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方式及消毒副产物控制研究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消毒副产物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潜在健康危害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消毒剂包括氯、臭氧、次氯酸、氯酸等。
这些消毒剂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但也会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臭氧化物、己二酸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常规工艺是目前消毒副产物控制和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调节消毒剂浓度消毒剂的浓度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消毒剂浓度过高,不仅杀菌效果没有提高,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
一些研究表明,当池水中游离余氯浓度为0.5-1mg/L时,三氯甲烷和四氯乙烯的含量最低,因此,维持适当的消毒剂浓度对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至关重要。
二、控制pH值pH值也是影响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因素之一。
在 pH值较高的情况下,消毒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较多的消毒副产物,因此,通过控制 pH 值,可以有效地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释放。
一些研究表明,维持池水 pH 值在 6-8之间可以有效地降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的含量。
三、提高风险评估和管理通过对消毒副产物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消毒副产物的潜在健康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评估可以根据池水的使用情况、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池水中的有机物等多方面进行,通过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控制池水中有机物的浓度、缩短消毒剂的接触时间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释放。
四、采用先进的消毒技术和设备采用先进的消毒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释放。
例如,在臭氧消毒中,采用氧气和臭氧混合的消毒方式,可以降低臭氧的生成,从而降低臭氧化物的产生。
在紫外线消毒中,通过优化光照剂量和光照时间,可以减少池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总的来说,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释放是保障我们的健康安全的关键之一。
通过采取常规工艺和其他适当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消毒副产物的潜在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
浅谈给水系统消毒方法及控制其消毒副产物措施

浅谈给水系统消毒方法及控制其消毒副产物措施摘要:在城市给水系统中,消毒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
消毒可以杀灭水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安全。
各种消毒方法有不同的适用环境,要综合考虑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来选择一种或多种消毒方法。
有些消毒方法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
人们在饮用水中已经检测出765种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
关于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给水系统;消毒;预氧化1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现状研究1.1液氯(或氯气)消毒目前供水系统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氯胺、高猛酸钾、紫外线和超声波等。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强烈刺激性及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
在6、7个大气压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
容易运输和储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99.5%的水厂采用氯消毒工艺。
氯溶于水后起下列反应:Cl2+H20=HCl+HClOHClO=H+ +OCL-漂白粉在水中也能水解成次氯酸,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体积小,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常用的消毒方式中,氯消毒是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最多的消毒方式。
消毒后的饮用水经Ames试验其致突变性强于其它几种消毒剂的副产物。
1972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在密西西比河下游路易斯安那州3个城市的饮水中发现44种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和别的毒性有机化合物。
1974年又报道新奥尔良市饮水中有66种有机化合物。
氯化DBFs 包括: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s,THMs)卤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卤乙腈(haloaceton-triles,HANs)水合三氯乙醛(chlorahydrate,Ch)卤代酮(HKs)卤代酚(ePs)三氯硝基甲烷(chloropierin)氯化氰(cyanogens chloride)酸性氯化咲喃酮(MX)溴酸盐等等。
中小水厂消毒工艺优化及副产物控制技术

中小水厂消毒工艺优化及副产物控制技术摘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多数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和中国的一个主要问题的努力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饮用水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于我国中小型水厂来说,如何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中小水厂;消毒工艺;副产物;控制技术一、研究内容与结果1、中小水厂消毒技术与消毒副产物特征分析1.1中小水厂消毒技术与消毒副产物调研课题开展初期,通过资料查阅、电话和网络等形式对全国30个中央直辖市、自治区和省份的1195座中小水厂(300家水司)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中小水厂消毒工艺主要是二氧化氯消毒和氯消毒,其中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占比为49.32%,高纯二氧化氯占比为28.83%,氯消毒占比为21.85%。
为确保有效开展中小水厂消毒技术及副产物超标风险水平研究,选择126座水厂(涵盖7大流域、2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实地问卷及水样分析调研,调研水厂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本次调研掌握了我国中小水厂消毒工艺占比及消毒副产物超标风险水平,完成了中小水厂标准内消毒副产物分布地图(图2),提出了典型中小水厂消毒工艺选择与优化的技术方案,明确了典型中小水厂氯消毒新型副产物优先控制清单,编制了《我国重点流域及典型区域中小水厂消毒副产物调研报告》。
图1我国中小水厂调研样本分布情况图2中小水厂标准内消毒副产物分布地图1.2不同消毒方式的风险评估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样本选择、采集、运输及检测方法,对我国126座氯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中小水厂进行实地水质监测,并将水质超标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如下。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水厂中余氯、微生物以及氯酸盐、亚氯酸盐有机副产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将各水质指标超标次数加和,发现检测水质指标总体不合格率为9.9%;其中,微生物超标率为2.5%,余氯不达标率为4.2%。
消毒及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

表1 原水 数据 (2 008年 6月)
项目数值 浊度NTU 水温℃ CODmg/L
最高
6.62
25.2
3. 6
最低
2.16
19.8
3. 0
平均
3.1 3
2 2.5
3. 3
pH
8.2 7.75 7 .9 5
细菌总数 色度mg/L 氨氮mg/L
个∕ml
10
0. 09
490
5
0. 01
701
5
0. 04
231
总大肠菌群 个∕L 330 <20 65
耐热大肠菌群 个∕100Ml 26 2 9
藻类计数 万个/l 1311 622 9 29
95
第四届水处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交流会论文选登
是本公司不可或缺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手段。消毒工 艺是传统的三点加氯。作为消毒研究的范畴,也从消 毒工艺、水中微生物和水处理工艺三者基础上增加了 水中有机物及颗粒物和消毒副产物。严格意义上的消 毒副产物包括氯化消毒副产物和采用替代消毒技术时 生成的副产物。鉴于本公司使用氯化消毒,通常所说 的消毒副产物也指的是氯化消毒副产物。本文中用消 毒副产物这一术语指氯化消毒副产物。
表3 同氯投量消毒副产物对比如表
加氯点
投氯量6.55mg/l
数值
气浮工艺 沉淀工艺
三氯甲烷 21.6
(ug/l)
2 0. 8
一溴二氯 13.4
(ug/l)
1 2. 5
二溴一氯
污水处理中的消毒与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污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密切相关。例如,腐殖酸、富里酸等 天然有机物,以及来自工业废水的人工合成有机物,都可能参与消毒副产物的 生成。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卤代有机物
这类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三卤甲 烷(THMs)、卤代乙酸等,它 们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潜
在危害。
含氮有机物
含氮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亚硝胺、 硝基酚等,这类物质对神经系统具 有毒性作用。
高级氧化技术
研究高级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应用,提高对有机污 染物的降解效率。
臭氧消毒技术
研究臭氧消毒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消毒效果和降低能 耗。
深入研究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机理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形成机理
研究不同消毒技术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形成机理,为控制消 毒副产物提供理论依据。
有机物与消毒剂的反应机制
01
02
03
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 附剂吸附消毒副产物,达 到去除效果。
化学沉淀法
通过向污水中投加药剂, 使消毒副产物形成沉淀物 ,再通过沉淀、过滤等方 法去除。
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将消毒副产物转化为无害 或低毒性的物质。
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策略
加强水质监测
定期对污水进行水质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因水 质波动导致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
性炭等。该方法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但过滤介质需要定期更换或
清洗。
化学消毒技术
氯消毒
利用氯气或氯制剂与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发生反应,破坏其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从而达 到杀菌效果。该方法成本较低、效果稳定,但可能会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等。
臭氧消毒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该方法具有广谱杀菌、高效快速等优点 ,但设备成本较高,且臭氧本身具有毒性,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量。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消毒副产物是指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有机物质反应后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一些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控制消毒副产物有重要意义。
常规工艺是目前饮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工艺,其包括颗粒物去除、混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步骤。
在常规工艺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步进行消毒副产物的控制:首先,采用浊度预处理。
浊度预处理可以将水中浮游颗粒物去除,从而降低有机物含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其次,在混凝与沉淀过程中,降低有机物含量。
混凝过程中,会添加混凝剂使细小悬浮颗粒物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随后进行沉淀,从而将这些颗粒物去除。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也会被一定程度去除,有机物含量下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也会减少。
第三,采用活性炭的吸附。
活性炭在常规工艺中的吸附,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
其中,主要包括吸附大分子高分子有机物、去除异味等。
活性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最后,采用最后一道关键步骤的消毒,其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关键。
当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广泛采用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这些消毒剂均能够将水中的微生物杀灭。
但是,它们也会和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
综上所述,常规工艺能够有效地控制消毒副产物,从而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常规工艺并非完全可以避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工艺设计时需要灵活应对不同情况,对于重要水源地应采用更加严格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质量的安全、稳定与一致性。
消毒技术与消毒副产物

紫外线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包括羟基自由基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消毒副产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消毒副产物会随着废水排放进入水体, 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消毒副产物会增加患癌症、 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免疫系 统、神经系统等也有负面影响。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通过破坏细菌和病毒 的DNA结构来达到消毒目的,但 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羟基自由基 等有害物质。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氯化消毒副产物
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包括氯胺、氯化有机物等,这些 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
臭氧消毒副产物
臭氧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包括醛、酮等有害物质,这些物 质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3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与处理
消毒副产物的预防和控制
严格控制消毒剂用量
在消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 明和规定用量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以 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选择低副产物的消毒剂
选择具有低副产物生成的消毒剂,如过氧化物、紫 外线等,以降低消毒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
控制环境因素
控制消毒时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 ,以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优化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通过改进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提高消毒的 安全性。
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
加强对消毒技术和消毒副产物的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卫生标准和 安全规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过滤消毒
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去除细菌和病毒,如空气过滤和水过滤。
化学消毒技术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消毒副产物是指在消毒过程中,外部因素(如水质、环境温度等)与消毒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副产物。
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包括氯酸盐、三卤甲烷、铜、镉等。
这些副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常规工艺是指传统的消毒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在这些常规工艺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首先是氯消毒。
氯消毒是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氯消毒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物,如三氯甲烷和氯酸盐。
为了控制产生的副产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氯剂的投加量:适当控制氯剂的投加量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监测水质中余氯残留量来进行调节。
2. 调整消毒剂的种类:除了氯气外,还可以使用次氯酸钠等其他消毒剂。
这些消毒剂的选用可以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生成。
其次是臭氧消毒。
臭氧消毒是一种强氧化剂,克服了氯的一些缺点。
臭氧消毒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臭氧水和一氧化氮。
对于臭氧消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副产物的生成:1. 控制臭氧的浓度和接触时间:适当控制臭氧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这需要在消毒过程中进行调节和监测。
2. 确保水质的好坏: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臭氧的消毒效果。
在臭氧消毒之前,应对水质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以降低副产物的生成。
最后是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投加消毒剂、无副产物等优点。
紫外线消毒也有一些限制和问题,如只能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消毒效果受水质影响等。
针对紫外线消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副产物的生成:1. 定期清洁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表面积聚污垢和水垢,影响紫外线的照射效果。
定期清洗和更换紫外线灯管是控制副产物生成的重要一环。
2. 监测水质变化:水质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从而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紫外线消毒 1 紫外线在控制病原菌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因而紫 外线消毒在净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1 9 0 9~1 9 1 0 年设 计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在法国马赛水厂试验性应用 , 至 今欧洲采用紫外线杀菌的饮用水处理厂已有上千家 。 臭氧和紫外不 可 持 续 杀 菌 , 一般在水厂作为氧 化剂或生产过程杀菌 , 而氯 、 二氧化氯不易降解和衰 变, 供水厂用其作为消毒剂 , 并使出厂水保持一定余 氯或二氧化氯 , 在管网水中能保持杀菌 , 使微生物指 标合格 , 确保供水安全 。 2 消毒效果 按照消毒效果和氧化能力大致可排列为 : 臭氧、
- 二氧化氯 、 自由氯 、 氯胺 ( l C l C l O > >O 3 ≥C 2 > HO
. 3 二氧化氯消毒 1 从2 9 4 4年二氧化氯在尼亚加拉水厂得到应用, 0 1 世纪5 0年代开始二氧化氯逐渐在饮用水消毒领域得 到应用, 9 7 0年二氧化氯被广泛接受为饮用水消毒剂。 1
) 。为保证能去除 9 NHC l l 9 . 9 9% 的 病 毒 、 > NH2C / , 接 细菌, 英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自由氯 0 . 5m L g , ·m / 。 我国 《 触3 生活饮用水 C 0m i n T 值为1 5m i n L g / , 消毒接触 卫生标准》 规定, 自由氯浓度最低 0 . 3m L g , ·m / , 最低 C 化合氯 时间大于3 0m i n T 值为 9m i n L g
表 2 黄浦江水源采用游离氯 、 化合氯消毒生成副产物情况
1 2 3 4 5 6 7 8 / 原水耗氧量/ L . 9 . 0 . 1 . 3 . 7 . 1 . 0 . 4 m 6 7 7 6 5 6 6 5 g / 原水总有机碳/ L 8 . 4 . 9 . 4 . 8 . 6 . 5 . 9 . 5 m 7 8 8 7 7 8 7 g / 游离氯/ L m g / / 化合氯 m L g - - 1 . 5 . 1 1 - - - - 1 . 2 . 9 0 - - 2 . 0 . 5 2 2 . 0 . 1 2 检测编号 预加氯 后加氯
) 在耗氧量 、 采用游离氯 O C 较高的情况下 , 1 T ( 消毒 , 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总量超标严重 , 无论是采 用预氯化还是采 用 后 加 氯 消 毒 , 只要是采用游离氯 消毒 , 三卤甲烷都超标严重 。 ( ) 耗氧量和 T 采用化合氯消 O C 较 高 的 水 源, 2 , , 毒 三 卤 甲 烷 总 量 不 会 超 标 如 水 源 中 氨 氮 较 低, 可 / / 氨氮在0 以加氨至 0 . 3~0 . 4m L, . 3~0 . 4m L, g g / 化合氯投加量可以达到 1 . 5m L 左右 。 g ( ) 采用游离氯或化合氯消毒 , 只要满足 C T值 3 要求 , 微生物指标均能符合要求 。 . 2 长江水源耗氧量相对较低可采用游离氯消毒 4 表 3 中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是某水厂生产性 数据 。
S t u d o n t h e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n d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b r o d u c t s c o n t r o l y y p
1 2 1 Z C h e n G u o u a n h u H u i f e n i a n J i n r u g g, g ,Q g
( 1. S W S D M C S 2 C h a n h a i a t e r u l i s a t c h o n i t o r i n e n t e r, h a n h a i 0 0 0 0 2, h i n a; g p p y p g g 2. S W S M O S 2 C h a n h a i a t e r u l a n a e m e n t i c e, h a n h a i 0 0 0 8 1, h i n a) f g p p y g f g : A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b r o d u c t s c o n t r o l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p p y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T h e i m a c t s o f v a r i o u s w a t e r p p , , , r o c e s s e s d i s i n f e c t a n t d o s a e s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w a sa n d t e m e r a t u r e o n t h e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b r o d u c t s p g y p y p f o r m i n a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b r o d u c t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d i s i n f e c t a n t s w e r e a l - g y p s o d e s c r i b e d . : ; ; ; ; ; ;W l a n t K e w o r d s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C h l o r i n e C h l o r i n e d i o x i d e O z o n e U l t r a v i o l e t T HM s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y 1 饮用水消毒技术 . 1 氯消毒 1 长期以 来 氯 一 直 是 世 界 各 国 广 泛 采 用 的 消 毒 剂 。1 9 0 5 年英国 伦 敦 水 厂 首 次 在 供 水 系 统 中 采 用 连续加氯消毒 , 9 0 8 年美国 芝 加 哥 水 厂 首 次 使 用 次 1 氯酸钠作为常规消毒剂 , 9 1 4年预氯工艺被引进美 1 国, 作为助凝 剂 和 消 毒 剂 。 氯 作 为 消 毒 剂 应 用 至 今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 2 臭氧消毒 1 8 9 8 1 9 0 4 年 法国 N I C E 市建造 首 次 采 用 臭 氧 1 ~ 连续消毒 的 B 美国1 o n V o a e水 厂, 9 0 0~1 9 0 5年建 y g 造费城首座臭氧水处理厂 , 9 1 1 1 9 1 9 年俄国彼得堡 1 ~
/ 三氯甲烷/ L 5 . 7 . 0 3 . 4 3 6 . 0 . 8 . 2 3 . 2 2 6 . 5 3 6 6 7 4 g μ / 二氯一溴甲烷/ L . 3 . 0 4 . 6 4 1 . 5 0 . 4 6 . 1 4 . 5 4 2 . 9 6 4 5 7 5 g μ / 一氯二溴甲烷/ L . 1 . 1 3 . 0 2 9 . 6 . 7 . 1 2 . 9 3 8 . 5 6 4 3 2 6 4 g μ / 三溴甲烷 μ L - - 3 . 0 . 3 - - 7 . 0 . 4 4 8 g 三卤甲烷总量 0 . 2 5 0 . 1 5 2 . 5 1 1 . 5 4 0 . 1 4 0 . 2 0 1 . 7 4 1 . 6 2
DOI:10.13789/ki.wwe1964.2014.0258
城镇给排水
消毒方式及消毒副产物控制研究
陈国光1 朱慧峰2 钱静汝1
( ) 上海 2 上海 2 1 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 , 0 0 0 0 2; 2 上海市供水管理处 , 0 0 0 8 1
不同净水工艺 、 消毒剂投加量 、 消 摘要 主要介绍不同水源采用不同消毒方式控制消毒副产物 , 毒方式 、 温度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以及不同消毒剂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研究与控制 。 关键词 消毒 氯 二氧化氯 臭氧 紫外线 三卤甲烷总量 给水厂
表 3 长江水源采用游离氯 、 化合氯消毒生成副产物情况
检测编号 / 原 水 耗 氧 量/ L m g / 游 离 氯/ L m g / 化 合 氯/ L m g / 三 氯 甲 烷/ L g μ 预加氯 1 2在确保 微 生 物 指 标 合 格 的 情 况 下 , 能降低出厂水余氯 , 控制消毒副产物 。 病毒在水厂混 制水 工 艺 中 , 0% 以 上 的 细 菌 、 9 凝、 沉 淀、 过滤过程中去除, 因而水处理得越清消毒 越容易 。2 0 1 2年、 2 0 1 3 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出厂水平 管网水平均 均浊 度 分 别 为 0 . 0 7 NTU、 0 . 0 6 NTU,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 1 浊度 0 . 1 4NTU, 0 0% 。 3 消毒副产物列入各国饮用水标准 饮水 加 氯处理 是 否会引起癌症” 为 9 7 4 年以 “ 1 题, 在美国开展了热烈的争论 , 美国华盛顿环境保护 基金会 H 指出新奥 a r r i s于 1 9 7 4 年 连 续 发 表 文 章, 尔良市的自来水 中 检 出 可 疑 的 致 癌 物 , 引起了各国 重视 , 以后的饮水标准 , 包括美国 、 世界卫生组织 、 欧 盟及中国的饮水标准均把消毒副产物列入其中 。 目 前消毒引起的消 毒 副 产 物 已 有 几 百 种 , 我们重点研 究国标中的几种消毒副产物 。 在确保微生物 指 标 合 格 的 情 况 下 , 如何减少和 控制消毒副产物 是 我 们 需 要 研 究 的 内 容 , 以下介绍 上海市不同水源 、 不同季节 、 不同工艺消毒副产物控 制的研究 。 化合氯消毒生成副产物的研究 4 采用游离氯 、 ) 见表 2 . 1 黄浦江水源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 ( 4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