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汉语发音的结构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探寻两种语言的魅力差异一、发音差异汉语发音讲究声调,四个声调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而英语则没有声调,但有丰富的轻重音和连读现象。
例如,汉语中的“妈”、“麻”、“马”、“骂”四个字,发音时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而在英语中,如“photograph”一词,重音放在“pho”上,若放在“to”上,则变成了另一个词“photography”。
二、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汉语句子通常遵循主谓宾的顺序,而英语句子则更为灵活,可以采用主谓宾、主系表等多种结构。
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而英语动词则有丰富的时态变化,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三、词汇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通过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词汇。
而英语词汇则以多音节词为主,且大量借用拉丁语、希腊语等词汇。
例如,汉语中的“手机”,由“手”和“机”两个单音节词组成,而英语中的“mobile phone”则是由两个多音节词组成。
四、表达方式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
汉语表达较为含蓄、委婉,注重意境和韵味。
而英语表达则更为直接、明确,注重逻辑和事实。
例如,在表达邀请时,汉语可能会说“有空一起吃饭”,而英语则直接说“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正是它们各自魅力的体现。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运用这两种语言,增进跨文化交流。
五、文化背景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
汉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和谐、尊重和集体主义。
而英语则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自由。
这种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英语中的习语则更多地反映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英汉语音对比

换位(metathesis)指音素的位置前后倒置。 换位的发生最早是因为语言错误使用,不过 这种错误被大多数人接受,因而以讹传讹流 传开来。如英语中的“bird”一词最早是 “brid”演变过来的。汉语中这种音变很少存 在。
随位音变
随位音变主要有三种情况:弱化 、脱落、 合音 。 弱化(weakening)是语音在发音上变弱, 具体表现为发音力度小,持续时间短等。 弱化音的形式称为弱式(weak form),未 弱化的形式称为强式(strong form)。
合音(colaescence)指两个相邻的音或音 节会产生融合而变成一个音或音节。 英语中的缩略形式如 :He‘s [his],you’re” [ju: ]就是典型的合音。
汉语中的儿化音其实也是一种合音,如 “门 儿”[m r]是由[m n]和[ r]合音而成,又如 “两个”。
音变发生的原因
在英语中,对元音来讲,弱化表现为发音 含混,向央元音靠拢,常发生在语流中的 功能词上,落在非重读音节的元音上,并 且是长元音向短元音弱化,双元音向单元 音弱化,如:[ei]分别弱化成[ i] 。
对辅音来讲,弱化也有一定的规律,表现 为阻力的减少,送气强的清音变得送气弱 或不送气,词末的浊音轻音化或声门化 。
英汉语流音变分类对比分析
音位和单独的词的发音一般称为孤立形式 (isolated forms),而短语和句子则属于连续话 语。语流音变主要发生于连续话语中,因而语流 音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连续话语的层次上。语流 音变可分为联音变化和随位变化。联音音变在语 流中比较普遍,主要有同化、异化、增音和减音。 随位音变指的是语流中的音素受语言位置和条件 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这类音变一般发生在词首、 词末或停顿中,语流中常见的随位音变有弱化、 脱落、合音等。语流音变在任何一门语言中普遍 存在,也存在英语和汉语中。
第二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音节之尾
辅音连缀阅读问题
中国学生在遇到辅音连缀时,常常会按照自己 的发音习惯在辅音连缀中间加上一个原因。比 较常见的是加[ə]音。如please, clean and clear, washed, apples, school
音节差异 3
汉语均为开音节;英语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 节
She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 'don't like 'such kind of 'food since 'I was a little 'girl.
然而比较之下,句重音在汉语中的功能因限于声调的 巨大影响,远远不如其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大。
她是我的一个好朋友。 从孩提时代我就不喜欢这种食物
为什么会
汉腔汉调说英语 洋腔洋调说汉语
让我们解开语音之谜
宏观上了解:英汉语音差异 微观上掌握:英语语音知识
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1. 2. 3.
音位差异 音节差异 超音段音位特征的差异
汉语、英语音位(音素)对比
韵母:
6个单韵母:a o e i u v 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ui ie ve 1一个特殊韵母:er 5个前鼻音韵母:an en in un vn 4个后鼻音韵母:ang eng ing ong bpmfdtnlgkhjq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调 vs. 语调
声调和语调的区别最大之处在于其载体单位不 同:
声调以音节或词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而语调以短 语或小句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英汉语音对比

英汉辅音发音对比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bio-dentals:
/f/ (Chinese)—the teeth right on the top of the lower lip /f/ (English)—the teeth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lip
英汉元音对比
The English single vowel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Front vowels: / i: /; / i /; /e /; /æ /; Central vowels: /ɜ:/; /ə/ ; / ʌ/
Back vowels: / u: /; / u /; /ɔ:/ ; /ɒ/ ; / a: /;
The difference in Sound Sequence
No language permits all its possible distinctive sounds to combine in any order. For example, not all distinctive sounds of English can occur word-initially. Specifically, /ʒ/ and /ŋ/ are excluded. Bu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y may occur word-initially, specially in some dialects: 热 / re / (Standard Chinese) 我 / ngo / ( the Changsha dialect) 看不看 / kan ng kan / (the Shaoyang dialect)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1)

或朗读中造成很多错误。为此, 本文就英、 汉两种语言的音节结构及音位组合的特点
做些对比探讨。
一、音节结构类型
音节是受具体语言的语义和结构制约
的最小的自然发音单位。在生理发音上它
是发音器官肌肉一个张弛周期的结果, 在
物理音响上则表现为音强和响度从增强到
减弱的过程。
一般的音节都以元音为核心, 辅音在
元音的前面或后面, 依附于元音。由元音
5外语研究61997 年第 2 期( 总第 52 期)
# 47 #
表二
英汉音节结构主要类型比较表
英 音节类型
组合可能性
语 例词
v ( v)
+
ah[ : ] , I[ ai]
cv( v)
+
tea[ ti: ] , my [ mai]
vc
+
an[ yn]
cvc
+
tong ue[ ty]
v ( v) cc v ccc
称为节尾音 ( final consonant ) 。英语 的辅 音, 除/ h/ 、/ r/ 、/ w/ 和/ j/ , 都 可 作 词 尾 辅 音; 而在美国英语中, / r/ 也可以出现 在音 节尾, 如 their [ r] 、here [ hir] 。
2. 词尾 cc 辅音群有两 种类型: 一 种 是词尾 前音/ m/ 、/ n/ 、/ / 、/ l/ 、/ s/ 中 的 一 个+ 词尾辅音。例 如 bank [ byk] , stand [ st ynd] , last [ l: st ] , lunch [ lnt] ; 另一 种类 型 是 词 尾 音 + 词 尾 后 音/ s/ 、/ z/ 、/ t/ 、/ d/ 和/ / 中 的 一 个。 如 [ puts ] 、beds [ bedz] 、w ashed [ wt ] 、fif th [ f if] 。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上有很多差别。
下面是一些主要差异的例子:
1. 发音方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而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独立发音。
汉语的发音较为平坦,而英语的发音更具有音调。
2. 音节:汉语的音节结构通常是辅音+元音或者只有一个元音,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更加复杂,可以包含发音较多的辅音组合。
3. 音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变化会改变词义,而英语的音
节重音更为强调,但并不改变词义。
4. 辅音差异:汉语中的辅音相对较少,只有大约20个,而英语有约24个辅音。
一些英语的辅音发音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音。
5. 元音差异:汉语和英语中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
汉语中只有单元音(如"i"、"a"、"u"等),而英语中有单元音和双元音(如"ee"、"ai"、"ou"等)。
6. 语音连读:英语中的语音连读较为常见,即单词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而在汉语中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在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学习者通常需要特别强调发音练习。
中英语音对比

为什么会有出现这种重音之间的区别
对比一
英语:重音节拍语言(stress-timed language)英语 中每个语句都是以重读音节为基础、为主体的,语句 的节拍是由句中的重读音节的多少来决定的
汉语:音节节拍语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汉语靠 音节的数量来决定的
英语节奏特点:音步记时、具有明显的中重读
musical portraits he made of his
wife, and we start with Hollis
Brown, a work of fiction, about a
desperate farmer who kills his
wife and kids. Those are just
倒二音节变长 2.如果倒数第二音节长,重音落在倒二音节;使倒二音节变长的情况
玉娥-------月yu’e
三、语调语言VS声调语言
英语属于语调语言,以音高 的起伏变化分为升调、降调和降 升调三种基本语调。英语的语调 在口语中的作用很大,表达说话 人的感情色彩和态度、意图。
Well, in the next decade with continued development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we'll be forced to confront those questions and attempt to find some answers. One company that's leading us in that direction is Engineered Arts based in the southwest of Britain. It's a commercially viable business that makes products that look and move a bit like humans. Our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Mark Gregory went to vis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的语系,英国论文写作但对英语、英语论文汉语两种语言单元音基本性质进行对比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两种语言的单元音在本质上都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只有极少数相似性很小而差异极大以致找不到对应的相似音,但通过舌位、开口度与唇形的适当调整,也可达到基本一致。
对于英语、汉语两种语言辅音基本性质进行对比也可以发现汉、英两语言辅音的相似性,但英语在成阻部位与汉语的稍有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语音间除切分音位与音节结构的相似性外,其实在这两种语言中音调的音高变化趋势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句子的语调,因为声调是汉语独有的,而语调问题是英汉语言共有的现象。
关键词:相似性;变异;音位;音节结构
在客观事物运动及主体思维活动过程中都存在相似的模式与规律,当人们一旦发觉客观事物中这一特殊规律后,就可以有效地将其用于各种具体学科的研究中,从而推动此类学科的迅速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着重在语言间的相似性问题上进行探索,这样有利于更清晰地揭示相关语言的实质。
从人们自身来说,对语言间相似性的认识和研究有利于发挥合理联想和有效记忆,进而有利于为人们掌握现实语言开辟重要途径。
一、英、汉语言中音位发音的相似性
不同语音间,音素的相似性最为突出,这是因为语音的形成主要靠生理基础,而不同民族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成音活动机制都是相同的,所以虽然语言系属不同,作为语音辨义单位的音位的音质却大都是相似的。
语音中很多术语与概念有许多都是同出而异名,表面上有差异,但究其实质都是相似乃至相同的。
按照“相似论”的解释,“相似”就是客观事物间存在的相似与变异的辩证统一,所以本文中在重点列述两种语音的现象的相似特点时,同时在必要时也明确指出其间存在的差别所在。
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的语系,但如前所述主要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相同,各个音素在两种语言的发音生理机制方面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对于某一音素的吐音习惯和听觉基础是极其相似的,即使这两种语言都各含有不同的音位,但这也仅是极个别现象,并不影响相似性这一重要特征。
(一)两种语言中单元音的相似性英语与汉语的单元音的形成基本上都决定于三个因素,即舌位前后,口腔开合,唇形圆展,现以这三个因素为根据分别以英语与汉语为中心列表说明这两种语言单元音发音的相似状况。
从上面两表对于英语、汉语两种语言单元音基本性质的对比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两种语言的单元音在本质上都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有些是极为相似的,(例如英语的i:与汉语的i),有些是比较相似的(例如英语的ɑ:与汉语的a),只有极少数相似性很小而差异极大以致找不到对应的相似音(例如英语的e及汉语的ü),但通过舌位、开口度与唇形的适当调整,也可达到基本一致。
(二)两种语言中辅音发音的相似性英语中的辅音形成基本上决定于三个参数,即成阻部位、发音方法与声带状态,而汉语中的辅音的形成却决定于四个参数,即除英语的三个之外,有的还多了一个气流方式。
现分别以英语和汉语为中心, 汉语区人的吐音和听觉所忽略,对于印欧语区的人来说,在这方面发音习惯和听感能力却是非常灵敏的。
二、英、汉两种语言中音位组合模式的相似性
元音与辅音在自然的语流中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居多互相组合成音节。
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自然最易于分辨的最小的语音听觉单位,也是音位组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现仅就大多数语言中存在的五种模式,分别列述如下,其中大写C代表辅音,大写V代表元音。
1.V———英语、汉语中都带有这种结构,例如,英语的about(关于),汉语的aihu(爱护)的第一个音节。
2.C+V———英语、汉语中都带有这种结构,只是在这种结构中汉语方面却有些自然形成的禁忌,例如
g、k、h、f不能在“齐齿呼”和“撮口呼”元音前出现,以及在汉语中的C不能有辅音丛等,英语却常常出现辅音丛。
3.V+C———英语、汉语中都有这种结构,只是在此类型中的C汉语只限于n或ng ,在英语中却有多种辅音,而且也常出现辅音丛。
4.C+V+C———英语、汉语中都有这种结构,只是汉语在此类型中V及C分别受到上面2、3两条规则的限制,英语却不然,在C中还可能有辅音丛存在,最多可达四个辅音,例如:sixths(第六个)。
5.C+C———英语、汉语中都有这种结构,只是能单独形成的词却都极少见,一般只出现在非单音节词中,而且第二个C也只限于三个成音节辅音(即m,n,l)。
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典型音节的基本形式,汉语普通话典型的音节结构只是C+V,英语却不然。
另外,必须指明两点,在汉语中,如前所述,CV相拼有些严格的特殊限制,而在英语中却无这种限制,在英语的C中频频出现为汉语普通话中所没有的辅音丛。
这两个情况给为英语发音的汉字注音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例如,这种困境由近年来不断在坊间出现的旨在向群众推广英语口语的汉字注音的多种小册子中就可发现不少,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另外,应该补充指出,英、汉两种语言语音间除以上的切分音位与音节结构的相似性外,其实在这两种语言中音调的音高变化趋势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句子的语调,因为声调是汉语独有的,只有语调问题才是英汉语言共有的现象。
从语调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凡与全句所表达意思相关,并与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范围内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就统称之为语调,我们认为,这两种语言的语调现象本质也是相似的,其间的差异是次要的,汉语区人可以在汉语单字四声的音高变化框架中解决英语语调问题,而英语区人则可以在英语句子语调的音高变化框架中来解决汉语声调与语调问题,因为都是相通的,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关于音的高低不论英语或汉语,在语调中这种音的高低变化虽贯穿于全句,但从其最未重读音节算起的句未最明显,一般而论,计有平调、升调、降调与降升调四类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音的升降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其差异只在于音高变化的调域范围不同而已,英语的语调高低表现在音节内部,汉语却表现在各个音节的调域整体的抬高与压低的变化。
(2).关于音的长短从实质上来看,在这一点上两种语言也是相似的,共通的,即:为了表达说话人情绪激昂时需要变短,为了表达说话人情绪低落时,音需要拉长。
(3).关于句子重音在如下两个规律的类别分类及概念内涵上,英语、汉语两种语言都是相同的,即:(1)以停顿来划分语音段落(称为节拍群),群中作为意思中心的词应重读(即所谓节律重音);(2)为了突出某个要强调的地方,特意加上重音(即所谓强调重音)。
总之,等等相似现象不一而足。
在我们作出如上几方面相似现象的扼要论述后,必须要加以说明,在我们强调英汉两种不同语言间语音相似性的同时,应该承认一个事实,即: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中都有自己的独特现象,这种情况都是在特定的社会
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选择的结果。
例如,严格地说,汉语普通话中的zh、也没有,当然我们这是就系统而言的,至于它们中具体音位发音的相似性仍然是存在的。
其次,我们所说的“相似”在语音学上常被称为“语音接近”,相似并非相同,并非没有差异,例如汉语的[l]与英语的[l],在语音学上都是边通音,大类是一致的,但是在发音部位上仍是存在差别的,音位如此,我们对于音节结构与音调的相似
性的认识也应这样理解。
我们体会到,围绕不同语言间语音相似性进行研究,是极有实用价值的,例如可以抓住这种相似性的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充分实现“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及排除“负迁移”的消极作用,进一步充分调动人的已有经验在脑中贮存的相似关系模块作为基础,激活与唤醒记忆的能力。
就极为现实的作用而言,这种能力的强化就更有利于中国人速成外语口语发音,或外国人速成汉语口语发音,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
荀子云“知通类如是,则可谓大儒也”,句中的“类”实际上就是“相似”之意,从这句话中就可以明白“相似论”在具体学科研究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如果看不到相似性,则往往易于使人为了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乃至生命。
换言之,只有先着力弄清事物间的共性,找出相似性,才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说明:文中英语的音位一律用国际音标表示,而汉语的音位一律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参考文献:
[1]英国论文写作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
[2] 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 张光鉴.科学教育与相似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曹文.汉语语音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天福.现代英语语音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