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化石能源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减排、节能、环保、经济等优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对车辆的行车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底盘材料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材料种类多样化,涵盖了各种材质,如不锈钢、高强度钢、铝合金等。

其中,铝合金是一种新型轻量化材料,相较于钢材,具有更轻的重量,更好的耐腐蚀性和更高的强度。

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中,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选择使用铝合金作为底盘材料。

比如特斯拉公司的Model S车型,采用了铝合金底盘,使得车辆整体重量大幅降低,同时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大的续航里程。

二、底盘型式新能源汽车底盘型式也在不断发展。

一些制造商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可以为车辆提供更优秀的加速、刹车和悬架性能,提升行驶舒适度。

此外,前置驱动和后置驱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应用也日渐普及,比如特斯拉Model S采用了后置驱动系统,在具有更高的加速性能的同时,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三、底盘结构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结构主要采用集成式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集成式结构的底盘主要由车身和底盘两部分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耐久性等优点。

模块化结构则把汽车底盘分为不同的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实现快速生产和快速换装可兼容部件。

模块化结构比集成式结构更加灵活,有利于加快汽车生产工艺和适应不同市场需求。

四、底盘配置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配置也在不断升级。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配备适应不同驾驶场景的悬挂模式,如主动悬挂和电子悬挂等。

这些系统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路面情况和车速等数据,调整悬挂硬度和高度,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和驾驶稳定性。

在电机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也在不断升级,除了提高效率和功率外,电机的轻量化设计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一、内容综述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需求,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底盘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模式,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出现使得制动更加精准、快速,同时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转向感觉,提高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调整车辆的各项参数,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未来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阐述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底盘系统作为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发动机与其他主要部件的重要任务,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车辆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研究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底盘系统中,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功能性直接关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对于车身支撑和减震作用极为重要,能够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转向系统则是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关键,其精确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制动系统则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线控底盘行业发展趋势

线控底盘行业发展趋势
比亚迪的线控底盘技术包括线控转向、线控驱动、线控制动和线控悬挂 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
驾驶功能。
比亚迪的线控底盘技术已经在其多款车型上得到应用,如秦EV、唐EV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线控转向技术利用传感器、电控单元和电机等部件,实时监测方向盘的转动和车辆行驶状态,通过电信号传递指 令,控制转向助力电机工作,实现转向动作。该技术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灵活性,是未来智能驾驶的 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线控制动技术
总结词
线控制动技术是线控底盘中的另一项关键技 术,它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车辆制动系统。
政府将出台相关法规和政 策,规范线控底盘行业的 发展,保障行业公平竞争 。
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 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线控 底盘技术的持续发展。
产业链协同发展
跨界合作
线控底盘企业将与汽车制造商、电子 元器件供应商等相关企业展开跨界合 作,共同推动线控底盘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
产业链整合
区域集群发展
新能源驱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线控底盘将更多地应用于 新能源车辆,实现节能减 排和绿色出行。
轻量化设计
通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 用,线控底盘将进一步实 现轻量化设计,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车辆性能。
行业标准与法规
国际标准制定
线控底盘行业将积极参与 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行业 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法规完善
线控底盘的组成
线控油门
通过电子控制油门开度 ,实现精确控制发动机
进气量。
线控刹车
通过电子控制刹车系统 的制动力量,实现精确
的刹车控制。
线控转向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胡双炎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胡双炎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胡双炎发布时间:2021-08-12T08:04:12.71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胡双炎陈卫华[导读] 在汽车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属于比较重要的技术。

汽车底盘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汽车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对于汽车本身来说,加强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汽车底盘控制和汽车的整体运行性能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为了保证汽车设计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就必须要加强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才能保证汽车能够达到理想化的设计目标。

胡双炎陈卫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汽车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属于比较重要的技术。

汽车底盘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汽车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对于汽车本身来说,加强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汽车底盘控制和汽车的整体运行性能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为了保证汽车设计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就必须要加强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才能保证汽车能够达到理想化的设计目标。

因此,本文就来对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前言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能够保证司机结合自身的驾驶意愿对汽车实施加速、减速或者反向转动,司机通过控制汽车里面的转向盘、制动踏板、油门等等元件来操作,前轮制动转向角和车轮上的驱动力能够反映出相应的执行量,通过轮胎的纵向力以及侧向力对汽车实施全面的控制。

为保证汽车的驾驶安全,对汽车底盘控制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有效的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转向以及加速度,对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分类 1.1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智能助力转向系统,它是作用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结合转向盘上的转矩信号和车速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促使电机产生相应大小的辅助力,辅助司机进行左、右转向的操作,保证驾驶员获得最佳转向特性的伺服系统[1]。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件ppt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件ppt

底盘材料
新能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 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电源管理 系统等组成。
底盘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复合材料等 ,不同材料对底盘的重量、刚性和耐 久性有较大影响。
底盘布局
底盘布局分为前置前驱、中置后驱、 后置后驱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底盘布 局对车辆性能和驾驶感受有较大影响 。
底盘主要部件
传动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
该车型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电池系统,具有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
悬挂系统
针对燃料电池车的特性,对悬挂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车身结构
采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减少了车身重量,提高了车辆的能效。
THANKS
谢谢
底盘轻量化技术
材料轻量化
介绍用于底盘轻量化的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 钛合金等,以及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加工工艺。
结构优化设计
分析底盘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拓扑优化、尺 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应用实 例。
轻量化制造工艺
探讨用于底盘轻量化的制造工艺,如激光焊接、液压成型 和注塑等,以及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电动转向与电动制动技术
探讨电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电动制动系 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底盘智能化技术
线控系统
介绍线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 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
分析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以及在新能源汽 车底盘中的集成方案。
底盘控制策略
探讨底盘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算法和控制逻辑,以及在新能源汽车 中的应用和优化方向。
的行驶方向。
类型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

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并在政策、市场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

底盘设计是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支撑、传动、制动、悬挂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需要考虑电池组、电机等特殊构造的影响。

电池组的质量和位置对车辆的平衡性、稳定性和操控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电机作为动力源之一,也需要考虑其安装位置和散热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中,重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电池组等特殊构造的加入,新能源汽车的底盘重量较传统汽车更为沉重。

因此,采用轻量化的设计方案来减轻底盘重量,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续航能力。

另外,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还需要考虑动力总成的适配性。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动系统与传统汽油动力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底盘结构、传动系统、气动外形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

完善的动力总成适配性能够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充分考虑电池组、电机等特殊构造的影响,重视底盘轻量化,并保证动力总成的适配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未来的底盘设计将不断迭代和优化,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安全、舒适和性能的不断追求。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深入研究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助于推动国家底盘控制技术的发展,改进底盘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从而提高车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车辆的安全。

目前,我们在车辆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但是,由于对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而有希望的分析,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有待解决。

因此,有必要分析车辆控制技术的现状,制定一种更科学的优化地面控制设计的方法,从而确定该技术今后的方向。

从而研究了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以供指导。

关键词: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复杂性的逐步提高和现代电动汽车向智能化和电气化发展,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新的发展路径,即电动汽车的改革和发展方案,因此近年来电动汽车底盘综合控制技术引人注目,但现阶段电动汽车底盘综合控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原理目前,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电动化,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是汽车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驾驶员的相关操作,完成汽车的加速、减速、转向等,对汽车的整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驾驶员通过操纵车辆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等部件来驾驶车辆。

这种操作的执行量主要取决于前轮的转向角度和车轮的驱动力矩或制动力矩,以及轮胎的纵向力和横向力。

汽车底盘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给定道路固定系数和车轮垂直力的条件下,正确调节和控制车轮滑动速度和车轮偏转角度,达到间接调节轮胎垂直力和横向力的目的。

充分利用轮胎和包装之间的附着力,达到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机动性和舒适性的目的。

2电动汽车专用底盘的开发现状许多汽车制造商在制造新的汽车专用外壳方面存在许多技术困难。

因此,许多制造商正在合作制造电动汽车外壳。

电动汽车的总重量16吨或8吨虽然广泛应用,但在生产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总的问题是生产技术很高,有些企业技术不符合生产标准。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压力,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在于低的能耗和零排放,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而汽车底盘的轻量化设计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条件,除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还能提高电池续航里程。

因此,本文将从轻量化设计方向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材料选择底盘经过轻量化处理后,汽车的全重可以减轻10%以上,因此,材料的选择是轻量化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轻量化的材料主要有三种:铝合金、碳纤维和镁合金。

铝合金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其密度低、强度高,在同等质量下其强度和刚度比钢材高,因而可以减轻车身和底盘的重量。

同时,铝合金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也很优秀,适用于汽车结构设计。

碳纤维材料是另一种适用于汽车轻量化的材料,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抗疲劳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耐高温等性能。

碳纤维材料虽然价格高昂,但其轻量化优势大得多,用于底盘结构,不仅能有效减轻车身重量,还能提高车身刚性和安全性能。

镁合金材料的重量比铝合金和碳纤维材料更轻,但强度和耐腐蚀性不及铝和碳纤维。

在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中广泛应用镁合金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整车能效和行驶里程。

二、结构设计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重量、刚度、安全性、稳定性等。

对于底盘结构设计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流线型设计,以减少车身的风阻,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车身刚度和变形情况,以确保减轻重量的同时不影响车身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是如何优化底盘结构,挖掘出底盘结构的潜力。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空心结构、骨架结构等方式,使得底盘在保证刚度的同时能够做到轻量化。

此外,还可以部分采用仿生设计的原则,使得底盘的结构更加优化,性能更好。

三、制造工艺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中,制造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09:41:22.00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胡庆增
[导读] 而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以下分析。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22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物质基础得到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能源危机,化石能源临近枯竭。

针对于此,社会在发展、运行中逐渐提高了新型能源的研发与应用力度。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则设计、制造了新能源汽车,用以降低汽车废气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

但在设计层面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尤其在汽车底盘设计环节中。

而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以下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现状分析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如太阳能、电能等新型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并结合各项新技术所构成的新型汽车。

近年来,虽然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各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家政府部门都逐渐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与重视程度,并取得诸多显著成果,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参数大幅提升,但受限于时间因素与技术底蕴因素限制,仍旧在底盘设计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尚存在优化空间。

针对于此,本文对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开展研究。

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现状分析
(一)对汽车底盘结构设计的创新
首先,汽车底盘由悬架、制动、转向等子系统与构件共同构成,并对整体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与安全性在直接程度上产生影响。

而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技术、成本、开发难度与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影响,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结构有所创新,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汽车的底盘结构设计理念与各类较为成熟的零部件,并没有做到彻底的创新。

例如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领域中,主要流行两大类汽车底盘结构设计理念、模式,具体如下:第一类,在传统的汽车底盘设计结构上加以适当改制设计,尽可量沿用传统汽车底盘,并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技术储备情况加以部分改制。

而这一类新能源汽车在底盘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并存在总布置设计作业难度系数过高、模块集成化系数低等应用劣势,例如通用汽车的Chervrolrt Volt型号;第二类,完全摒弃传统汽车的底盘设计结构方案与理念,遵循整体新能源汽车设计理念而设计的滑板式汽车底盘,这一类新能源汽车底盘具有集成度高的优势,但设计难度系数较高、且需要前期投入大量成本,因此这一类汽车底盘设计方案仅在少部分新能源汽车中得到应用,例如特斯拉Model S。

(二)对新能源汽车底盘制造材料的创新设计
首先,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主体结构材质设计层面上,普遍将传统的铝制底盘材质更换为TRIP钢材,这一钢材具有超高强度韧性、可塑性、高强度与延伸等诸多性能优势,不但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的运行能耗量。

其次,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不但具有运行能耗量、尾气排放量低的应用特征,也具有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性高的应用优势。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环节中,普遍采用了新型的防腐蚀涂料——三聚磷酸铝。

这一防腐涂料具有极高的防锈性能、热稳定性、无毒与无刺激性,且能与各种金属离子产生更强的螯合力,对钢铁及轻金属的腐蚀具有极为优异的抑制作用。

而对三聚磷酸铝的应用,也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实际使用寿命,是重要的设计创新要点之一。

二、底盘设计的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分析
(一)汽车底盘结构的未来创新发展趋势
首先,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在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设计环节中,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并不需要配置变速箱与离合器,仅在混合动力系能源汽车底盘中需要配置上述构件。

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质量、降低了汽车能耗量,还节省下大量的汽车底盘内部空间,并使得整体汽车底盘结构规划更具科学合理性。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环节中,也需要将传统汽车底盘结构中车辆转向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制动系统加以优化创新,并转变成电机控制形式。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中前后轴安装位置周边区域中放置汽车电机设备,从而使得在汽车启动状态下,汽车电机通过底盘结构中的传动轴将起动力向主减速器加以传递。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的未来创新发展趋势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将部分无用构件加以去除、减少汽车总体质量、优化底盘结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将汽车内燃机控制模式转变为电机控制模式。

(二)汽车底盘电池组设计的未来创新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也是纯电动车的最大软肋。

例如以一台续航里程在600公里左右的纯电动车为例,在开展轻量化、空气动力学优化及电控性能优化设计创新作业后,仍旧需要消耗一百度上下的电池储电量。

而以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来计算,电池组的总体重量需要高达800-900公斤。

而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操作性,配重平衡性,也需要将电池组以平铺方式放置在车辆底盘。

例如特斯拉Model S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便横贯于底盘上,从而降低车辆重心,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车辆内部空间。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电池组的分布间隔距离较小,也极易在单块电池出现运行故障问题时产生连锁反应,提高行车安全隐患。

因此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池组设计的未来创新发展趋势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从安全角度来看,在将电池组放置于车头时,会在汽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车头受到撞击时有可能出现电池燃烧爆炸问题。

而在将电池组放置于车尾时,不但会降低车身配重平衡性,也会占用车辆后备箱空间。

因此需要将电池放置于汽车底盘上。

而由此所产生的车辆内部空间过小问题,则需要通过适当调整车辆座椅摆放角度途径加以着手,尽可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感。

而部分车辆也将电池组以T型布局进行放置;另一方面,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数,也需要在电池组中配置缓冲材料将相邻电池加以隔离。

但这一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重量占据整体车辆总体质量的30%上下,而过重的电池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最大行驶里程。

针对于此,也需要从优化材料、优化汽车底盘结构两方面共同加以着手,从而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轻量化
设计,从而降低整体车身的总体质量、提高最大行驶里程距离。

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未来主要创新发展趋势之一。

三、总结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实用价值、底盘设计合理性。

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现状开展深入分析,并提出上述调整汽车底盘结构、优化电池组布置方式与开展汽车底盘轻量化创新设计三方面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金辉.汽车底盘混合动力电驱动技术的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01):219-222.
[2]晏临风.新能源汽车底盘的三维设计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29(24):12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