)评定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根据住院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以及调整其生活自理能力等级,并报告主管医生。

3.医务人员负责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以及患者的护理级别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4.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

5.护理部和质量管理部负责督查临床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解决,必要时与医务部或分管院长沟通协调改进。

6.运营管理部、财务部负责测算护理难度、强度及工作量;人力资源部负责护理人员岗位设置及考核,并与护理部共同协调护理能级配置及人力调整。

四、精神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一)特级护理1.护理对象(1) 精神障碍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患者。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需要的护理水平,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能得到最合适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轻度护理、中度护理和重度护理。

轻度护理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自理能力较好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的主要是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培训。

轻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和问题,提供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支持,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轻度护理一般由护士和心理医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团队提供。

中度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更加专业护理和治疗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自理能力下降和日常生活困难,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日常活动,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中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在保证患者安全和精神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度护理一般由专业的护士和心理医师团队以及康复治疗师共同提供。

重度护理适用于病情非常严重、自理能力丧失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存在极度恐惧、情绪不稳定、自伤或他伤的行为,需要高度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干预。

重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护理干预等方法,控制患者病情,减少伤害行为,保证患者安全。

重度护理一般由精神科医师、专科护士以及保安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供。

在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下,不同级别的患者将得到不同水平的护理和治疗。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随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将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所需护理水平分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精神科护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版)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

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特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患者。

2、护理要求:(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2)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一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护理要求:(1)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二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护理要求:(1)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2)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4)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三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2、护理要求:(1)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

(2)按护理常规护理。

(3) 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

(4)做好健康教育。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2.特殊护理的内容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2.一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5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患者卧位舒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7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援助和康复指导;8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二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二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缓解期,生活能自理,轻度痴呆患者;2.二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帮助或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证患者卧位舒适,床单位整洁;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三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恢复期,躯体症状缓解,生活能自理;2.三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进行健康教育;。

精神科护理级别的分级方法

精神科护理级别的分级方法

精神科护理级别的分级方法精神科护理级别的分级方法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来确定,一般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1.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或者有严重自杀、伤人、自伤、出走等行为的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特级护理要求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和意外发生。

2.一级护理:适用于新入院病人、精神症状丰富、处于急性期的病人,以及具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儿童、痴呆等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者。

一级护理要求重点监护,注意安全,防止自杀、自伤、伤人及逃跑,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

3.二级护理:适用于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或病情稳定,但由于躯体疾病原因,仍需卧床或行动不方便的患者;以及生活可以大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级护理要求注意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关心观察病人生活、衣着、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对病人的生活给予督促和协助,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组织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工娱疗。

4.三级护理:适用于恢复期的患者和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患者。

三级护理要求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督促病人遵守病房制度及作息时间,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疗及各项活动,并作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工作。

精神科分级护理

精神科分级护理

精神科分级护理精神科分级护理是一种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需求为基础的护理模式。

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将其分配到相应的护理级别,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本文将从精神科分级护理的定义、意义和应用、评估和分类准则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精神科分级护理的定义精神科分级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的分类系统,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它通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以确保每个患者都能获得适当的关注和护理支持。

二、精神科分级护理的意义和应用1. 个性化护理:精神科分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护理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其特定的治疗和康复需求。

2. 精确评估: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其提供恰当的护理和治疗。

3. 资源优化:通过将患者分级,可以更好地分配医护人员和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支持和监护。

4. 连续护理:精神科分级护理还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连续性,通过不同级别的护理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促进他们的恢复和康复。

三、评估和分类准则1. 生命危险度评估: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自杀风险和暴力倾向等因素,评估患者的生命危险度。

例如,高危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

2.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症状强度、病程持续时间和功能障碍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级别。

3. 护理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护理需求,如药物管理、心理支持、行为管理等,评估患者的护理需求。

将患者分为基础级、中级和高级护理级别,以匹配他们相应的护理服务。

四、精神科分级护理的挑战和展望尽管精神科分级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和优化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分类准则的标准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实施的一致性等。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经验分享,进一步完善精神科分级护理体系,并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

(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
(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
(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

(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

(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5(.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
清洁。

患者卧位舒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援助和康复指导。

(8)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三)二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二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缓解期,生活能自理,轻度痴呆患者。

2.二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

(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

帮助或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证患者卧位舒适,床单位整洁。

(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

(四)三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三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恢复期,躯体症状缓解,生活能自理。

2.三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

(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3(.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