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光合作用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增加光能利用率 提高复种指数(轮作) 温室中人工光照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红光和蓝紫光
控制光照强弱 控制光质 控制温度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保持昼夜温差 通风透光 控制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在温室中施有机肥, 使用CO2发生器 控制CO2供应 控制H2O供应 适时适量施肥 合理灌溉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怎样用酸碱指示剂定性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 作用放出CO2,怎样用叶片沉浮法定性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 溴麝香草酚蓝是酸碱指示剂。一开始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溶液已是碱性,所以 先使溶液呈酸性,才能检测出光合作用吸收CO2使溶液呈碱性。本题的关键是空 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由此得出:蒸馏水的试管 无气体的产生和消耗,所以溶液始终呈现蓝色,叶片始终在试管底部。 【答案】 (3)向NaHCO3稀溶液试管充入CO2,使溶液呈现黄绿色,另一试管不 充CO2 (4)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光照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 中的叶片上浮,溶液呈现蓝色,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 (5)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 下沉,溶液呈现黄绿色,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 分析预 测的结果:(1)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 呼吸作用放出的CO2,pH上升,溶液呈现蓝色,并且光合作用放出的O2多于呼 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CO2 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pH不变,溶液呈现蓝色,叶肉细胞 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2)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 片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溶于NaHCO3稀溶液中,使pH下降,溶液呈现黄 绿色,并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 馏水中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照;
2.二氧化碳;
3.温度;
4.矿质元素;
5.水分。
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当温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减低。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水越丰富,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过程,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步骤和物质转变问题。
根据现代的资料,整个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下列3大步骤:
①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形成活跃化学能(ATP和NADPH);③碳同化,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固定CO2,形成糖类)。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曲线分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1.单因子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和[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阶段。
②图像分析:A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时代谢特点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
③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光照面积①图像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
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光照不足。
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但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呼吸量(OC段)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BC段)。
②应用分析: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
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CO2浓度①原理分析: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②图像分析:图1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而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③应用分析:大气中的CO2浓度处于O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 光强度: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强度的影响。
较高的光强度通常会促进更多的光合作用。
2. 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光合作用。
3.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速率,而较低的浓度则会限制光合作用。
4. 水的供应: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品,因为它是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供体。
适量的水可以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而水的限制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
5.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是植物中的主要光合色素,它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光能。
充足的叶绿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是在植物有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综合条件的适当配合下进行的。
因此内外条件的改变也就一定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进程或光合作用强度的改变。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和矿质营养。
①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同化CO2的速度也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与该温度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性和CO2浓度的限制如图。
光补偿点在不同的植物是不一样的,主要与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与温度也有关系。
一般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生植物高。
光饱和点也是阳生植物高于阴生植物。
所以在栽培农作物时,阳生植物必须种植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而阴生植物应当种植在阴湿的条件下,才有利于生长发育,光照强度大,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体内因失水而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如人参、三七、胡椒等的栽培,就必须栽培于阴湿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总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2总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2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间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2)后,净增的有机物的量。
②温度:植物所有的生活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因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反应速度。
光合作用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正常的光照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1.单因子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和[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阶段。
②图像分析:A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时代谢特点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
③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光照面积①图像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
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光照不足。
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但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呼吸量(OC段)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BC段)。
②应用分析: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
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CO2浓度①原理分析: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②图像分析:图1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而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③应用分析:大气中的CO2浓度处于O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温度①原理分析:是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②图像分析: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进而引起光合速率也增强;温度过高会引起酶活性降低,植物光合速率降低。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妨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特别多,要紧为光、温度、二氧化碳、植物所需要的矿质元素和水分。
光:光照时间的长短、光照强度和不同的光波都能够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
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有机物越多;在一定光强度范围内,增加光照强度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绿色植物对可见太阳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较多,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用红光照射植物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温度:一般绿色植物可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较高和较低时,都会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0.03%,假如浓度提高到0.1%,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
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产量不再提高。
假如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0.005%,植物会出现午休现象(夏日中午)。
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许多物质和酶的必需的元素。
如缺少氮,就妨碍蛋白质的合成;缺少磷就会妨碍ATP的合成;缺少镁就会妨碍到叶绿素的合成,等等。
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还能妨碍气孔的开闭,间接妨碍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生理指标有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率。
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单位:μmolCO2/m2/s和μmolO2/dm2/h。
表观光合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或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即一般测定光合速率时没有减去呼吸作用。
如果把表观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则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又称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
常用g/m2/d表示。
光合生产率比光合速率低,因为已去掉呼吸等消耗。
一、外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照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
此外,光还调节着碳同化许多酶的活性和气孔开度,因此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1)光强①光强-光合曲线:也称需光量曲线,在暗中叶片无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释放CO2(图中的OD为呼吸速率),随着光强的增高,光合速率相应提高。
当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呈直线增加;但超过一定光强后,光合速率增加转慢。
在一定条件下,使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light saturation)。
出现光饱和点的原因: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
一般来说,光补偿点高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高。
如,草本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木本植物;阳生植物的>阴生植物;C4植物的>C3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E
F
CO2浓度
3.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如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4.H2O
OA段:在一定范围内,水 越充足,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1、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体内各种生化 反应的介质; 3、影响气孔的开闭。
含水量
应用: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灌溉,预防干旱洪涝。
5.矿质元素: N:酶及ATP的重要组分 P:磷脂、ATP的重要组分;维持叶绿体 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植物种类不同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同一植物在不同部位的叶片
叶龄
叶面积指数 二.外部因素
反应条件:光、温度、必需矿质元素
反应原料: CO2浓度、水
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应用
1.光照 ①.光质(光的波长)
复色(白色)光 ﹥ 蓝紫光﹥ 红光 ﹥ 绿光
②.光照时间: 应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大田:复种(一年种两茬或三茬) 温室:人工光照
一.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 糖类的数量。 (2)指标:光合速率。 (3)表示方法: 二.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1)原料:空气中 。
单位时间
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CO2的浓度
;土壤中
水分的多少
(2)光照条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的成分等。 (3)其他:
温度
、pH等。
(
4)表观(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如下图)
①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②NaHCO3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 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
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的需求。 ③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 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 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 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光合速率。
(2) 净光合速率:
O2释放量(容器中增加量)、
CO2
③ 光 照 强 度
吸 收 量
③C:光饱和点:光合速率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随光照强度增强 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C:光饱和点
C
此时主要受CO2浓度、温度等因素限制
CO2
释 放 量
0
A
B:光补偿点:
B
光照强度
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有呼吸作用
② B: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平衡时的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
是25℃、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 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 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上移,b点左移,m
C.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右 移)。
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如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①光合作用是在 酶 的催化下 的,温度直接影响 ②B点表示:
酶的活性
;
此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而下降 ;
温室栽培中,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 ___________,夜 间____________ ,适当_____________ , 适当降低温度 提高昼夜温差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有机物积累量)。
• 例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 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与30℃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答案:D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温暖、晴朗、水分供应充足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 线。日出后光合速率逐渐提高,中午前后达到高峰,之后 降低,日落后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 • 气温过高,光照强烈,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大的 峰出现在上午,小的峰出现在下午,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 降,呈现光合“午休”现象。引起光合“午休”的原因是 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或蒸腾作用失水过多,引起气孔部分 关闭、CO2供应不足。
(1)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照强度为0 时,CO2吸收值为0,则为真正(实际) 光合速率,若是负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2)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 的测定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2、光合作用的计算:
光合速率,通常以吸收CO2mg/h*cm2表 示
真正光合速率 = 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O2的产生量 =O 2 的释放量+呼吸作用的耗 O 2量 CO2的消耗量 =CO 吸收量+呼吸作用CO 的产生量 2 2 光合作用C6H12O6产生量 =光合作用C H O 积累量+呼吸 6 12 6 作用C6H12O6消耗量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移动规律如下:
(1)若呼吸速率增加,
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则左移 (2)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 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 光补偿点应右移, 反之应左移
光饱和点移动规律如下:
(1)阴生植物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一般比阳生植物低。
(2)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加CO2浓度,光饱和点增大(
• 例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 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与30℃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再 见
CO2吸收量(容器中减少量)
有机物的积累量(容器中增加量) (3)真正光合速率:
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真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联系
O2 变 化 量
真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
b a
c
d
光照强度 呼吸作用
植物生长的生理基础:净光合作用>0
判定方法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答案:C
3.CO2浓度(曲线如下所示):
真 正 光 合 速 率
A B
吸 收
CO2 释 放 CO2
D C E F
CO2浓度
CO2浓度
• • •
应用 ①CO2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达到一定 含量时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 CO2 (1)温室可通过放干冰的方法来提高室内CO2的浓度。 浓度增大而加快;当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 (2)大田中:①控制好农作物的密度(合理密植)和水 合速率也不再增加,甚至减弱(因为细胞呼吸被抑制),这时 肥管理,使农田后期通风良好; 的 CO2浓度称为CO2饱和点(B、F点);而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 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E点);A、D点进行光 • 速率相等时的 ②增施有机肥,使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增多,放出 合作用所需 CO2的最低浓度 。 CO2增多; • ③深施NH HCO 肥料。
光合作用应用
光合作用总过程:
2H2O
光解
吸收
O2 4[H]
酶
还 原 能
2C3
固定
CO2
可见光
色素分子
ATP 酶 ADP+Pi
多种酶 C5
(CH2O)
光反应
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必 须有光才能进行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有没 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
总结: 水的光解: 光 2H2O →4[H] + O2 光反应
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的其他因子
练 习
(07北京理综)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 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 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 而升高
曲线分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 大必需元素的供应,可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 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 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 导致植物渗透失水而萎 蔫。
应用: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 适量地增施肥料可提高农作物 产量
发现规律
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 到Q点时, 横坐标
横坐标
所表示的因子,
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
曲线分析: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CO2(光) 补偿点移动规律
(1)若呼吸速率增加,CO2(光)补偿 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2)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 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3)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 CO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 左移动。
吸 收 CO2
D
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 CO2(光) 释
光合磷酸化:
ADP + Pi +
CO2的固定:
暗反应
酶
光能
酶
ATP
CO2 + C5→ 2C3
CO2的还原:
2C3 + [H]
酶
ATP
(CH2O) + C5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O 光 A B F CO2 G J I
C
D
E+Pi
H
色素 水 的分解。 O2 ①图中A是______,B 是_______, 它来自于______ [H] ,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 ②图中C是_______ 基质 部位,用 用作还原剂,还原 于_________ 。 C3 光能 ATP,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 ③图中D是____ C3化合物 糖类 ④图中G________,F 是_____________ C5化合物 是__________,J 光反应 , I表示________ 暗反应 ,H为I提供 ⑤图中的H表示_______ [H]和ATP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