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前三章测试题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把各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答题】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A. -1B. 0C. 1D. 2【答案】B【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求其最小整数解即可.【解答】不等式组解集为-1<x≤2,其中整数解为0,1,2.故最小整数解是0.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属于基础题,正确解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3.【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2≤x≤1B. -2<x<1C. x≤-1D. x≥2【答案】A【分析】分别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部分.【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找其公共部分是解题的关键.4.【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2B. x>-2C. x≤2D. -2<x≤2【答案】A【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5.【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B.C. D.【答案】B【分析】分别解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部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2,故不等式得解集为-2<x≤2,在数轴上表示为:,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6.【答题】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分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解:,由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7.【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 B.C. D.【答案】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3,故不等式的解集为:2≤x<3,在数轴上表示为:.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8.【答题】使不等式x-1≥2与3x-7<8同时成立的x的整数值是()A. 3,4B. 4,5C. 3,4,5D. 不存在【答案】A【分析】先分别解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确定x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x的取值范围找出x 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3≤x<5,则x的整数值是3,4;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9.【答题】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A. -1,0,1B. 0,1C. -2,0,1D. -1,1【答案】A【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再从不等式组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整数即可.【解答】解:,由不等式①,得x>-2,由不等式②,得x≤1.5,所以不等组的解集为-2<x≤1.5,因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1,0,1.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0.【答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是()A. x≤2B. x>1C. 1≤x<2D. 1<x≤2【答案】D【分析】根据数轴表示出解集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11.【答题】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为()A. B.C. D.【答案】C【分析】由图示可看出,从-1出发向右画出的折线且表示-1的点是实心圆,表示x≥-1;从2出发向左画出的折线且表示2的点是空心圆,表示x<2,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由图示可看出,从-1出发向右画出的折线且表示-1的点是实心圆,表示x≥-1;从2出发向左画出的折线且表示2的点是空心圆,表示x<2,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2,即:.选C.【点评】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空心圆点向右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右画折线,“<”空心圆点向左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左画折线.12.【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2<x≤2,在数轴上表示为:.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属于基础题,注意空心点和实心点在数轴上表示的含义.13.【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得到-1<x≤2,然后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一个数的左边部分表示大于这个数,这个数用空心圈上,当含有等于这个数时,用实心圈上.也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4.【答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不等式x<2的正整数解有一个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 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D. 不等式x<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答案】C【分析】解不等式求得B,C选项的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判定C错误,又由不等式解的定义,判定B正确,然后由不等式整数解的知识,即可判定A与D正确,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不等式x<2的正整数解只有1,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2x-1<0的解集为x<,所以-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不等式x<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的定义,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不等式的整数解.此题比较简单,注意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5.【答题】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A. 3,4,5B. 4,5C. 3,4D. 5,6【答案】C【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求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解:,解①得:x≤4,解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是:3≤x≤4.则整数解是:3,4.选C.【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6.【答题】不等式x-5>4x-1的最大整数解是()A. -2B. -1C. 0D. 1【答案】A【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取值范围内可以找到最大整数解.【解答】解:不等式x-5>4x-1的解集为x<- ;所以其最大整数解是-2.选A.【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最大整数解.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7.【答题】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 -6<a<-B. -6≤a<-C. -6<a≤-D. -6≤a≤-【答案】C【分析】先解x的不等式组,然后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不等式组,解得:,∵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即解只能是x=15,16,17,18,19,∴a的取值范围是:,解得:-6<a≤-.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难度适中,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确定关于a的不等式组.18.【答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a的值最大可以是()A. -2B. -1C. 0D. 1【答案】C【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含字母a),因为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逆推出a的值.【解答】解:解不等式组得,所以解集为a≤x<3;又因为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只能是2,1,0,故a的值最大可以是0.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9.【答题】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1B. a≤1C. a>1D. a≥1【答案】B【分析】先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再逆向思维,要不等式组无解,x的取值正好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之外,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原不等式组可化为,即,故要使不等式组无解,则a≤1.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求法应遵循:“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的原则.20.【答题】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1,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1B. m≤1C. m≥0D. m≤0【答案】D【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解答】解:不等式整理得:,由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得到m+1≤1,解得:m≤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三章 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三章 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则较短直角边的长为( ) A. 3 B. 6 C. 8 D. 5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4B. ±√16=4C. √-273= -3 D. √(-4)2=-4 3.已知0<x <1,那么x,-x,√x ,x 2中最大的数是( ) A. x B. √x C. -x D. x 24.在实数√2,0.41,√32,π4,227,0.32•,0.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0.064的立方根是0.4 ②8的立方根是±2 ③27的立方根是3 ④116的算术平方根是14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6.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4和5,则第三边长是( ) A. 3或√31 B. √41 C. √41或3 D. 不能确定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B. 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a 2=b 2,则∠B=90°D. △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满足a 2+b 2+c 2+50 =6a +8b +10c ,则△ABC是直角三角形8.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ADC=2∠B ,BC 的长为( )19.如图1,一架梯子长为5cm ,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3cm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了1m (如图2),则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BD 为( ).A. 1mB. 大于1mC. 介于0m 和0.5m 之间D. 介于0.5m 和1m 之间第II 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题型注释)(1)√643-√−3383+√(−2)2+|√3−2|(2)(3√2+2√3)(3√2−2√3)11.设a ,b 为实数,且满足(a ﹣3)2+(b ﹣1)2=0的值. 12.如下图请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
部编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上册1-3单元测试(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数学八上前三章测试一、单选题(30分)1.(3分)如图,若∠A=27°,∠B=45°,∠C=38°,则∠DFE等于()A.120°B.115°C.110°D.105°2.(3分)如图,在△ABC中,∠A=40°,∠B=∠C,BE=CD,BD=CF,则∠EDF=()A.50°B.60°C.70°D.80°3.(3分)已知:如图,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A与∠D互为余角B.∠A=∠2C.△ABC≌△CEDD.∠1=∠24.(3分)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A.1B.2C.3D.85.(3分)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A.m+n>b+cB.m+n<b+cC.m+n=b+cD.无法确定6.(3分)如图所示,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ACB等于()A.∠EDBB.∠BEDC.1/2∠AFBD.2∠ABF7.(3分)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3分)如图,点D 、E 是正△ABC 的边BC 、AC 上的点,且CD=AE ,AD 、BE 相交于P 点,BQ ⊥AD 于Q ,已知PE=1,PQ=3,则AD 等于( )A.5B.6C.7D.89.(3分)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6B.7C.8D.1010.(3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二、填空题(24分)11.(3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12.(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腰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13.(3分)用一条长为21 cm 的铁丝围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cm .14.(3分)如图1,∠C=90°,∠1=∠2,若BC=20,BD=15,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15.(3分)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1,3,则三角形周长y 的取值范围是 .16.(3分)如图所示,AB=AC ,AD=AE ,∠BAC=∠DAE ,∠1=35°,∠2=30°,则∠3= .17.(3分)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AE 平分∠DAC ,∠BAC=80°,∠B=60°,则∠AEC= .18.(3分)如图1,作∠BPC 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PA ,现要分别以∠APB ,∠APC ,∠BPC 为内角作正多边形,且边长均为1,将作出的三个正多边形填充不同花纹后成为一个图案.例如,若以∠BPC 为内角,可作出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此时∠BPC=90°,而=45°是360°(多边形外角和)的,这样就恰好可作出两个边长均为1的正八边形,填充花纹后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图案,如图2所示.图2中的图案外轮廓周长是 ;在所有符合要求的图案中选一个外轮廓周长最大的定为会标,则会标的外轮廓周长是 .图1 图2 图3三、解答题(46分)19.(6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 m和5 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20.(6分)已知:如图,∠ABC,射线BC上一点D.求作:等腰△PBD,使线段BD为等腰△PBD的底边,点P在∠ABC内部,且点P到∠ABC两边的距离相等.21.(6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AC=2BC,BC边上的中线AD把△ABC的周长分成60和40两部分,求AC和AB的长.22.(6分)如图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0),C(1,3).(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若直线l的横坐标都是1,画出△ABC关于l对称的图形△A2B2C2,并直接写出△A2B2C2三个顶点的坐标.(3)如图2,已知D、E两点的坐标分别为D(4,0),E(3,-3),且满足AC=DE,若将AC作两次轴对称,能使得AC和DE重合,请画出这两次对称的对称轴(只需画出其中一种做法即可).23.(7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10 cm,BC=8 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 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4.(7分)如图,△ABC中,D为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点E,EF⊥AB于F,EG⊥AG 交AC的延长线于G,求证:BF=CG.25.(8分)已知点P为∠EAF平分线上一点,PB⊥AE于B,PC⊥AF于C,点M、N分别是射线AE、AF上的点.(1)如图1,当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且PM=PN,求证:BM=CN.(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线段AM,CN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2,当点M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点N在线段AC上时,且∠MAN+∠MPN=180°,若AC:PC=2:1,PC=4,求四边形ANPM的面积.初中数学八上前三章测试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A=27°,∠C=38°,∴∠AEB=∠A+∠C=65°.∵∠B=45°,∴∠DFE=65°+45°=110°.故答案为:C。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颖从家到达莲花中学要穿过一个居民小区,若小区的道路均是正南或正东方向,小颖走下面哪条线路不能到达学校( )A.(0,4)→(0,0)→(4,0) B、(0,4)→(4,4)→(4,0)C.(0,4)→(1,4)→(1,1)→(4,1)→(4,0) D.(0,4)→(3,4)→(4,2)→(4,0)2、如图所示,有一种“怪兽吃豆豆”的游戏,怪兽从点O(0,0)出发,先向西走1cm,再向北走2cm,正好能吃到位于点A的豆豆,如果点A用(-1,2)表示,那么(1,-2)所表示的位置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3、如果点P(a,b)在x轴上,那么点Q(ab,-1)在( )A、y轴的正半轴上B、y轴的负半轴上C、x轴的正半轴上D.x轴的负半轴上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多边形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则所得的多边形与原多边形相比( )A、多边形形状不变,整体向左平移了1个单位;B、多边形形状不变,整体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C、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关于y轴成轴对称;D.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关于x轴成轴对称5、如图所示,已知点A(-1,0)和点B(1,2),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使得三角形ABP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这样条件的点P共有( )A、2个B、4个C、6个D.7个6.若点M(x,y)的坐标满足关系式xy=0,则点M在( ).A、原点B、x轴上C、y轴上D、x轴上或y轴上7.若点N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N的坐标是( ).A、(1,2)B、(2,1)C、(1,2),(1,-2),(-1,2),(-1,-2)D、(2,1),(2,-1),(-2,1),(-2,-1)8.已知点A(a,-b)在第二象限,则点B(3-a,2-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2,1),(2,3),(-3,-1),把△ABC运动到一个确定位置,在下列各点坐标中,( )是平移得到的.A、(0,3),(0,1),(-1,-1)B、(-3,2),(3,2),(-4,0)C、(1,-2),(3,2),(-1,-3)D、(-1,3),(3,5),(-2,1)二、填空题10.若点P(m-3,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12.△ABC的三个顶点A(1,2),B(-1,-2),C(-2,3),将其平移到点A′(-1,-2)处,使A与A′重合.则B、C两点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图案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会关于______对称.14.在如下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如果以MN所在直线为y轴,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点与B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此时C点的坐标为______、15.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若图中“鱼”上点P的坐标为(4,3、2),则点P的对应点P1的坐标应为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CD,且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3,b),点B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3),则a+b=____、三、解答题17、某地区两条交通主干线l1与l2互相垂直,并交于点O,l1为南北方向,l2为东西方向.现以l2为x轴,l1为y轴,取100 km为1个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地震监测部门预报,该地区最近将有一次地震,震中位置在P(1,-2)处,影响区域的半径为300 km.(1)根据题意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标出震中位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地震影响的范围,并判断下列城市是否受到地震影响、城市:O(0,0),A(-3,0),B(0,1),C(-1、5,-4),D(0,-4),E(2,-4).1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格点三角形A'B'C'是由格点三角形ABC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三角形DEF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三角形DEF的面积.19、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整点P从原点O出发,速度为1 cm/s,且整点P做向上或向右运动,运动时间(s)与整点个数(个)的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当整点P从点O出发4s时,可以得到整点P的个数为____;(2)当整点P从点O出发8s时,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可以得到的所有整点;(3)当整点P从点O出发____s时,可以达到整点(16,4)的位置、20.如果点P(1-x,1-y)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M在第几象限?21、如图,小虫A从点(0,10)处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下爬行,小虫B同时从点(8,0)处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爬行,2秒钟后,它们分别到达点A'、B'.(1)写出点A'、B'的坐标;(2)求出四边形AA'B'B的面积.参考答案1、D解析因为小区道路均是正南或正东方向,所以由(3,4)不能直接到达(4,2)、2、D解析以点为原点,东西方向为横轴,南北方向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1,2),B(1,2),C(2,1),D(1,-2)、3、B解析:∵点P(a,b)在x轴上,∴b=0,∴ab=0.∴点Q(ab,-1)在y轴的负半轴上.故选B、4、C5、C6.D7.D8.A9.D.10.-1<m<3.11.(-3,2).12.B'(-3,-6),(-4,-1).13.y轴.14.(2,-1).15、(4,2、2)解析:对比图中“鱼头”的坐标,图中“鱼头”O的坐标为(0,0),图中“鱼头”O1的坐标为(0,-1),可以看作“鱼头”O1是由“鱼头”O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由平移的规律可得点P1的坐标为(4,2、2).16、3解析:∵两点A(2,0),B(0,1),把线段AB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3,b),点B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3),∴线段是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a=0+1=1,b=0+2=2.∴a+b=1+2=3.17、分析:地震影响区域是以震中为圆心,半径为300km的圆内部分(包括圆周),圆外部分为不受影响的地区、解:(1)图略.(2)图略,O,D,E会受到地震影响,而A,B,C不会受到地震影响.18、解:(1)图中格点三角形A'B'C'是由格点三角形ABC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则格点三角形DEF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0,-2),E(-4,-4),F(3,3).如图所示,S三角形DEF=S三角形DGF+s三角形GEF=1151515 22⨯⨯+⨯⨯=.19、解:(1)根据表中所示的规律,点的个数比时间数多1,由此可计算出整点P从O点出发4s时整点P的个数为5、(2)由表中所示规律可知,横、纵坐标的和等于时间,则得到的整点为(0,8),(1,7),(2,6),(3,5),(4,4),(5,3),(6,2),(7,1),(8,0).所描各点如图所示:(3)由表中规律可知,横、纵坐标的和等于运动时间,因此可得16+4=20(s)、20、解:因为点P(1-x,1-y)在第二象限,所以1-x<0,1-y>0,即y-1<0,所以点Q(1-x ,y -1)在第三象限.又知点M 与点Q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M 在第一象限.21、解:(1)OA '=OA -AA '=10-3×2=4, ∴点A '的坐标为(0,4)、 ∵OB '=OB -BB '=8-2×2=4, ∴点B '的坐标为(4,0).(2)四边形AA 'B 'B 的面积=△AOB 的面积-△A 'OB '的面积 =1110844=408=3222⨯⨯-⨯⨯-、 www 、czsx 、com 、cn。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3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3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5,6B .2,3,4C .1.5,2,2.5D .6,7,92.在ABC △中,若90B C ∠+∠=︒,则( ) A .BC AB AC =+B .222AC AB BC =+C .222AB AC BC =+D .222BC AB AC =+3.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1S 、2S 、3S 表示,若27S =,32S =,那么1S =( )A .9B .5C .53D .45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5,则斜边的长为( )A .3B .4C .5D 5.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2::4A B C m ∠∠∠=,则m 的值是( ) A .3B .4C .2或6D .2或46.如图,直线AB CD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E 在AB 上,若1290∠+∠=︒,则图中与1∠互余的角的个数是( )A .5B .6C .7D .87.如图,甲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O 出发向西北方向航行,乙船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O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则2小时后,两船相距( )A .40海里B .45海里C .50海里D .55海里8.如图,Rt ABC △中,90ACB ∠=︒,5AB =,3AC =,把Rt ABC △沿直线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则四边形''ABC A 的面积是( )A .15B .18C .20D .229.如图,用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长是5,小正方形的边长是7,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A .121B .144C .169D .19610.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两直角边长及斜边上的高分别为a ,b ,h ,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A .222221a b h +=B .222111a b h +=C .2h ab =D .222h a 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1.ABC △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2.在Rt ABC △中,斜边10BC =,则222BC AB AC ++=________.13.如图,一架2.5 m 长的梯子斜靠在垂直的墙AO 上,这时AO 为2 m .如果梯子的顶端A 沿墙下滑0.5 m ,那么梯子的底端B 向外移动________m .14.如图,Rt ABC △中,90ACB ∠=︒,12AC =,5BC =,延长BC 至点D ,连接AD ,若ABD △是以AD 为其中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则线段DC 的长等于________.15.如图,一根长20 cm 的吸管置于底面直径为9 cm ,高为12 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吸管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是________cm .16.如图,已知1OB =,以OB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1A BO ,再以1OA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21A A O ,如此下去,则线段2020OA 的长度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7.(7分)学校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 ,其中13AB =米,14BC =米,15AC =米,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60元,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18.(7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已知3cm AD =,4cm AB =,12cm CD =,13cm BC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9.(7分)如图,ABC DBE △≌△,60CBE ∠=︒,30DCB ∠=︒.求证:222DC BE AC +=.20.(8分)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线高差”等于这条边与这条边上的高之差.如图①,在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高,AB 的“线高差”等于AB CD -,记为()h AB .(1)如图②,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D ,6AD =,4BD =,则()h BC =________; (2)如图③,在ABC △中,90C ∠=︒,6AC =,8BC =,求()h AB .21.(8分)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BC =,由于某种原因,由C 到B 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D (A 、D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D ,测得 6.5CA =千米,6CD =千米, 2.5AD =千米. (1)问CD 是否为从村庄C 到河边最近的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BC 的长.22.(8分)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DC BE ⊥.23.(10分)如图,ABC △中,90ACB ∠=︒,10AB =,6BC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1)若点P 在AC 上,且满足PA PB =时,求此时t 的值; (2)若点P 恰好在BAC ∠的平分线上,求t 的值.24.(11分)(1)教材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时利用了面积法,面积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 ,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 ,斜边长都为c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c ,也可以表示为()2142ab a b ⨯+-,所以()22142ab a c b ⨯+-=,即222a b c +=.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则222a b c +=.图②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2)试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问题:如果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直角边长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3)试构造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能够解释()222244a b a ab b -=-+,画在上面的网格中,并标出字母a ,b 所表示的线段.第3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 1.【答案】C【解析】解:A .222356+≠,∴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B .222234+≠,∴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C .2221.52 2.5+=,∴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D .222679+≠,∴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2.【答案】D【解析】解:在ABC △中,若90B C ︒∠+∠=,90A ∴∠=︒,222BC AB AC =+∴,故选:D . 3.【答案】A【解析】解: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21S AB =,22S BC =,23S AC =,123S S S ∴=+.27S =,32S =,1729S ∴=+=.故选:A .4.【答案】D【解析】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5,∴故选:D . 5.【答案】C【解析】解:设A ∠、B ∠、C ∠的度数分别为2x 、mx 、4x ,当C ∠为直角时,24x mx x +=,解得,2m =,当B ∠为直角时,24x mx x +=,解得,6m =,故选:C . 6.【答案】C 【解析】解:F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FEG ︒∴∠=,1390︒∴∠+∠=,直线AB CD ∥,378∴∠=∠=∠,4256∠=∠=∠=∠,1290︒∠+∠=,2345678∴∠=∠=∠=∠=∠=∠=∠,∴图中与1∠互余的角的个数是7个,故选:C .7.【答案】C【解析】解:两船行驶的方向是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90BOC ∴∠=︒,两小时后,两艘船分别行驶了20240⨯=海里,15230⨯=50=(海里).故选:C .8.【答案】A 【解析】解:把Rt ABC △沿直线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5A B AB ∴==,''3A C AC ==,'''90A C B ACB ∠=∠=︒,''3A A CC ==,''4B C ∴==,''AC A C ∥,∴四边形''ACC A 是矩形,∴四边形'''ABC A 的面积()11''(343)31522AA BC AC =+⋅=⨯++⨯=,故选:A . 9.【答案】C【解析】解: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长是5,小正方形的边长是7,∴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5712=+=,∴直角三角形斜边长1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3,∴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13169⨯=.故选:C . 10.【答案】B【解析】解:设斜边为c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c =,1122ab ch =,ab h ∴=,即222222a b a h b h =+,222222222222222a b a h b h a b h a b h a b h ∴=+,即222111a b h+=.故选:B .二、11.【答案】90【解析】解:2226810+=,∴以6,8,10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的度数是90︒,故答案为:90.12.【答案】200【解析】解:在Rt ABC △中,斜边10BC =,222100AB AC BC ∴+==,22222200BC AB AC BC ∴++==.故答案是:200. 13.【答案】0.5【解析】解:Rt OAB △中, 2.5 m AB =, 2 m AO =, 1.5 m OB ∴==;同理,Rt OCD △中,2.5 m CD =,20.5 1.5 m OC =-=, 2 m OD ∴===,2 1.50.5(m)BD OD OB ∴=-=-=.答:梯子底端B 向外移了0.5米,故答案为:0.5.14.【答案】5或11910【解析】解:Rt ABC △中,90ACB ∠=︒,12AC =,5BC =,13AB ∴===,ABD △是以AD 为其中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①当AD AB =时,AC BD ⊥,5DC BC ∴==.②当AD BD =时,设DC x =,则5AD BD x ==+.Rt ADC △中,90ACD ∠=︒,222DC AC AD ∴+=,即22212(5)x x +=+,解得11910x =.综上所述,线段DC 的长等于5或11910.故答案为:5或11910.15.【答案】5【解析】解:如图,当吸管、底面直径、杯子的高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 最短,此时15(cm)AB =,故 20155(cm)h =-=最短;故答案为:5.16.【答案】10102【解析】解:1OB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OB =,11BA OB ∴==,1OA ==12OA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1A A OA ∴==212OA ==,23OA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322A A OA ∴==,32OA =34OA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43A A OA ∴==434OA ==,45OA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4544A A OA ∴==,54OA ==,56OA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56542A A OA ∴==-,658OA =.n OA ∴的长度为n .当2020n =时,2020101020202OA ==,故答案为:10102. 三、17.【答案】解: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设BD x =,则14CD x =-,在Rt ABD △与Rt ACD △中,222AD AB BD =-,222AD AC CD =-,2222AB BD AC CD ∴-=-,即22221315(14)x x -=--,解得5x =,22222135144AD AB BD ∴=-=-=,12()AD ∴=米,∴学校修建这个花园的费用11412605040()2=⨯⨯⨯=元.答: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5040元.18.【答案】解:连接BD , 4 cm AD =, 3 cm AB =,AB AD ⊥,5(cm)BD ∴=()216cm 2ABD S AB AD ∴=⋅=△.在BDC △中,22251213+=,即222BD BC CD +=,BDC ∴△为直角三角形,即90DBC ∠=︒,()2130cm 2DBC S BD BC ∴=⋅=△.()230624cm BDC ABD ABCD S S S ∴=-=-=△△四边形.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24 cm .19.【答案】证明:ABC DBE △≌△,BE BC ∴=,AC ED =;连接EC .则BCE △为等边三角形,BC CE ∴=,60BCE ∠=︒,30DCB ︒∠=,90DCE ︒∴∠=,在Rt DCE △中,222DC CE DE +=,222DC BE AC ∴+=.20.【答案】(1)在ABC △中,AB AC =,AD BC ⊥,2248BC BD ∴==⨯=,()2h BC BC AD =-=.(2)在 ABC △中,90C ∠=︒,6AC =,8BC =,10AB ∴=,()10 4.8 5.2h AB =-=.21.【答案】(1)是,理由:2226 2.5 6.5+=,222CD AD AC ∴+=,ADC ∴△为直角三角形,CD AB ∴⊥,CD ∴是从村庄C 到河边最近的路.(2)设BC x =千米,则()2.5BD x =-千米,CD AB ⊥,2226( 2.5)x x ∴+-=,解得:8.45x =,答:路线BC 的长为8.45千米. 22.【答案】(1)ABE ACD △≌△. 证明:ABE △与AE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AE AD =,90BAC EAD ︒∠=∠=.BAC CAE EAD CAE ∴∠+∠=∠+∠.即BAE CAD ∠=∠,在ABE △与ACD △中,AB ACBAE CAD AE AD ∠∠=⎧⎪=⎨⎪=⎩,ABE ACD ∴△≌△.(2)证明ABE ACD △≌△,45ACD ABE ︒∴∠=∠=,又45ACB ︒∠=,90BCD ACB ACD ∴∠=∠+∠=︒,DC BE ∴⊥.23.【答案】(1)如图1,PA PB =,在Rt ACB △中,8AC =,设AP t =,则8PC t =-,在Rt PCB △中,依勾股定理得:222(8)6t t -+=,解得254t =,即此时t 的值为254. (2)分两种情况:①点P 在BC 上时,如图2所示:过点P 作PE AB ⊥,则8PC t =-,14PB t =-,AP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11 / 11 平分BAC ∠且PC AC ⊥,PE PC ∴=,在ACP △与AEP △中,C AEP CAP EAP AP AP ∠∠∠∠=⎧⎪=⎨⎪=⎩,()ACP AEP AAS ∴△≌△,8AE AC ∴==,2BE ∴=,在Rt PEB △中,依勾股定理得:222PE EB PB +=,即:222(8)2(14)t t -+=- 解得:323t =. ②点P 又回到A 点时,861024AC BC AB ++=++=,24t ∴=. 综上所述,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t 的值为323秒或24秒.24.【答案】(1)梯形ABCD 的面积为22111()()222a b a b a ab b ++=++,也利用表示为2111222ab c ab ++,2221111122222a ab b abc ab ∴++=++,即222a b c +=.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4,∴斜边为5,设斜边上的高为h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134522h ⨯⨯=⨯⨯,125h ∴=,故答案为125. (3)图形面积为:222(2)44a b a ab b -=-+,∴边长为2a b -,由此可画出的图形为:。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上第三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说法中,能具体确定点的位置的是( ) A .东北方向B .东经3510'︒,北纬12︒C .距点A 100米D .偏南,8000米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20,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如图,ABC △与DFE △关于y 轴对称,若点A 的坐标为()4,6−,则点D 的坐标为( )A .()4,6−B .()4,6C .()2,1−D .()6,24.若()A a b ,,(),B a d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且0a ≠,则这两个点在( ) A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B .第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C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D .第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5.甲、乙两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所示,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一子后白棋下一子,使黑棋的5个棋子组成轴对称图形,白棋的5个棋子也组成轴对称图形,则下列下子方法不正确的是[说明:棋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点A 在()6,3]( )A .黑()3,7,白()5,3B .黑()4,7,白()6,2C .黑()2,7,白()5,3D .黑()3,7,白()2,6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MNPO 的顶点P 的坐标是()3,4,边OM 在x 轴上,且OM OP =,则顶点M 的坐标是( )A .()3,0B .()4,0C .()5,0D .()6,07.若定义()(),,f a b b a =,()(),,g m n m n =−−,例如()()2,33,2f =,()()1,41,4g −−=,则()()56g f −,等于( ) A .()6,5−B .()5,6−−C .()6,5−D .()5,6−8.有甲、乙、丙三个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甲说:“以我为坐标原点,乙的位置是()2,3.”丙说:“以我为坐标原点,乙的位置是()3,2−−.”则以乙为坐标原点,甲、丙的坐标分别是(已知三人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x 轴、y 轴的方向相同,且单位长度一致)( ) A .()3,2−−,()2,3− B .()3,2−,()2,3 C .()2,3−−,()3,2D .()2,3−−,()2,3−−9.已知点()1,0A ,()0,2B ,点P 在x 轴上,且PAB △的面积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A .()4,0−B .()6,0C .()4,0−或()6,0D .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1O ,2O ,3O ,…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0秒时,点P 的坐标是( )A .()2020,0B .()2020,1−C .()2020,1D .()2019,0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若()1,3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3排的位置,则()3,1表示教室里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排的位置. 12.已知()21,32A x x −+是第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 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同学误将点A 的横、纵坐标的次序颠倒,写成(),A a b ;另一同学误将点B 的坐标写成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写成(),B b a −−,则A ,B 两点原来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4.如图是城市中某区域的示意图,小聪同学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200米到达学校.如果学校的位置用()100,200−−表示,那么()300,200表示的地点是________.1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4,0A −,()20B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6.如图是某同学在课下设计的一款软件,蓝精灵从点O 第一跳落到点()11,0A ,第二跳落到点()21,2A ,第三跳落到点()34,2A ,第四跳落到点()44,6A ,第五跳落到点5A ________,到达点2n A 后,要向________方向跳________个单位长度落到点21n A +.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如图,在ABC △中,13AB AC ==,24BC =,请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18.(6分)如图是一个1010⨯的正方形网格,其中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网格中ABC △的顶点A ,B ,C 均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为()3,4. (1)直接写出B ,C 两点的坐标;(2)将A ,B ,C 三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得到点1A ,1B ,1C ,在图中描出点1A ,1B ,1C ,并画出111A B C △;(3)描述图中的111A B C △与ABC △的位置关系.19.(6分)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 ,B ,C ,D ,E ,F 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C ,F 的位置分别表示为()6,120C ︒,()5,210F ︒. (1)按照此方法表示目标A ,B ,D ,E 的位置.A :________;B :________;D :________;E :________.(2)若目标C 的实际位置是北偏西30︒距观测站1800米,目标F 的实际位置是南偏西60︒距观测站1500米,写出目标A ,B ,D ,E 的实际位置.(3)若另有目标G 在东南方向距观测站750米处,目标H 在南偏东20︒距观测站900米处,写出目标G ,H 的位置表示.20.(6分)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2,1A −,()3,1B ,()2,3C 三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 ,B ,C 的位置. (2)求出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6分)已知点()24,1P m m +−.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坐标. (1)点P 在y 轴上; (2)点P 在x 轴上;(3)点P 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4)点P 在过点()2,3A −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22.(6分)如图,四边形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10OA =,8OC =,在OC 边上取一点D ,若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求D ,E 两点的坐标.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11,A x y ,()22,B x y ,过点A ,B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在Rt ABC △中,21AC x x =−,21BC y y =−,所以AB ==利用这一公式解决下列问题:某地震多发地区有互相垂直的两条交通主干线,以这两条主干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个单位长度为1 km ,地震监测部门测得该地区发生过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100,200P −,影响范围的半径为300 km ,如图所示,主干线沿线附近有3个城市:()300,200A −,()0,100B −,()200,0C ,则在地震中受影响的是哪些城市?为什么?24.(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过点()3,0M 且平行于y 轴.(1)如果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2,0A −,()1,0B −,()1,2C −,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是111A B C △,111A B 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是222A B C △,写出222A B 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2)如果点P 的坐标是(),0a −,其中0a >,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1P ,点1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是2P ,求2PP 的长.第三章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第I 卷一、 1.【答案】B 2.【答案】D【解析】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由此可知点2020(,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3.【答案】B【解析】因为ABC △与DFE △关于y 轴对称,点6()4,A −,所以点6(4)D ,. 4.【答案】C 5.【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逐项判断.在各个位置处补上棋子,观察图形得到选项A ,B ,D 都可以构成轴对称图形.故选C. 6.【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P 作PE OM ⊥于点E .因为顶点P 的坐标是(3,4),所以3OE =,4PE =,所以5OP ==.所以5OM OP ==. 所以点M 的坐标为(5,0).故选C. 7.【答案】A【解析】根据(,)(,)f a b b a =,()(,),g m n m n =−−,可得()5,6,5()6f −=−,所以(())(5,66,)()56,5g f g −=−=−.故选A. 8.【答案】C 9.【答案】C【解析】因为0(1)A ,,()0,2B ,点P 在x 轴上,所以PAB △的AP 边上的高为2. 又因为PAB △的面积为5,所以5AP =. 而点P 可能在点()1,0A 的左边或右边, 所以0()4,P −或(6,0). 故选C. 10.【答案】A第II 卷二、11.【答案】3 1【解析】类比(1,3)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3排的位置,则(3,1)表示教室里第3列第1排的位置. 12.【答案】(7,7)−− 13.【答案】关于x 轴对称 14.【答案】超市【解析】因为()100200−−,表示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200米,所以)300(200,表示从点O 出发,先向东走300米,再向北走200米,所以)300(200,表示的地点是超市.15.【答案】(−或(1,−− 【解析】当点C 在第二象限时,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因为0()4,A −,()2,0B ,所以6AB =.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3AH BH ==.由勾股定理得CH =(C −;同理,当点C 在第三象限时,(C −.所以ABC △的面积为162⨯⨯=. 16.【答案】(9,6) 正东 ()21n +【解析】因为蓝精灵从点O 第一跳落到点1()1,0A ,第二跳落到点2()1,2A ,第三跳落到点3()4,2A ,第四跳落到点4()4,6A ,所以蓝精灵先向正东跳动,再向正北跳动,每次跳动的距离为前一次的距离加1,即可求出.第五跳落到点5()9,6A .到达点2n A 后,要向正东方向跳()21n +个单位长度落到点21n A +. 三、17.【答案】解:答案不唯一,如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B 作BC 的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点()12,5A ,()0,0B ,()24,0C . 18.【答案】解:(1)由图可知,()1,2B ,()5,1C . (2)如图:(3)由图可知,111A B C △与ABC △关于y 轴对称.19.【答案】解:(1)(5,30)︒ (2,90)︒ (4,240)︒ (3,300)︒(2)18006300÷= (米),目标A 的实际位置为北偏东60︒距观测站1500米; 目标B 的实际位置为正北方向距观测站600米; 目标D 的实际位置为南偏西30︒距观测站1200米; 目标E 的实际位置为南偏东30︒距观测站900米.(3)目标G 的位置表示为2.5,3(15)︒,目标H 的位置表示为(3,290)︒. 20.【答案】解:(1)描点如图.(2)如图,依题意,得AB x ∥轴,且()325AB =−−=, 所以15252ABC S =⨯⨯=△. (3)存在.因为5AB =,10ABP S =△, 所以点P 到AB 的距离为4. 又因为点P 在y 轴上,所以点P 的坐标为(0,5)或(0,)3−.21.【答案】解:(1)由题意,得240m +=,解得2m =−, 则13m −=−,所以点P 的坐标为(0,)3−. (2)由题意,得10m −=,解得1m =, 则246m +=,所以点P 的坐标为(6,0). (3)由题意,得()1243m m −=++, 解得8m =−,则2412m +=−,19m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2,9)−−. (4)由题意,得13m −=−, 解得2m =−,则240m +=,所以点P 的坐标为(0,)3−.22.【答案】解:由题意,可知折痕AD 所在的直线是四边形OAED 的对称轴. 在Rt ABE △中,10AE OA ==,8AB =,所以6BE ===.所以4CE =.所以8(4)E ,.在Rt DCE △中,222DC CE DE +=, 又因为DE OD =,所以()22284OD OD −+=,解得5OD =,所以()0,5D .23.【答案】解:在地震中受影响的是A 城市.理由:因为300(),200A −,()0,100B −,()200,0C ,100(),200P −,所以()100300200km PA =−+=,PB ==,PC ==.因为300km PA <,300km PB >,300km PC >,所以在地震中受影响的是A 城市. 24.【答案】解:(1)△A 2B 2C 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2()4,0A ,2()5,0B ,2()5,2C . (2)①如图(a ),当03a <≤时,因为点P 与点1P 关于y 轴对称,()0P a −,,所以1()0P a ,.因为点1P 与点2P 关于直线3x =对称, 设20(),P x ,可得32x a+=, 即6x a =−,所以2()6,0P a −,则()2666PP a a a a =−−−=−+=.②如图(b ),当3a >时,因为点P 与点1P 关于y 轴对称,()0P a −,,所以1()0P a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5 / 5因为点1P 与点2P 关于直线3x =对称,设20(),P m ,可得32m a +=,即6m a =−,所以2()6,0P a −,则()2666PP a a a a =−−−=−+=. 综上所述,2PP 的长为6.。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一)(前3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一)(前3章)(人教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分别是贵州、旅游、河北、黑龙江卫视的图标,其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条件: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有长为2 cm,3 cm,4 cm,5 cm的四根木棒,选其中的3根作为三角形的边,可以围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4.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A.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B.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5.已知∠AOB,作∠AOB的平分线OM,在射线OM上截取线段OC,分别以O,C为圆心,大于1O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E,F,画直线EF,分别交OA于点D,交OB2于点G,那么△ODG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6.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顶角的度数是()A.65° B.55° C.125°或55° D.65°或115°7. 图中有三个正方形,其中构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8. 如图,将△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且A 'B 平分∠ABC ,A 'C 平分∠ACB .若∠BA 'C =110°,则∠1+∠2的度数为( ) A .80°B .90°C .100°D .110°9.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过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P 为D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 ,PE ,若PA +PE 最小,则点P 应该满足( ) A .PA =PCB .PA =PEC .∠APE =90°D .∠APC =∠DPE10. 如图所示,△ABC 的两条外角平分线AP ,CP 相交于点P ,PH ⊥AC 于H .若∠ABC =60°,则下面的结论:①∠ABP =30°;②∠APC =60°;③△ABC ≌△APC ;④P A ∥BC ;⑤∠APH =∠B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A'21E D CBAAB CD EP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度.12. 已知点P (1,a )与点Q (b ,2)关于x 轴对称,点Q (b ,2)与点M (m ,n )关于y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_____.13. 已知△ABC 三内角满足:3∠A >5∠B ,2∠B ≥3∠C ,则按角分类,△ABC 是__________三角形.14. 若满足∠AOB =30°,OA =4,AB =k 的△AOB 的形状与大小是唯一的,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5.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2,CD 为AB 边上的中线,E 为线段CD 上的动点,以BE 为边,在BE 左侧作等边△BEF ,连接DF ,则D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 (8分)如图所示,两条笔直的公路AO 与BO 相交于点O ,村庄D 和E 在公路AO 的两侧,现要在公路AO 和BO 之间修一个供水站P 向D ,E 两村供水,使供水站P 到两公路的距离相等,且到D ,E 两村的距离也相等.请你在图中画出点P 的位置.(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A B C D EPHA BCDEF17. (9分)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4,2),C (3,4).(1)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并写出点B 1的坐标; (2)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PAB 的周长最小,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8. (9分)如图,∠A =∠B ,AE =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 .(1)求证:△AEC ≌△BED ; (2)若∠1=40°,求∠BDE 的度数.BOABCDEO1219. (9分)如图,在△ABC 中,∠BAC =120°,BC =26,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与AB ,AC 分别交于点D ,G . (1)求∠EAF 的度数; (2)求△AEF 的周长.20. (9分)如图,在△ABC 中,∠ABC =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DGABCEF(2)求证:CE=12BF .21. (10分)已知:如图,AF 平分∠BAC ,BC ⊥AF ,垂足为E ,点D 与点A 关于点E 对称,PB 分别与线段CF ,AF 相交于点P ,M . (1)求证:AB =CD ;(2)若∠BAC =2∠MPC ,请你判断∠F 与∠M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H A BCD EFGPMFE D CBA22. (10分)如图,在等边△ABC 中,AB =BC =AC =12 cm ,∠B =∠C =60°,现有M ,N 两点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沿△ABC 的边运动,已知点M 的速度为1 cm/s ,点N 的速度为2 cm/s ,当点N 第一次到达B 点时,M ,N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 (1)当t 为何值时,M ,N 两点重合?两点重合在什么位置?(2)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使AM =AN 的位置?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 ,N 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 (11分)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点C 不与A ,B 重合),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P .N M(1)观察猜想:①AE 与BD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②∠AP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2)数学思考:如图2,当点C 在线段AB 外时,(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 (3)拓展应用:如图3,点E 为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满足∠AED =∠BEC =90°,AE =DE ,BE =CE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P ,AC =1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图1A BC DEP图2DAC P EB图3ABP DCE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一)(前3章)(人教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1440.12.-3.13.钝角.14.k=2或k≥4.15.12.三、解答题16.如图,点P即为所求.17.(1)作图略,B1(-4,2);(2)P(2,0).18.(1)证明略;(2)70°.19.(1)∠EAF=60°;(2)△AEF的周长为26.20.(1)证明略;(2)证明略.21.(1)证明略;(2)∠F=∠MCD,理由略.22.(1)12 s,两点重合在C点;(2)存在,t=16 s.23.(1)①AE=BD;②60°;(2)成立,证明略;(3)50.。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1-6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评价检测试卷第一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cm ,8cm ,7cm (B ) 2cm ,2cm ,2cm (C ) 2cm ,2cm ,4cm (D )13cm ,12 cm ,5 cm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 )12cm (B )10cm (C )12.5cm (D )10.5cm3.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25 (B )7 (C )12 (D )25或74.有长度为9cm ,12cm ,15cm ,36cm ,39cm 的五根木棒,可搭成(首尾连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6.在△ABC 中,AB =12cm , AC =9cm ,BC =15cm ,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 )B C A ∠+∠>∠ (B )B C A ∠+∠=∠ (C )B C A ∠+∠<∠ (D )以上都不对7.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 )2m (B )2.5cm (C )2.25m (D )3m 8.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9.一架250c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这时梯足与墙的终端距离为70cm ,如果梯子顶端沿墙下滑40cm ,那么梯足将向外滑动( ) (A )150cm(B )90cm(C )80cm(D )40cm10.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n 、n n 222+、1222++n n (n 为自然数),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二、填空题11.写四组勾股数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的偶数,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点P在第二象限内,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A.(-4,3)B.(-3,-4)C.(-3,4)D.(3,-4)
2、小明用等长的火柴棒摆直角三角形,他摆两条直角边分别用了6根和8根火柴棒,他摆完
这个直角三角形共用火柴棒()
A.20根B.14根C.24根D.30根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是分数
A.16的平方根是2±B.2是无理数 C.327
-是有理数 D.
2
4、已知点A(3,2),AC⊥x轴,垂足为C,则C点的坐标为()
A.(0,0)B.(0,2)C.(3,0)D.(0,3)
5、计算2
8-的结果是()
A.6 B.6C.2 D.2
6、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A.5B.5
-
-C.D.10
7、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2) B.(-2,1) C.(-1,-2) D.(1,-2)
8、如图是坐标系的一部分,若点M为(2,-2),点N为(4,-2),则点G为().A.(1,3)B.(1,1)C.(0,1)D.(-1,1)
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8,则它的边长应在()
A.3到4之间B.4到5之间C.5到6之间D.6到7之间
10、将点P(-2,2)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P'的坐标是()
A.(-2,6) B.(-6,2) C.(2,2) D.(2,-2)
+的值在()
11、估算171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
1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则该正方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
B点的坐标为()
A.(2,2) B.(0,2
2) C.(2
2,0) D.(0,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3、若将座位“5排3号”记作(5,3),则(3,8)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4、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2,4)所在的象限是第_________象限
15、计算: 327-=________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1738的平方根是
18、点A 在x 轴上方距x 轴3个单位,在y 轴左侧距y 轴2个单位,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9、一长方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5和6,以它的对角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20、若22-a 与|b +2|是互为相反数,则点M (a ,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1、将棱长分别为322cm 和35cm 的两个正方体铝块熔化,制成一个大正方体铝块,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为 cm .(不计损耗)
22、已知平行于x 轴的线段AB 长为5,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23、若x 的平方根为2a-7和a+4,则x=_________
24、如图,△AOB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25、(12分)计算:
(1)5312-⨯ (2)
236⨯ (3)5)2051(•-
26、(18分)计算:
(1) 12-
21-231 (2)()()32232332+-
(3)01
1( 3.14)18()122π--+--
27、(6分)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点D 坐标是(2,1),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
28、(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是(4,2),点B 坐标是(-2,5),求△ABO 的面
积.
D C B
29、(10分)如图,在Rt△ABO中,∠B=90º,AB=2OB,S△ABO=20。
若以点O为原点,O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B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