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酒局
中国古代的八大饭局

中国古代的八大饭局食、色,性也。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
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饭局始末: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
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
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
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
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
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
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饭局始末: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入府。
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古代名酒与酒局

古代名酒桑落酒:不知桑落酒,今岁谁与倾。
色比凉浆犹嫩,香同甘露永春。
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
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情。
新丰酒: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
新丰有酒为我饮,消取故园伤别情。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菊花酒:他乡共酌金菊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今日登高樽酒里,金菊清香满手传。
茱萸酒: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
暖腹辟恶消百病,延年胜过枸杞羹。
竹叶青: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
百杯之后始颠狂,一颠一狂多意气。
蓝尾酒: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李白醉去无醉客,可怜神采吊残阳。
法酒: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引来陶彭泽,醉去阮步兵。
松醪酒:松醪酒好昭潭静,闲过中流一吊君。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长安酒:高歌长安酒,忠坟不可吞。
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圣酒、刘郎酒:圣酒山河润,仙文象纬舒。
莫辞更送刘郎酒,百斛明珠异日酬。
屠苏酒:书名荟萃才偏逸,酒号屠苏味更熟。
懒向门前题郁垒,喜从人后饮屠苏。
七尹酒: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
欲知多暇日,樽酒渍澄霞。
南烛酒:饱闻南烛酒,仍及拨醅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赏有余滋。
元正酒: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
松花酒、松叶酒:闲检仙方试,松花酒自和。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
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乳酒: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尧酒: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舞歌。
熏到路行人,也醉凭栏客。
若问何处有?江南一路酒旗多。
声闻酒: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何年饮着声闻酒,直到如今酒未醒。
三味酒:只树夕阳亭,共倾三味酒。
吟抛芍药栽诗圃,醉下茱萸饮酒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般若酒:般若酒冷冷,饮多人易醒,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莹。
降为嵇阮徒,动与尊叠并。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酒局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41岁。堪称绝对��?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说到底蒋干原本想拉老同学下水,想踩着老同学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升,没想到反过来让老同学周瑜给自己放了把鸽子。商场里还有个说法就是“杀熟”,你总是老同学长老同学短的挂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灭你一道也说不过去。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盗取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件大功��?
古代著名十大酒局

古代著名十大酒局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生在世,最乐处莫过于一醉也。
任你山穷水也尽,任你柳暗花不明,只要有美酒醍醐灌顶而下,顺势直入心脾深处,大事小事便顿时化为乌有,天地万物即刻视作无物。
以举若飞升之体态,醉眼迷离之秋波,让世界在你眼前彻底跳起舞来。
此时此刻,不享尽人间酒醉之极乐,更待何时?要有好醉,须得有一流酒局。
俗话说,饭有饭局,酒有酒局。
酒局不好,不如不饮。
今人常有以老白干当雪碧来解渴而故作痛饮状,虽有两三酒友但话不投机面面相觑,你一杯我一杯喝酒如捣蒜,有时更以一袋涪陵榨菜、几粒水煮花生便充下酒之肴,时不时还有酒腻子、撒酒疯等不入流之酒态。
唉,此等酒状,此等酒局,与古人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饮酒境界之高下,判若云泥。
这足以令今日广大酒中知己汗颜不已。
古人酒局,或惊心动魄,或极尽风雅。
遥想古人当年种种盛况,今人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五体投地之余,别无他想。
大路今日未与天下酒友事先商量,擅自推出古代十大著名酒局,全当抛砖引玉,实在惶恐之至。
既然是自己一人当评委,那也得有言在先,先立规矩。
史上所有与愁酒、苦酒、毒酒、假酒、春酒相关的品级不高的酒局,诸如“浓睡不消残酒”、“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曹孟德酒后杀人、潘金莲醉卧葡萄架之类,不在此次评选之列。
斗胆,妄图以一贴网文,将古代著名十大酒局“一网打尽”。
这不,文未出而人先醉也,各位看官,且听我醉话连篇,一一道来。
1、十大酒局之第十:醉打金枝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
与醉打金枝相关的酒局实际上是一次家宴。
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酒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酒局第十:醉打金枝唐朝时期。
据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依然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就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但又不敢说。
一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
当即要求升平公主给公婆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当面训斥。
此时,酒是壮胆药,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得公主满脸开桃花。
尽管这场家庭纠纷动静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反而加深不少,升平公主也变得贤淑无比。
因此建议各位,家中若有河东狮,不妨领她去看场《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第九:贵妃醉酒唐代“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景之一。
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
《贵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剧,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大刀阔斧地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的内容统统被切掉。
于是《贵妃醉酒》也就变成了八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了。
第八:杜康美酒醉刘伶西晋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的失态不是酒后乱性,而是刻意为之。
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街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是当时的名士,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人们不但不斥责他,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第七:东晋新亭会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
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心怀故国。
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
有人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
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
第六: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酒文化中国古代十大酒局排行榜酒的典故

篇一:中国古代十大酒局酒最概览: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 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五粮液。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 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lt;<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中国历史上12个有名的饭局

中国历史上12个有名的饭局食、色,性也。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
在中国古代,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
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
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
饭桌也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下面盘点以下中国历史上12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各位朋友:一、二桃杀三士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借刀杀人!春秋时期,齐景公养着三名勇士,他们名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
这三名勇士都力大无比,武功超群,为齐景公立下过不少功劳。
但他们也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引起君臣们的反感。
宰相晏婴(晏子)便劝齐景公杀掉他们,并献上一计:以齐景公的名义赏赐三名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自己评功,按功劳的大小吃桃。
三名勇士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于是公孙接讲了自己的打虎功,拿了一只桃;田开疆讲了自己的杀敌功,拿起了另一桃。
两人正准备要吃桃子,古冶子说出了自己更大的功劳。
公孙接、田开疆都觉得自己的功劳确实不如古冶子大,感到羞愧难当,赶忙让出桃子。
并且觉得自己功劳不如人家,却抢着要吃桃子,实在丢人,是好汉就没有脸再活下去,于是都拔剑自刎了。
古冶子见了,后悔不迭。
仰天长叹道:如果放弃桃子而隐瞒功劳,则有失勇士尊严;为了维护自己而羞辱同伴,又有损哥们义气。
如今两个伙伴都为此而死了,我独自活着,算什么勇士!说罢,也拔剑自杀了。
三人把勇敢和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结果为了二枚鲜桃都自杀了,这是晏婴机敏过人,干净利落为齐国除了隐患。
二、鱼藏剑传说,“鱼藏剑”这道菜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勇士专诸所首创。
当时,吴国的公子姬光有意杀掉吴王僚而继承王位,他得无锡一位杀猪的屠夫--专诸的相助,设计刺杀吴王僚。
专诸为此作了精心准备。
他多方搜集有关吴王的行踪、生活习惯、嗜好等各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他获知吴王僚平素有爱吃烤鱼的习惯。
古代中华十大名宴的看法

古代中华十大名宴的看法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宴席1、鸿门宴中国历史中最有名的宴席莫过于鸿门宴了,秦末暴政,叛兵四起,天下大乱,项羽、刘邦双雄争霸,项羽因刘邦先入了咸阳而极为不悦,欲除掉刘邦,便设下此酒宴。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说的是宴会间的紧张气氛,不料最后反让沛公走脱,留下千年话柄,这场盛宴也决定了日后谁是最终的王者,据史书的详细记载,整个鸿门宴迭起、扣人心弦,歌舞升平下皆是蠢蠢欲动的刀剑。
2、杯酒释兵权历史十大名宴中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事件一定在其中,北宋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一直担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当年的作为,于是在961年赵匡胤安排了一次宴席,召集禁军将领石守、王审琦等武将饮酒,为了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了兵权,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
3、渑池之会中国著名宴席中战国时期的渑池之会也是有名的历史典故,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于渑池大设宴席邀约赵惠文王,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便陪同赵王前往酒宴,为了使赵国获取对等的地位蔺相如据理力争,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4、煮酒论英雄:三国故事中煮酒论英雄这个片段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宴席之一,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刘备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曹操看刘备如此胆小,便也松懈了下来,刘备由此逃过一劫,结果就是刘备后来趁机开溜,到后来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败曹操,打破了行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国。
5、文会宴文会宴是古代中国四大名宴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盛文会宴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酒局古人酒局,或惊心动魄,或极尽风雅。
遥想古人当年种种盛况,今人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五体投地之余,别无他想。
大路今日未与天下酒友事先商量,擅自推出古代十大著名酒局,全当抛砖引玉,实在惶恐之至。
既然是自己一人当评委,那也得有言在先,先立规矩。
史上所有与愁酒、苦酒、毒酒、假酒、春酒相关的品级不高的酒局,诸如“浓睡不消残酒”、“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曹孟德酒后杀人、潘金莲醉卧葡萄架之类,不在此次评选之列。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生在世,最乐处莫过于一醉也。
任你山穷水也尽,任你柳暗花不明,只要有美酒醍醐灌顶而下,顺势直入心脾深处,大事小事便顿时化为乌有,天地万物即刻视作无物。
以举若飞升之体态,醉眼迷离之秋波,让世界在你眼前彻底跳起舞来。
此时此刻,不享尽人间酒醉之极乐,更待何时?因此要有好醉,须得有一流酒局。
俗话说,饭有饭局,酒有酒局。
酒局不好,不如不饮。
今人常有以老白干当雪碧来解渴而故作痛饮状,虽有两三酒友但话不投机面面相觑,你一杯我一杯喝酒如捣蒜,有时更以一袋涪陵榨菜、几粒水煮花生便充下酒之肴,时不时还有酒腻子、撒酒疯等不入流之酒态。
唉,此等酒状,此等酒局,与古人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饮酒境界之高下,判若云泥。
这足以令今日广大酒中知己汗颜不已。
历史上有十大酒局,各有各的精彩。
下面从十大酒局之第十到第一分别叙述。
冠军: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亚军:汉初鸿门宴季军:青梅煮酒论英雄第四:三国江东群英会第五:乾隆千叟宴第六:北宋杯酒释兵权第七:东晋新亭会第八:杜康美酒醉刘伶第九:贵妃醉酒第十:醉打金枝冠军:饮中八仙长安酒会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
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
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
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
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体会了。
这“饮中八仙”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进、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等八人。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
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只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人。
这种聚会,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绵绵中举杯把盏,也可能在春雷阵阵里开怀痛饮。
总之,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没在一起过,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说法,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潇洒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诗把这种场面记录下来并传于后世。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况描述)这么喝下去就是神仙也会醉倒啊,于是乎,于是乎,就有了: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亚军:汉初鸿门宴话说项羽不喜刘邦先占关中,又听说刘邦欲在关中称王后,更是大怒。
谋士范增识见不凡,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年在山东一带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活脱脱一暴发户的形象,不足为虑。
而目前在关中,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范增认为刘邦已有“天子气”,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在张良和项伯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这是另一场双龙会,但参与者却比煮酒论英雄那场酒局要多,发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强强对话,一时风云际会,楚汉群雄,龙骧虎步,聚于新丰鸿门。
这鸿门宴简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现代电影。
太史公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他的《史记》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从项羽和刘邦的出场、退场,到席间各种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整个鸿门宴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刘邦屡屡处于危局,却次次能化险为夷。
历史上对鸿门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说。
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
结果“项王默然不应”。
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眦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这樊哙简直就是一巨灵神模样,樊哙闯帐要比戏里的春草闯堂可要生猛太多。
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的项羽"未有以应"。
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有三起,必有三落。
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
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
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
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而远遁。
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如果大路是这场戏的导演,大路宁愿在这场酒局的结尾处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双姝对舞,必然美不胜收。
然而,成王败寇这种政治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的歌舞升平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季军: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内容之一,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
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
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羽张飞,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
《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
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
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
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
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
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
”刘备才放下心来。
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
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
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
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
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
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
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
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
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
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
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第四:三国江东群英会同学们还记得中学课本里学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吧?却说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
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
蒋干打扮得象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
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
周瑜直截了当:“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蒋干立刻装作很“愕然”的样子,说:“你我分别那么久,我特来和你来叙旧,怎么能说是当说客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比不上师旷那么聪慧,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啊。
”蒋干装作很恼怒的样子,说:“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蒋干心说,老同学了你还跟我来这一套,于是他装作很有性格的样子,转身就要走,被周瑜拦住。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
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
”说罢,大笑畅饮。
座上觥筹交错。
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
周瑜装醉大笑道:“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
”蒋干说:“以老兄高才,实不为过。
”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
蒋干面如土色。
饮至天晚,点上灯烛,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蒋干被老同学今日的功成名就刺激的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
这时他忽然担心起来,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在曹丞相面前把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有个交代呀。
管不了那么多了,总得有点收获回去。
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