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改(ABA,Eth)-ydc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讲解和答案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讲解和答案

考点一:植物激素的发现产生与运输: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

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的部分。

(3)运输 (验证极性运输的实验应该如何设计?)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运输到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极性运输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进行。

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____此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 表现⎩⎪⎨⎪⎧浓度:__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___抑制生长器官敏感程度:根>____ >______________器官不同发育程度敏感性:幼嫩>衰老双子叶植物______单子叶植物。

2、实例:①顶端优势顶端优势(1)现象:______________优先生长,______________发育受到抑制。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题组一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分析
(3)三看生长素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①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单侧光、重力、部分插入云母片、含 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不均、离心力等。 ②生长情况分析: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若均匀分布,胚芽鞘直 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二 植物的向性运动分析
图表显/隐 答案 解析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浓的度结的论生是长素(溶C液中) ,低浓度时促进 测定AB指..标生根处长向理素光方对一式水侧稻的0 根外生0生源长.0长生速01的长率生长析作素大0.长,表0用(于m1,体格具背g/随现信L0有光.)1着了息两一浓生不N重侧mP度长能性oA3l升素确/(LM高 作 定)·, 用 单又 的 侧开 两 光始 重 照抑 性 射制 ; 是生 分 否
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③因燕素 麦只受重力影响;④中光照不
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影下响,生重长力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影
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响素燕麦向上弯曲生长。
考点突破 题知识梳理 考 题组设计 解
型透析 能诊断
题技法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实验探究 素能提升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①a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相关曲线分析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 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 “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将由“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 长的“高浓度”;处于此值时,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 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⑥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2)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根>芽>茎。 (3)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 叶植物敏感。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改(ABA-Eth)-ABA作用机理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改(ABA-Eth)-ABA作用机理

(四)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
乙烯与IAA相似,而与GA相反 IAA增加雌花分化就是由于IAA诱导产生乙 烯的结果。
(五)乙烯的其它效应
不定根的形成;
解除花生休眠和启动发芽; 促进马铃薯块茎和其它块根 的发芽。 促进橡胶、漆树、松树和印 度紫檀等植物次生物质的分 泌等
四、乙烯的作用机理
三重反应
乙烯
组成型三重反应突变体:ctr1
5个 乙烯的受体
ETR1是第一个被鉴定的植物激素受体 (Science, 1993)
乙烯的作用机理
Cu
Joseph Ecker 美国Salk研究所 没有乙烯 ETR1和其他乙烯受体激活 CTR1激酶,通过MAPK级联 抑制乙烯反应。 有乙烯 乙烯与ETR1结合,使其失 活,导致CTR1失活; 激活了跨膜蛋白EIN2 活化了转录因子EIN3家族 诱导ERF1表达 生理改变细胞功能。 RAN1 ETR1 CTR1 CTR1
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及茎 的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重力性)
乙烯改变生长习性
番 茄 叶 片 的 偏 上 生 长
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二)促进成熟
乙烯为催熟激素
乙烯的产量与呼吸作用
促熟—乙烯利
pH大于4
• 加快苹果、番茄的成熟
• 促进柑橘果实失绿
• 促进菠萝同步开花和同步结实 • 促进花和果实脱落
在干旱、寒冷、盐渍等不良环境条件下,ABA含量均会增 高,并对抵御不良环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ABA常被称为 胁迫激素.
野生型
aba2突变体
对照
ABA
胁迫激素/应激激素/逆境激素
第五节
脱落酸(Abscisic Acid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2.生长素的三个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促进 扦插枝条生根;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3.生长素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 长。 4.生长素作用的敏感性 根>芽>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5.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主要作用 (1)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 促进其萌发。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 物衰老。 (3)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 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 花。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点击]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 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 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一、生长素的发现
科学家
实验
达尔文
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 能产生 某种影响,单侧光 照射使该影响传递 到下部伸长区时, 造成背光面比向光 面生长的快
考法一 植物的向性运动
1.不同处理方法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图解分析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②向 光生长
暗箱类
①直立生长,②向 光(小孔) 生长
类别 插入类
移植类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①向右侧生长,② 直立生长,③向光 生长,④向光生长 ①直立生长,②向 左侧生长,③④中 IAA的含量a=b+c, b>c
2.应用实例 (1)用 乙烯利 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 赤霉素 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 增加。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简化酿酒流程、降低成 本。

植物生长物质-脱落酸期末考点整理

植物生长物质-脱落酸期末考点整理

植物生长物质-脱落酸期末考点整理●结构
●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S和R两种对应异构体
●合成
●前体:玉米黄质
●场所:叶绿体和细胞质
●合成途径
●关键酶:NCED
●在玉米中鉴定出第一个NCED基因
●植物内源ABA含量受NCED的转录调节
●NCED调控植株耐旱性与种子休眠
●降解

●ABA的8’-羟基化降解途径
●ABA的糖基结合途径
●运输
●ABA能够进行长距离运输
●ABA具有众多运输蛋白
●信号转导
●受体:PYR/PYL/RCAR
●PP2C抑制SnRK2激酶磷酸化
●SnRK2通过磷酸化下游靶标激活ABA信号●生理功能
●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
●调控气孔运动
●增强植物抗逆性
●促进叶片衰老
●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改(IAA,GA,CTK)---ydc汇总讲解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改(IAA,GA,CTK)---ydc汇总讲解

研究植物生长物质的方法
生物鉴定:
通过测定激素作用于植物或离体器官 所产生的生理生化效应的强度,从而 推测激素的含量的方法。 特点:
1.灵敏度高;但并不绝对。 2.对某些激素特异性强; 3.技术要求不高;
4.样品不需要纯化。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脱落酸生物鉴定法
棉花幼株外植体试法:检查棉花幼苗叶柄脱落
2.生长素生物合成
由色氨酸生物合成吲哚乙酸的途径
3、生长素存在形式与分解
1.两种形式存在
游离型:不与任何物质结合,易于从各种溶 剂中提取的生长素,有生物活性。
束缚型: 生长素与其他化合物( 糖、氨 基酸)结合而形成,通过酶解、水解或自 溶作用从束缚物释放出来的那部分生长素, 无活性。
两种形式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束缚生长素作用?
乙烯生物鉴定法
黄化豌豆幼苗“三重反应” 菜豆幼苗弯钩展开
物理和化学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的 介质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如:薄层层析,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色质联谱等
免疫分析法 两种
放射免疫(RIA) 酶联免疫(ELISA)
原理: 动物对进入其血液的外来物质的免疫性。
将抗原导入动物血液。动物的保护机制使体内产生出专 一性的抗体蛋白质。从血清中分离抗体。根据抗原与抗 体的反应,用于检测抗原(植物激素)的量。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Plant Growth Substances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8.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8.2 生长素类 8.3 赤霉素类 8.4 细胞分裂素类 8.5 脱落酸 8.6 乙烯 8.7 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8.8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一节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单元 第5课 植物的激素调节 课件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单元 第5课 植物的激素调节 课件

③解除方法:_去__除__顶__芽__。 ④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 多开花、多结果。 (2)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_向__地__侧生长素浓度高,_背__地__侧生长 素浓度低)→生长不均(_根__的__向__地__侧生长慢,_背__地__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5.敏感程度: 根>芽>茎,幼嫩>衰老,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第5课 植物的激素调节
核心概念·自查
【概念导图】一图知全局
【概念梳理】闭书测基础 一、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及运输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项目 实验处理
实验结论
达尔文 的实验
单侧光照射可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向光侧比背光侧 生长慢;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_尖__端__有关
_尖__端__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可能 会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至下面的伸长区会造 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_快__
( ×) 分析: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作用。
(3)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 ) 分析: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具有催化作用。 (4)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5)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 √ )
(√ )
(2)如果在失重状态下进行上述实验,①~③组实验结果分别为① _水__平__生__长__; ②_水__平__生__长__;③_水__平__生__长__。原因是_没__有__重__力__作__用__,_水__平__放__置__的__胚__芽__鞘__近__地__ _侧__和__背__地__侧__的__生__长__素__分__布__是__均__匀__的__,_会__水__平__生__长__。(科学思维:演绎和推理) (3)如果实验材料替换为植物幼嫩的根尖重新进行上述实验,①~③组实验结 果分别为①_向__地__生__长__;②_水__平__生__长__;③_向__地__生__长__。(科学思维:比较与分析)

植物生长物质改abaeth刘洪庆

植物生长物质改abaeth刘洪庆

八、多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顺序性
种子休眠
ABA变化:高

GA


后熟:ABA最低 ,GA 水平很高
休眠解除,遇合适条件萌发
种子萌发
IAA
高,增进幼苗生长;
根中产生CTK向上运送,增进地上部生长。
小麦籽粒发育 (激素-----有序高峰)
早期---胚和胚乳------细胞分裂(CTK高峰) 中期---胚细胞旺盛生长和充实时(GA, IAA高峰) 后期---籽粒脱水进入成熟休眠期 (ABA高峰)
1964,Addicott (美)-----即将脱落棉桃中 提取脱落素II
脱落酸
1967(第六届,加),拟定命名 脱落酸
—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克制生长等生理作用植物激素
脱落酸化学构造
H 3C O
倍半萜化合物
CH3
CH3
H
H 3C
CH3
CH3 COOH
OH H COOH
CH3
cis-ABA(顺式)
对脱落起克制作用 生长素
是乙烯作用阻抑物
ck
番茄花脱落及催熟
克制乙烯产生----延缓衰老效应
[Ag(S2O3)2]3-对康乃馨旳处理效果
硫代硫酸银(STS)— 很强旳乙烯作用克制剂
4.增进开花和雌花分化
能增进菠萝开花 诱导黄瓜雌花分化
增进莴苣苗根毛形成
5.乙烯旳其他效应
诱导插枝不定根形成 增进根生长和分化 打破种子、芽休眠 诱导次生物质分泌
乙烯特有
上胚轴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偏上生长)
偏上生长 植株放在具有乙烯旳环境中出 现叶柄弯曲,叶片下垂现象
器官上部生长快于下部
(A)失去负向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鉴定: ➢促进棉花离体枝条叶柄脱落 ➢ABA对燕麦胚芽鞘伸长的抑制作用
ABA 处理
ABA的生理效应
脱落酸 (Abscisic Acid,ABA)
四、ABA的作用机理
1. ABA在保卫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2. ABA结合蛋白
• 气孔保卫细胞 • 大麦糊粉层细胞 • 葡萄-张大鹏
1. ABA在保卫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三、脱落酸的分布与代谢
1. 分 布: ➢所有的微管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 植物
➢苔藓和藻类植物中存在半月苔酸(相近的生长抑制物) ➢高等植物,成熟衰老组织或进入休眠的器官中 含量较多 ➢许多逆境 (特别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 酸含量会迅速增多。
2. 生物合成:
合成部位: ➢主要在根冠和萎蔫叶片中合成 ➢在叶绿体和质体中合成 ➢一般以离子状态存在于叶绿体中
前体物质: 甲羟戊酸(MVA)
ABA的生物合成
(甲瓦龙酸)法尼基焦磷酸
短日照
古巴焦磷酸 C10
(直接)
法呢焦磷酸 C15
(FPP)
ABA
紫黄质 黄质醛 C15
C15途径直接途径 C40途径间接途径
(类萜途径)
(类胡萝卜素途径—主要)
GA与ABA有共同的合成前体——甲羟戊酸, 日照长度控制了GA或ABA的合成
➢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和即将脱落的器官中含量较 高。
➢逆境条件可诱导乙烯的合成,称之为“逆境乙 烯”或“应激乙烯” 。
2.生物合成
➢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是蛋氨酸,1979年美籍华 人杨祥发揭示,为一蛋氨酸的代谢循环,称“杨氏 循环”。
MACC
ACC 合成酶
蛋氨酸
甲硫基腺苷
S-腺苷蛋氨酸(SAM)
1-氨基环丙烷-1 羧酸 (ACC)
ABA
的 作 用 机 理
Possible transduction route for ABA
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机理
G蛋白活化 IP3 ABA ·R
活性氧(ROS)释放
液泡膜和/或内质网Ca2+通 道开放 质膜Ca2+开放
➢质膜CI-
通道开
气 孔 关
保卫细 胞水势 升高,
➢K+外流通道 开放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改 (ABA,Eth)-ydc
2.脱落酸的结构
H3C
CH3
CH3 COOH
OHH COOH
OHH
O
CH3
(Sc)is--AABAA
O
CH3
t(rRa)n-s-AABBAA
倍半萜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的天然形式主要是右旋的ABA ((S)-ABA)。
人工合成的为 [(±)-ABA ]
除休眠。
玉米ABA不敏感突变体
玉米ABA不敏感突变体,示未成熟的种子发芽
胎萌现象
3.促进气孔关闭
CK
与CTK相拮抗,内生抗蒸腾剂。
ABA treatment
ABA诱导气孔关闭
干旱条件下,植物根系合成ABA增多,并且木质部 汁液碱化,有利于ABA运送到气孔保卫细胞。
正常状态 木质部
ABAH
叶肉细胞
➢一般通过木质部、韧皮部。
四、脱落酸的生理效应
1.促进脱落
ABA 处理
生物鉴定法
CTK抵抗ABA的作用,延迟衰老
2.促进休眠
(与GA拮抗)
➢促进芽休眠
➢抑制种子、延存器官发芽
➢用“层积处理”打破休眠
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 种方法,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 置于1~10℃温度中,经1~3 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
贮藏蛋白 结构蛋白 功能蛋白 酶 逆境蛋白
诱导植物产生抗虫蛋白, 抑制害虫生长和生殖
生物鉴定
➢促进棉花离体枝条叶柄脱落 可作为ABA的生物鉴定法
➢ABA对燕麦胚芽鞘伸长的抑制作用
第五节 乙烯(ethylene,ET,ETH)。 一、乙烯的发现
➢ 早在1864年,Girardin就记载了由照明煤气灯漏出的 气体能促进植物落叶。
保卫细胞
叶片背面表皮细胞
水分胁迫





ABA–



干旱条件下,植物根系合成ABA增多,并且木质部 汁液碱化,有利于ABA运送到气孔保卫细胞。
ABA可以引起保卫细胞K+流失,保卫细胞失水气 孔关闭。
水分充足时木质部 汁液偏酸性,不利 于ABAH解离成 ABA-
干旱条件下木质部 汁液偏碱性,有利 于ABAH解离成 ABA-
➢ 1901年,俄国植物生理学家D. N. Neljubow推断豌豆 幼苗产生的“三重反应”是乙烯引起的。
➢ 1934年,英国R. Gane证明乙烯是植物的天然产物。 ➢ 直到1959年气相色谱用于乙烯的测定,乙烯被确认为
植物内源激素之一。
二、乙烯的分布、生物合成和运输
1.分布 ➢分生组织、种子萌发、花刚凋谢乙烯释放增 多。
成熟、乙烯
缺氧、解偶联剂、
自由基、Co2+
N—丙二酰基ACC (MACC)
乙烯
S-腺苷蛋氨
酸合成酶
蛋氨酸
SAM
ACC 合成酶
甲瓦龙酸
FPP
法呢基焦磷酸
长日照 短日照
GA (促进生长) ABA (抑制生长、促进休眠)
2.降解
活性低
红花菜豆酸
氧化
ABA
无活性
二氢红花菜豆酸
与单糖类结合
脱落酸葡萄糖酯(钝化)
3. ABA的运输 Transport ➢没有极性,合成后可向体内各个方向运输, ➢主要以游离型的ABA为运输形式。 ➢ABA在体内的运输速度很快,在茎和叶柄中的 运输速度大约是20mm/h=2cm/h。
ETH
蛋氨酸(Met)
5’-甲硫基核苷 (MTR)
ATAPTP 蛋氨酸腺苷转移酶
腺苷 (Ade)
S-腺苷蛋氨酸(SAM)
5’-甲硫基腺苷 (MTA)
➢成熟、衰老 + ACC合成酶
➢逆境;伤害
-
➢IAA
AOA(氨基氧乙酸)、AVG(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
ACC
- O2 + 乙烯合成酶(ACC氧化酶)
➢K+内流通道
放,CI-流失 保卫细胞 ➢ATPase 膜去极化 活性抑制

失水
关闭
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机理
ABA ·R
Ca2+↑
➢质膜CI-通
道开放
保卫细

抑制 ATPas e
➢K+外流通道开放 ➢K+内流通道关闭
胞水势 升高,失 水
孔 关 闭
3.ABA与基因表达调控
•胁迫诱导基因 •种子贮藏蛋白基因
4、提高抗性
脱落酸又称为“应激激素”或“胁迫激素”。 5、抑制生长
➢ABA既抑制细胞的伸长,又抑制细胞分裂,它使 胚芽鞘、嫩枝、侧芽,根、胚轴的生长都受到抑制。 ➢ABA阻止H+分泌,从而阻止细胞壁的酸化和细胞的伸 长➢A。BA可抑制IAA、GA、CTK所诱导的生长和其它 效应。
6、加速衰老 与CTK相拮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